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409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在公共生活中

1.公共生活的组成、特点和重要性

(1)人与人相互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

(2)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比较,公共生活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表现方式更加精彩纷呈。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生活。

它能为社会全员所共享,不具有排他性,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什么秘密性。

2.个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个人融入公共生活的意义

(1)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公共生活中成长。

公共生活少不了一个个具体的我,我们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公共生活。

(2)①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交往是很迫切的需要,也是我们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一个人与他人交往越多,接触的生活层面越广泛,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价就会越客观、越全面。

同时,人只有置身于公共生活,在不断与人交往中,才会动脑思考,才会有问题意识,从而锻炼和提高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3.如何积极融入公共生活

积极主动融人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负的心态,不过高地估价自己而过低地估价别人。

在公共生活中,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我们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在公共生活中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多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优势;正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增强自信心;寻找合适的机会,主动地表现自己,敢于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5.平等待人的根据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家庭状况、社会地位、个人素质等,但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

6.宽容合作的基础、理解与宽容的积极意义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学会理解与宽容,我们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就能赢得友谊,拥有更多朋友。

7.文明交往、礼貌待人的原因

(1)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文明交往,就会大大减少由于冲动造成的不良后果,更会促进我们成长为一个有风度、有素养的文明公民。

(2)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3)礼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基本品质,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8.如何做到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1)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互敬互让的言谈举止,按规则办事的行为习惯。

(2)在人际交往中应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积极践行礼仪规范,特别是在国际交往中更应该做到行为文明,维护国家的形象与尊严。

(3)懂得和掌握一些交往礼仪和技巧。

9.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原因(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

公益活动需要人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社会公益事业是我国助人济困优良道德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意义:

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弘扬关心社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10.志愿服务精神的主要内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11.有人认为,公益活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请评析这种观点。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是所有人的力量相加,就足以升腾起改变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热心公益活动,做这个“参与时代”的建设者、推动者、主人翁。

1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3.乐于相助的原因【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

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会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支持与帮助。

(2)意义:

有利于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有利于共建和谐社会。

14.爱护公物的原因

(1)公共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共同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的公共财产,为全体人民所有,必须加以爱护。

(2)爱护公物是一种美德,它能体现一个公民的素质,展示一个社会的风尚,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

15.保护环境的原因

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美德,也是公民义务。

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舒适和干净,有利于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6.遵守公共秩序的原因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便无法正常运行。

有序的公共生活需要法纪的规范,更需要每个公民的自觉维护。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思想意识。

 

第二单元新媒体新生活

17.媒体的含义和作用

媒体就是把信息从信息源头一端传递到接受信息一端的一切技术手段。

人在社会中生活,相互之间总要进行信息交流,媒体就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

18.新媒体之“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二是时间上的“新”,它是新出现的信息传播工具或手段;二是技术上的“新”,即新媒体是依托新技术而出现的传播工具或手段。

19.新媒体形式主要有哪些?

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互动性电视媒体。

20.新媒体对生活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1)新媒体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

依托信息技术,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2)新媒体拓宽了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

(3)新媒体对个人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足不出户,可以购进天下货。

(4)新媒体加速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

新媒体发挥着信息传递员、文化宣传员、权力监督员等重要作用。

21.会用媒体资源的主要表现

(1)利用媒体资源,首先要利用它帮助我们学习。

(2)我们还可以利用媒体资源来管理家庭事务,帮助解决家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逐步实现家庭生活的“网络化”、“数字化”。

(3)我们也可以学会利用媒体资源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参与公共生活。

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建议,传递爱心和责任。

22.如何做到善用媒体资源

(1)从信息的接受者角度来看,我们要在“海量”的信息中加以分辨,要有主动甄别和思考信息客观性、严谨性的意识。

(2)从信息传播者的角度来看,发布的信息要确保是真实的、积极的或者是有建设性的,避免传递负能量的信息,以免混淆视听、扰乱公共秩序、对自己造成伤害。

(3)善用媒体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养成积极的媒体批判能力,无论接受信息还是传播信息,都要具备必要的辨析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

始终对社会保持着积极正面的态度,以负责任的态度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23.如何理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是:

快捷、方便、双向、开放。

它的这些特点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平等意识等。

网络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帮助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教育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网络的创造性也会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网络搭建的娱乐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网络的负面影响最明显的是容易患上“网瘾”。

24.网瘾的含义、危害

(1)网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是指上网者长时间且习惯性地沉迷于网络,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2)网瘾是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很多人形象地称之为“电子海洛因”。

一旦染上网瘾,要想戒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25.互联网的本质以及对我们启示

互联网在本质上只是帮助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所以不应该让它主宰、操纵我们的生活,把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没有思想和头脑的互联网的操作者,沦为互联网的工具。

26.遵守网络道德的必要性和具体做法

(1)无论是对于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传播者,遵循网络道德,加强网络道德自律,都是净化网络环境、保障我们网络生活健康的重要举措。

(2)遵守网络道德,要求我们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维护互联网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的道德要求。

努力做到:

正确使用网络,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健康网络信息;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做到诚实不欺.不侮辱诽谤他人,不发布不良和有害信息;避免沉迷网络,做到适度上网,戒除网瘾;加强网络自律,做到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合理利用网络

 

第三单元我们的经济生活

27.如何理解经济生活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

经济生活并非只是成人的事,它也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

一方面,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也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世界,而且随着我们生活世界的扩展,我们的经济生活空间也逐渐打开。

28.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的原因

①必要性:

经济生活与法律密切相关。

良好的经济秩序是人们正常经济生活的保障。

这就要求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该遵守法律规定。

②现实原因: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遭遇一些不法行为,这些行为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侵犯了我们的权益。

29.如何发挥法律对经济生活的保障作用?

发挥法律对经济生活的保障作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家要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让经济生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社会各界要加强对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督;企业等市场主体要依法行事;我们每个人要增强维权意识,利用法律法规为自己服务。

公民

30.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公民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具体来说,占有是指所有人对物的实际控制的事实状态,占有权即对所有物加以实际管领或控制的权利;使用权是指依照物的属性及用途对物进行利用从而实现权利人利益的权利;收益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收取物生的物质利益,收益权即民事主体收取物所产生利益的权利;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

31.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依据我国《继承法》,财产继承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其中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的能力,并且遗嘱是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第二,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一人或数人。

此外,公民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遗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2.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

遗产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①法定继承的顺序依照《继承法》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②遗产分配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33.知识产权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①知识产权是指对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②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34.我国保护公民知识产权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

35.如何依法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

依法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需要我们增强法律意识。

当我们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向侵权方提出异议,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向其追究相关责任及要求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的,则需要通过诉诸法律,以法律途径加以解决。

36.中学生怎样做到合理消费

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

①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消费时,一定要结合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适度消费。

②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娱乐等精神消费。

不能盲目跟风消费,要做到理性消费。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③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绿色消费,让我们的消费行为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做到“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在今天,我们依然要提倡节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它代代相传。

37.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8.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益有哪些?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公平交易权等。

39.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哪些维权途径解决问题?

①协商:

首先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本着公平、合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诚意,交换意见、取得沟通,争取协商和解。

②调解:

在与经营者无法达成和解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③申诉:

向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④仲裁:

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⑤诉讼:

依然不能解决的话,就只能通过法律途径以向法院起诉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单元做负责任的公民(重难点突破)

40.责任的含义以及表现

责任是指社会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分内应该做好的事。

二是指由于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造成不良后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即要接受惩罚。

41.责任形成的基础在于人都要生活在社会中,都要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

42.责任产生于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43.怎样理解“多重角色,多种责任”?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并不只是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也就负有不同的责任。

②只要人人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

44.主动承担责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主动承担责任)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承担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

责任与成长相伴相随。

②主动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可以促进我们的责任意识的形成,锻炼和提升我们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

③一个人能承担多大的责任,往往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④有了责任我们才会学习更加努力,对身边的事情更加包容,更加关心需要关心的人,才会永不满足。

45.敢于负责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敢于负责的人,遇事从不退缩。

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46.善于担责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善于担责就是要承担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责任。

②善于担责就是要你处理好生活中的责任冲突。

③善于担责还体现在要善于依靠社会和他人的力量。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

47.法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1)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有序和谐。

人们之间由于利益问题而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协调解决的情况下,才会用法律来解决。

(2)法律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通过法律制裁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使国家和集体利益减少或者免受损失。

(3)法律还承担着制裁违法犯罪的重要使命。

法律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使违法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违法行为所侵害的主体的权利得到保护。

48.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1)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社区及相关部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

(2)通过学习法律,提高我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49.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0.我国现行法律体现了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要求、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任何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51.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及其对应哪几种制裁方式?

违法行为一般涉及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法律制裁可以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

52.一般违法的含义

不同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因而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53.犯罪的含义及其三大特征

刑事违法行为就是通常说的犯罪,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三大特征。

54.刑罚的含义及其分类

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制裁。

刑事制裁也称刑罚,是人民法院对刑事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的惩罚措施。

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类:

主刑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分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和驱逐出境(针对外国人犯罪)。

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可以附加适用。

一个罪只能有一个主刑。

附加刑可以作为主刑的补充附加适用,也可以对犯罪人独立适用,对同一犯罪或者同一犯罪人可以判处一个附加刑,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同时判处两个以上的附加刑。

55.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区别:

(1)社会危害性不同。

(2)刑事违法性不同。

(3)应受刑法处罚性不同。

联系:

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他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56.不良行为的分类及其后果

(1)依照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良行为可以区分为一般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2)不良行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有一定危害,虽尚不够刑事处罚,但很可能发展为犯罪。

要预防违法犯罪,我们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57.我们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2)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用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学生守则等严于律己,增强是非观念,明辨美丑善恶。

(3)我们要提升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依法生活。

(4)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犯下的过错,不逃避,不遮掩,敢担当,选择正确的解决办法。

58.我们应如何调适不良心理?

(1)控制嫉妒和攀比,调适自己的虚荣心理。

(2)用理智驾驭情感。

(3)学会与人为善,豁达宽容,远离愤怒,平和心态,用理智赢得快乐的人生。

(4)掌握有效措施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

59.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

首先,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其次,可用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

再次,用沟通解决问题。

另外,通过学习提升自我。

60.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1)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人民心中的法律。

(2)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