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2369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江苏省常州中学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常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质量检查适应性训练

 

一、古代诗文阅读(75分)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20分,共10小题,每题2分)

1.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飨:

犒劳、B. 侯生摄敝衣冠敝:

敞开的

C. 时不利兮骓不逝逝:

奔驰D.从广勒习兵击匈奴勒:

统率

2.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诸侯皆属焉/乃以秦王属吏B.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阴使人至豨所

C.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D.上服度则六亲固/尽失其度

3.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对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婴素车白马:

名作动,驾素车白马B. 无不膝行而前:

名作状,用膝盖

C. 侯生乃屏人间语:

使动,使…退避D.不羞小节而耻功名:

形作动,感到羞耻

4.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陷之死地而后生/管仲因而信之B. 鞭马南驰数十里/恐吾至阻险而还

C. 时秦昭王与楚婚/稍蚕食诸侯D.亭长妻患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所过无不残破.②于是项王及悲歌慷慨

③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④我哀王孙而进食

⑤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⑥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A.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⑤C. ①②④⑥D. ①③④⑤

6.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均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诽谤者族/古之帝者地方千里B.赵旦暮且下/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晋鄙嚄唶宿将D. 东道少回远/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7.下列文言文各句中,与所给例句的特殊句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选自《刺客列传》)

A.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B. 广即请霸陵尉与俱

C.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D.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也

8.下列文言文各句中,特殊句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毋令当单于/因与之俱攻秦军B.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C. 管仲既任政相齐/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 大丈夫不能自食/岂管仲之谓乎

9.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二世使使者斩以徇/酒酣以往B.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C. 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且至于燕D.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为虏所生得

10.下列文言文各句中,均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②直上载公子上坐

③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乱于内④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⑤厚币委质事楚⑥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 ①③④⑥D. ①④⑤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38分,共8小题)

【甲】阅读下面的一篇文言文作品,完成11~14题。

(19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

“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

“然。

非与?

”孔子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

“《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邪?

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

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

“有是乎!

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

“赐,《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子贡曰: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

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

“回,《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

“有是哉?

颜氏之子!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B.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C.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D.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诸侯:

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制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B. 大夫:

古代官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国君之下依次有卿、士、大夫三级。

C. 伯、叔:

古代兄弟排行。

伯指排行老大,叔指排行老三。

亦有孟、仲、季之说。

D. 王子:

帝王的儿子。

嫡长子多会作为皇位继承人被立为太子,又称皇储或储君。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

A. 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 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就连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

而孔子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 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 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

孔子听了颜回的回答感到欣慰,许诺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14.把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乙】阅读下面的一篇文言文作品,完成15~18题。

(19分)

先府君①行实

张惠言

先府君,讳蟾宾,字步青,号云墀,姓张氏。

其先自宋初由滁迁常州,常州之张多由滁,谱牒废,世不可纪。

其后曰端,当明弘治中,居南门德安里,是为大南门张氏。

张氏非大南门不共谱。

端孙钦,钦生洲。

洲生宏道,万历中举于乡,官开封府通判,生典。

典生以鼎。

以鼎生铭伛。

铭伛生采。

采生金第,娶于白,生府君。

自典至金第,皆补郡县学生,有文章名,世以教授为事。

而铭伛当明之亡,独不为制举业云。

府君生九岁而孤,有兄曰思楷,弟曰瑞斗。

家贫,日不得再食,奉白孺人教,兄弟相厉以儒学。

补府学生,试高等廪膳②,常教授乡里间。

其后游沅州,一岁得疾归,遂卒,年三十有八。

府君既不得志于世,无所表见,又不获永其年,充所学以致不朽,所论著皆未就。

卒时,惠言方四岁,翊遗腹四月而生,凡其言行可纪者弗得闻,闻之于人所传,又弗敢审。

而府君之执友汤先生宾辂、郑先生梦杨,笃行君子也,知府君深,守道德,不毁誉,故著其言,以为府君行实焉。

汤先生曰:

“君好学深思,不事穿凿,善为诗及制举文,操纸笔立就,性沉挚,寡欲少言,尤不喜说人过。

与人交,不设城府,久而能敬。

”郑先生曰:

“薛心筠、董仲容、汤宾辂,君兄弟总角交也。

宾辂抗希古人好考核故事不轻出门户君兄弟与仲容则常集于薛氏予亦时时在坐雍容出论议率常连日夜君色温而恭言简而中余心敬宾辂而酷爱君,谓两人于人道近也。

笃于孝友,平生未尝与人迕,人亦未尝迕君。

或问之曰:

‘天壤间何处可使性气?

’其为人如此。

”郑先生又言:

“府君有异表,中夜目光闪闪,或一二尺许。

尝自言:

‘秋夜偶玩月,见河汉间云鳞鳞,士女数十人,云裳霞佩,执诸乐器,飘飘过太虚,肤发纤悉可辨云。

’”

汤先生名修业,郑先生名环,皆常州武进人。

(节选自《张惠言文选》)

[注]①府君:

作者的亡父。

②廪膳:

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宾辂抗希/古人好考核故事/不轻出门户/君兄弟与仲容则常集于薛氏/予亦时时在坐/雍容出论/议率常连日夜/君色温而恭言/简而中余心敬宾辂/而酷爱君

B. 宾辂抗希古人/好考核故事/不轻出门户/君兄弟与仲容则常集/于薛氏予亦时时在坐/雍容出论议/率常连日夜/君色温而恭言简/而中余心敬宾辂/而酷爱君

C. 宾辂抗希/古人好考核/故事不轻出门户/君兄弟与仲容则常集/于薛氏予亦时时在坐/雍容出论/议率常连日夜/君色温而恭言/简而中余心敬宾辂/而酷爱君

D. 宾辂抗希古人/好考核故事/不轻出门户/君兄弟与仲容则常集于薛氏/予亦时时在坐/雍容出论议/率常连日夜/君色温而恭/言简而中/余心敬宾辂而酷爱君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授:

学官名,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文中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

B. 制举:

中国古代常设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分支,设博学鸿词科、文辞雅丽科等。

C. 总角:

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形如两个羊角故名。

D. 太虚:

来源于道家用语,在中国古代泛指天空或宇宙。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作者的父亲在世时不得志,无处施展才华,英年早逝;他为人纯厚朴实,他所交往的朋友,也都是朴实的君子。

B.张氏家族世代读书、教书,是个书香门第;作者的祖父去世的早,家里贫穷,而父亲不善言谈,但深得友人敬重。

C.本文详尽记录亡父友人关于父亲立身行事的回忆,借他人之口,来表达作者自己对父亲的哀思与挚爱。

D.本文写亡父行状,全篇落在一个“实”字上,对家世族谱的罗列,是实录;对亡父生平事迹的记述,也是实录。

18.把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自典至金第,皆补郡县学生,有文章名,世以教授为事。

(2)卒时,惠言方四岁,翊遗腹四月而生,凡其言行可纪者弗得闻,闻之于人所传,又弗敢审。

 

(三)名篇名句默写(17分,共8小题,每空1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四)》中,作者以“▲,▲”的宿命论观点解释了社会与人生的错位,并渴望借此求得解脱。

(2)《朝天子·咏喇叭》中作者描写劳动人民在阉党的喇叭声中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的事实的三句是“▲,▲,▲”。

(3)《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4)《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

 

(5)《项脊轩志》结尾,作者把极深的悲痛寄寓庭中的枇杷树,“▲,

▲”,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6)《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从而打消了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7)《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却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8)《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揭露了朝堂之上官吏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学类文本作品,完成20~22题。

白光(节选)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陈字。

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