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747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docx

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练习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琴弦(xuán)宵柝(tuò)未卜(bǔ)    

B.晓梦(xiǎo)惘然(mǎnɡ)虎旅(lǚ)    

C.晓筹(chóu)马嵬(wéi)杜鹃(juān)    

D.沧海(cānɡ)锦瑟(jǐn)贵妃(fǐ)    

2.(2分)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

《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4.(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

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

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

四十年    

5.(2分)对这《马嵬》首诗进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对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寻找杨贵妃魂魄之举的否定、批评:

海外九洲,不过是徒然留恋罢了,“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

B.颔联追述玄宗仓皇出逃,夜宿马嵬的景况:

他彻夜难眠,只听到军营中报更的梆子声,再也听不到宫廷中鸡人报晓的声音。

C.“此日”是禁军驻马不前,要求诛杀杨贵妃之日。

“当时”意为在这危急之时。

“笑牵牛”指玄宗贵妃笑牛朗织女不了解他俩朝夕相伴,永不分离。

D.末联,诗人以冷峻的诘问结束全诗: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6.(2分)对这《马嵬(其二)》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本诗和其他大多数诗一样,把罪责推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

B.“空闻”句,用“虎旅鸣宵柝”五字,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从中,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C.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虎旅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外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D.“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7.(2分)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

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句子默写(共1题;共6分)

8.(6分)把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补充完整。

(1)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

(2)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3)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4)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

(5)海外徒闻更九州,________。

(6)________,不及卢家有莫愁。

三、诗歌鉴赏(共7题;共56分)

9.(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

(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诗,且都是以________事件为题材。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指军队发生哗变,而在这五年前的七月七日曾海誓山盟永为夫妇。

言沉溺声色之当年,何尝料及不能保其宠爱至今日。

极具讽刺意味。

B.“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在对比中嘲讽了唐玄宗的“七夕笑牵牛”,还不

C.《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直抒胸臆,盛赞唐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

D.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讽刺意味处处隐在。

(3)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

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

10.(7分)(2020高三下·哈尔滨开学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②,诗句夜裁冰③。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①祐之:

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

②酒杯秋吸露:

运用典故,“河东项曼斯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

曰:

‘去时有数仙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

居月之旁,其寒凄怆。

口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

每饮一杯,数月不饥。

’”形容一个人秋来饮美酒的惬意。

③裁冰:

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鼎”“山林”运用比喻修辞,分别喻指奢侈豪华的生活、隐居乡野的生活,这句诗指出富贵、隐逸的生活都是梦幻。

B.“人间宠辱休惊”一句,劝导族弟辛祐之面对人间得失荣辱,无需心惊,体现了淡泊旷达的人生态度。

C.下片前两句回忆了往昔与族弟辛祐之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情真意切,清丽洒脱。

D.作者在下片运用虚写、设问、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离别时对族弟辛祐之的深厚情意。

(2)这首送别词结尾写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洒脱豁达,极具辛词特色,请简要赏析。

11.(8分)(2017高一下·福建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②流水,《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

“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郭璞注:

“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颈联处使用俞伯牙与钟子期和“霜钟”的典故来表达自已和蜀僧浚是人生的知音,都曾具有大济苍生的抱负。

D.“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E.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2)

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

12.(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①,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②,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③,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日角:

指隆起如日的额骨,古代以为是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

②隋炀帝很喜欢收集萤火,广种垂柳,劳民伤财,以供个人玩乐。

③陈后主:

南朝陈皇帝。

公元582—589年在位。

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1)此诗颈联颇受赞赏,请分析它使用的艺术手法。

(2)此诗尾联蕴涵丰富,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13.(7分)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晴①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②,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③,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④,归飞体更轻。

【注】①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

这年春天。

李商隐跟随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赴桂林,在郑亚幕府担任幕僚,颇受厚遇。

桂林的幕僚生活,成了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历程之中一小段相对平静的路途。

本诗便是到桂林后不久的一个傍晚,远离政治斗争漩涡的诗人观景所作。

②夹城:

两层城墙,中有通道,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芙蓉院之间都有夹城相连。

③并,相当于“更”、“又”的意思。

④越鸟:

指南方的鸟越,古越池(今两广一带地区)。

幽草:

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

高阁迥:

高阁,诗人居处的楼阁。

迥,远。

微注:

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1)这首诗中,作者观景的立足点是________;这首诗全篇的核心句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哪些形象引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自身命运的联想?

请选择其中某一形象,结合作品的整体情调,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4.(8分)(2017高二上·辽宁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

唤愁无限,可奈流莺。

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

是多少、长亭短亭。

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因生病而无法饮洒消愁,本是悦耳动听的黄莺的啼叫,令其心生厌烦,衬托出其内心的愁苦。

B.“花惊寒食,柳认清明”中“惊”“认”两个动词相对,分明而严整,富有感情色彩和动作表现力,把见花柳而惊知寒食清明已至的情态活脱脱地表现出来。

C.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清明后一天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D.上片的流莺、花柳皆是眼前身边之录,对于词境皆止于描述而没有开拓意义,“天涯”一句却既融入了上片诸景,又高瞻远瞩,开拓出“长亭短亭”使全词豁然开朗。

E.柳梢青不仅是这首词的词牌,同时又是本词的题目,下片的“天涯翠巘层层”写主人公看到层层群山变绿的景象,这句与后面代表春风的“东风”一词均在点明题目“柳梢青”。

(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15.(7分)(2019高一下·遵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

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

月淡潮平。

便须携酒访新亭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

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

南宋灭亡,被得押赴北上。

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②新亭:

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