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514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6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docx

安徽省定远县二中学年高一下学期份地理质量检测卷

定远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质量检测卷

高一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B.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

C.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D.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答案】B

【解析】R3、R2、R1的服务范围是逐步扩大,所以R1的城市等级最高,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大。

2.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下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18%B.82%C.27%D.58%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读图,0-14岁人口比重从左向右增大,最左侧斜边表示0-14岁人口占0%,向右与这条边平行的线,分别表示0-14岁人口的比重。

图中“*”表示0-14岁人口比重约30%,与选项中27%最接近,C对。

【考点定位】三角坐标的判读,人口年龄结构。

【名师点睛】三角坐标的判读中,要找到两个线,一个是表示某项指标数值递增的线,如最下面的边表示0-14岁人口比重。

另一个是该项比重是0的线,即最左侧的边。

然后找比重是0的边的平行线,与表示递增的线相交,就是对应的比重数值。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d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

B.b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

C.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

D.c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0.2%

4.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

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

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答案】3.C4.A

【解析】试题分析:

3.a年份与d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两年份的人口基数不同,人口增加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b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达最大值,说明此时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但人口总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值,B错;c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2%,D错;由图可知,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引起的,C错。

4.在Ⅲ阶段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家庭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少子女的小家庭越来越多。

【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问题。

【知识拓展】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又可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较低自然增长率。

这种模式的利弊实在很难说。

分布:

原始社会和现在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

2“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利:

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

发展到现在,弊端已经很明显了。

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

农业社会和个别国家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基本特点:

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

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

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已进入。

利:

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

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

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

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十三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图中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有关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Ⅱ阶段劳动力严重短缺问题

C.O拐点出现与政策因素有关

D.从X到Y,人口自然增长快

6.“两个孩子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十年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抚养老年人压力下降B.有利于扩大内需

C.家庭抗风险能力降低D.劳动力人口增加

【答案】5.C6.B

【解析】试题分析:

5.据图分析:

从X到Y,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先增加后迅速下降,所以D错。

在II阶段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低,反映出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但并不严重。

A、B错;O点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达到最高值的位置,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出生率快速下降,所以C正确。

故选C。

6.婴儿出生,不会使老年人口数量下降,家庭抗风险能力增加,A、C错;婴儿出生后,近10年也不会成为劳动力的组成部分,不会对劳动力人口产生影响,D错;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婴儿数量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内需,B对。

故选B。

考点:

政策对人口问题的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B.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C.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8.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交通条件改善B.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C.城市服务等级提高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答案】7.D8.A

【解析】试题分析:

7.根据材料,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对。

中心商务区主要是商业活动,昼夜人口密度变化与工业用地无关,A、B、C错。

8.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城市交通条件改善,便于人们上下班,A对。

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与商务区人口密度的变化无关,B、C、D错。

【考点定位】中心商务区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形成条件。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材料中信息,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密度大,晚上顾客或员工回家。

商业区地价高,不是居住区适宜分布位置,人口密度变化,反映了商业区、住宅区分布位置的差异。

人口的流动,离不开便利的交通条件。

9.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较近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C.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

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较远;A错误;城市的服务范围不仅城市本身,还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B错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的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C错误,D正确。

故答案选D。

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0.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

C.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D.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答案】C

【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而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本题中北京市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的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故答案选C项。

11.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

A.水资源B.矿产资源C.消费水平D.科技条件

【答案】A

【解析】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适宜;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其中资源、科技、对外开放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性;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性。

上海降水比北京丰富,且濒临长江,故与上海相比水资源是限制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选A。

点睛: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相关性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嘀嘀打车”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ISGPSB.RSGPSC.GISRSGPSD.数字地球

13.“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A.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B.解决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

C.市民出行更加方便D.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答案】12.C13.C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滴滴打车”中,首先需要获得该地交通线路分布的信息,需要RS技术;需要提供打车人的位置信息,需要GPS定位,同时需要设置出行的线路,需要GIS分析处理,不需要数字地球,故答案选C。

........................

点睛:

本考点主要是通过“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考查考生对“3S”技术的掌握及应用分析。

关键在于理解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主要应用。

在国内特大城市中,武汉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以政府令形式划定生态控制线的城市。

依照武汉市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中的55.6%(1814平方千米)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布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

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

下图示意武汉市城市规划。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武汉市城市规划划定生态控制线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城市规模,防止无序蔓延B.增加绿地面积,美化城市环境

C.预留发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D.协调城乡发展,提升经济水平

15.生态底线区适宜布局的产业是()

A.房地产业B.农产品加工业

C.金融服务业D.休闲旅游业

【答案】14.A15.D

【解析】

14.由材料分析可知,依照武汉市城市规划,武汉都市发展区中的55.6%被界定为生态保护范围,其中分布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

生态底线区是城市生态安全的最后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

读图武汉出呢个是规划图分析可知,武汉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在六大新城区之间形成隔离带,防止六大新城组群连绵成片的发展,同时也是武汉都市发展区与城市圈若干城市群之间的生态隔离环;因此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是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城市增长边界的“红线”,A正确。

15.生态底线区是指生态要素集中、生态敏感的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维持的核心地区,是城市生态安全最后的底线,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

因此生态底线区主要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区域,房地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金融服务业都是不允许建设的,ABC错误,休闲旅游业具有生态功能,可以建设,故D正确。

点睛:

本题以武汉城市的规划图为背景,考查生态城市的建设,考查城市绿地分布特点和城市绿地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

A.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B.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

C.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D.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

17.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该区旅游人口增多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

C.该区就业环境改善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

【答案】16.D17.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读懂表格信息是做题的关键,要联系实际分析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17.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外来打工人口,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C对;旅游条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该区旅游人口与往年应该相差不大,A错;市内交通设施完善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B错;返城的本地人口不会增加太多,D错。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

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

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

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8.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

19.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服务门槛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D.服务范围

20.“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空间结构B.规模结构C.产业协作D.城市化进程

【答案】18.B19.A20.B

【解析】

18.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属法国的政治中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以及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因此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故答案选B。

19.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主要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服务范围,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从而能够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故答案选A。

20.“平衡城市”规划可以将一些产业转移到边远地区,从而可以优化法国城市的产业协作,故答案选B。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及风频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河流下游②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③远离大学城④临近公路和铁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若甲处为新开发的楼盘,房地产商选择的最具吸引力广告词是()

A.交通便利,四通八达B.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答案】21.A22.D

【解析】

2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地区,由风向标可知城市盛行北风,河流由东北、北向南流。

选A正确。

22.甲地处城市上风向,河流上游地带,环境好、空气清新,即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选D正确。

2017年1月26日,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的空中自行车道——厦门空中自行车道试运行,全长约7.6千米。

初步规划11个出入口,其中与BRT(快速交通系统)衔接6处,与人行过街天桥衔接3处,与建筑物衔接4处,单侧单向两车道。

自运营以来骑行量最高的一天突破了万人。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3.城市空中自行车专用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②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③大大缩短上班族通勤时间 ④缓解居民换乘公交困难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4.厦门空中自行车道试运营期间也产生了诸多不文明行为,如“乱闯关”现象多,自行车乱停放,共享单车遭破坏等。

针对此现象,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出台交通管理规定,并派警力执法

B.增设自行车停车平台

C.完善标识,启用广播和监控

D.关停空中自行车道

【答案】23.B24.D

【解析】

23.骑行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出行方式,可以减轻尾气污染,也可以环节交通拥堵状况,解决短途换乘公交困难,但相对于公交、汽车而言,自行车慢,并不能缩短上班族通勤时间,选B。

24.关停空中自行车道不是解决办法,是一种极端措施,不能解决骑行自行车带来的不良现象,选D。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25.图中适合规划为货运车站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6.图中H区域(  )

A.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宜布局工业区

B.位于城市远郊,地租水平低

C.交通干线与环线交会处,布局大型购物商场

D.交通通达性高,布局住宅区

【答案】25.A26.C

【解析】

25.甲地位于郊外,土地租金便宜;附近有工业区,原料与产品的运输量大;有铁路和河流,交通运输便利。

故应选择在甲地。

A正确。

26.H交通干线与环线交会处,交通便利,十字路口处,土地租金较高,应布局大型购物商场。

C正确,B、D错误。

我国东部盛行风向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H区域处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对角线上,故A错误。

【点睛】解答时注意图下方的图例。

读2015年四国移民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27.与甲乙丙丁相匹配的国家最可能是()

A.甲―英国B.乙―美国C.丙―印度D.丁―阿联酋

28.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A.资源丰富B.气候优越C.经济发达D.文化教育条件好

【答案】27.B28.C

【解析】考查人口迁移。

27.英国、印度国际移民人口比重少。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人口总数多,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所以乙为美国,B正确;阿联酋开发石油资源也引入大量劳工移民,虽然迁入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较高但总人数较少,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低,D正确。

故BD正确。

28.美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条件好,C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系列要求。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

图中的温哥华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

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

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1)推测温哥华岛上城市分布的主要位置,并分析原因。

(2)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温哥华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答案】

(1)位于岛屿东部沿海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较为充足;靠近本土(大陆),可便捷地获取生产生活物质补给;东部位于海湾内,开发历史更久;交通较为便利。

(2)(与热带雨林相比)维度高,气温低,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林下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解析】

(1)温哥华岛上城市分布的位置可从图中读取,可以看出城市多位于岛屿东部沿海或西风带的背风坡,这里自然条件相对优越;靠近本土(大陆),可便捷地获取生产生活物质补给;东部位于海湾内,开发历史更久;交通较为便利。

(2)温哥华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即生物多样性较少,需从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优势树种生长习性等角度分析即可。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发布的最新“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并说明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低—低—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 2004(2000—2005年间皆可)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3)性别比例失调(偏高或升高) 。

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4)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整体分析:

本题以我国人口统计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特点、人口问题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为现代型,主要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其主要原因是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不断下降。

(3)从漫画可以看出,图示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可能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4)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中新天津生态城自200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得到了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生态城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的一片盐碱地上。

7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

(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

(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

(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的规划人口规模。

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利用盐碱荒地,节约耕地;土地成本低;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2)控制主城区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减缓城区交通拥挤;减轻城区环境压力;减轻城区就业压力。

(3)调节周边小气候;美化环境;蓄积径流和加快排水速度,减缓城市内涝。

(4)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