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5582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docx

区域经济学地区报告

区域经济学地区

报告(凯里——黎平)

小组成员:

朱菲、雷邦英、杨昌煦

目录

黎平县的基本概况1

自然资源1

1、土地资源1

2、水利资源2

3、林业资源3

4、矿产资源3

5、旅游资源4

非物质文化遗产4

侗族大歌4

黎平县的GDP5

SWOT分析6

strengths(优势)6

weaknesses(劣势)6

opportunities(机会)6

threats(威胁)7

黎平县的发展规划7

区域经济政策7

黎平县的基本概况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南部,东毗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安县,西连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北接黔东南州锦屏县、剑河县,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

全县辖15个镇、8个乡、2民族乡,县辖面积4441平方公里,人口55万(2012年)人,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

县内聚居着侗、汉、苗、水等众多民族,其中侗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71%,是全国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因而有“侗乡之都”的美称。

黎平是贵州省五个省直管县(市)之一。

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第一城,有”杉海粮仓油壶”,"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

自然资源

黎平县的资源主要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1、土地资源

根据1996年土地详查结果统计,全县土地总面积666.62992万亩,折合4441平方公里,农业人均16.17亩,在黔东南州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占有耕地1.27亩,其中稻田1.14亩,旱地0.1亩,菜地0.04亩,属于人多地少的县份。

境内耕地零星分布于海拔400——1000米的冲沟坡塝之间,以6°~15°、15°~25°两个坡度级的面较大,耕地利用程度中等,一年一熟耕地占耕地面积的39.51%,一年两熟耕地占56.59%,一年三熟耕地占3.68%,轮歇地、间作地占0.04%。

人均园地0.05亩,人均林地11.1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人均0.17亩;交通用地人均0.03亩;水域人均0.13亩;未利用地人均0.93亩。

[4]1993年第二次土地普查,全县土壤有5个土类、16个亚类、40个土属、97个土种。

地带性土壤有黄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石灰土、水稻土。

自然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力以中等肥力居多,占总土壤面积的56.31%,上等肥力土壤占4.31%。

经土壤养分含量化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为丰富,潜在养分丰富;速效钾含量较高;速效磷普遍偏缺。

2、水利资源

黎平县属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全县江河径流总产水量约26.60亿立方,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80210千瓦,其中长江水系42820千瓦,珠江水系37390千瓦,可开发电能为3172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5﹪,其中长江水系16060千瓦,珠江水海15660千瓦。

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78公里,高于全省平均值0171公里。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

全县地下水蕴藏量达2.8亿立方米,占地面水的10.7﹪。

全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占地4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

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

3、林业资源

林业是黎平的传统产业,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

木材畅销江淮两广。

260多年营林的风风雨雨,黎平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营林经验,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

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

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

4、矿产资源

黎平县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产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硅质原料,水泥用石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

矿床、矿点(矿化点)106处。

其中37种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68处。

探明储量属大型矿的有8处,属中型矿的有16处。

截至2005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矿种主要有5种,共有各类持证矿山19个,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

在各类持证矿山企业中,按矿种分有:

金矿1处,硅石矿1处,锦石板材矿2处,建筑砂6处,砖瓦粘土矿9处,按矿山规模分,均为小型矿山。

5、旅游资源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这里居住着大量的民族人民,其中主要以侗族为主,所以侗族人民的各种风俗习惯和特点都成为我县的旅游特色。

旅游主题主要以侗族的特色建设、民族风情、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等等,特色建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鼓楼、风雨桥;民族风情表现为人民的热情和对待生活的美好愿望,人们载歌载舞,祈祷风调雨顺,平平安安;地理环境优美,那里有世界上的伟大杰作——梯田,一层一层的稻田犹如鬼斧神工般层层叠起来,蜿蜒的又像一条美丽的绿色丝带;那里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侗族的村村落落,侗族的文字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智慧,纯手工的服装堪称奇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已经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由无伴奏、无指挥的万人合唱的民族歌曲,得到了世界的肯定,天籁般的歌声是侗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心而演奏出来的。

经过6年多的努力,侗族大歌日前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贵州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世遗。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审议并批准76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贵州侗族大歌也名列其中。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三龙侗寨是黎平县侗族民歌原生态文化社区之一,具有极为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这里的侗族人民“用歌传情,以歌养身”:

用歌陶冶情操,用歌制定村规民约,用歌表达生活状况……日积月累,形成了无数的歌谣,共有侗族大歌、琵琶歌、叙事歌、笛子歌、牛腿琴歌、河歌、礼俗歌、踩堂歌、骂俏歌、哭歌、拦路歌、戏歌、玩山歌、酒令歌、累朗歌、儿歌等16种,有句话称:

“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三龙的歌”,赞的就是这里的歌谣数量。

在这些歌中,以侗族大歌最为声名远扬,该歌种曾在中央电视台演绎并获奖,其中的“嘎能亮”(三龙的蝉之歌)于1986年在巴黎演绎时轰动世界,被学术界誉为“清泉闪光的音乐”。

而侗族大歌之所以有如今的名声,追溯侗族大歌的发展历史,和贡献,都和黎平三龙息息相关。

饮水思源,勿忘挖井人,三龙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

黎平县的GDP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经初步核算,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37783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2417万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619万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04万元,增长20.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9:

30.7:

46.4调整为21.8:

30.9:

47.3。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9%、33.8%和55.3%。

SWOT分析

strengths(优势):

已建成通车的厦蓉高速公路、黎洛高速公路过境黎平县,加上2005年通航的黎平机场,以及在建的贵广高速铁路经过黎平县内境内,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黎平的位置优势。

weaknesses(劣势):

1、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在即将“拆县建市”的基础上,各方面的资金投资都会产生巨大的压力;2、教育事业的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小学教育,通过与周边地区的教育事业的条件对比,实在还是不够成熟;3、医疗设备差,虽然拥有一所二甲医院,但是对于当地人民来说门槛过高,因此也就体验不到先进设备的医疗手段;4、环境还要继续提高保护意识,随着发展的快速,环境的质量在不断的下降,特别是水域。

opportunities(机会):

由于交通的发展便利,得到了与周边地区更好的合作,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投资优惠政策,更加吸引了投资商在本县的投资,加快了本县和外面的经济流通,同时,招商不仅提高了GDP的增长,还保障了就业率的提升,人们不用出远门也可以在家轻松工作。

threats(威胁):

1、外来人口的投资虽然可以提高GDP的增长,但是本县的GNP就不一定会成正比而增长,反而会渐渐取代本县应该发展的步伐;2、同一行业中,本县企业将受到严重威胁,利润减少;3、通过调查知道,虽然本县每年经济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很慢,严重影响本县经济的发展趋势。

黎平县的发展规划

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黎平发展,提出黎平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撤县建市目标。

该县抢抓历史机遇,把撤县建市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全速推进撤县建市工作,力争在2014年提前实现撤县建市,尽快将黎平打造成为“红色侗都”、“泛珠三角后花园”、“黔东南州次中心城市”、“黔湘桂接边区域中心城市”及“国际专业旅游城市”。

区域经济政策

一、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产业化创造良好条件。

2、建立主导产业,培植产业发展基地。

二、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绿色保健产品

1、黎平茶油,早在解放以前就已畅销两广,它具有色清味香、营养丰富、且耐贮藏、不易酸败变质的特点,并有保健和治病作用,是优质的食用油。

2、山核桃除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外,其果仁的蛋白质含量达18.3%,还有多种维生素,在医药上具有润肠滋补抗衰老的功效。

3、薇菜,又称紫萁。

4、竹笋。

三、开发名特产品,推动种养殖业结构调整

四、开发旅游产品,展示民族工艺,促进旅游业发展

五、因地制宜,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