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随堂练习 62.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随堂练习 6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随堂练习 6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随堂练习62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记一记
1.狭义的修辞是指 ,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偏重于 ,一类偏重于 。
答案:
修辞格 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 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
2.比喻要有 和 ,二者性质 ,又有 。
答案:
本体 喻体 不同 相像之处
3.比拟分为两种类型:
和 。
答案:
拟人 拟物
4.借喻是只出现 , 和 不出现。
答案:
喻体 本体 比喻词
辨一辨
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虽然冬天的寒意还没有消尽,会场里却到处涌动着春天的热流。
A.我淡淡地笑着,想起当初,我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所看出的未来,是一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曾经有过的梦想。
D.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迎每一位光临的旅人。
解析:
例句与A、B、C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而D则用了拟人的修辞格。
答案:
D
填一填
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 ,
理由:
(2) ,
理由:
答案:
(1)④,理由:
黑葡萄切合眼睛“大而圆”的特点,颜色可与“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相契合。
(2)②,理由:
句中有“闪烁着奇异的光亮”,与之相照应的只能是能闪烁光亮的“黑钻石”。
理一理
比喻
比拟
感悟体会
想一想
1.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有哪些?
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有哪些?
答:
答案:
前者包括: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
后者包括:
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拈连、镶嵌等。
2.“比喻”和“借代”应如何区别?
答:
答案:
比喻中的借喻和借代都有“借”,但是借喻是用跟本体相似的另一个事物来打比方,借代则是用本体的特征或一部分来做代表。
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可以用“像、是”等连接,而借代虽然也有被代表的事物和用来做代表的事物两部分,但本体通常不出现。
所以看起来差不多的“喉舌、手足”是借喻用法,“口齿、手脚”就是借代用法。
歇后语中的语义双关,比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也多是通过比喻形成的,不是借代。
3.“比喻”和“比拟”应如何区别?
答:
答案:
比喻和比拟中都有“比”,但是从意义上看,比喻是打比方,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相似的事物;而比拟则是“变脸模仿”,把人写成物或把物写成人。
而从形式上看,比喻可出现“本体+连接词+喻体”,也可只出现“连接词+喻体”,而比拟则只出现“被模仿的拟体”,即人或物的动作或状态,既不出现本体,也没有连接词。
所以可以这样来检验,如果能将某个“连接词+喻体”的结构插在相应的拟体之前,原句就是比拟。
例如“战犯们在狂吠”可以说成“战犯们像疯狗一样狂吠”,所以原句就是比拟,后句就是比拟加比喻。
[高考链接]
本节重点学习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应的高考考点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该考点一般与扩写、仿写、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结合考查。
【例1】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重点是比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本休具有相关性;而“比喻”的特点则是将某物比作另一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A项用的是比喻(“为”是暗喻的比喻词);B项“尧舜”代指杰出的人,属于“个别代一般”;C项“干戈”是武器,代指战争,“玉帛”是丝织品,代指和平,都是“特征代整体”;D项“西施”代指美女,属于“个别代一般”。
答案:
A
【例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A项从“东风便试”与“一手裁”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C项由“含春泪”“卧晓枝”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D项由“旧相识”“又翻书”等可以看出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答案:
B
【例3】 某校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郊游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
请撰写本班活动标语。
要求:
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及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拟写的标语首先要契合郊游活动,其次考虑到“自然·青春·团队”的主题再次明确修辞手法,诸如比喻、拟人、对偶等,最后考虑到字数限制。
答案:
(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例4】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
解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
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
(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
【例5】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
解析: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本题示例以“平和”为话题,写了一个比喻句,再用“春天”与“秋天”对比,写出各自的特点,从而突出“平和”的内涵与作用。
可就近联想话题,如“淡泊”“从容”“宁静”等。
答案:
(示例)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却不夺目。
[技法指导]
做好仿写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形似:
试题往往给出一个句式,这样,句式的一致性成了首先要达到的要求。
(2)神似:
仿写,不是僵化的模仿,除了“形似”之外,更要注意内在的一致性。
①修辞手法一致。
②内在逻辑一致。
③感情风格一致。
[拓一拓]
带修辞的成语
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借代:
目不识丁 披坚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比拟:
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反复:
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双关:
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顶真: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测基础
1.对下列各广告词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说地地道道中国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②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③雕牌洗洁精:
我家的盘子会唱歌。
④义务献血广告:
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比喻 ④双关
B.①对偶 ②双关 ③拟人 ④比喻
C.①反复 ②拟人 ③双关 ④比喻
D.①反复 ②双关 ③比喻 ④拟人
解析:
①属于对偶,工整,有文采。
②属于双关,“联想”一是指人类的思维能力,二是指“联想”这一电脑品牌。
③属于拟人,“盘子唱歌”让人倍感亲切。
④属于比喻,把“血”比喻为“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
答案:
B
2.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生命就像一架有梦想的梯子,可以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B.理想的北斗在指引生命的征程。
C.经过刻苦的钻研,十多年后,小王画的马真的很像徐悲鸿大师的作品了。
D.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解析:
A项是明喻。
B项是暗喻,把“理想”比作“北斗”。
C项“小王画的马”与“徐悲鸿大师的作品”属于同类事物。
D项属于暗喻,比喻词是“是”,本体是“祖国”,喻体是“花园”。
答案:
C
3.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带着金色光辉的太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村庄。
解析:
C项用的是比喻手法。
答案:
C
4.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双关,“晴”既指雨“晴”,也暗指恋“情”。
解析:
不是对比,也不能说是“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
答案:
C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路?
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
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读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解析:
C是夸张手法,给人以强烈突出的印象。
答案:
C
6.下列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从迤逦的大道旁,从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
B.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C.海面像一面明镜,它把正在晚妆的夕阳的脸庞映照得更加红艳可爱。
D.骤雨没有住,太阳又嬉戏地从云隙里投下一道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解析:
A是拟人兼排比,其他是拟人兼比喻。
答案:
A
7.对下列句子(诗句)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述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紧扣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凸现诗仙的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B.月光把野地镀成银色。
恰好有几片云小跑着去找月亮,月亮也小跑着躲那些云,云比月亮跑得快,月亮终于被遮住了。
——用拟人手法,笔法轻灵地描绘了一幅云追月的图画,把云和月都写活了。
C.巴金先生在致冰心的信中曾写道: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现在我们也对巴金先生说:
“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在引用和重复中,蕴含着对冰心、巴金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
“灯”这一喻体,使人联想到文坛前辈的不朽作品和巨大精神力量。
D.我的两耳灌满了大潮的喧响。
多少面鼙鼓在擂动?
多少面旌旗在翻卷?
多少人组成的巨型乐队在演奏?
大海是活脱脱的千手观音,大潮是大海充满魔力的手指。
没有大海做力源,大潮哪有如此这般的强烈、浩大和雄奇?
——连续使用比喻、排比和反问,写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力和振聋发聩的声响。
解析:
D项中有4个问句,包括3个设问句和1个反问句,不可说“连续使用反问”。
答案:
D
8.下列诗词句中,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比喻)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对比)
C.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对偶)
D.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借喻)
解析:
“绿肥红瘦”是借代手法。
答案:
D
9.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格,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灿然开放的梅花,让你在严冬中感觉到春的气息。
希望是
希望是
答案:
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灯塔,让你在暗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让你在绝望中饮到生命的甘泉。
测考点
1.“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下面作出的四种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项是( )
A.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B.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C.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D.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解析: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一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
“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答案:
D
2.下列对有关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雕栏玉砌”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指代南唐的宫殿。
B.“只是朱颜改”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朱颜”是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C.“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荷花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的江南女子。
解析:
D项,“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句,从词中看不出使用比喻的手法,这里只是描摹了荷花的形态。
答案:
D
3.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书画,上起西晋,下至晚清,跨越17个世纪,是中国古代书画珍品的大本营。
然而,在封建社会,这些书画精品只供皇帝赏玩。
请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历代书画”为话题写一段话,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20字左右。
答:
答案:
朝代的纷争早已尘埃落定,如同退去的潮水,留下一堆遗物。
在消除了政治纷争之后,那些书画精品珠玑闪亮,它们曾经是皇帝们的“囚徒”,紫禁城是它们华丽的“监狱”,如今它们恢复了自己原本的意义。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终于有机会和那些历久弥新的纸上艺术品谋面。
4.在下面这个赞颂“无名英雄”的比喻句的后边,再接着仿造一个比喻句。
你不是金秋的硕果,而是果树下的一方泥土; , 。
答案:
示例:
你不是艳丽的花朵,而是为花输送养料的根须。
5.仿写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答案:
示例:
当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懂得了作为人的尊严。
6.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答:
答案:
示例:
天空是世界的舞台,风是配乐,阳光是照明,白云、小鸟是天空的演员。
7.请另选一物仿写。
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情感。
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却湿透你自己。
答:
答案:
(示例一)黑板/你注定/一生与粉尘为伴,时时为别人传授知识,/却磨损你自己。
(示例二)蜡烛/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人们发光发热,/却耗尽你自己。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橘柚垂华实
汉·佚名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自独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窃自独雕饰”一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妙处?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橘柚闻听君子喜爱自己的甘甜,就独自雕饰自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橘柚见知于世的急切心情。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
答案:
这两句写故乡水的“万里送行”,是拟人手法。
表达了诗人初次出峡的喜悦之情与离开生活已久的故乡的缱绻之情,又与题目“送别”照应。
“仍怜”,语气极轻柔婉转,而分量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