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659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docx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

大棚蔬菜须知-病害防治.txt

说明:

大棚蔬菜须知辣椒猝倒病  症状:

幼苗发病时,植株茎部早期像被水淹过,呈暗绿色,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幼苗成片倒伏。

  防治:

辣椒猝倒病主要是在寒流、低温、潮湿等情况下容易诱发。

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治:

1、苗床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2、对苗床土壤要进行杀菌处理;3、药剂防治。

每隔5-7天对病苗喷施药剂,可选用53%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或者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喷洒。

  辣椒疫病  症状:

空气湿度大时,植株病部表面出现灰白色粉状霉点,发病后不久就青枯病倒,根部也会呈褐色腐烂状。

发病速度快、蔓延迅速,要特别注意防治。

  防治:

辣椒疫病的传播需要水,如果没有水就不能传播和发病。

所以,防治时,应注意排水、晾晒土壤。

1、将辣椒与非茄果类、瓜类作物3年轮作;2、采取高畦或高厢栽培,进行浅栽;3、雨季适当控制浇水;4、药剂防治。

发病前要喷药预防:

可选用绿邦’98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喷洒叶面,或者1000倍稀释灌根;也可用12%绿乳铜EC600倍喷洒;发病初期的喷药治疗:

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

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喷洒,或者50%安克水分散粒剂600倍-800倍喷洒。

  辣椒炭疽病  症状:

主要在果实上发病,先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扩大后呈圆形斑,果实会凹陷,不规则变形;叶片易脱落。

  防治:

炭疽病易在夏秋多雨季节流行,尤其是一些种植密度高、通风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1、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用55度温水浸种10分钟,待冷却后催芽播种;2、选择2年未种过茄果类,排水良好的田地栽培,要加强通风透光;3、药剂防治。

可选用森锰锌、大生、科博、速克净等可湿性粉剂,根据适当比例稀释后喷洒病株。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

是辣椒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旺长期易发生。

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落花、落果。

如果在长期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疮痂,而是迅速扩展为叶缘焦枯或在叶片上形成许多小斑点、之后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

是辣椒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旺长期易发生。

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落花、落果。

如果在长期的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疮痂,而是迅速扩展为叶缘焦枯或在叶片上形成许多小斑点、之后引起叶片大量脱落

二、防治技术1.苗期预防辣椒病毒病、疫病。

苗期要重视蚜虫的防治。

在防治好传毒昆虫的基础上,从5叶期开始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椒苗,间隔10~15天再喷洒1次,能有效地预防病毒病。

在移栽前2~5天喷1次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防治疫病,然后带药移栽,能很好的预防疫病、立枯病等,并能保证健苗移栽,减少该病传入大田造成大面积危害。

2.大田病害预防。

根据大田期辣椒死苗的发生特点,应在移栽后3~5天喷1次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疫病,能有效预防死苗,历年重病连作田,间隔10~15天再喷1次。

旺长期叶面喷1次20%病毒A可溶性粉剂,可有效预防病毒病。

初果期初见细菌性斑点病时,应及时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液进行喷雾。

重病田或大棚,间隔10天喷1次,连续应用2~3次。

黄瓜瓜条头上是平的,不出尖,这是怎么回事?

这也是黄瓜畸形果的一种,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管理中应增施含硼、钙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冲施高钾型肥料,同时注意控制夜温,不宜过高。

(马金芝)番茄常见的病害有青枯病、枯萎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病毒病等,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烟青虫、茶黄螨、朱砂叶螨等。

一、青枯病

1、症状识别:

苗期可感病,一般到开花期才表现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顶端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或阴天恢复,随着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萎蔫,若土壤干燥,气温较高整个植株急剧凋萎而叶片仍青绿,故名青枯病。

横切病茎基部,用手挤压可见黄白色菌脓渗出。

2、发病条件:

主要是雨水或灌水传播,土壤湿度大,低洼积水,容易发病。

雨后转睛,温度骤升,发病普遍且严重,土壤微酸性易发病害。

3、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

②高畦栽培,严禁大水串、漫灌。

③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值。

④药剂防治(参见甜椒、辣椒青枯病)

二、枯萎病

1、症状识别:

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发病初期茎的一侧叶片变黄,下垂死亡,有时植株半边叶序或半边叶片变黄。

根部大部分变褐,地上部枯萎死亡。

潮湿时,根茎基部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2、发病条件:

地温28℃左右最适宜发病。

病菌通过流水或灌溉水传播,施用未腐熟的肥料,苗龄过大,大水漫灌或发生根结线虫为害等,则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选择抗病品种

②做好苗床消毒和种子消毒。

可用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8~10克,混干细土4~5公斤,均匀撒施苗床覆盖种子,亦可用20%立枯必克500倍液均匀喷洒床土。

或用0.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③药剂防治:

可用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或71%爱力杀可湿性分剂600~800倍液或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55%敌克松500倍液灌根,每株300毫升,连续2~3次。

三、早疫病

1、症状识别:

幼苗发病,茎基部出现深褐色椭圆形病斑,幼苗软化倒地枯死。

成株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感病,叶片感病初期出现圆形斑点,后扩大成灰褐色病斑,边缘出现浅绿色或黄色晕圈,中央出现轮纹。

茎部发病亦产生椭圆形稍凹陷病斑和深褐色同心轮纹。

果实多以果蒂裂缝处发病或果蒂附近产生圆形暗褐色病斑,病斑常见同心轮纹,潮湿时其上生长稀疏灰黑色霉状物。

2、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病菌侵染和发病。

气温20~25℃,连续阴雨或多雾天气,田间相对湿度连续几天大于70%时,病害容易流行发生。

通风不良、重茬、低洼积水、植株生长不良的地块发

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②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多施磷钾肥,保持田间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

③药剂防治。

预防药剂可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

发病初期可用72%霜疫力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霜疫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谱克水分散剂20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四、晚疫病

1、症状识别:

植株所有部位均可发生,以叶及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被侵染,叶片上产生暗绿色病斑,并顺着叶柄向茎蔓延,成株叶片发病,多以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暗褐色。

茎和叶柄受侵染,初期暗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腐烂萎蔫。

果实多发生在果肩部,先出现油浸状暗绿色斑,后变稍凹陷暗褐色至棕褐色病斑。

病斑较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稀疏白霉状物。

2、发病条件:

温度在20~30℃时,病菌发育较快。

雨水多或早晚雾大,有利病害流行。

低洼地、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过量施用氮肥而植株生长茂盛通风不良,田间湿度过高,则发病严重。

3、防治方法

①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

②加强管理,雨后及时排水,清除病叶病果。

③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保护。

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选用72%霜疫力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霜疫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谱克水分散剂2000倍液喷施,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绵疫病

1、症状识别:

该病可为害叶、茎、果,以果实为害最多。

先是下层果实果顶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块,后出现不规则形轮纹或云状纹。

病斑中心处灰白,高温高湿时,病斑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

2、发病条件:

高温多雨是主要发病条件,病原菌以卵孢子存活土壤中,下雨时雨水将病菌溅到茎、叶和果实而发病。

3、防治方法

①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②高畦种植,地膜覆盖栽培。

③药剂防治:

预防药剂可用18%保治达乳油8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保护。

发病初期可用18%万家丰乳油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谱克水分散剂2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六、病毒病

1、症状识别:

常见3种类型

①花叶型:

叶片呈浓绿色与淡绿色相间且凹凸不平的绿色斑,顶端叶片变细、叶脉、叶柄和茎基部有时出现褐色坏死斑点。

②条纹型:

叶片呈茶褐色斑点或云雾状斑,茎蔓上则呈黑褐色条斑;果实上则有褐色小斑块,形状不一。

③蕨叶型:

植株矮小,顶叶细长,呈螺旋形下卷,变成蕨叶状。

花冠肥大,病果畸形。

2、发病条件:

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单独或混合侵染引起。

高温、干旱、作物生长不良和传毒蚜虫多等有利病害发生。

3、防治方法:

参见甜椒、辣椒病毒病。

七、螨类(茶黄螨和朱砂叶螨)

茶黄螨

1、为害特点:

成螨和幼螨集中在作物幼嫩部位刺吸为害。

叶片受害后呈灰褐色或黄褐色,具有油质光泽,边缘向下卷曲。

植株矮小,叶片窄小,僵硬直立。

由于螨体极小,肉眼难以观察识别,常被误认为生理性病害或病毒病为害。

2、形态特征:

雌成螨长约0.21毫米,椭圆形,腹末平截,淡黄色至橙黄色,体半透明。

雄成螨长约0.19毫米,腹末圆锥形,足较长且粗壮。

3、生活习性:

繁殖最适温度16~23℃,相对湿度为80~90%,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螨害发生。

4、防治方法:

可选用1.8%白红螨克乳油3000倍液或20%卵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10%螨必服乳油3000倍液或20%扑螨宝乳油3000倍液喷杀。

朱砂叶螨(茄红蜘蛛)

1、为害特点:

以成螨、幼螨和若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后逐渐变成灰白斑和红斑。

为害猖獗时,叶片枯焦脱落,远看地块如火烧状。

2、形态特点:

成螨体长0.42~0.52毫米,身体椭圆形,锈红色或深红色。

3、生活习性:

高温低湿有利发生,最适温度29~30℃,周边环境对螨的发生影响很大,如邻近种植较多豆类、玉米等作物发生较重。

降雨量大会抑制螨害发生。

4、防治方法(见茶黄螨)。

西瓜主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一、病害

1、枯萎病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但以抽蔓期到结果期发病最盛。

苗期发病,幼茎基部变褐缢缩,子叶萎蔫下垂,发生猝倒。

成株发病,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

发病初期,白天萎蔫,早晚恢复,数天后,全株枯死。

枯萎植株的茎基部表皮粗糙,根茎部纵裂。

潮湿时,茎部呈水浸状腐烂,出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病部常渗出胶汁物,茎部维管束变褐。

防治方法:

实行7~8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并在病穴中灌入石灰乳或50%代森铵4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苗床应选未种过瓜类的无菌土。

如带有病菌可用50%代森铵400倍液处理床土,每平方米床土喷药液3~4.5千克。

选用无病种子和进行种子处理:

从健壮植株上采种;如种子带菌,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50%多菌灵500倍浸种1小时,2~4%漂白粉溶液浸种30~60分钟,洗净后浸种催芽或晾干播种,或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栽培防病,首先应出苗或定植后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大水漫灌。

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

结瓜期控制氮肥。

新鲜农家肥,必须充分发酵腐熟方可施入田内,酸性土壤应施入石灰进行改良。

选用抗病品种,或以南瓜、葫芦作砧木培养嫁接苗。

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以1:

100的比例配成药土,每亩用药1.25千克施入定植沟内。

为防止病害发生,最好在开花结果期采用立必克水剂300倍+万家丰乳油800倍液灌蔸。

发病初期,用25%苯莱特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18%保治达乳油800倍液、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根际浇灌,每株用药液200~250毫升。

2、炭疽病

在西瓜中、后期发生。

苗期发病,症状是发生猝倒,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的病斑,上长黑色小点或淡红色粘稠物。

叶片受害最初呈水浸状圆形斑点,很快干枯变为黑色或紫黑色圆斑,外围有一紫黑色圈,有出现同心轮纹的情况。

干燥时易破碎。

茎蔓和叶柄上的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稍凹陷,最后引起全株枯死。

果实受害,呈水浸渍状褐色凹陷圆形病斑,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呈环状排列,潮湿时其上溢出粉红色粘质物,幼果感病后多成畸形。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

种子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或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也可用硫酸链霉素浸种,先用蒸馏水将链霉素稀释,再加水稀释成100~150倍水溶液,浸种10~15分钟。

实行3~4年轮作,增施磷、钾肥。

注意不用带菌肥料,随时清除病株。

注意排水,果实下铺草垫瓜。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于发病前3—5天喷施保护剂:

①必得利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②200倍波尔多液(硫酸铜1:

生石灰1:

水200);③18%保治达乳油800倍液;④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⑤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以上药剂可轮换使用。

3、病毒病

西瓜病毒病表现有花叶和蕨叶两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镶嵌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植株先端节间缩短。

蕨叶型表现新叶狭长,皱缩扭曲,花器不发育,难于坐果,即使坐果也发育不良,易形成畸形果。

病毒病是由甜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

春西瓜此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

高温、干旱、强光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植株缺肥,生长势弱,容易感病。

传病的主要媒介是蚜虫,另外是田间农事活动。

防治方法:

可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防止接触传病,加强田间管理和彻底消灭蚜虫。

可结合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必喜乳油3000倍液。

发病时喷施4%嘧呔霉素300倍液;或500倍的20%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800倍的1.5%植病灵水乳剂等。

4、白粉病

此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

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危害茎蔓及叶柄。

发病初期,叶正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

随后许多病斑连片,布满整个叶面。

白粉状物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叶片枯黄变脆,一般不脱落,果实不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可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喷①30%品劲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②4%农抗120水剂800倍液;③12%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④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⑤4%粉锈清水剂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

5、疫病

侵害西瓜茎叶及果实。

苗期发病,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然后中部成红褐色,近地面缢缩倒伏枯死,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干时易破碎。

茎基部受袭,生纺锤状凹陷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腐败部以上全部枯死,果实上则呈圆形凹陷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展到全果软腐,表面密生绵毛状白色菌丝。

防治方法:

可在雨季加强排水防涝,实行轮作,控制浇水。

药剂防治:

在发病前喷①80%必得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②50%烯酰氟吗水分散剂600~800倍液;③58%霜疫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雨后补喷。

发病中心病株,立即拔除,连续喷药2~3次,可控制蔓延。

6、蔓枯病

蔓枯病也叫黑腐病、斑点病。

茎叶及果均受害,以叶最重。

叶片上有直径1~2厘米黑褐色圆形或不正圆形同心轮纹病斑,在叶缘上

呈弧状。

雨水多,病斑遍及全叶,叶片变黑而枯死。

蔓上主要在节的附近,呈椭圆形病斑,灰褐色,密生小黑色点而稍凹陷。

果实初生水浸状病斑,中央变褐色枯死斑,其后褐色部分星状开裂,内部呈木栓状干腐。

防治方法:

进行种子消毒,创造比较干燥、通风透光的环境条件;增施农家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药剂防治:

可用①18%百惠乳油800倍液+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②40%灭病威悬浮剂4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16%百康(万家丰)600倍液灌根。

7、猝倒病

苗期在根茎部呈水浸状病斑,而病部变褐,幼苗近地面处明显缢缩而倒伏。

苗床湿度大,夜晚凉爽,白天光照不足,最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可严格选择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土壤。

培育壮苗。

药剂防治:

在苗床发现少数猝倒病苗,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药液;或30%土菌消(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3%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30%瑞苗清水剂1500~3000倍液喷雾。

二、虫害

1、小地老虎

幼虫咬食小苗。

夜间出土活动,咬断嫩茎,以第一、二代幼虫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

可冬春除草消灭越冬幼虫。

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或堆草人工捕捉。

毒饵诱杀可用90%晶体敌百虫0.25千克,加水4~5

升,喷到炒过的20千克米糠粉内,并做成肉丸大小的毒饵,傍晚时撒在秧苗周围,也可用敌百虫0.5千克溶解在2.5~4千克的水中,喷于50~75千克菜叶或鲜草上,傍晚时放置在小地老虎常出没的地方,每隔2~3天用1次;亦可用40%博乐丹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2、蝼蛄

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及发芽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嫩茎,造成幼苗凋枯。

防治方法同小地老虎。

3、种蝇

成虫为灰色至黄色小蝇,幼虫似粪蛆,为害西瓜种芽和幼苗。

幼虫从根茎部蛀入,顺着茎向上为害。

被害幼苗倒伏死亡,苗死后又换株为害。

防治方法:

在播种或定植时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洒床面或根部附近,杀卵和成虫。

一旦发生,在根部附近用上述药液灌杀,也可用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50%灭蝇胺悬浮剂4000倍液灌杀。

4、瓜蚜

分有翅和无翅两种。

为害瓜苗群集在叶背,嫩茎、嫩尖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生长缓慢,结瓜期缩短,重者植株萎蔫死亡,高温干旱有利瓜蚜生长繁殖。

药剂防治:

在蚜虫尚未扩散以前集中喷药防治。

幼苗期喷射3%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也可喷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12.5千克或50%辟蚜雾水分散粒剂5000倍、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4000~5000倍液、百佳水剂2500~3000倍液或25%铁拳粉剂3000倍液,防治效果较显著。

5、黄守瓜

成虫椭圆形、橘黄色,前胸背板黄色,臂板长椭圆形,上有褐色斑纹,并有纵凹纹4条,幼虫群集瓜根及近地面的茎和幼果,使瓜苗生长不良,黄萎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

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捉,在瓜田内分散插些树枝,招引成虫集中枝上捕杀。

在瓜田根部附近覆一层谷糠,防止成虫产卵,减少幼虫为害。

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加少量碱提高防治效果。

亦可用52.25%农地乳油1000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6、潜叶蝇

成虫是小型的蝇,暗灰色,眼红褐色,翅膀透明有紫色闪光。

在嫩叶背面产卵。

幼虫是白色小蛆,在叶片内潜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小潜道,老熟后在潜道末端化蛹。

防治方法:

①75%潜克粉剂4000倍液;②0.5%保农丁乳油1200倍液;③50%斑克2500倍液。

当瓜叶出现小潜道时喷药,这时虫口密度低,可杀死幼虫,又可杀死成虫,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7、棉铃虫和烟青虫

棉铃虫和烟青虫是西瓜开花结果期的一种重要虫害,其为害是在西瓜开花后成虫进入瓜田产卵,1~2龄幼虫藏匿花中取食花蕊及嫩叶,3龄后咬食幼果并蛀果,造成烂瓜。

防治方法:

棉铃虫和烟青虫高龄抗药性强,当西瓜开始进入开花期时则应及时喷药做好预防工作。

可选用:

①0.2金保尔乳油1500倍液喷雾。

②新捕快粉剂800倍液喷雾。

③海正三令乳油1500倍液喷雾。

④绝九条粉剂800倍液喷雾。

防治时间:

最好是晨露未干前或下午6时以后进行,效果较好。

8、瓜绢螟

瓜绢螟以幼虫吐丝缀叶,潜居其内取食,仅留叶脉。

主要在倒蔓前为害瓜心为多,结果期也常见老龄幼虫啃食幼果果皮。

防治方法:

在幼虫卷叶初期可选用①0.5%保农丁乳油1200倍液;②快捕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③52.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④55%金特杀螟粉剂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9、蓟马

蓟马以锉吸口器吸食西瓜心叶、嫩芽、幼叶、幼果汁液,致使心叶不能伸展,瓜心变硬,缩小,茸毛变褐色或黑色,瓜心“抬头”,生长缓慢。

幼果被害,茸毛变黑,表皮呈锈褐色,畸形严重,甚至落果。

防治方法:

对蓟马的防治工作应以防为主,当发现每条瓜心有3~5个虫时则应及时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①20%擒蠓快粉剂1500倍液;②20%历蚜乳油2500~3000倍液;③25%铁拳粉剂3000倍液;④3%奇蛙乳油2500~3000倍液进行防治。

(一)葡萄黑痘病  1、病状:

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在幼嫩部分受害最重。

叶部初期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淡典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

后期病斑中部叶肉枯干破裂,而叶片出现穿孔。

叶脉受害呈多角形病斑,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果面发生近圆形浅褐色斑点,病斑周边紫褐色,中心灰白色,稍凹陷,很像鸟眼,所以有人称为鸟眼病。

在病斑上面有微细的小黑点,即是分生孢子盘。

受害果实生长缓慢,绿色,质硬味酸有时龟裂,失去食用价值。

新梢、叶柄、穗轴、花序产生暗褐色椭园略凹陷的病斑,不久病斑中部逐渐变成灰黑色,边缘呈紫黑色或深褐色。

  2、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病原在秋季落叶后,结合冬剪彻底清除病蔓、病叶、病果和主蔓上的枯皮,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防治北京在葡萄埋土防寒前喷1次5度石硫合剂;发病严重的,在早春葡萄芽鳞片膨大时,再喷一次3~5度石硫合剂,或25%的别腐烂(双胍盐)200~400倍液,消灭越冬病原菌,并兼治锈壁虱、介壳虫等。

  (3)当葡萄梢长到3~5片叶时,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10%福星5000-8000倍液或波尔多液(1∶0.5~0.7∶200~240),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上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二)葡萄白腐病  1、病状:

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

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

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枝蔓病初呈水渍状褐色不规则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生时枝蔓病斑干枯,表皮与木质部分离,病部皮层纵裂成乱麻状。

有时病部上端产生愈伤组织,成瘤状,使病枝上部叶变黄或变红褐色,直至干枯死亡。

叶片多在叶尖或叶缘先发病,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其上同较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

  2、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发病期间及清除树上和地上的病穗、病粒和病叶等,集中深埋,不仅可减少当所再次侵染,也减少越冬病菌的数量。

秋季落叶后,彻底清除园内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组织,减少越冬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和疏叶,创造通风透光环境,以减少发病,并且要增施有机肥、叶面追肥,使树体强健,提高抗病力。

另外,对地面附近果.穗套袋,也可减少病菌侵染。

  3、药剂防治

  

(1)铲除越冬病原菌:

在早春葡萄发芽前向树上和地面上喷3~5度石硫合剂或喷5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喷5%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对消灭越冬病菌有良好效果,并可兼治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

  

(2)喷药保护:

在展叶后结合降治黑痘病喷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因白腐菌抗铜力较强,喷波尔多液防治效果不佳。

(三)葡萄炭疽病 1、病状:

此病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