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2332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二中学年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考试题

延边二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

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

直线运动

C.千克、秒、米和牛顿都是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D.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旦开始运动,便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2.航空母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

速度为4.5m/s2,起飞速度为50m/s。

若在某静止的航空母舰上,该飞机滑行100m时必须起飞,则弹射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10m/sB.20m/sC.30m/sD.40m/s

3.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

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

4.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

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

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处取行李,则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B.行李提前0.5s到达B

C.乘客提前0.5s到达B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会比乘客先到达B

5.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m2,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绳和物体m1相连。

释放m1后系统加速度大小为a1。

如果取走m1,用大小等于m1所受重力的力F向下拉绳,m2的加速度为a2,则(不计滑轮摩擦及绳的质量)

A.a1

C.a1>a2D.a2=a1/2

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4B.4∶

C.1∶2D.2∶1

7.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两条图线甲、乙分别代表两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C.t1时刻两车距离最大

D.0—t1时间内,甲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速度

8.电梯内弹簧秤上挂有一个的物体,电梯以5m/s2的加速度向上减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6.0N,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为1.2kgB.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C.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某时刻弹簧秤示数变为18N,电梯一定是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9.如图,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

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20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10.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B.C.D.

11.如图,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大小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θ角,绳b的拉力大小为F2,再逆时针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大小为F3,则

A.F1=F3>F2B.F1<F2<F3

C.绳a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D.绳a的拉力一直减小

12.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已知)

A.石子开始下落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石子最后内的位移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13.如图,水平光滑杆从物体A中心的孔穿过,A的质量为M,用细线将另一质量为m的小球B与A相连,M>m。

现在仅在小球B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发现A、B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

若仅在物体A上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F′,则A、B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θ角,则

A.F′大小一定小于F

B.a′大小一定等于a

C.a′大小一定大于a

D.两次细线的拉力大小相同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

14.⑴以下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验证力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用到的主要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凡是涉及到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的实验,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平衡摩擦力都是必须的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沙子和小桶的总质量必须远小于小车与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

D.在“验证力平行四边形”的实验中,用两只测力计和用一只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只要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就可以

⑵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15.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取得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纸带上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都记为0、1、2、3、4、5……如下图所示,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请根据下图做答。

⑴在B、C、D三段纸带中,属于纸带A的是___________;

⑵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计数点1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m/s。

(本题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⑶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忘记了平衡摩擦力,得的a—F图象应为图中的

三、计算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30分)

16.如图所示,拉B物的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O为一定滑轮,物体A与B间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且均保持静止,已知B的重力为100N,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80N,绳和滑轮质量及摩擦均不计,试求:

⑴物体A的重力的大小;

⑵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

 

17.2018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1)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到1.5km高度处所需要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阻力,高速运动受阻力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所示,着陆过程中,运动员和所携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18.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

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

(sin37º=0.6,cos37º=0.8,g取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20N,与水平方向成53°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四、附加题(15分)

19.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

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2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设木板足够长)

延边二中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D

C

C

A

D

B

A

D

B

AD

BCD

CD

二、实验题

14.⑴C;⑵

15.⑴C;⑵0.60,0.33;⑶D

三、计算题

16.

17.

(1)87s;8.7×102m/s

(2)0.008kg/m

试题分析:

(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gt①

依题意有S=3.9×104m-1.5×103m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

t=87s④

v=8.7×102m/s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kv2max⑥

由所给的v-t图象可读出vmax≈360m/s⑦

由⑥⑦式可得:

k=0.008kg/m⑧

18.

(1)0.5

(2)2s

试题分析: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

解得:

f=F-ma=(30-2×10)N=10N

(2)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小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t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t′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

Fcos53°-μ(mg-Fsin53°)=ma解得:

a=5m/s2

a′=μg=5m/s2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at=a′t′

t′=tL=at2+a′t′2

解得:

t=2s

19.

(1)1s;

(2)图象见解析

试题分析:

(1)铁块的加速度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设经过时间t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则有

解得:

t=1s

(2)①当时,

A、B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

②设F=F1时,A、B恰保持相对静止,

此时系统的加速度

以系统为研究对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F1=6N

所以,当时,M、m相对静止,系统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其加速度

以M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③当,A、B发生相对运动,

画出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