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686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效学习指导案】

【分层学习目标】

A级能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的国民经济等基本史实。

B级能识记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基本史实,并能分析其原因。

总结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

C级能归纳概括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失误的知识结构图,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能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重点学习内容:

“一五”计划、“八大”的正确决议。

【难点问题预习】

(1)对三大改造的理解。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概念理解,对其错误的分析和教训总结。

【高效预习探究案】

【预习思考选题】

1.请阅读教材第一目的文字和插图,了解经济建设起点的背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2.对农业

、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各自的改造的途径是什么?

 

3.请阅读第二目,了解经济建设中有哪些成功和失误,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4.阅读第三目,了解“文革”中经济遭到破坏的原

因是什么?

进行了哪些调整?

 

【重点合作探究】

1.结合“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在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原因:

苏联的援助大多在东北;交通条件较好,煤、铁等资源丰富,历史上工业基础较好。

2.请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不同。

(1)“大跃进”运动涉及生产力方面,它片面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它是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预习探究自我评价】

1.“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

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

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

”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阅读1952年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碳(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亿米)

38.3

50.5

32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5.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年是21.8:

26.1:

52.1;1962年是33.3:

30.3:

36.3。

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

A.工业化建设严重倒退

B.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得到彻底纠正

C.国家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D.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自我小结:

质疑问难:

【高效练习拓展案】

【拓展训练】

1.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集中力量发

展重工业是其基本内容之一;②迅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其基本的任务之一;③建立国家工业化的

初步基础;④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

前者的实质是()

A.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

C.注重市场机制

D.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

4.曾有一首童谣:

“三大万岁是‘乱稅’,人民公社只一岁。

”(“三大万岁”是:

“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童谣所反映的事件发生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群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存在不满情绪

D.“三大万岁”是“左”倾错误的根源

【达标自查】

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50分)

1.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考生可

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2.下表反映了华北某

地1954年和1957年中农村集体和农民占有土地的比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4(%)

1957(%)

贫农、

中农

91.4

2.7

集体

8.6

97.3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

3.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

这场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

对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B.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货款

D.手工业者以入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7.流行歌曲能反映一个时代发展的主题。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这是某一时期非常流行的歌曲。

这首歌曲最可能流行于哪一时期()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过渡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

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9.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②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③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④抗美援朝战争即将结束

A.①④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②限制资本主义剥削

③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④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11.(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

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

……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一—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四(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

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中共八大史》

材料五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

(8分)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6分)

 

(3)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

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八大之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还有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

(6分)

 

(4)材料五中提到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

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6分)

 

12.(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有关“二五”计划粮、棉、钢产量1962年应达到的目标:

材料二1956年2月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讲话:

“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

社会主义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

……绝不要提出提早完成工业化的口号。

冷静地算一算,确实不能提。

材料三1956午?

月17日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

“计划必须建立在平稳和可靠的基础上,计算生产能力,除人力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物资与其他条件。

材料四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与民主党派负责人谈话时说:

“我的脑子开始也有点好大喜功,去年三冒月间才开始变化,找了三十几个部门的同志谈话,以后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了十大关系。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说明粮、棉、钢产量指标的变

化情况。

(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二五”计划酝酿过程中指标起落变化的原因。

(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5分)

 

自查小结(5分)

挑战题(20分)

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

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

计量单位)。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分)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

(3分)并具体分析农业进步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4分)

 

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3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

(3分)

 

(4)综上,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