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722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docx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包括外源性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和内源性调节 

(1)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解。

信息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经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突触,将信息传递到靶细胞。

   特点:

迅速而精确,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 

(2)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特异性的化学物质(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解机体的新陈代谢,这种调解成为体液调解。

   特点:

效应出现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较广泛。

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

 

(3)自身调节:

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为自身调节。

如:

组织代谢产物增加所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的变化。

其是作用精确的自身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

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负反馈:

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的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的调节过程)。

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例如:

当动脉(受控部分)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抑制心血管中枢(控制部分)的活动,使血压下降;相反,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使血压升高,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

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的调节方式 (系一个不可逆的生理调节过程)。

 

  生理意义在于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中枢(控制部分)发动排尿后,由于尿液刺激了后尿道(受控部分)的感受器,受控部分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第2章:

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

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特征。

 

答:

①单纯扩散:

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容易通过的物质有O2、CO2、N2、乙醇、尿素和水分子等。

  

 ②经载体和通道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属于被动转运,转运过程本身不需要消耗能量,是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经载体易化扩散指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经通道易化扩散指溶液中的Na+、C1-、K+等,离子通道又分为电压门控通道(细胞膜Na+、K+、Ca2+通道)、化学门控通道(终板膜Ach受体离子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③主动转运:

是由离子泵和转运体膜蛋白介导的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分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2.试阐明钠泵活动的作用及重要生理意义。

Na+-K+泵的作用是通过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细胞K+移入膜内,形成和维持了膜内高K+、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它还具有酶的特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

其生理意义有:

①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必需条件;

②阻止Na+和相伴随的水进入细胞,可防止细胞肿胀,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③建立起了胞内高K+、胞外高Na+的势能贮备,成为兴奋性的电生理学基础,得以表现出各种形式的生物电现象;

④可协助完成细胞的其他耗能转运,如葡萄糖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3.激素是如何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向细胞内传递信息的?

P22

激素是通过受体-第二信使系统传递信息的。

即激素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膜中G蛋白调控细胞内第二信使的生成量,从而影响蛋白激酶的活性,改变细胞功能,完成信息的传递。

(注:

神经递质是作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与受体同属一个蛋白分子的通道开放,造成带电离子的跨膜移动,引起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发生电位变化或细胞内某些离子浓度的改变,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注:

G蛋白偶联信号转导的特点。

 

①通过产生第二信使实现信号的转导。

G蛋白通过激活或抑制其靶酶,调节第二信使的产生和浓度的变化。

  

②膜表面受体是与位于膜内侧的G蛋白相偶联启动了这条通路。

 

③一种受体可能涉及多种G蛋白的偶联作用,一个G蛋白可与一个或多个膜效应蛋白偶联。

 

④信号放大:

由于第二信使物质的生成经多级酶催化,因此少量的膜外化学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就可能在胞内生成数量较多的第二信使分子,使膜外化学分子携带的信号得到了极大的放大。

第3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1.阐明静息电位的定义及其形成机制。

定义: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侧的电位较膜外侧为负,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形成机制:

1.K+的平衡电位2.Na+的扩散3.钠钾泵的作用

2.阐明动作电位的定义及其形成机制。

定义:

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迅速、短暂,并可向周围和远处传播的电位变化。

形成机制:

1.AP除极由Na+通道开放,Na+内流形成

2.AP复极是由K+通道开放,K+外流形成

3.Na+-K+泵重建细胞内高K+低Na+的离子分布和静息电位

3.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却受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通常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虽然其中每一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全或无”的但由于它们的兴奋性各不相同因此它们的刺激阈值也不同。

当受到电刺激时如果刺激的强度低于其中某些神经纤维的阈值则不能使这些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当刺激强度能引起少数神经纤维兴奋时则可记录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

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被兴奋的纤维数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越大。

当刺激强度增加到可使全部神经纤维兴奋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达到最大。

如再增加刺激强度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再增加了。

4.阐述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学说)

已兴奋的神经段和它邻近的未兴奋的神经段的膜内外都有电位差,即在膜外比邻近区域负,膜内比邻近区域正因而发生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

这样流动的结果,造成未兴奋段膜内电位升高而膜外电位降低,亦即引起该处膜的去极化。

这就是说,所谓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是已兴奋的膜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了未兴奋的膜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兴奋在整个细胞的传导。

有髓神经纤维受到外来刺激时,由于结间髓鞘的高电阻低电容,动作电位只能在邻近刺激点的郎飞结处产生,而局部电流也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结之间,其外电路要通过髓鞘外面的组织液,这就使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髓鞘而由一个结跳到另一个结,这称为兴奋的跳跃式传导。

跳跃式传导时的兴奋传导速度快而且与传导动作电位有关的Na+内流只在结处进行,因此它还是一种更有效的“节能”方式。

第4章突触传递和突触活动的调节

1.比较神经肌肉接头的信号传递过程与突触的信号传递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

二者都是神经信号的传递结构。

都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传道结构。

不同点:

神经肌肉接头一般为兴奋性连接,连接的是神经末梢和肌膜,递质一般为乙酰胆碱;突触可包括兴奋性连接和抑制性连接,连接的是两个神经元,递质种类繁多。

2.突触前调节和突触后调节的类型及其调节机制如何?

突触后的调节

类型:

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突触后易化(EPSP)

调节机制:

由于中枢内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所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

突触前的调节

类型:

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易化

调节机制:

突触前抑制:

通过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出抑制性效应。

3.区分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的概念和功能特征。

4.区分兴奋的传导和兴奋的传递过程。

1.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

2.兴奋的传导指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即传导电位变化)

3.兴奋的传递指兴奋通过突触在细胞间进行的传递(即传递信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第5章肌细胞生理

1.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制(肌丝滑行学说)如何?

内容: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的滑行,而粗细肌丝的长度和结构不变。

直接证据:

肌肉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只有明带发生缩短,同时看到H带相应变窄。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三联体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和再回收。

3.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

单收缩:

肌肉受到一次刺激,产生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强直收缩:

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

4.比较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细胞收缩机制的异同点。

骨骼肌收缩机制: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的滑行,而粗细肌丝的长度和结构不变。

心肌细胞收缩与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类似,只是前期有个钙诱导钙释放过程。

平滑肌内的粗细肌丝也构成类似骨骼肌肌节的结构,并通过相互滑行来实现肌肉收缩。

但与骨骼肌有以下不同:

A.细肌丝中没有肌钙蛋白B.Ca2+的来源与骨骼肌不同,对细胞外Ca2+浓度的依赖性大:

C.平滑肌细胞受刺激时,细胞外Ca2+进入胞内,通过G蛋白产生第二信使(IP3),引起钙库内Ca2+释放。

5..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分别分布于机体的哪些部位?

6.支配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的神经分属于什么类型的神经?

7.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全过程

第6、7章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

1.传出神经的构成及其对效应器的支配特征?

2.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其生理意义?

(1)辐散式(divergence):

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其分支与多个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的方式,称为辐散。

生理意义:

可扩大兴奋或抑制的影响范围。

 

(2)聚合式(convergence):

指多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共同与同一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的方式,称为聚合。

 生理意义:

使来自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总和,将同时传来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在同一神经元上进行整合, 使反射活动协调。

 

(3)链锁式:

指一个N元的轴突侧支与几个N元形成突触联系,后者的轴突侧支再与后继N元发生突触联系的方式,称为链锁式联系。

生理意义:

可使兴奋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的范围。

 

(4)环路式:

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侧支与中间神经元联系,后者又返回来直接或间接再作用与该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称为环路式联系。

生理意义:

实现反馈调节。

3.神经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树突:

接受传入信息并传至胞体。

轴突:

将始段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导至末梢,再传递至另一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

胞体:

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

4.反射活动协调的表现?

诱导:

反射活动协调的主要方式。

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

最后公路原则:

传出神经元接受不同来源的突触联系传来的影响,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因此该神经元最终表现为兴奋还是抑制,以及其表现程度则取决于不同来源的冲动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脑皮质的协调作用:

纠正扰乱产生新的协调关系

反馈:

使反射活动的调节精确化和自动化

5.下丘脑的功能有哪些?

1)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体温调节机构包括温度感受部分和控制产热及散热功能的整合作用部分。

(2)摄食行为调节:

下丘脑存在促进动物进食的摄食中枢和抑制动物进食的饱中枢。

(3)水平衡调节:

下丘脑存在控制摄水的中枢并通过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控制肾的排水。

(4)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有些神经元通过分泌调节性多肽来调节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6.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锥体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控制α和γ运动神经元。

前者能发动肌肉运动,后则调整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运动。

此外,尚能改变拮抗肌运动神经元间的对抗平衡,保持运动的协调性。

锥体外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调节肌紧张,控制肌群的协调运动。

7.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特异性投射系统

投射特征:

从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功能:

传递精确的信息到大脑皮层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投射特征: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第二级神经元的部分纤维或侧支进入脑干网状结构,与其内的神经元发生广泛地突触联系,并逐渐上行,抵达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功能: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不产生特定的感觉。

8.脊休克和去大脑僵直的机制分别是什么?

这两种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脊休克:

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断面以下节段暂时地丧失反射活动能力的现象。

表现:

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肌紧张减退甚至于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停止,大小便潴流。

产生机制:

离断水平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易化作用,而不是离断脊髓的刺激本身所引起。

表现说明:

脊髓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正常条件下脊髓功能受到高位中枢的控制和调节

去大脑僵直现象: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脊柱挺硬、头尾昂起等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产生机制:

由于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后,中断了大脑皮质、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功能联系,结果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所致。

表现说明:

脑干网状结构对脊髓反射活动具有抑制和易化两种作用

正常条件下脑干网状结构接受来自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和丘脑等高位中枢的影响

9.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征?

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代表区包括:

主要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和其他感觉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其功能特征:

①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肌肉多为双侧性支配。

②功能定位精确,且为倒置排列,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呈正立排列。

③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确复杂程度有关,运动越精确、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越大。

④由刺激引起的肌肉运动反应比较单纯,不能产生肌群的协调收缩。

10.边缘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边缘系统:

边缘叶连同与其结构及功能存在密切关系的结构一起构成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眶回、胼胝体下回、梨状区、海马回、杏仁核、隔区、下丘脑、乳头体等结构。

边缘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情绪反应和记忆有关。

11.中央后回的感觉投射有哪些规律?

(1)一侧体表感觉向对侧大脑皮质呈交叉性投射,但头面部感觉为双侧性投射。

(2)投射区具有一定的分野,总的安排是倒置分布的(下肢在顶部,头面部在底部),但头面部本身安排是正立的。

(3)投射区域的大小与相应体表部分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越精细的感觉代表区其面积越大。

12.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分布及功能特点是什么?

视杆细胞:

在中央凹处无分布,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其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的联络方式存在汇聚现象。

视杆细胞对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较高,但分辨能力(视敏感度)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体粗略的轮廓,并且视物无色觉。

视锥细胞:

在中央凹分布密集,而在视网膜周边区相对较少。

中央凹处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存在“单线联系”,使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

视锥细胞主司昼光觉,有色觉,光敏感性差,但视敏度高。

13.脑电波的类型有哪些?

δ波:

频率为1~3Hz,幅度为20~200μV。

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或麻醉状态下,可在颞叶和顶叶记录到这种波段。

θ波:

频率为4~7Hz,幅度为5~20μV。

在成年人意愿受挫或者抑郁以及精神病患者中这种波极为显著。

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

频率为8~13Hz(平均数为10Hz),幅度为20~100μV。

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

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为明显,睁开眼睛(受到光刺激)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即刻消失。

β波:

频率为14~30Hz,幅度为100~150μV。

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当人从噩梦中惊醒时,原来的慢波节律可立即被该节律所替代。

在人心情愉悦或静思冥想时,一直兴奋的β波、δ波或θ波此刻弱了下来,α波相对来说得到了强化。

因为这种波形最接近右脑的脑电生物节律,于是人的灵感状态就出现了。

14.睡眠时相的类型及其功能?

(1)慢波睡眠

表现:

①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暂时减退;②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③伴有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

例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代谢率减低、呼吸变慢、胃液分泌可增多而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功能:

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能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2)异相睡眠或快波睡眠、快速眼球运动睡眠

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驰;此外,还会有间断性的阵发性表现,例如眼球出现快速运动、部分躯体抽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

功能:

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的成熟、促进建立新的突触联系而加强学习记忆活动,促进精力的恢复。

15.学习的类型及其意义?

非联合型学习:

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

习惯化敏感化

联合型学习:

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

16.记忆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

感觉记忆:

一般不超过1s。

若经过加工,可转入第一级记忆(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第一级记忆):

持续几秒钟或更长时间。

具即时应用性特点。

通过反复运用学习,延长停留时间,即可转入第二级记忆。

长期记忆:

持续几分、几小时、几月、几年或终生。

分为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

17.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内结构有哪些?

与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脑内结构:

大脑皮层联络区:

指感觉区、运动区以外的广大皮层区

海马及其邻近结构杏仁核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

18.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有哪些?

第8、9章血液及血液循环

1.ABO血型、Rh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其临床意义。

ABO血型分型依据:

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抗原)的种类及有无,可把血型系统分为ABO和AB四型血。

在ABO血型系统,红细胞膜上共有两种凝集原:

A和B(凝集原)红细胞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血;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血。

意义:

与输血有关,输血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

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完全相合才能输血。

Rh血型分型依据:

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

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者,为Rh阳性。

反之为阴性。

意义:

与输血有关,Rh阴性的人如果首次输入Rh阳性血,在Rh抗原刺激下,血清内出现抗Rh抗体,以后再次输入Rh阳性血时就必产生输血反应,与怀孕有关,Rh阴性妇女如果怀了Rh阳性胎儿,由于孕妇与胎儿血型不合母体产生了与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对应的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溶血。

因此如果妇女多次怀死胎,多次婴儿死于黄疸,则应考虑Rh血型不合之可能。

2.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 :

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传导性   :

心肌细胞之间通过闰盘连接,整块心肌相当于一个机能上的合胞体,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细胞间传导。

(3)兴奋性    动作电位过程中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

 

 (4)收缩性心肌收缩的特点:

①同步收缩 ②不发生强直收缩 ③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3.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特征?

①升支、降支不对称②复极化过程复杂③持续时间长

注: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五期,由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所组成的

(1) 极化过程:

又称0期,是指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构成动作电位的升支。

 

(2) 复极过程:

① 1期(快速复极初期):

是指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左右,0期和1期的膜电位变化速度都很快,形成峰电位。

 

② 2期(平台期):

是指1期复极后,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为减慢,基本上停滞于0左右,膜两侧呈等电位状态。

 

③ 3期(快速复极末期):

是指膜内电位由0左右较快的下降到—90mV。

 ④ 4期(静息期):

是指膜内电位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

4.心肌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发生哪些变化?

有何生理意义?

1)、出现对任何强度的刺激不发生反应的时期,称绝对不应期。

2)、随后心肌兴奋性有所恢复,但必须用阈值以上刺激才能发生的反应,此期叫相对不应期。

3)、再经过一短暂的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的时期,即低于阈值的刺激也会产生兴奋的时期,称超常期,而后恢复正常。

心肌主要特点是:

绝对不应期长,约为0.2-0.3秒,几乎是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的时间相同。

生理意义:

心肌只有在开始舒张时才有可能接受新的刺激,它决不会象骨骼肌那样,受到快速的连续刺激时就产生强直收缩,而总是有舒有缩,交替进行,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5.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作用有何不同?

心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会释放NA(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使心跳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多;

而迷走神经的作用于心肌的M受体,作用刚好相反。

6.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及其如何影响血压?

7.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的意义?

压力感受性反射:

指心血管系统的腔壁上有许多压力传感器,位于感受器上的神经末梢,将所感受的血压变化信号,不时地向中枢发送,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将血压调节至最适宜的水平。

当血管腔内压力升高时,来自感受器神经末梢的传入冲动也增强,所引起的负反馈作用也相应加强,血压降低。

反之,则负反馈减弱,血压升高。

此种对血压调节的作用,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

化学感受性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是一种反射性活动,称化学感受性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血液中的PaO2、PaCO2和H+浓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血液中的PaO2降低、PaCO2和H+浓度升高时可兴奋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反射性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脑血流量增加,同时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8.机体失血时,神经及体液因素如何参与该过程的适应性调节?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阻力增加——脉搏细数,脉压缩小

腹腔内脏小血管强烈收缩——尿量减少,肛温降低

皮肤缺血——面色苍白,手脚冰凉

汗腺分泌增加——出汗

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兴奋——烦躁不安

 

9.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哪些?

与骨骼肌比较差异。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与骨骼肌相比有以下不同:

(1)心肌有自动节律性;骨骼肌无自动节律性。

在整体内,心肌由自律性较高的细胞(正常起搏点)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而骨骼肌收缩的发生有赖于运动神经上的传出冲动。

(2)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总是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完成射血功能;骨骼肌的不应期很短,容易发生强直收缩,以维持姿势和负重。

(3)心肌的收缩有“全或无”现象,因为两心房、两心室分别组成两个功能性合胞体;骨骼肌为非功能性合胞体,整块骨骼肌的收缩强弱随着刺激的强度变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