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精品资料.docx
《论民族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族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精品资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民族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整合精品资料
论民族教育传统与现代的整合
民族教育的发展不是忽略民族文化传承,去追随现代化的发展,而是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衔接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接纳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结晶与生存智慧,融合少数民族区域知识和本土知识的价值,平衡民族教育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的发展。
作为民族教育的核心,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每一次民族教育改革中既是一次深刻的碰撞,又是一次艰难的抉择。
民族教育的公平发展是在传统性中有现代性,现代性中有传统性的交融共处中,延续传统并“扬弃”传统,实现民族教育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
协调就是一种平衡,是一种在矛盾运动中寻求的平衡,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平衡态。
即让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社会再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源泉,使民族教育在现代科技理性和现代化生活的催生下,衍生出现代性的特点,但不脱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独特性及传统性。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强制性大于自愿性,表演性强于文化性。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以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方式进行,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要载体,开设了以少数民族体育、歌舞、乐器、美术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这类活动不属于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实践,而是在当地民宗委、教育局等部门的强制性要求中不得已而为之的行动。
如某县按照省教育厅、省民宗委文件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教育局、县民宗委共同成立“某县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发到各乡镇和学校,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由此展开,一波高过一波。
这是强制性行为带来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应试的压力,这类活动会逐渐淡出。
如此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导致搞了很多浮于表面的只有强制没有自愿、只有表演没有文化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以表演和民族特色为目的的“进校园”和“进课堂”活动,不可能成为全校性的常规活动,更不能走进少数民族学生鲜活的现实生活,反而曲解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本真。
文化人类学认为,传承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是提高民族的生命力。
调查发现,乌江流域的很多学校将民族文化传承搞成一种轰轰烈烈的活动,有的地方和学校借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有的学校借助民族文化进校园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乌江流域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只关注了民族的有形文化,且停留在表层,学校的文化传承演变成了与少数民族相关的音体美文娱活动。
学校没有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缺乏民族精神的渗透;学校没有利用民族音乐、民族美术、民族工艺、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民族文化活的载体,去挖掘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核心力。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同一性而忽视多样性,强调现代性而忽视传统性,强调都市文化而忽视乡村特色。
①通过对乌江流域民族学校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表的查阅,其反映的内容与非民族地区教育的其他学校完全一致。
在民族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讲述少数民族文化的课程,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触摸不到自己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学和艺术,甚至本民族的语言。
事实上,由于受升学教育的影响,乌江流域的民族教育从教学内容到办学模式其特色都不鲜明,民族性和传统性体现不够,课程内容很少反映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方式。
很多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中小学教育仅处于“挂个牌”的状态,除在校名上冠以“民族”二字外,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区别。
乌江流域的民族教育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照搬全国模式,忽略地方特色和民族性。
通过随机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围绕成绩转,就是跟着考试“指挥棒”跑,唯一感受到的“民族特色”是大部分教师都用地方方言授课。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教学内容脱离民族地区发展实际需要的现象格外突出,没有建立起民族教育主动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需要并为之服务的有效机制,使民族教育中的教学内容、方法及人才培养,不同程度地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
一个国家“发达与不发达的真正区别,主要并不在于一小批文化贵族的存在,而在于教育在全体人民中更广泛的普及。
”②这句话真切地概括了教育普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首先应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教育的现代化。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在以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目的的“两基”攻坚战中大搞形式主义,蒙混过关。
很多学校以突击性的战略专注于“两基”攻坚的“政绩工程”,以完成指标为目标,用虚假的材料来掩盖民族教育现代性追求的现实困境。
华丽的“两基”攻坚战的战果,遮蔽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已经颓废的内力,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发展的表面繁荣孕育着教育的深刻危机。
当地学校为了使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符合国家标准,教师在假期辛苦地捏造假的学生花名册,从入学到毕业,哪些学生来,哪些学生去,都弄得严丝合缝。
为了真实,还编几个“转学”的情况,只要保证“数字推得转”,“数字经得起推敲”。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各个领域与现代性缺乏结合融通。
民族教育与社会其他各个领域间缺乏相互支持、相互渗透,从而难以形成观念灵活、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开放的民族教育体系。
民族教育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融入主流社会的能力,其目标应指向现代化的生活。
但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学校后却面临“文化中断”的困境,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甚至高中阶段的教育后,却不能融入主流社会,这表明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现代化价值追求出现偏差。
现代性是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成为民族教育发展的全部。
只有建立在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民族教育的发展才是内生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才具有全面性的特征。
③接纳地方性知识,汲取传统文化,不能用当代主流教育的价值追求强加于民族教育,应结合少数民族的愿望,符合少数民族的生活实际、文化要求及价值观,耦合民族教育的传统与现代,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平衡态,促进内生性发展。
现代民族教育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饱含民族的精神和价值,彰显了教育的现代性要求,承担着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任务。
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公平发展,应重拾民族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坚守民族发展的文化脉络,加固民族教育自我身份的认同。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注重教育、尚简勤学的文化传统,兼收并蓄的胸怀,敬畏生命、乐观豁达的生命情怀,以及和谐共生的精神,在民族教育中应有所体现。
应立足于乌江流域的文化传统,在充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与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理想相一致的教育制度,使民族教育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
同时,将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现代性内容与地方性知识、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涵化”,进而提升民族教育发展的自主能力和选择的能力。
民族教育的传统具有动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特性,一个民族的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形成,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④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持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是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否则,民族文化的消亡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也就谈不上国家民族的现代化。
⑤乌江流域民族教育的公平发展,应以其文化传统中固有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认知经验、生活方式为根基,以苗语、彝族语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尚简勤学的文化教育传统、和谐共生的道德教育传统为发展的内涵动力。
民族教育传统中能够被世代流传下来的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制度和形式,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和认识规律、契合民族教育发展的规律,必将成为民族教育现代化追求的强大动力。
应将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少数民族学生文化渊源、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加以结合,让民族教育奇葩散发出民族文化的幽香,让有“民族”之名的学校释放出十足的民族味。
在乌江流域,愈是传统民族习俗保存完好的村落愈表现出窘困的现实,愈是现代品性浓厚的村落愈表现出富足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这些地方,“现代”比“传统”更重要,村民对现代化的追求比任何人都迫切,教育无疑是实现他们现代化梦想的最佳途径。
在继承民族教育优秀传统的前提下,亟待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即将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教育观念、办学理念、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及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由此,帮助青少年获取进入现代化主流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适合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追求共性就是发展民族教育现代性,发展个性就是弘扬民族教育的传统性。
长期以来,不管是民族教育的管理者,还是民族教育的研究者,侧重于从民族教育发展与非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中,探索发展“共性”的政策措施,以便实现同步发展。
客观上讲,必须从“两基”攻坚目标全面实现、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布局合理等“共性”方面,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民族教育,这是乌江流域民族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应追求“共性”,这种选择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成员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丰富人类文化,却表现出了严重的不足,民族教育的“个性”发展有待加强,应防止“共性”取代“个性”。
“个性”发展关键在支点,乌江流域民族教育个性发展的支点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课程是开展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点。
应在弄清地方性知识的价值、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开发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社会历史、传统科学、民族艺术、语言文学等课程。
尤其要重视这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按规律开设“双语”课程,增加民族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通过课程整合文化,通过课程传承文化,通过课程积淀文化,通过课程发展民族教育的“个性”。
民族教育滋长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发展民族教育不能抛弃少数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和魂魄。
有根才有归属感,有归属感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民族教育发展中,既要追寻民族教育现代化的轨迹,也要涵养民族教育传统的根基。
传统性与现代性并非水火不容的对抗性矛盾,而是在碰撞中寻求交点和共同的支点。
从这个意义说,乌江流域民族教育是整合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是既帮助少数民族成员适应主流社会,又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