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717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蒹葭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蒹葭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蒹葭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蒹葭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蒹葭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蒹葭 教案.docx

《蒹葭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蒹葭 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蒹葭 教案.docx

蒹葭教案

 蒹葭

一、教学目标:

了解朗读四言诗的节奏,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熟练地背诵诗歌。

 四、教学安排:

  一课时   讲授课

 五、教学设计;

1.《诗经》基本知识介绍,听《蒹葭》录音朗诵

2.直接分析诗歌内容,重点是第一章

3.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四言重章叠句的运用

②赋中见兴的圆熟笔法

③情景交融

4.《蒹葭》中“水”和“伊人”的意象

5.作业:

请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提炼出一篇800字左右的赏析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本只称《诗》,或举其整数城“诗三百”。

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为《诗经》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艺”。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赋就是陈述铺叙,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借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辞。

比、兴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2. 《蒹葭》主要内容:

(1)朗读诗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情景。

(诗歌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明确:

这是一首恋歌,表现一种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情怀。

全诗分为三章,以深秋的景色开头,委婉动人。

拂晓,露浓霜重,河岸边的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在秋风飘摇不定。

青年思念着心中的人儿,来到河边,透过薄雾和芦苇丛,凝视着“伊人”所在的河对岸,可是心爱的人儿却可望而不可即,心中涌起淡淡的惆怅。

青年并没有就此罢休,决心追求“伊人”,但无论是逆水而上,还是顺流而下,“伊人”总是无法靠近,宛如水中月、雾中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

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写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

首章的“苍苍”,接着的“萋萋”,最后的“采采”,写出了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到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越来越寂寞凄凉。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刻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待到太阳东升。

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造成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是极富感染力的。

《诗经》的这种重章叠句的突出特点与音乐曲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调一般都比较短小,唱了一遍,常感到意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大大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如果许多人在一起,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最便于记忆,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3. 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

(1)四言重章叠句的运用

全篇分三章,每章四句。

除第五句是五言外,其他的都是四言。

每章字句大致相同,只更换了少数词语,反复咏叹,令诗歌形式整齐,亦可增加抒情效果。

这种形式称为重章叠句。

诗经作品大多语言质朴自然,用字浅白,诗中亦经常运用叠字,如苍苍,茫茫,萋萋等,使描景状物细致更形象化。

另外,运用叠字可增加节奏感,令感情浓重而逐层深入。

 

(2)情景交融:

全诗三章,每一章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

每一章都是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三章写出了景物的细微变化,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景,反复咏叹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求而不可得的凄凉心境,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凄清的秋景与感伤的情绪浑然一体,构成了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3)赋比兴的圆熟运用:

本诗要歌咏的是渴慕伊人,求而不得的感伤情怀,然而具体到每一章节,却先言它物,先写景,以景衬情,这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明确: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诗经》中常采用“兴”的手法起笔。

本诗以秋景起兴,作者通过苍苍的芦荻,清晨的白露,弯曲的河流,水中的沙洲等景物,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塑造出伊人缥缈而神秘的形象,同时也深化了作者感觉到伊人可望不可接触的痛苦,诗中直接描写秋天景色,这是赋的写法,全诗记述了诗人寻找伊人的经过,借此将其追求伊人的新路历程展现出来,亦塑造了一个坚守信念的形象。

 4.“水”“伊人”意象

通常,大多数人都把《蒹葭》看作爱情诗,诗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那么,“水”和“伊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它们在对整首诗的基调上起个什么作用?

明确:

《蒹葭》中“水”的意象有“阻隔”和“无尽”的含义。

综观全诗,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水,这水清冷而悠远,史秋水。

诗人为了寻找所思念的“伊人”,清晨冒着寒霜,在岸边久久徘徊。

悠长曲折的秋水阻隔了他追求的道路,他只能遥望遥想;绵绵的思念与惆怅,正像那湛湛秋水没有尽头。

“伊人”是指为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片刻忘怀的人。

我们多说人都会把这个“伊人”想象成女子,她长裙飘飘,款款出现于人们的视线之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个意象意境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之中,她遥远而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的一个令人惆怅的情结。

而“距离”和“朦胧”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5. 作业:

背诵全诗;

请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提炼出一篇800字左右的赏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 合作 探究  

点拔引导品味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秋水边芦苇画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课中以不同的画面和需要低声循环播放)

导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

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课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㈡感知朗读,理解内容

1老师范读; 2学生练读;3齐读;4指名朗读;5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弄清诗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标记,一会提出共同解决;

6共同释疑:

可能的问题①所谓:

所说的,所思念的②白露为霜:

白露变成霜

7哪位同学能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

 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㈢赏析景物,感受意境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

依据是什么?

教师准备:

秋季而且是深秋。

白露为霜。

俗语说: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曹丕《燕歌行》中也说: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仿句说如:

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

小结:

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

自古逢秋悲寂寥,它凄美而令人感伤。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

清晨(拂晓)  白露未唏 白露未已

4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谈

教师准备:

芦苇——丛生茂密 。

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

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

河畔道路——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5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

6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显词语:

蒹葭秋风白露 秋霜 秋水 晨雾 河畔道路 水中沙洲

师生共同感受: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㈣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1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风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

大家结合诗句体会一下主人公追寻伊人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教师准备:

①在不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俟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 “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

失望 怅惘 痛苦

④只剩一人伫立水边时感受怎样?

孤独寂寞

小结:

对于主人公来说惊喜只是暂时的,失望怅惘痛苦却是绵长的,那萧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这种心绪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依据是什么?

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小结:

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3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教师准备:

①美丽?

 外在?

内在?

 气质高雅 温婉动人

②“伊人”一定是美丽的,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我们却感觉出来了,这叫什么写法?

侧面烘托

诗中是怎样进行侧面烘托的?

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著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如此深深吸引主人公的“伊人”一定是内外皆美的;二是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美丽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来的。

③“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

距离产生美。

小结:

诗歌中有很多诗句描写的就是这种距离之美如:

朝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还有(大屏幕配乐显示以下内容)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④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

(配乐屏显):

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㈡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      不是生和死

而是——————      而是———————

————————      —————————

教师准备:

㈠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小结: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⑤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

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爱情 事业 亲情 友情 理想 自由 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小结: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㈤激情朗读,总结提升

1现在我们对诗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再来朗诵这诗。

㈠共同体会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㈡练读㈢展示㈣齐读

2下面我们共同来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蒹葭》的余音绕梁之美。

结束语:

邓丽君婉转悠扬的歌声已成绝响,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中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些如珠如玉的情句,一经唱响,便荡气回肠,绵绵不绝。

吟诵这些简朴而优美的诗句,那原始的不经污染的,不受约束的生命与情感永远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把《诗经》这颗璀璨的明珠装在心里,让这古老经歌谣传唱不息。

  

一、导入     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

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

 

  

二、初读·感知 

  1. 配乐朗读课文,体味感情。

  

  2. 读后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情境。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

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

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还有其他的理解),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学生欣赏、感受) 

  3.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怅之情。

 三、品读·欣赏  

  1. 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各抒己见) 

    示例1:

本文写的朦胧缥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示例2:

这首诗意境优美,我特别喜欢秋天凄清悲凉的况味,和诗人惆怅失意的心情正好吻合。

  

    示例3:

我最佩服主人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因为诗中几次提到“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嘛!

  

    示例4:

我觉得“伊人”应该是漂亮的、高洁的,又是时隐时现、闪烁不定的。

  

    【点拨】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

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学生讨论、交流) 

    【点拨】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含蓄。

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

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

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

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

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4.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5.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

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

距离产生美感。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点拨】《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

正如《人间词话》所说:

“《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

 四、内容分析 

    《蒹葭》为《秦风》中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这里表现的是一个寻求友谊(或者爱情)过程中最终失望的心理活动,深情抒发了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此地的凄怆处境。

 

    《蒹葭》属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

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

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

“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

“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

“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

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

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

“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

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

”(《诗经原始》)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儿,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

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

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涘”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五、表现手法 

  1.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起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

 

  2. 诗歌采用反复叠唱的章法,更显得韵味绵长,而开头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绘了一幅凄清萧飒、露凝霜结的晚秋图,更抒发了诗人孤寂彷徨、幽思百结的心绪。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25分钟)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蒹葭              伊人                     溯洄                     唏                  湄                  跻 

    坻                  涘                         窈窕                     荇                  寤寐              参差 

    琴瑟              芼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访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草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

“访兰去吧!

”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直直地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挖出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

“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 

    我说:

“这里的好。

” 

“怎么个好呢?

” 

    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还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 

    “是的。

” 

    “这是为什么?

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

” 

    “……” 

    父亲说:

“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资;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

他看兰,也在看我,说:

“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

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