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空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5608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和空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和空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和空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和空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和空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和空气.docx

《水和空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和空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和空气.docx

水和空气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一、课题: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2个塑料杯、1片玻璃、1张蜡光纸、1支筷子、2个试管、2根长木条、1个玻璃杯、1个塑料瓶(矿泉水瓶)、1个水槽。

五、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导入

1、出示一杯水。

这是一杯我们常见的水,你了解哪些水的知识?

2、水是一种液体,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液体?

3、所有的液体都相同吗?

今天我们就以水和食用油为例,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二、观察水和食用油

1、要比较水和食用油,你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强调:

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提倡用尝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物体。

2、学生观察:

提供给每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从多个角度

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比较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在后面的维恩图上。

3、组织小组交流水和食用油的不同,教师板书展示。

三、滴液比较

1、教师引导:

我们刚才比较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那么如果我们取出一滴水和一滴油,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2、教师讲解滴管的使用学生并讨论: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3、教师演示滴水滴和油滴的方法。

(注意:

同时滴在同一个物体上;滴的时候滴管不应拿得太高;我们观察时不应移动物体,可以蹲下身来,从正面、侧面来观察水滴和油滴有什么不同)

4、引导学生实践和展示总结。

四、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引导:

水和油的重量我们怎样比较?

2、可以用混合的方法比较,轻的应该在上层。

3、有将水倒入油中的小组吗?

(有将油倒入水中的小组吗?

)无论是将水倒入食用油中,还是将食用油倒入水中,我们都发现油浮在了水的上面。

4、教师引导: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油比水轻?

演示木条在水和食用油中的沉浮情况。

五、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

1、教师演示,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一些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请学生观察并回答

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六、总结提升

1、组织全班交流:

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处,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重点讨论它们的相同之处其他液体也具有吗?

这些相同点,固体也具有吗?

学生回答:

自己对水的认识。

学生自由回答:

油、饮料、牛奶……

 

学生:

看、听、闻、摸、用工具……

活动:

观察比较水和食用油。

小组讨论完成维恩图。

 

展示:

小组交流水和食用油的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

滴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实践,将观察到的液滴状态画下来,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体上。

展示学生的记录,并交流讨论。

(油在蜡光纸上的液滴比较扁,而水滴比较圆,在报纸上油渗得比较慢,水渗得比较快。

 

学生猜测:

可以混合、称重……

学生小组实验:

将水和油进行混合,观察。

交流实验结果,并尝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讨论:

为什么木条浮出水和油的液面的高度不同?

 

学生交流、小结,将两者的相同点补充到维恩图中。

 

学生总结。

 

附:

板书设计

一、课题:

《比较水的多少》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会导致结果的多样,标准单位的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单位测量液体的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统一,有助于确立科学的标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能较规范地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2、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多少,明确用标准单位测量使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四、教学准备:

给每组的材料: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五、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比较哪个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个不同的瓶子,里面装有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猜测,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说明理由。

2、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并说明为什么这么想。

(师可适当提示前面所学的关于水的特性,如会流动、有重量、有体积等,鼓励方法的多样性)

3、生实践操作后汇报结果。

(如出现结果差异较大或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

二、比较水多多少

1、师:

现在我们已知2号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吗?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

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

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

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

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

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

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

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引出量筒。

三、认识并使用量筒

1、师介绍量筒,并提示“测量要求”,问: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

和我们自制的刻度比较,有哪些区别?

为什么量筒要平放?

为什么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

2、请学生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量筒,或上课时间不够,可采用教师演示方式进行)

3、师:

你们知道这样一瓶矿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吗?

(出示食物或照片)这个数值就表示了一瓶矿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体积了。

学生:

猜测哪个多,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回答:

实验?

讨论,比较不同的方法,选择操作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讨论测量方法

预设1:

生可能会直接说用有刻度的杯子,师需追问:

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

假如没有有刻度的杯子,该怎么办?

预设2:

生可能一时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师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盖等材料提示、引导,交流这些材料可怎么用。

预设3(可接预设2):

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帮助测量,师可追问:

用小杯子量了,还多出半杯怎么办?

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确,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学生小组认识量筒。

明确量筒的作用,刻度和读数的要求。

学生实验:

用量筒测量三瓶水的多少,并汇报测量结果。

 

 

附:

板书设计

 

一、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2、过程与方法:

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物质借助其他媒介,感知它们的存在;用多种方式对物质进行比较,观察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科学的结论需要客观事实(证据)来加以证明。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空气确实存在,知道空气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

用实验证实空气确实存在,比水轻,也会流动。

四、教学准备:

每组2个透明塑料袋、2个玻璃杯、1个水槽、1根香、1个打火机、1个吹泡泡器(或吸管)、1杯洗洁精或肥皂水。

每个学生:

气泡图记录纸一张、维恩图记录纸一张、实验记录纸两张。

五、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我们知道的空气

1、师:

还记得我们上次“猜测水在哪个袋里”的活动中,是怎么知道空气在哪的?

2、关于空气,我们还知道什么?

请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填写到气泡图中。

3、交流,师帮助整理,形成班级的大气泡图。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想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

二、空气的存在

1、空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都说袋子中有空气,怎样才能证明袋中确实装有空气?

2、师:

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或许能帮助大家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请大家分组讨论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并利用材料操作一下,请注意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的结果。

3、(渗透“有些东西我们看不见,但并不是不存在”这一科学观念)

三、比较空气和水

1、师:

既然空气确实存在,那么空气和水相比较,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出示关于水的维恩图,请学生回顾所知道的关于水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水和空气进行有联系的比较,扩大认识视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水和空气的不同?

比如:

空气和水,谁轻谁重?

水会流动,空气会流动吗?

3、讨论证实的方法,重点对“空气会流动吗?

”进行展开。

4、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和不同点,并把比较的结果记录到维恩图中,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

学生自由回答

讨论:

填写气泡图

交流:

学生小组回答,并总结。

 

学生猜想。

 

学生实验观察。

汇报交流证实空气存在的方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结果,说明是什么事实证明袋中空气确实存在。

 

学生认识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完成维恩图

展示汇报

 

 

附:

板书设计

 

一、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教学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泥。

五、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学生讲述,教师提问:

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

2、教师演示并讲解“空间”、“占据”的概念。

我们也来学学乌鸦,把小石子放入瓶里,水会怎么样?

为什么?

(板书:

占据空间)把水倒掉,杯子里还有物质吗?

(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否也占据空间呢?

(板书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体验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1、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

(不倾斜瓶子)

 

2、教师引导:

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

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三、杯中的纸会湿吗?

1、教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

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教师演示实验。

3、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讨论: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提问:

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给出实验材料:

漏斗,乒乓球,气球,塑料瓶。

5、小组讨论并将实验方案进行演示。

四、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讲解演示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相同部分,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

3、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学生回答:

石头占了水的位子,把水挤上来了。

 

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

橡皮泥有什么作用?

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

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

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

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并思考实验原理。

 

学生预测,并说明原因。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并给出自己的方案。

并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

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学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附:

板书设计

 

一、课题:

《空气有重量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2、过程与方法:

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确称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

2、教学难点:

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四、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准备:

1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根细线、1块橡皮泥、1个气球、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演示实验材料:

1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给每个学生准备:

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

五、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反思

一、空气有重量吗

1、师:

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

有什么办法证明?

2、指导。

(建议:

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

3、引导学生制作简易天平,并调平衡。

思考:

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

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

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

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

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

方法1: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方法2:

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

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

1、师:

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

2、师演示:

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持皮球的大小一致)

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

思考:

说明了什么?

四、单元小结

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

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2、引导学生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3、出示更多物质图片,将其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

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

学生自制小天平,小天平调平。

(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

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

(分组实验)

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

 

学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

思考:

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

(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

学生根据对比表分析:

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看谁水的标准更合理。

 

附: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