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2123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ocx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统一的背景。

(1)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①________的原则遭到破坏。

一些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先后改称“②________”,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

2.统一的过程: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在公元前③________年完成统一。

3.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数百年混战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答案:

①宗法分封制度 ②王 ③221

♨温馨提示

秦统一的有利条件有:

封建经济的发展、法家思想的发展、民族关系的融合、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秦王嬴政的才能等方面。

【应用提升】

1.春秋战国时期,周朝政治状况的变化不包括( B )

A.周王室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B.周王分封权力下移,小宗完全取代大宗

C.一些诸侯打着“尊王”旗号进行兼并战争

D.不少大国出现卿大夫夺位政变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频繁发生,“完全”表述错误。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特点:

权力的①____________。

2.内容。

(1)皇帝制度。

A.确立“皇帝”名号:

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皇帝”。

B.皇权至上:

全国的②________、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C.③“________”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A.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律令、图籍,兼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④________。

B.九卿:

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国家和皇家各项行政事务。

C.特点:

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地方:

推行⑤________。

内容:

地方机构分为⑥____、⑦____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下的地方一级统治机构。

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

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县长)、县丞和县尉。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选官制度:

秦帝国还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5)法律:

秦法以“⑧________”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秦朝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3.影响。

(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⑨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2)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答案:

①高度集中 ②政治 ③家天下 ④军事 ⑤郡县制 ⑥郡 ⑦县 ⑧轻罪重刑 ⑨贵族分封制

♨温馨提示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分封制下官位世袭,独立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命,听命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

因此,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种进步。

【应用提升】

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C )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三省六部

解析: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D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

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

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一、选择题

1.(2014·湖北孝感一模)战国时期,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主要针对旧贵族,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必须清除。

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日绳秦国贵公子”,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

这些改革措施根本上是为了( A )

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旧贵族

C.实现以法治国D.废除分封制

解析:

吴起认为楚国的弊端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分封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必须废除;商鞅变法“日绳秦国贵公子”,推行以法治国,以军功爵制取代贵族世袭特权,消灭旧贵族,根本上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因此A项最准确。

2.(2014·北京海淀期中考)李白诗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C )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

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

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                 

解析:

从题干材料来看,“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可见说的是秦朝的统一。

A项“尚农除末”说的是重农抑商;B项说的是重刑法;C项说的是统一并实行郡县制;D项是批评秦的暴政,故只有C项符合要求。

3.(2014·中山期末)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C )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4.(2014·广东十校联考)“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天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

对材料“天下变局”理解准确的是( A )

A.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

C.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

D.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5.(2014·北京西城期中)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B )

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

解析:

“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后世的意义,即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基本格局,B项正确。

6.(2014·肇庆期末考)毛泽东曾作诗盛赞秦始皇:

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指《封建论》的作者柳宗元)返文王。

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法”是指( D )

A.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

C.嫡长子继承制D.中央集权制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秦中央集权制形成的影响,即秦中央集权制形成奠定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的基本格局,故D项正确。

7.(2014·北京东城联考)下图秦朝中央官制图反映的正确信息有( C )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互不相属,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

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采用排除法。

题干图片反映的是秦朝中央官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皇权为中心,故①说法正确;②对“三公”间的关系描述正确;③对丞相的描述正确;④中的“直接”说法是错误的,故C项正确。

8.(2014·江门调研)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认为: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西周:

分封制;秦朝:

中央集权制

B.西周:

权力相对分散;秦朝:

统一王朝

C.西周:

神权政治;秦朝:

世俗政治转变

D.西周:

贵族政治;秦朝:

官僚统治

解析: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说的是贵族政治(宗法制),“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的是分封制,“一统”说的是统一王朝或中央集权,“独制”说的是君主专制,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与官僚制度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故C项不正确。

9.(2014·湛江测试)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

从中体现了( D )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

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

10.(2014·山东临沂期中考)《史记》载:

“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

”这表明( B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解析:

“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这段材料意思是说:

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

因此B项正确。

11.(2014·江西适应性考试)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政”指秦之“暴政”

C.“制”是指郡县制

D.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解析:

柳宗元认为秦朝的短暂而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制度,选择A项。

“政”指的是暴政,“制”指的是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2.(2014·山东威海期中考)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考证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B )

A.《史记》的记载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D.史家的学术观点

解析:

秦简是当时人们留下的记录,属于第一手资料,应该最可信。

《史记》和史家的学术观点是后世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研究结果,属于第二手资料。

民间传说可能包含着某些历史事实,也可能与历史无关,因此可信度是最低的。

故选B项。

13.(2014·北京西城期中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

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

解析: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即秦朝统一天下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柳宗元认为“此其所以为得也”,肯定郡县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

14.(2014·北京朝阳期中考)秦朝的郡县制( C )

A.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分封制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C.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其行政长官受到刺史的监督

解析:

郡县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而非分封制,故排除A项。

B项符合宋太祖实行的“制钱谷”措施的影响,亦可排除;D项符合汉武帝采取的刺史制度,故排除。

C项属于郡县制的作用,符合题目要求。

15.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 )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②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④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⑤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二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