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128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2.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docx

通用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精编导学案合集

中国的气候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运用地图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知道温度带的划分依据,会查阅相关地图。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4、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5、运用地图理解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

6、结合地形、气温、降水等知识理解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及影响。

二、预习要点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气候特征

三、预习内容

考点1:

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南北温差__________,越往北气温越低。

2.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考点2: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年降水量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递减。

2.我国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规律

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考点3: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往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________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另加一个青藏高原区。

2.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可以划分成________地区、半湿润地区、________地区、干旱地区,这导致不同地区的植被也就不同,依次对应的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考点4:

我国的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即高温季节和多雨季节都在夏季,这种气候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2.气候复杂多样

它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3.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________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西北部分布着_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探究案

探究点一、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1.根据气温数值的变化,发现气温递变规律。

从图上找出不同的等温线,由此发现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气温越低。

2.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和突变部分,分析气温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

从图中我们看到等温线在我国陆上分布时,并不是一条直线。

我们以0℃等温线(图中最粗的那条线)为例,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的原因。

3.找出0℃等温线,认识其意义。

0℃等温线在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在此线以北平均气温都低于0℃,在此线以南都高于0℃。

4.分析我国等温线的疏密程度,了解我国气温差异。

等温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气温的差异。

等温线越密集,说明气温差异越大,等温线越稀疏,说明气温差异越小。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所跨纬度很大。

西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腹地,东南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南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所以我国气温差异大,在图上就表现出等温线很密集。

5.读我国最南、最北气温数值,得出我国冬季气温特点。

从图中可知:

南方海口市平均气温是16℃、北方漠河市平均气温是-32℃,计算得出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

可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很大的特点。

1、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A.阴山B.天山C.秦岭D.南岭

探究点二、以气候为主要因素的分界线

气候因素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决定了各地区的河流流量、农业类型、植被、人文景观等诸多不同。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也是1月份0℃等温线,这条分界线的地形名称为“秦岭—淮河”一线。

它是以下自然环境的分界线: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这条地理分界线的地形名称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线。

它是以下自然环境的地理分界线: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④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3、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长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脉与淮河构成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2)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

B.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C.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D.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

4、古人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探究点三、影响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的差异

2、由于夏季风的进退规律,我国锋面雨带由南向北移动,各地降水时间不一样。

这也是造成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5、鄂州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完成

(1)~

(2)题。

材料一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

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这种风的方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

材料二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图(图17-2)

材料三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图17-3)

(1)图17-3中的台湾省(B)和陕西省(A)都在季风区内,但台湾省年降水量远远大于陕西省,可能的原因是()

A.台湾省所处纬度比陕西省低,降水多

B.陕西省受黄土高原的阻挡,降水少

C.台湾省两侧都是海洋,无论是吹冬季风还是夏季风,都会带来丰沛的降水

D.陕西省受黄河影响,降水少

(2)青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位于非季风区,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夏季风势力较弱,难以影响青藏地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B.冬季风势力强劲,足以深入青藏地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C.青藏地区海拔较高,阻挡夏季风的深入

D.青藏地区海拔较高,太阳辐射强烈,不受冬夏季风的影响

6、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却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影响玉门关地区的风是()

A.夏季的东南风B.夏季的东北风

C.冬季的西北风D.冬季的西南风

探究点四、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

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西部内陆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类型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7、冬季北京温度比广州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影响

C.海陆位置    D.人为影响

8、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造的房屋屋顶坡度往往都很大,有的还把屋檐伸得较长,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防晒乘凉

B.适应多雨气候

C.建筑美观

D.适应多风气候

参考答案

预习案

大,青藏高原,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暖温,湿润,半干旱,雨热同期,季风,温带大陆性

探究案

1、【解析】我国1月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答案】C

2、C

3、【解析】从题意中可得知这座奇特的山脉是秦岭,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所以其北方冬季河流结冰,南方不结冰;它还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所以其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它还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根据热量分配,所以其以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是一年两熟或三熟。

【答案】

(1)A

(2)D

4、C

5、【解析】台湾省四周临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降水比陕西省多,青藏高原海拔高,不容易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

(1)C

(2)C

6、C

7、【解析】北京纬度比广州高,因此冬季气温比广州低。

【答案】A

8、C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自然灾害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结合地图说出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类。

2、运用相关资料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差异结合长江水系图了解其发源地、注入海洋等特征。

3、运用相关资料理解长江的开发及治理

4、结合黄河水系图了解其发源地、注入海洋等特征。

5、运用相关资料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6、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区及原因。

7、知道我国主要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预习要点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自然灾害

三、预习内容

考点1:

我国的河湖状况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水文特征差异

考点2:

长江与黄河

考点3:

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

自然环境中发生的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资源有________灾害和________灾害等。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________的国家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________的国家之一。

探究案

探究点一、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1、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B.内流河丰水期(汛期)在夏季

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也很大

D.东北地区河流汛期最短、流量最小

2、下列河流中,无结冰期的是()

A.黑龙江B.辽河C.黄河D.长江

探究点二、长江的开发

航运开发

1.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被称为“黄金水道”,沿岸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大著名港口。

2.改善航行采取的措施。

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3、读图18-1长江流域图,完成

(1)~

(2)题。

(1)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a是()

A、小浪底B、葛洲坝

C、二滩D、三峡

(2)最长的支流b是()

A.嘉陵江B.湘江C.赣江D.汉江

4、长江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的原因是()

①干流横贯东西,支流众多②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③疏浚了长江航道④加强了沿江港口建设⑤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探究点三、长江与黄河各河段的主要问题和治理

长江灾害及治理

问题①:

水道不畅、川江急流险滩、荆江“九曲回肠”。

措施:

修水库,裁弯取直。

问题②:

洪水泛滥。

措施:

退田还湖、修建大坝。

黄河灾害及治理

1.上游——问题①:

凌汛现象。

措施:

修筑堤防工程、分水分凌工程。

问题②:

土地荒漠化。

措施:

种草、合理放牧。

2.中游——问题:

含沙量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

植树造林、建造水库。

3.下游——问题:

“地上河”。

措施:

修建大坝、减轻河床淤泥。

5、对下图中①②③④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珠江的发源地

B.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③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葛洲坝工程

D.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黄河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和湖北省湖泊面积变化图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流,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