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庞卓恒.docx
《史学概论庞卓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庞卓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学概论庞卓恒
历史学本体论
(1)
第一章历史学从潜学科发展成为科学历程
1、古代潜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程过程,有相似之处,但是更应该注意区别:
潜科学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现代科学史将研究对象的表现归因于客观存在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于实践中检验的知识体系。
2、史学经历了:
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的古代史学;人性-理性史观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唯物史观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
3、天命-神学史观(唯心史观)
形成条件:
1、经济条件差,必须与一定范围内的首领集团形成依附关系。
2、在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将原因归于命定。
3、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将天命观升华为统治神学,成为主体意识形态。
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被这种观念所支配,从而形成把天命神灵作为一切社会历史现象变化的终极原因、共通之理的历史观念。
这种史观和史学的最根本来源是人们在以人的依附关系为总特征的狭小共同体内的生活体验。
4、人性-理性史观(唯心史观)
形成条件:
1、西欧特殊封建农奴制使农民、手工业者摆脱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财产独立成为可能。
2、农奴生产力的提高时自身力量不断加强为城关市民的产生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3、由于农奴人身独立成为可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是他们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社会历史观
由此,才促成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们认为人性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变化的终极原因。
【其中包括的人本主义史观和科学主义史观(结构功能主义史观),其中要说一下科学主义史观,它对影响社会历史因素归于各种结构、法制、模式中,但却不能说明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且往往以人性、上帝意志为原因又陷入唯心主义。
】
5、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普遍规律:
人类自身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推动自己物质和精神的素质、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也推动自己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本章末尾讨论了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以及20世纪新史学、复兴叙述史、后现代主义史观的特点来引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的阐释。
历史学本体论
(2)
(第二章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一、偏颇、诘难和困惑
(一)偏颇
由于唯物史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偏颇,因而使反对者有了诘难的把柄,是拥护者产生了困惑。
首先要明白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普遍规律。
这就是:
人本身,或者说,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是推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终动力,这就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忽视了唯物史观的界说(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给予确切、简要的说明),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或历史发展的动力时忽略了动力来自人本身的实践,而着重强调“矛盾就是动力”或“动力来自于矛盾”,强调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素质的发展是由各种矛盾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见物不见人”忽略了人自身的作用。
这样,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
这样的偏颇理解,无论是用于指导现实的实践,还是用于指导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都往往导致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的不良后果。
(二)诘难
由于我们对唯物史观的偏颇理解,使一些反对者有了诘难的机会
其中,理论上,对唯物史观和它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加以诘难和抨击的突出例子便是波普尔的反论。
波普尔将唯物史观和它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曲解为命定论式的“历史决定论”,其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便是专门批判唯物史观的。
书中将唯物史观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与宗教神学的天命论、宿命论和法西斯主义的种族决定论混为一谈,全都称作“历史决定论”,一起加以鄙弃。
波普尔用“五段论”来证明历史根本无规律可言,并由此断言“历史决定论”必然崩溃,其“五段论”是:
1、人类历史的行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
……
2、我们不可能用理性的或科学的方法预测我们的科学知识的未来发展。
……
3、因此我们不可能预见人类历史的进程。
4、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否定……建立像理论物理学那样的历史的社会科学的可能性,不可能有一种为历史预见提供依据的关于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
5、因此……历史决定论已走向崩溃。
我们应当纠正的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身就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任何人之外的神秘力量——包括抽象的概念或结构运动的神秘力量——支配的“规律”。
它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仅仅是指不以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它肯定大多数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活过程决定的大多数人或显或隐的意愿,决定着历史的总趋势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
关于第二条,我们对任何事态发展的预测能够准确到什么程度,首先取决于我们队决定该事态发展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掌握到什么程度,还决定于我们对决定该事态发展变化的“初始条件”掌握到什么程度。
另一个反对唯物史观的突出例子是马克思·韦伯的反论。
韦伯认为唯物史观颠倒了经济状况和精神状况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认为“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这样的一些概念曲解为处于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之外的某些外在的经济条件,或自身的实际生活过程开始之前的某些既定的物质条件,而不是人们自己的生活实践过程本身,而这是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唯物史观不否定,这些客观的历史条件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是每代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的。
存在决定意识,所说的存在是物质实践,而不是单纯的外部客观的物质条件,因此韦伯的颠倒只说是在误解了“存在决定意识”这句话的前提下所说的。
(三)困惑
总的来看,过去对唯物史观的非难,都是由于我们的一些论著对唯物史观的阐释上存在缺陷,使人们对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理论产生困惑。
忽略了唯物史观本来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界说。
二、简单化、机械化和教条主义倾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教训
这种倾向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界说的偏颇理解,忽略了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但这一理解的产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1、马恩著作中的纯理论的阐释著作较少公开发表,且都是在20世纪以后才出现,对其的把握欠佳。
2、由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面临着夺取政权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问题,论证无产阶级夺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成为重点,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欠佳。
3、反对者非难的主要方面是物质性因素与精神性因素关系方面,而忽略了唯物史观的界说问题。
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唯物史观之所以被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从理论体系来看,是因为它的前提或出发点是人,它的归宿点也是人。
这个人是“现实的人”(RealMen)“有生命的人”(LivingMen)它的含义与唯心论者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者所说的抽象的人,“幻想中的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区别:
1、它指的是能动性的人,是从事历史实践活动的人,而不是在历史发展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
2、它指的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3、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由于个人实践活动的发展,改造了客观世界也改造了主观世界,使个人对历史的发展所作出的改变能力越来越大,这样的人的历史发展过程被马克思指出是“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由此,马恩把历史最终归结为现实的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可以看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活动着、发展着的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为前提,还是以想象中的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和他们的“意识”为前提,就成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的分水岭。
其实,人们常说的人性,不过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性必然要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实际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
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它的归宿点就是揭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实践活动怎样推动他们本身——包括他们的人性——和他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历史学本体论(3)
什么是历史发展规律
一、什么是规律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规律。
从19世纪到20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什么是规律的问题,但是答案并不理想。
19世纪是认识宏观世界的经验自然科学全盛的世纪,也是基于从哲学上对经典力学定律的片面理解而兴起的机械决定论和实证主义的归纳逻辑在科学方法论中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到20世纪,人类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推进到微观世界以后,发现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不可能按经典力学定律做出精确测定,只能做出统计概率性的描述,确认了“波粒二象性”和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而且从哲学上把“测不准原理”解释为对客观物体本身的“不确定性”的确认。
由此,决定论的确定性遭到怀疑和否定,非决定论受到青睐。
赫胥黎对孔德和密尔的规律定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表述为:
规律就是“因果链条的不变秩序”。
但“因果链条”和“不变秩序”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则没有明确的答案。
波普尔也提出自己的观点,正确地对“进化过程”或“进化的‘不变秩序’”的描述与科学的“因果规律”的表述区别开来。
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描述。
只有包含了“因果链条”的“不变秩序”的表述,才称得上“因果规律”表述,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这种包含着“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规则”的全称判断,才称得上“因果规律”。
总之,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律”,实际上有两个类别:
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然而,对于“规律”的认识过程,则有这样的认识:
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科学认识的历史表明,人们大都是先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做出单纯的经验归纳,概括出经验规律,然后才进一步探寻到决定那些“不变秩序”存在的“因果必然性链条”,上升到对因果必然性规律的认识。
普通规律的认识:
必须是能够从共同的因果必然性上既揭示出相同或相似形态出现的必然性,又揭示出相异形态出现的必然性的规律,才称得上是普遍规律。
何谓“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
“一元”就是作为“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的物质实体及其特性。
“多因多果”就是指该实体在影响它的多种多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必然出现不同反应,从而相应地产生出多种必然的结果。
科学地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论”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的决定论,避免陷入机械决定论、非决定论和多元折中论的困境。
我们可以认为,科学规律就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关系在“普通-特殊-个别”的不同层次上覆盖和被覆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简单的说,人类社会历史运动变化吗,也有自身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决定人类社会历史一切运动变化的“终极事实”和“终极原因”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二、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我们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见到的社会形态演进序列有三种归纳:
(一)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态演进序列归纳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归纳为三大形态或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归纳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但是这些是不是“普遍规律”呢?
实际上,马克思虽然对社会形态演进序列作过多次论述,但从未把任何一种演进序列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他所作的演进序列的阐述,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
事实上,马恩承认的所谓“历史普遍发展规律”是:
人们为了吃、喝、住、穿,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世代相继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必然推动物质生产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怎样证明这是一种没有例外的因果必然性的普遍规律?
关键是怎样理解生产力,用什么标准衡量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原意作出的衡量生产力的标准是:
人们运用一定的劳动资料和生产技术从事物质生产的实践能力。
既然是能力,就只能用“效率”来衡量了。
即用劳动者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的人均量来衡量。
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剩余产品率,才有可能实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社会才有可能脱离原始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这一根本的因果必然性内涵,必定是相同的。
长期以来,人们把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误解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遵循某种统一的演进序列的规律,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有悖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
历史学本体论(4)
历史发展规律中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
一、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客观限定性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人们虽然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只能在不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既定条件下去创造。
2、每一代人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发展有一个不能随意超越的自然历史过程。
3、人类只要还没有经过那些阶梯使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分工规律制约下,局限在一些固定的活动领域求得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关系在于,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限制。
二、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和不可跨越性
马恩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演进序列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论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任何时候,人们的实践能力所达到的发展程度都是他们的主体能动性的前进力与那前进力所遭遇的客观限定性带来的阻挡来的交接点所在:
主体能动性每前进一步,就促使客观限定性后退一步。
三、自然条件对人的制约和人类控制自然界能力的发展
客观限定性与主体能动性的关系,还可以通过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程度地变化和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界的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来考察。
不同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遇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是导致各民族历史进程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但各个民族都要在既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通过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使自己突破客观限定性而获得自由的程度不断增长。
这是共同的、必然的规律。
四、历史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
也就是说,具备了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预期的前景就一定会变为现实,否则,就必然不可能变为现实。
历史学本体论(5)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探索中的进展和困惑
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这几种观点:
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或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
3、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或最终动力
4、人们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5、各种因素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
马恩实际上是把“动力”分为两类:
1、“最后动力”,即原动力;2、非原动力的动力,相对于“最后动力”而言,往往被称为“直接动力”
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最后动力”就是“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而这两个因素中,生产力又是更为根本的因素。
个人生产力好比是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原子”。
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力的发展史最终归结为“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一切来源于经济运动由反过来对经济运动发生反作用的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动力,都是“直接动力”。
经济运动是指劳动者的物质生产活动推动的“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
“最后动力”与“直接动力”的关系,就是一个终极原因与多种因素作用之间的关系。
合力:
既然推动历史发展的除了“最后动力”之外,还存在着许多种杠杆或直接动力,所以不能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某一种单一的动力的作用,而只能是多种动力形成的合力的结果。
三、四、通过中西两个实例来说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进化潜势定律:
“处在一个既定进化阶段的形态越加具有特性和适应性,它进入下一阶段的潜在势头就越小”;“如果某一族群的随后阶段的进步不可能在它的后代中进行,则相继而来的进化阶段就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发生”。
“最后动力”是受到了激励,还是受到了束缚和压抑是决定文明兴衰的科学规律。
从而可以说明为什么近代西欧崛起、中国从唐宋后逐渐衰落。
历史学方法论
(1)
历史研究方法
一、史学方法论的内涵和两类史学方法的区分
制作有形的物质产品需要有形的物质工具和材料。
制作无形的精神产品需要用无形的精神工具。
那无形的精神工具是什么呢?
就是研究方法。
方法和方法论的区分。
方法如果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的话,方法论便是“决定这些方法如何运用和阐释的原则”。
简言之,方法论就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就是关于各种研究方法的性质、特点、功用以及怎样适当地运用的理论。
而史学方法论就是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等所做的理论阐释。
史学方法论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根据不同的历史研究对象和任务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的问题。
因此,它首先需要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不同性质、特点和适用对象做出明确的区分。
怎样才能对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呢?
首先要弄清楚,研究方法和研究任务的关系。
不同的研究任务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即我们只有根据不同的研究任务要求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个原则来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才能分得比较清楚、合理。
一切基础科学的研究都可以归结为“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样两项任务。
“确定事实”就是要弄清楚“是什么”(What)“解释事实”就是要弄清楚“为什么”(Why)。
科学研究的两种不同任务决定了需要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即确定事实的方法和解释事实的方法。
即技术性方法和导向性方法。
二、技术性方法
简单说来,技术性方法就是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
这些方法,本质上都是形式逻辑的归纳法和演绎法。
因此要讲一下归纳-演绎逻辑。
(一)归纳法和演绎法德含义和运用事例
1、归纳法
归纳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2、演绎法
演绎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区别和互补关系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
区别:
1、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知“一般”,其前提是众多“个别性”判断的集合,结论是“普通”性的判断;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推知“个别”,其前提是“普通”性判断,结论是“个别”性判断。
2、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大于”前提的范围,而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则“小于”前提的范围
3、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有或然性的联系,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性联系。
但实际上两种方法是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
1、演绎推理必须有一个“全称”判断作为前提,而要获得“全称”就要用归纳法去获得,然后去演绎验证,但验证也任然需要归纳法。
2、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若不经过演绎法验证为真,也始终不是安全可靠的。
但形式逻辑有其自身不能克服的根本矛盾。
突出表现在:
演绎法要求必须以具有普遍有效地必然性的全称判断作为大前提,才能做出完善的必然性的推理。
但运用归纳法却又只能获得或然性的、即并非“全然性”的“全称”判断,也可以说是带有虚假性的“全称”判断,而不可能提供出真正具有普遍有效的、必然性的全称判断。
也就是说,归纳和演绎逻辑存在着依靠或然性前提去寻求必然性结论的矛盾。
这不但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在实践上更是行不通的。
怎样才能使归纳-演绎逻辑具有或然性、虚假性的“全称”判断升华为真正普遍有效地必然性的全称判断?
这必须依靠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和其转化而来的指导原则或导向性方法的问题。
三、导向性方法
导向性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
那些原则实际上是由一定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
因而可以说,持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就会采用什么样的解释原则和方法。
目前常见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有:
1、主张自然和/或社会环境(结构、制度)决定论的机械唯物史观。
2、主张精神、文化因素(包括人性、理性)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3、主张物质、精神因素随机组合的非决定论的多元折中主义史观
4、主张生产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决定论的唯物史观。
和由此产生的解释方式:
1、运用统计归纳性的经验规律做解释
2、运用精神、文化因素(包括人性、理性、“常理”等)做解释
3、运用“多种因素随机组合”方式做解释
4、运用因果必然性规律做解释。
这些导向性方法或指导原则都是总体性的导向性方法或指导原则。
由这些总体性的导向性方法或指导原则还会派生出一些从属于它们的较低层次的导向性方法或指导原则。
如历时性方法、共时性方法。
但不能将共时性原则绝对化,这是不科学的。
四、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和互补关系
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
1、导向性方法是由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而技术性方法虽然在实际运用中总是与某种由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导向性方法联系在一起运用,但它本身作为纯技术性方法并不与任何特定的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相联系。
2、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而这两点则又决定了两者间的互补关系,因为:
1、既然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而科学研究主要就是做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两件事,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
2、技术性方法从推理的形式和技巧上有助于保证推理的严密性和首尾一贯性,但不能保证推理结论的正确性。
而科学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和相应的导向性方法虽然能够帮助研究者获得绝无例外的普遍有效地全称前提和同样绝无例外的普遍有效地必然性结论,却不能保证研究者能够缜密无误地进行演绎推导,尤其不能保证研究者获得达到科学结论所必需的充分而确凿的事实。
历史学方法论
(2)
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
一、什么是史料
可以说,历史学家通过对现实中的历史延伸体的了解,为追溯它的原形的运动过程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而这历史延伸体的基本线索,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痕迹。
而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一)史料的种类及其价值
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实物史料大体分为两种:
一是遗址;一是墓葬
文献资料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
文字资料分为:
史部类;经子集类;档案类;地方志类;甲骨和金石铭文类;外国人著述类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史料的搜集
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