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321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顶板管理总结.docx

望田煤业顶板管理总结

2015年来,为了全面加强顶板的安全管理,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积极开展顶板管理活动,成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顶板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生产技术科,由技术科科长具体负责顶板管理的相关工作。

通过一年来,从制度制定、完善,到现场的强化管理,采取自查、整改、验收的方式,坚持每月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成效显著。

现对本年度顶板管理情况进行总结。

一、完善顶板管理相关的内业资料,优化顶板管理技术。

1、首先是制定完善了《望田煤业顶板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掘进工作面管理制度”、“敲帮问顶制度”、“顶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从而在管理上做到规范执行。

2、注重学习,规范管理。

安排综采队技术员利用班前会时间安装作业标准,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贯彻顶板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密集支柱、回柱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贯彻,从而使现场操作人员掌握顶板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

3、加强了规程措施的制定及审批,在回采工作面切眼施工、安装、停面、撤面、初次放顶、巷道贯通等要编写专项技术安全施工措施;巷道施工地点分散,必须执行一工程一措施制度,严禁套用原措施或凭经验施工。

在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条件变化、老空区、调面、收尾撤面、过老巷、过断层、过煤柱、过冒顶区、过局部破碎带、处理大面积冒顶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特殊支护形式,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由总工程师批准,贯彻后,认真组织实行。

从队长到作业人员都要参加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培训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4、完善了采、掘作业规程、措施中有关顶板管理的内容,不符合要求或者不完善的修订后进行了复审,并重新贯彻学习,确保规程措施的内容对现场施工有针对性、指导性。

如我矿自13203工作面回采期间运输顺槽超前支护段顶板破损不易控制,经过现场会审决定对作业规程中超前支护规定进行修改,加强超前支护段的点柱密度及长度,保证超前支护强度,同时在顶板特别不易控制区域,提前施工锚索补强支护,进一步保证回采安全。

5、完善了巷道日检制度,现场作业人员在施工前认真检查所在巷道和工作地点的顶板、行帮、支护情况,在确保支护安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6、加强自查,确保隐患整治到位。

每月中旬由技术科组织进行顶板管理检查,并将查出的问题隐患,整理成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消除顶板事故。

7、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做好巷道大面积冒顶事故的防范工作。

采用锚索、锚杆、锚喷支护的巷道,要加强支护工程质量检查,加强顶底板移近量的观测工作,我矿在井下大巷的三叉口、四岔口等断面较大了区域内,统一安装了GYW300型顶板离层仪,做到了数据动态监测,同时在工作面切眼及两巷均安装了矿压数据动态监测仪,为我矿矿压数据的收集提供了平台;另外在掘进巷道中明确规定了每隔150m安装了顶板离层仪,从安装之日起每周进行一次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公布于顶板离层记录牌板。

8、细化设计,确保安全生产。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细化了支护设计,明确支护方式和参数、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

在规程中重点强调了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至少20米范围内的支护说明,从而在起点上消灭隐患。

二、加强现场管理,优化顶板支护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现场开工前,“跟班队干、班组长、安监工”三员到位后,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隐患,确认无危险时,方可让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开工。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考试后,颁发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机具,当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了不当操作造成的人身伤害。

3、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进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掌握规程措施中的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方式、最大控顶距、循环进度等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当遇到地质破碎带掘进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缩小控顶距及支护密度,加强顶板支护管理。

4、加强自主创新,做到灵活运用。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通过对超前支护方式的修改,淘汰了落后的点柱配合π钢梁的支护方式,自行创新加工了“半自动自移式超前支护支架组”,大大保证了超期支护强度的同时,也减轻了超前支护的劳动强度,目前该套设备已在我矿13203工作面回风顺槽顺利应用,效果明显。

5、加快新支护工艺的推进,在围岩较稳定的掘进工作面顶板采用锚杆支护,帮根据情况适当降低支护强度,甚至不予支护;在顶板较破碎地段或者围岩条件不好,遇地质构造段,顶板采用锚网索支护,两帮采用锚网支护;同时在我矿井下两帮推广使用新型玻璃钢锚杆,在围岩支护形式方面做到灵活运用,学会变通,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6、为解决我矿回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水源有杂质的问题,我矿引进了一台井下水水净化设备,保证了乳化液泵站的水源。

同时为保证乳化液泵站乳化液浓度达到3%-5%,我矿自行加工了乳化液浓度自动配比装置,同时制定了有效的乳化液浓度检测手段,并详细记录乳化液泵站液压系统的定期清洗检修记录。

7、优化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方式,通过对掘进迎头临时支护由垂吊时改为侧挂式,避开了临时支护前方锚杆的打设位置,从而解决了临时支护影响顶板锚杆支护的问题,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提高了掘进效率。

神达望田煤业技术科

2015年11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