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649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密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

解密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分层训练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析版

解密11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发展

A组考点专练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巴黎公社

1.(2020·山东济宁二模·13)“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

”上述内容应出自

A.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亚当·斯密《国富论》

C.圣西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

D.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㈡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题干中“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说明国家要控制经济,“对一切儿童实行公共和免费的教育”,说明国家要重视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说明国家对儿童健康的保护,据此可知,题干中的内容出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故选D项;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中主张私有财产的神圣性,排除A项;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主要阐述自由主义经济的思想,排除B项;圣西门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中着重论述了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排除C项。

【答案】D

2.(2020·广东江门一模·34)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大学的课堂。

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

据此可知

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领域的主题        B.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高潮

C.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        D.苏联模式得到知识界的普遍认可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㈡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3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要求教于马克思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受到较多关注,故选C项;材料主要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排除A项;西方社会关注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恢复发展经济,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排除B项;材料西方国家借鉴苏联模式中的计划干预,并没有普遍认可这一模式,排除D项。

【答案】C

3.(2020·北京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12)“《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

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

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

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                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㈡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表明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故选D项;《独立宣言》的颁布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材料的内容是《共产党宣言》,排除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材料的内容是《共产党宣言》,排除B项;《人权宣言》是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排除C项。

【答案】D

考点二俄国十月革命

1.(2020·广东深圳二模·34)1917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

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据此可知

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            B.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

C.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㈡十月革命的胜利;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4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材料列宁“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能够首先在俄国取得成功,列宁从国情出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故选C项;材料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胜的可能性,排除A项;B项是七月流血事件,排除B项;D项出现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排除D项。

【答案】C

2.(2020·山东5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13)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期间通过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等一系列法令,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

这一认识是基于这些法令

A.结束了临时政府的统治                        B.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规定了工业国有化                                D.以彻底改造社会为目的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土地法令》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其主要目的在于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和平法令》的主要内容是退出一战,这两个文件都为彻底改造社会提供了条件,故选D项;十月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属于革命途径,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意义,排除A项;《土地法令》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与《和平法令》内容无关,排除B项;《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内容都与工业工业化无关,排除C项。

【答案】D

3.(2020·北京朝阳区一模·13)1917年11月7日的俄国刚刚结束了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局面,随即遭遇到国内白军和来自英、法、日、美等14国协约国武装干涉。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也有着相似的“经历”。

两个新生政权都

A.遭遇两次世界大战后格局调整            B.建立立法权行政权统一的政体

C.国内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D.迅速实现国有化力图应对危局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比较异同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俄国……随即遭遇到国内白军和来自英、法、日、美等14国协约国武装干涉”和“中国也有着相似的‘经历’”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国民党残余势力破坏和外国势力敌视且中俄都面临国民经济崩溃情况,故选C项;据所学一战1914—1919年,1917年一战尚未结束,排除A项;据所学,新中国人大立法,政务院行政,排除B项;据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才开始三大改造,排除D项。

【答案】C

考点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

1.(2020·北京西城区一模·13)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

“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

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形式。

”这里的“错”是指

A.没收地主和皇室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

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C.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货币和商品贸易

D.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体制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可知,这里的“错”针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货币和商品贸易,故选C项;A选项是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的内容,其并不涉及消灭市场的规定,排除A项;B选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B项;D选项不符合题干中“立即”的史实,排除D项。

【答案】C

2.(2020·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第二次联考·34)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份文件中指出:

“……还存在着现在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有时甚至是复苏)……为了对抗资本主义的加强,加紧抵制小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文件应发布于哪一时期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工业化建设时期                                    D.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

【考点】新经济政策;⒉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的成立;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4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存在着……残余”“复苏”“加强”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仍存在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方式,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并恢复自由贸易,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题意,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公有制,取消自由贸易,并不存在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方式,排除A项;工业化建设时期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勃列日涅夫改革加强了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坚持计划经济,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B

3.(2020·广东二模·35)马雷舍夫在《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统计了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1928年占比54.5%,1932年占比70.7%,1937年占比77.4%。

这种变动表明

A.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                    B.苏联经济政策急需调整

C.苏联避免了经济危机影响                    D.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减少

【考点】“斯大林模式”;⒊斯大林模式;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4题);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据材料“《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可知,这种变动应与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否有关,再据工业的比重数据可知,工农业比例出现严重失衡,说明苏联经济政策急需调整,故选B项;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其本身有很大弊端,且材料强调的是工业比重,不能完整的反映斯大林模式,故无法表明其取得巨大成就,排除A项;这种变动是苏联国内政策实施的结果,与经济危机并无直接关系,且C选项“避免了”一词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比重的增加,但无法看出农业资本投入的情况如何,排除D项。

【答案】B

考点四苏联三次社会主义改革

1.(2020·山东潍坊一模·14)1958年,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

这一举措

A.扩大了地方发展经济自主权                B.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

C.顺应了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D.是经济新模式的重要探索

【考点】赫鲁晓夫改革;⒈赫鲁晓夫改革;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材料中“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相符,故选B项;扩大了地方自主权,与材料中“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矛盾,排除A项;加速发展战略是80年代中期,与“1958年,赫鲁晓夫”不符,排除C项;“力争1961年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赶上和超过美国”是苏联长期执行的计划指令,排除D项。

【答案】B

2.(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二·34)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23%。

出于争霸的需要,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重点仍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

这一决策给苏联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                        B.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

C.工农生产积极性的缺乏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

【考点】勃列日涅夫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