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981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docx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文综

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文科综合2010.0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

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世界局部地区图”,一艘海轮从甲地出发驶往丁地。

此时图中PQ线为昏线,且与极圈相切。

据此完成1—2题。

1.当日,甲地与丁地相比

A.正午太阳高度小B.白昼时间长

C.自转线速度小D.日出方位不同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位于板块生长边界B.轮船经过乙处海峡时逆风逆水

C.甲地和丁地气候类型相同D.丙地很适宜种植水稻

图2是“某山地海拔高度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3—4题。

.

.

3.与图中①②③④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

.

.

A.①—年太阳辐射量B.②—年平均气温

.

.

.

.

.

.

C.③—植物生长量D.④—年降水量

.

.

.

4.②曲线在2500米左右有明显弯曲变化,

.

.

.

.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B.大气环流

C.地形坡度D.牧业发展

图3中,M、N、G分别为原料地、能源地和市场。

P1点是某企业生产产品的运费最低点和劳动力费用最高点,以P1为圆心的同心圆是该企业的等运费线(单位:

元)。

表1是该企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单位:

元)。

据此完成5—6题。

82615205

5.若仅从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成本考虑,企业厂址应选择

A.P1点B.P2点

C.P3点D.P4点

表1

6.若企业的厂址选择在P4,则该企业可能是

地点

P1

P2

P3

P4

劳动力费用

50

42

28

20

A.印刷厂B.制糖厂

C.电子元件厂D.电解铝厂

图4为“某河流河床、水位变化及其流域气候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河枯水期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

A.12—1月B.3—4月C.6—7月D.9—10月

8.关于该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洪水的发生频率逐渐降低

C.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D.流域内水土流失较严重

9.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

“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百家姓》版本中却排序第一,“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家喻户晓。

由此可推断出该版本的《百家姓》成书于哪一朝代

A.西周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0.20世纪40年代中期,朱自清总结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情: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要和平,争民主”

11.2009年11月20日,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当选为首位“欧盟总统”,这说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欧洲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

C.比利时在欧盟国家中处于主导地位D.欧盟已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

12.最近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最大的悲哀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评论着眼于程朱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此说法有失偏颇,没有辩证地客观评价程朱思想

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13.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

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14.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上述认识出现的原因是

A.伏尔泰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C.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和先进

D.伏尔泰反对欧洲各国的君主制度

15.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6.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17.图5为2005—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曲线图。

正确反映该图信息的是

①08-09年经济增长滞缓,消费价格下跌②07-08年需求不足,消费价格上涨③06-08年消费价格呈上升趋势④08-09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9.2009年被称为网民问政年。

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快捷、高效

等优势,成为推动党和国家政治建设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

有序的网络问政

A.有利于公民通过网络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B.是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

C.能够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D.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的民主权利

20.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各少数民族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发展成果。

其依据是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方面权利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享有经济发展自主权

C.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

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21.目前,由广东兴起并迅速在全国传播的“红段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文化精神。

在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和移动运营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手机话语有望“全国山河一片红”。

政府部门这样做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③手机、网络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于2010年春节期间在北京举行。

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以其贴近生活的剧情、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朴实无华的表演征服了首都观众。

这说明

A.文化体制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B.大众文化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C.传统文化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23.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

国务院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向全国推开。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③要抓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下列说法中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③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知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江苏省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为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捐款几亿元,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

这说明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②人生价值大小取决于物质贡献的多少③个人只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1大题。

其中26—29题为必做部分,30—37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不按规定选做者,阅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必做部分】

26.(25分)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图6“皖江城市带分布图”、图7“皖江城市带及其周边等高线示意图”

 

(1)根据图6、图7,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3分)

(2)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6分)

材料三表2—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

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来源:

学科网]

35

23

(3)据表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

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8分)

材料四图8“安徽省耕地面积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图”

 

(4)据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阐述该省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8分)

27.(25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

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

根据《工厂法》建立了检查员制度,并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

根据1920年劳埃德·乔治的《失业保险法》,政府扩展了1911年的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

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

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

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

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6分)

材料二让我们再一次发问:

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

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

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2)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分)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4分)

材料三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包括: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

(4分)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2分)

(4)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

“(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4分)

28.(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5—2008年居民消费率、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比较(图9)

图9

注:

2008年居民消费率,发达国家平均为70.1%,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4.7%。

材料二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部需求仍旧疲软。

同时,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

然不足,在一些常规制造业已经有产能过剩现象,部分基础设施投资也有类似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找到新的投资增长点。

而城镇化是重要选择。

专家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

1个百分点,将带动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和就业,拉动最终消费增

长1.6个百分点。

材料三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农村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趋势,“三农”问题作为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被写入中央文件。

针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状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的战略思想贯穿在2004年至2010年发布的七个中央一号文件中。

(1)描述图9显示的信息。

(5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依据图9结论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现实意义。

(8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的?

(4分)

(3)运用哲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说明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过程。

(8分)

29.(35分)建国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在不同时期是不相同的。

当美国刚刚取得国家独立时,它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是完全陌生的,因而首当其冲地表示了尊重的态度。

但是,随着中美双方国力的此消彼长,这种态度逐渐淡化,逐渐演变成了轻视。

……到1949年,双方的关系进入了令人心痛的30年公开敌对时期。

——《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1)简要分析中美关系进入“公开敌对时期”的政治背景。

(4分)双方“公开敌对时期”是怎样结束的?

(3分)

材料二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4分)

材料三表3—农业在东盟各国经济中的作

用表(﹪)

国家

2004年农业产值

占GDP比重

农村人口比率

农业劳动力占

总劳动力比重

文莱

2.1

0.6

1

柬埔寨

33.1

69.3

69

印度尼西亚

15

42.8

46

老挝

50.2

76.1

76

马来西亚

7.7

16.3

16

缅甸

42.9

69.6

69

菲律宾

19.1

38.1

37

新加坡

0.1

0.1

0

泰国

9.3

47.4

53

越南

20.2

65.4

66

东盟总计

14.7

48.1

(3)据表中信息说明东盟经济发展特征。

(6分)

(4)我国海南省和东盟都是重要的热带农业区。

有人认为,海南热带农业生产比东盟更具优势,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5分)

材料四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措施,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自主行为目标。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增强互信,力促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5)依据材料回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5分)

材料五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多方面的文化交流活动。

仅在2009年,中国—东盟青年营、泰国风情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东盟电视论坛等系列活动成功在南宁举办。

目前,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

(6)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依据。

(8分)

【选做部分】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读图10“我国西南部地区某村镇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以及图11“该地区旅游接待能力与市场需求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0列举,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4分)

(2)分析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2分)

(3)用可持续的观点,提出你对该地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建议。

(4分)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月以来,新疆等地连续4次遭受强冷空气袭击,出现60年一遇的寒潮暴雪灾害,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图12“北疆降雪分布图”

 

(1)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4分)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分析暴雪融化后,大量融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6分)

32.(10分)【地理—环境保护】

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代表共商全球减排协议。

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读“表4—2009年世界CO2排放量排名表”,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位次

国家

CO2排放量(亿吨)

位次

国家

CO2排放量(亿吨)

第1

美国

28

第6

德国

3.56

第2

中国

27

第7

澳大利亚

2.26

第3

俄罗斯

6.61

第8

南非

2.22

第4

5.83

第9

英国

表4

2.12

第5

日本

4

第10

韩国

1.85

 

(1)甲国CO2总排放量居第4位,但其人均排放量较低,甲是。

(2分)

(2)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前两位,试分别说明其原因。

(4分)

(3)从表中可看出,发达国家的CO2排放量较大。

发展中国家提出让发达国家就全球变暖问题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你认为“更重要的责任”主要指哪些方面?

(4分)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冬十月丁未,诏曰:

“朕承乾在位,

十有五年。

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既积,黎元永安。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贫而流亡。

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魏书·高祖纪上》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前怎样的社会问题?

(2分)为解决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

(1分)作用如何?

(2分)

材料二

 

图13北魏文官汉服俑图14汉人胡食图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2分)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1分)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2分)

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1)概述材料一的基本主张。

(4分)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

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

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