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233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各章要点).doc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

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

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

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

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

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衔接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是儿童入小学前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何意义?

这些是绪论中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但什么是学前教育?

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

岁)和幼儿(3岁-6、7岁)。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很多分支,比如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黄人颂认为:

“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对儿童的教育从初生后就开始,从初生到三岁前这一阶段为婴儿教育,三至六岁前阶段为幼儿教育。

三岁前是儿童发展和教育极为重要的时期,婴儿教育和三至六岁前的幼儿教育是相互连接、性质相近又密切联系的:

因此,学前教育学应统一研究和探讨从初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提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在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同样散见于古代的一些著作中。

如《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时便进行教育的记载;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德良好的乳母。

(二)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

16世纪-18世纪初期,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繁荣发展,这种时代的变革同样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二相比前一阶段,学前教育思想更加系统、完整。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前半期)

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一些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学前教育著作相继出现。

学前教育学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学前教育埋论的奠基人。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推动了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他为幼儿开发了一系列的玩具——恩物;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幼儿园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著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他认为教育应让儿童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有不同的体现,有人(夏巍、张利洪,2012年度)对。

近二十余年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分析”进行研究,发现在这些教材中,“童观、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60、幼儿美育各(出现)4次(80%),学前教育与社会、游戏、教师及其培训各(出现)3次(60%),环境创设、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要领、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流派、教育目的与学前教育目标任务、课程、教学各(出现)2次(40%),儿董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认知教育课程、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展望、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托儿所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的活动、学前教育与心理教育、婴儿教育、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原则各(出现)1次(20%)”。

在杨晓萍、李静主编的《学前教育学》中,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五本具有代表性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目录进行了比较,最后发现,这些教材共同关注的对象有学前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游戏和家庭教育六个部分。

在当代,学前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家庭与社会,并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典型的研究内容应包括: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幼儿园教育、学前儿童与教师、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学研究方法是指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这些具体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育现象等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

调查法是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搜集资得的资源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教师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提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5.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以学前教育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与专家学者或其他相关人员协作,在这一情境中边研究边反思,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既来源于学前教育实践又领先并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是学习学前教育原理必须阐明的内容。

总的来讲,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但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教育事业的特点。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正确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和儿童发展的关系,理解幼儿园和幼儿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及幼小衔接等相关理论,明确幼儿教师的权利、义务等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2.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能够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澄清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应用刭学前教育的实践工作当中,有利于帮助他们增强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自觉性。

3.有利于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措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学前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为先导,而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离不开对学前教育现象的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为学前教育实践总结新经验、新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问题,是关于教育在什么时候产生和如何产生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产生、发展的动力问题。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起源,研究者由于认识上的较大分歧,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育起源的学说。

(一)生物起源说

这一学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洛(C.Letourueau,1831-1902年)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ThomasPereyNunn.1870-1944年)。

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该学说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但是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

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P.Monroe,1869-1947年)。

孟禄批评“生物起源说”没有从人的心理方面揭示教育的产生,没有区分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能特征。

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在他看来,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心理起源说虽然将教育看作人类的活动,但是儿童的“无意识模仿”也不是来自文化、社会的,是来自先天本能。

将教育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混同于无意识的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三)劳动起源说

条件。

因此说,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乏展而发展。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蚕潦说,当然其也有不完善的地方。

从人类社会的生活的起源考察,原始人类不仅有爿动,也有社会生活。

教育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生F要。

人类不仅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

因此我国的教育史学家认为: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起源于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考古和人类学研究表明,距今约400万年人类就进入到了原始社会,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的社会。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处于原始状态的教育。

但是它不是一个静止状态,经历了从人类最初的教育萌芽,到原始社会末期相对独立的、内容较为丰富的教育。

综观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

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的小家庭,教育是在由血缘纽带建立的大家庭中进行的,实行公养公育。

原始社会没有阶缀的划分,生产资料公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整个氏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儿童教育具有民主平等的性质,没有阶级的差别,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没有完全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具体表现为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职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