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想修改版.docx
《语文教学设想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设想修改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学设想修改版
第一篇:
语文教学设想
语文教学设想
这学期课文的内容不减,这就要求开学后就马不停蹄的学习了。
并且要学一课会一课,把基础知识“砸死”,掌握牢靠。
一、课前预习。
在学习新课前,一定要求孩子们预习课文,预习的方面有:
1.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句子读正确。
长句、短句怎么断开要认真揣摩,然后在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作者感情细细体会;2.课文生字要全部查工具书组上词语,以便灵活掌握。
二、课堂讨论。
新课标提出,新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非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局面。
所以我想把我的课堂适时做些改进,把课堂分成两大块:
(1)我来问。
对于课文有哪些内容不懂得,可以想同小组的同学提问;
(2)我来说。
自己通过预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可以想大家来阐述,跟其他同学交流体会。
当然,这要求老师很好的“引导功夫”,课堂上要有主有次,否则就岂不凌乱不堪了。
讲新课前,一定先备好课,要熟练的把握教材,这样才能进一步把握课堂,作到收放自如。
对于如何把握课堂,让课堂的焦点焦距在讲台上,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还需要想其他经验的老师学习!
三、课后复习。
一篇课文学习完了,必要的复习是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的。
课后复习主要有三个内容:
1.默写。
这是每课必须的功课,老师要认真的批改学生们写的生字,写错的要重点纠正,做到以后不在错了。
2.复述、背诵课文。
在讲述新课的时候充分的带动学生,要在课堂上开张各种各样的活动帮助学生记忆。
要求背诵的课文,要一个一个的检查;不要求背诵的,一定要复述,即用自己的语言把整个课文讲出来,不太难。
3.课后思考题。
题目有课内的、课外的、练习册的,练习册要统一的批改。
做到每个题都会做才可以,这样才能谈“举一反三”嘛。
初了以上罗列的三大步骤,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作文教学。
平时要督促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日记一个周写1篇,给学生们批阅时要注意里面的词语句子时候正确时候通顺习作课也要格外用心准备,习作作业每次都要选范文出来朗读,让其他的孩子们借鉴!
把课文学完了,接下来的就是总复习了吧。
我想采取这样的复习方法:
以单元为单位,挨课复习重点、查缺补漏。
关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设想,我做了下面这样一张图,希望这么下去,相对的能有所提高吧!
第二篇:
中心学校语文有效教学设想
七坊中心学校语文有效教学设想
最近几年,我校语文科成绩、学生写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基本知识的练习,得益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阅读教学方法,得益于学校图书室的建设,许多中高年级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
尽管如此,我校的语文教学还处在低效的状态,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
1、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重积累,轻说话、写话的练习。
在平时的汇报课中很少看到老师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或让学生把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只说半句话,教师却不引起注意。
比如学习“熟”字,有的教师让学生反复读之后,把它组成词“熟了”,接着问:
什么熟了?
学生回答“苹果熟了”,教师便到此打住。
如果教师继续问:
什么时间苹果熟了?
熟了的苹果颜色怎样?
味道怎样?
用一二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又如学习“风”字,在掌握了读法写法之后,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说话训练:
观察图上的大树和地面的树叶,说说风怎么样?
老师说第一句:
“今天的风可真大呀,后面的话由大家接着来说”。
这样一个环节,即可反复巩固“风”的读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练习把话说具体,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另外,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等原因,字词教学脱离特定语境,也不利于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字到词,从词到句,把字词放到句段中去学习,环环相扣,递进式的学习,是字词教学的有效办法.
-1师来说,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
然而,教师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这就是“兵教兵”。
班级里头,要建立“一对一”或“一对二”结对子,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习惯。
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
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也是合作学习方式的体现,是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活动。
实施有效教学实验,本人认为,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三种习惯:
1、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所以,自主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有效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下功夫,备教材,备学生,写好学案,即自学指导。
学生在自学时还要养成不动笔头不读书的习惯。
把一些准备在课堂上与同行交流的信息记录下来,在课本上把重要的词句圈圈划划,做一些旁注,把自己的感受或疑问写下了。
课本过于“干净”,有时不是好事。
2、合作、探究的习惯
合作是学生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懂得合作的意义,其次要创设合作交流的平台。
海口山高小学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差异按上、中、下搭配分组就座,教室四周设4—6块黑板,
-34起来。
例如学习《猫》课文时,认真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后,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写一个小动物。
有了实际的例子做指导,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有了灵性,不再是千篇一律,真正做到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利用好小练笔。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应相机进行课内或课后小练笔。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小练笔,要知道小练笔可以做大文章。
练笔虽小,可是往往都很有针对性,利用好这些小练笔,会对习作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如:
我校的五(3)班的许老师在教学《我想》一课时,课后安排了小练笔,学生模仿原作,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了以下的诗篇:
《我想》我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呀,飞---飞到祖国的首都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门有多麽美丽,看看长城有多么雄伟壮观。
四、在中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加强说话、写话的练习。
练习说话、写话的意义和方法,相信大家都明白,关键是老师们是否重视,这里就不多说了。
语文有效教学实验不是一句口号,只要人人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实验一定取得成功。
第三篇: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讲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自身的教学特点,“三读、三抓、三落实”这种模式是低年级阅读的基本模式,即:
一、读通课文,抓识读、识写的结合,落实感知大意。
二、读懂课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落实入境悟情。
三、读熟课文,抓精妙语言的强化落实积累运用。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必须保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把阅读兴趣摆到重要位置,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的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上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
文章记叙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
把这一个个抽象的方块字化成学生脑海里生动而又可以感知的图像,让其感受菊花的美,并感悟菊花的勇敢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1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舍不得","离去"等.
3、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课文的意境,感受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课文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怕寒冷的高洁品质.
五、教学策略:
1、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以诵读为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读准课文,识记生字
1、秋天到了,公园里的菊花开得可好看啦!
这节课,我们和小作者一起去公园看菊花,好不好?
大家齐读课题:
8、看菊花
2、小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
让我们一起听课文录音。
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93页,注意听录音的时候小手指好认真听。
3、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注意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4、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
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它,并圈出来记住它,比一比谁记得快,记得牢。
(都会读了吗?
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做一个小游戏,送生字宝宝回家。
(2)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正迫不及待的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大家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都认识了,让我们再读课文,注意做到句句通顺、语气连贯,遇到不明白的字词用铅笔画出来。
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小作者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看的菊花呢?
有哪些人?
去哪儿?
你看,他说话多完整啊!
再来读读。
2、谈话: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
瞧你说得多开心呀!
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
你来试试,带着笑容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我们去公园看菊花啦!
出示课件:
一朵朵的菊花你瞧,菊花好看吗?
哪儿好看?
你能用学过的成语赞美菊花吗?
2、小作者是怎样赞美菊花的呢?
画面出示: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我们来仔细看看菊花都有哪些颜色?
课件出示:
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当这些五颜六色的菊花跃入你眼帘的时候,小朋友是什么感觉呢?
那我们看着图把惊喜的感觉说出来吧!
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带上动作读。
5.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6.课件出现一组画面,请小朋友们用“朵”数;一朵朵菊花聚在一起,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
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丛”,再数;一丛丛的菊花连在了一起,那我们就用“片”了。
一片片的菊花,向四处铺开去,公园好象成了花的海洋,多美啊!
7、出示句子:
指导读出层次,齐读。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8.看着这么多,这么美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
出示课件:
看,观赏菊花的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生怕错过了一朵美丽的菊花。
读句子。
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会说些什么呢?
9、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0、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
(三)学习
三、四自然段。
1.人们这么喜爱菊花,仅仅在因为菊花好看吗?
2、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3、说说还有什么原因?
4、第二自然段里也有写菊花不怕冷的句子呢?
找出来读读吧!
深秋是什么时候。
“迎”是个什么动作,请小朋友表演看看。
指名读:
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谢”是什么意思?
面对寒冷,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是菊花却毫不惧怕,他们多么顽强啊!
我们来读出菊花不怕冷的精神。
指导读好句子。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3.让我们再一起夸夸这美丽的菊花,一起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四、小结全文
五、指导书写,复习巩固
1.找朋友
2.你打算记住这个字?
3.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师板演
5.生描红,临写两个
六、作业
看来我们小朋友对菊花非常感兴趣,不如课后我们自己去找问题答案,比比哪位小朋友对菊花了解得最多。
板书:
看菊花
美不怕冷
第四篇: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一篇童话故事。
小黄莺想组织一支合唱队。
他找到了“翁嗡嗡”唱歌的小蜜蜂,“呱呱呱”唱歌的小青蛙,“吱吱吱”唱歌的蝉来加盟。
小黄莺在寻找歌手的过程中发现:
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青蛙是靠声囊发出声音;蝉是靠肚子上薄膜振动发出声音。
它们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这篇童话故事以对话为主要形式,介绍了小动物有趣的发生方式,富有童真童趣,学生会比较喜欢,是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好教材。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说话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嗓、莺、蜜、蜂”等14个生字,会写“仔、队、找、细、丛、节、音、远”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
合唱队、又尖又细、老远、仔细、声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新词,理解小动物是怎样唱歌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同学们,你知道歌星用什么唱歌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群神奇的歌手,他们不用嗓子也能唱出动听的歌。
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不用嗓子的歌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
(点评:
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
二、识字找趣
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出生字词,用你喜欢的方式和生字词交朋友。
2、字词教学。
(课件显示生字)
(1)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2)分别请几个学生当小老师,领读(有注音)
(3)集体读。
(有注音)。
(4)开火车读。
(无注音)
(5)抢读。
(无注音,打乱顺序)
(6)游戏:
“读字救小羊”。
课件显示情景:
大森林里,小羊站一边,大灰狼站另一边。
大灰狼慢慢地走近小羊,学生同时大声、迅速、准确地读出生字词。
如果学生还没读完,大灰狼就走到了小羊跟前,大灰狼就吃掉小羊;如果学生读完生字,大灰狼还没走到小羊跟前,大灰狼就会停下来,小羊就得救了。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如“莺”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来识记:
“草字头,秃宝盖,鸟儿就是小黄莺。
”“密、蜜”音同形近,可采用比较法区别:
“下是虫,小蜜蜂;下是山,密密林。
”
4、指导书写。
(略)
(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提出: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此环节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可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
三、朗读生趣
1、整体感知课文
(1)森林合唱队开始表演了,请看,(出示小黄莺、小蜜蜂、小青蛙和蝉的活动场面,并伴随他们动听的歌声。
)老师声色并茂地范读全文,时而模拟动物的叫声,时而模仿动物的动作。
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问:
你们想不想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谁?
他们用什么来唱歌?
(3)检查初读效果。
朗读接力赛:
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
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
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重复读前一句。
(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
问:
孩子,你们想怎样学这篇课文?
生:
我想学动物说话。
生:
我想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
我想表演。
生:
我想和同桌赛读。
„„
2、开放时空,自主学习一二三段
(1)自由读一二三段,找出小黄莺、小蜜蜂和青蛙的话,并认真练读。
(2)学生轮流读小动物说的话,老师适时作出指导。
(课件演示)
(3)赛读。
各小组先比赛,再选派一名代表读喜欢的句子,看谁读得最好。
(4)老师相机出示小蜜蜂和青蛙说的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
我明白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生:
我知道青蛙是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生:
我懂得了小蜜蜂和青蛙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配上喜欢的动作。
(点评:
引导学生用喜欢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思,读中悟。
尤其通过感情朗读、配动作表演读等形式,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得轻松。
)
四、改编激趣
1、自由读第四段,想:
它们会说些什么?
2、小组合作,模仿二三段的写法,把第四段改编为对话的方式。
3、展示改编成果,颁发“优秀合作奖”和“最佳编剧奖”。
4、蝉用什么唱歌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5、老师小结:
小动物们的发声方式真有趣。
让我们再来欣赏吧。
6、齐读最后两段。
(再一次课件演示)
(点评:
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自主地进行语文实践,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
五、表演增趣
1、你们想演一演这篇童话吗?
可以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自由想像。
2、自由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演员,想想每个角色应做哪些动作,说话时是什么神态,说些什么,自己先练一练。
3、学生自主推荐,自告奋勇表演。
教师分别给四个学生戴上黄莺、蜜蜂、青蛙和蝉的头饰。
以下是课堂表演实录:
小黄莺做飞着的样子,小蜜蜂和蝉飞来飞去。
小青蛙边跳边呱呱叫。
黄莺:
(飞)蜜蜂妹妹,你的嗓子真不错!
蜜蜂:
(边飞边笑)哈!
你说错了。
我唱歌不用嗓子。
我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黄莺:
(飞)青蛙王子,你的声音响亮!
青蛙:
(笑)哈!
你说错了。
我是靠声囊发出声音的。
不用嗓子。
黄莺:
(飞)蝉姑娘,你的嗓音真好听!
蝉:
(边飞边笑)哈!
你说错了。
我唱歌不用嘴巴,而是靠肚子上的两片透明的薄膜振动发出声音的。
黄莺:
(高兴)哦,原来你们都是不用嘴巴的歌手,但唱得比金嗓子还动听,请你们来个大合唱吧。
蜜蜂“嗡嗡嗡”,青蛙“呱呱呱”,蝉“吱吱吱”。
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3、老师小结,颁发“最佳演员”奖和“最佳导演奖”。
(点评:
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儿童深入理解课文,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还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而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表演,对语言文字将会有活生生的感受。
)
六、延伸存趣
1、引导总结
学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收获?
(略)
2、扩展阅读
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动物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有奇特的发声方法。
(点评: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
第五篇:
教学设想
教学设想
《巨人的花园》是一篇学生较为喜欢的童话故事,主要是通过巨人建、拆围墙的故事,启示学生克服自私的缺点,提倡知过即改的精神,体会与人共享的幸福和欢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欢乐的道理。
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让在学生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中心,在对幸福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
主题论谈《我的幸福观》
一、以课本剧为主认知课文的设计
由于这是一篇学生极易接受的童话故事,所以我在认知课文内容的处理上,大胆尝试了让学生自制极其简单的道具,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达到了解、掌握课文内容。
通过两个课本剧的对比演示,一个自私、粗暴的巨人到一个能知过即改,尊重孩子的巨人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所接受了。
我感到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构思的创造能力,不仅让学生动了口,而且是动了手和脚,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对较长篇幅的内容处理达到了精讲、精练之效,使学生在极富情趣的情景中接受学习,展示自我,展示个性。
二、拓展训练:
主题论谈《我的幸福观》本文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深刻地感悟:
与人共享的幸福和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和对幸福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我以查文红老师为例启发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或是家庭生活,或是收集名人谈幸福的基础上来认识自身的幸福观点。
通过主题论谈,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幸福观的优劣,使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再上一个台阶。
三、多媒体的基础功能
这次多媒体内容设计,其发挥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学习材料。
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激情主题论谈导入,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主动地探究,真正达到学生主观上的愿学、愿说;乐学、乐说;会学和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