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8318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docx

理论热点面对面46章二

④紧扣“舌尖上的安全阀”

——食品安全怎么监管

2012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

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如何让人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政府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

一、食品安全问题为何频发

这几年,从“三聚氰胺”到“问题奶粉”,从“瘦肉精”到“速生鸡”,从“毒生姜”到假羊肉······问题食品频频曝光。

2013年以来的短短几个月,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总数,说明了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刺痛人们的敏感神经,考验着公众的心理承受力。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

2009年颁布《食品安全法》,2010年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1年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2013年又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经过不懈努力,食品安全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虽然如此,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屡屡出现。

我国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国,全国13亿多人每天消费40亿斤食品。

尽管不合格产品比例小,但绝对量不少。

仅2012年,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9700余起。

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从食品行业来说,正处于从保障食品供应转向保障食品安全的过程中。

食品产业层次不高,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约束。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制度设计与手段仍然有许多不适应。

监管体制缺陷。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

对食品进行监管的部门多达15个,难免出现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多头管理的问题。

往往有利的时候争着管,没利的时候往后闪,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政出多门”却“问责无门”,容易产生“人人都管事,事事无人管”的监管盲区。

执法问责不严。

法不足畏往往使一些人唯利是图、知法犯法。

如对不法企业的经济处罚,2011年以前上限为“货值金额十倍以下”或“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实际执法中,以罚代刑时有发生,有的该重罚的却“蜻蜓点水”,有的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却“一罚了之”,甚至有的执法人员置法律权威于不顾,“睁只眼、闭只眼”,有法不依、违法不究。

监管能力不足。

与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相比,监管能力还存在不少“短板”。

如监管人手不够,执法装备匮乏,仅“眼观目测”难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标准、检验检测、风险监测等技术体系还不完善。

很难做到事前防范、科学管理,时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二、为何说食品安全重在监管

问题食品的出现,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逃过政府监管“跑出来“的。

如果监管到位,企业就不敢生产问题食品,即使生产了,也到不了公众餐桌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

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诚信体系还不健全。

于是,一些企业为谋取暴利而失去良知,想方设法规避监管,处处找空子、钻漏洞,甚至明知有毒还制售有害食品。

由此可见,虽说食品行业是良心行业,但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监管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对食品行业中疯狂逐利的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引导食品企业良性发展,确保生产经营的食品放心、安全。

只有让不法分子“不敢犯”、“不能犯”,广大消费者“才能吃”、“吃的安”。

监管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所在。

不论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状况的由乱到治,还是国内这几年食品安全形势的逐渐好转,都与食品安全监管从无到有、不断强化紧密相关。

从国外看,发达国家百年食品产业发展史,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日益严密健全的过程。

以美国为例,1906年之前同样面临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小说《屠场》便描述了“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等情节。

面对这种“令人作呕的状况”,美国政府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等。

经过100多年的完善,美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式、全方位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

从国内看,这几年一些地方为强化监管,进行了有益探索。

比如,广东深圳、德顺成立市场安全监督局,陕西渭南成立食药监管委员会等。

以渭南为例,2011年在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基础上组建的食药监管委员会,增加了农产品、食品生产和流通。

生猪及牛羊屠宰等监管职能,成立农产品食品执法监察支队,安全局增设食品安全侦查大队。

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2012年该市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三、监管体制怎么无缝衔接

在我国,按照原有的监管体制,食品最初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加工生产归质监部门管,流通销售是工商部门管,餐饮单位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中间还涉及公安、商务、卫生等部门。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原本是为了形成合力,但在各分段之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缝隙”,存在着监管盲区。

如豆芽菜是农产品,但如果是企业或作坊生产,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的,就会涉及农业、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

这种情况,被很多人称为“九龙治水”。

九龙治水,水患难除。

整合监管主体,减少监管环节,分清监管职责,建立无缝衔接的监管体制,成为强化监管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经验来看,建议由一个主要部门统管的体制是普通做法,加拿大、德国等都是这种体制,爱尔兰、丹麦等也陆续将名目繁多的监管机构归于统一。

那么,如何理解监管体制的无缝衔接呢?

“无缝连接”,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首先,将以前分散在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整合起来,消除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之间的缝隙,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统一监管。

其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每个层级都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统一监管职责,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种植养殖,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

这一系列的体制和机构改革,迈出了食品安全统一监管的关键一步。

但是,要让改革之花结出硕果,还需要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细化改革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其一,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然涉及多个部门。

不论哪个部门,都要根据自身职责,做好分内的工作。

同时,还须继续发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互相倚重、互相支撑、紧密衔接的监管体系。

其二,完善地方监管机构。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

各地政府应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地方监管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建立起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实现重心下移,解决“上边热、下边凉”的问题,不使食品安全在第一线失守。

其三,理顺内部机构关系。

整合其他部门职能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整合”,打破原有监管模式和固定思维,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效能机制,力争在提高监管水平取得“1+1>2”的效果.

四、监管能力为何亟须提高

有句话说的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如果不是“行家里手”,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就很难发现问题,安全监管也就无从谈起。

履行好监管职责,提高自身监管能力是基础。

从目前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较弱,“内功修炼”仍然不足。

如监管人员少,平均1人监管100多户生产经营单位,日均监管几万斤食品,这还不包括打“游击战”的小摊小贩;检测技术落后,特别是一些问题食品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如“地沟油”至今也没有准确的检测办法。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监管不仅是一项“体力活”,更是一项“技术活”。

需要从人员、装备、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炼就出洞察隐患、辩假识真的“火眼金睛”,让问题食品难以藏身,无处遁形。

充实监管力量。

食品安全,需要强大的监管力量“保驾护航”。

应加强队伍建设。

推进省、市、县三级监管队伍标准化,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专业水平。

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装备建设,配备必需的快检设备和现场调查取证设备等,提高执法能力。

强化技术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食品安全监管之“器”在于技术,而最基础的就是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

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完善风险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分析管理,健全评估预警制度。

大幅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推进检测资源整合、结果互认,提高隐患排查能力,切实解决“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

完善标准体系。

在我国,共有食品标准近5000项,近几年新公布了302项国家标准,但仍存在标准缺失、过时、交叉等突出问题。

目前,国家正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工作,到2013年底将完成现有标准的清理,到2015年形成严密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标准体系。

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坚持公开透明、科学严谨、广泛参与的原则,力求不断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

建设信息平台。

准确掌握、及时发布信息,是减少食品安全问题、降低社会危害的重要手段。

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建立电子追溯系统。

为食品配备“身份证”,让人们了解到食品的“前世今生”,追查问题做到“冤有头、债有主”。

向社会及时通报食品安全信息,增强群众辨别能力,提高全社会防范意识。

五、食品安全如何筑牢法治“防火墙”

俗话说:

治乱用重典。

面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种乱象,只有依法从严进行整治,才能真正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使政府监管发挥最大效能。

反之,若对不法企业“打不疼”、“打不死”、法律的尊严、监管的权威就会大打折扣。

从世界许多国家看,严治是通行做法。

比如,德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品责任法》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额可达到1.6亿马克;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对损害赔偿数额不设限制,在实践中赔偿数额呈逐年攀升趋势。

这些年,我国也加大了食品安全违法的惩治力度。

2011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食品安全犯罪处罚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可判处“死刑”,取消了罚金数额限制。

当年河南“瘦肉精”案中,主犯刘襄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12年山东青岛死猪肉案中,张书明、郭珍艳夫妻涉案金额为508.6万元,分别被判处15年、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共560万元。

总结国内外经验,保障食品安全,应保持严打的“高压线”,要用“铁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使其不敢以身试法,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安全犯罪频发的状况。

专项整治常规化。

集中治理整顿是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等突出问题,开展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

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一两次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做到常抓、长抓,让群众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典严打犯罪。

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重处违法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不管企业历史有多长、规模有多大,一旦“作奸犯科”、越过法律红线,必须依法课以重罚,罚到其倾家荡产、无力东山再起;对相关责任人施以重刑、让其付出代价,让情节特别严重者把牢底坐穿,甚至处以死刑。

实施行业退出制度。

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产业,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应严格行业退出制度。

实现问题企业“黑名单”和从业禁入制度,健全诚信不良记录制度。

使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一次违法、终身禁入”,及时清除“害群之马”。

2013年施行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已有“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

严格追究监管责任。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追查相关企业,也要追究有关监管责任。

食品安全搞不好,“乌纱帽”就保不了。

近年来,各地普遍加大监管责任追究力度,2012年共有8428名公职人员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追究责任。

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加快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明确细化责任追究对象、方式、程序等,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维护食品安全,更需社会合力。

面对大量的食品、众多的生产经营者,仅靠政府部门仍然是“双拳难敌众腿”。

食品安全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关键是应动员广大群众参与进来,特别是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

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举报制度。

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设立的投诉举报电话为“12331”,投诉举报中心的网址是,国家质检总局投诉举报电话为“12365”。

31个省区市按照《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也建立了相应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有的地方最高可给予50万元奖励。

我们每个人都应扮演好餐桌保卫者的角色,让“人人需要安全食品、人人维护食品安全”成为自觉行动。

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共治,才能够彻底打赢食品安全“保胃战”。

⑤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

——教育质量怎么提高

近来,一个名为“微言教育”的微博在网上走红,不到半年粉丝量就达到350多万。

“微言教育”是教育部新闻办的官方微博,这段时间,在它组织的一系列微话题、微访谈中,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

发展高质量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才,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教育质量为何备受关注

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教育得到加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应该说,“有学上”的问题已得到了较好解决,“上好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也就是说,教育发展质量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

比如,大城市的义务教育择校热、素质教育推进困难、“钱学森之问”难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都与此密切相关。

为什么教育质量问题这样凸显呢?

国家发展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紧迫。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主要靠什么呢?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只有高度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才能牢牢的牵住国际竞争的“牛鼻子”,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升级、发展转型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国现在仍然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大大增加,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

比如,我国高等学校有2000多所,但能称得上世界一流的又有多少呢?

加之我国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分布不均,这与人们上好学的愿望还有很大距离。

教育自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几年,提高教育质量工作取得很大发展,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够。

比如,提高质量大多是在点上推进,统筹考虑和整体部署有待加强;一些工作还停留在具体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激励体制;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围着应试教育打转,素质教育虽然有所进展,但推进比较艰难。

社会存在急功近利的风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是一项慢功夫。

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教育上的功利主义比较严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庭“逼子成龙”、“逼女成风”,社会唯名校、唯学历的现象大量存在,加之一些培训机构的忽悠炒作,许多人形成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紧张心理,带着孩子奔波于培训班、“占坑班”。

参加五花八门的竞赛取证。

这些都加重了孩子的负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本应自由翱翔的“小天鹅”变成了“小考鸭”。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社会的强烈呼声,反映了人们对办好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期待。

人们的愿望就是努力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育质量怎么看

谈起教育质量,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么,到底怎么看教育质量问题呢?

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来看,至少应搞清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才是有质量的教育?

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考的分数高、就是有质量教育。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分数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如果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身体素质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分数再高也算不上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合格人才,“高分低能”恰恰是教育失败的表现。

判断教育质量好不好,关键有四条:

一是塑造健全人格,不光是发展智商,还应培养情商;不光是学习成绩好,还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尊重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三是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

四是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教育质量到底怎么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从规模到质量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需求相比还有差距,集中体现为学生素质有待提高、杰出人才很不够用。

特别是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很多学生在一些国际比赛当中经常名列前茅,但很少能成为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的世界著名人才。

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是什么关系?

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一些地方创建了情境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模式,涌现了一大批素质教育典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根深蒂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仍然步履蹒跚。

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机制、严格规章制度,才能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提高教育质量主要靠谁?

毋庸置疑,学校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站,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言行举止、道德养成。

同时,社会不良风气对教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应消除社会浮躁之气,为教育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环境。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步调一致,拧成一股绳,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归结起来,有质量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社会都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携手承担起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

三、评价“指挥棒”怎么指

评价是教育的风向标和测量仪,“评什么”决定了“教什么”和“学什么”。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教育管理的统筹协调,激发学校和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当前,教育评价不科学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比如,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的惯性还很强,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比较普遍,评价过程中突击应付、违规公关、弄虚作假的问题时有发生,教育质量评估往往达不到应有效果。

究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管理、办学和评价不分家,评价标准单一、方法较为简单。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2012年,国务院首次公布《教育督导条例》,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对建立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作出具体部署。

下一步的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逐步推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首先,要明确评什么。

确定学生、学校和教师为主要评价对象,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建立完善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学生,应打破“唯分是举”,把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纳入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考察。

2012年7月,上海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率先推出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体系,既考核学生学业表现,又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既注重学生发展的横向比较,又考虑纵向进步。

山东烟台创建了“三制一管两提高”,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特长+评语”的学生评价模式。

应在总结推广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使之更全面、更科学。

评价学校和教师,不能唯升学率,而应全方位、多元化。

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全面评估教师的德、识、能、绩,改变单凭分数评价教学优劣的做法。

建立有利于推广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完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评判办学质量的倾向。

尊重学校的差异,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其次,明确怎么评。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取得了初步效果。

2013年1月,陕西西安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教育系统不再自己裁判自己,提高了评价的公信力。

应逐步改变“政府评学校、学校评教师、教师评学生”的单向度、封闭式模式,探索建立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评价机制,培育社会专业评价。

应突破纸笔测试模式的评价方式,增加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培养的跟踪监测体系,实行动态化管理。

完善考试招生制度。

这几年,中考已经把日常评价与毕业考试评价结合起来,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在部分省份进行自主命题改革,一些高校开展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招生。

2012年7月,成立了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正在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系统研究设计。

今后将通过科学平稳、渐进有序的改革,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使学生成长成才的“独木桥”变为“立交桥”。

四、教育综合改革怎么着力

2013年可以说是“教育改革年”。

1月份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最多的就是改革。

教育部颁布的“一号文件”,就是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主题,全面部署教育改革进程,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动教育走上质量提升的良性轨道。

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的全方位调整。

当前,教育改革的诉求越来越强,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多元化,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应切实加大教育改革的步伐,消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增添新活力。

明确往哪里改。

方向决定成败。

应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坚持按规律办事,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教育发展变化,享受到教育改革成果。

汇聚改革合力。

教育综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局部整形,而应协同闯关、整体塑造。

比如,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涉及财政、户籍等制度,显然不是一时一地、一个部门解决得了的。

应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健全改革的领导体制,建立激励机制、政策突破机制,从深层次解决问题。

充分汲取社会各界智慧,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寻求教育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突出改革重点。

全面推进首先要找准突破口。

在办学体制方面,2013年将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全面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

在管理体制方面,重点推进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深入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切实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在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各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确保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落到实处。

五、强教为何先必强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有了好的教师,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

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