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docx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精华版
一、判断题
新课标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
2、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V)
不管这法那法只要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就是好法。
(X)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V)
5、《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仅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在数学课上也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V)
6、教师即课程。
(X)
7、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V)
8、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X)
9、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X)
10、从横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V)
11、从纵向角度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贸易独立性。
(V)
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V)
13、课程改革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V)
14、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X)
15..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间的关系. (V)
16.素质教育就是把灌输式与启发式的教学策略相辅相成. (X)
1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
18.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师生致力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V)
19.新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V)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初中数学课程为课标中规定的第几学段【第三】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本次课程改革明确了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共强调了几个改变【6个】
5、课标中要求“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这里要求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
6、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课标中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是【掌握】
7、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属于下面哪一部分内容【统计与概率】
8、课标中要求“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这里的运算步骤要【以三步为主】
9、《新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进行了很大的修改,过去的基本理念说: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新课标》改为: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10、什么叫良好的数学教育?
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11.旧的标准理念中,为了突破过去的东西,写的时候有一些偏重,非常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强调学生活动,《新课标》则强调:
.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既要培养习惯,又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12.《新课标》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13.《新课标》强调“从两能到四能”的转变,“四能”是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基础___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____思想__、__方法_____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现实___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__主人____,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__引导_____者与__合作_____者。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__全面_._持续、和谐地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___富有个性_______的过程。
7、数学教学是数学___活动____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8、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____改进___教师的教学。
9、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____活动经验________)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10、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_____充分___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11、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___记忆____概念的学习方式。
12、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____多样化_______的学习需求。
13、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___自主探究_与___合作交流____。
14、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__创造力________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1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___知识经验_________基础之上。
16、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情感与态度_______,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7、在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与一定的图形性质的基础上,从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___综合____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18、初中阶段《课标》中“数与代数”主要包括数与式、___方程与不等式___和__函数__三部分。
19.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20.《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
2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3.按照《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的发展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24.(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庞大的领域。
25.《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
26.《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7.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8.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2.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
33.《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35.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36.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40.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4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4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4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4.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依据是〈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
45.制定《课标》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是中国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4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7、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8、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49、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0、《新课标》的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四、简答题:
1、课堂教学应树立哪四个基本观念?
答:
(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答: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3、课堂教学有哪三个要求?
答: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4、怎么认识数学?
答:
《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
《标准》对数学没有采取简单定义的方法。
因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多元结构;社会与文化不仅推动着数学的发展,同时数学对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也起关键的作用;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中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从课堂教学的眼光看待数学:
大众数学、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
5、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哪些变化?
答:
数学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
与此相伴的是,教师的角色要作出改变。
《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是说,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
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再次明确这一点,意在进一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空间。
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墨迹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实际上《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望。
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
6、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答:
(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
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或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过程。
二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重视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三是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是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是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着眼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六是改革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角色转变?
一是实现传授者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三是教师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的价值;(3)数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4)数学教学;(5)评价改革;(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10、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通过哪些活动来体现?
答:
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并恰如其分地切入学生的争论,在合作的过程中引导,使组织的过程成为参与学生讨论的过程;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
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这样做的结果是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发展。
11、学生在课题学习的活动中,将达到哪些目标?
1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2体验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运用数学的自信心
12、怎么做才能提供给学生实践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1在课题学习中,教师是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
2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鼓励他们互相启发合作讨论,发展合作学习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3课题学习的重要特征是挑战性和综合性,须要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和交流。
4教师应鼓励学生个性和创造的充分发展。
5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以及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
13、简述课题学习的教学和评价策略
1提供给学生充分实践、思考和交流的空间
2提供适当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3注重课题学习后的教学反思,对课题学习评价以质的评估为主
五、论述题:
1、论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1、
(一)坚持“一个为本”
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
(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是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学生具有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考核成绩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是要在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
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二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身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
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定位也是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动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的。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和传统的电子教学媒体(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积极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2.阐述《课标》的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基础性)--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普及性)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性)
(2)数学的发展要在数学课程中得到反映
(3)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4)数学课程的内容要包括“过程”
(5)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6)教师的角色要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
(7)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8)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3、简述数学的基本思想内容包括什么?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如何理解“数学思想”?
答:
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下面的三个:
一个是数学抽象的思想,一个是数学推理的思想,一个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人类通过数学抽象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建立了数学学科,通过数学推理,进一步得到大量的结论,数学科学就得以发展,在通过数学模型把数学应用到客观世界中去,就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反过来又促进了数学科学的发展。
数学抽象的思想,能产生出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号表示的思想,对称的思想,对应的自然,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思想,优化的思想,随机的思想,抽样统计的思想等等。
数学推理的思想,还能派生出,像归纳的思想,演绎的思想,公理化的思想,转化划规的思想,理想类比的思想,逐步逼近的思想,代换的思想,特殊一般的思想,等等。
数学建模的思想,还能进一步派生出来,像简化的思想,量化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
三个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是大家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它们存在着深刻的本质联系,但是又有各自的特点。
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更多的说到数学方法,像换元法等等,但是这个数学方法它是不同于数学思想的,因为它处在较低的层次上,这个数学思想,往往可以用这样几个形容词来描述:
它是观念的,是全面的,是普遍的,是深刻的,是一般的,是内在的,是概括的。
而数学方法呢,可以用这样几个形容词来描述,它是操作的,局部的,特殊的,表象的,具体的,程序的,技巧的。
但是这两者是有关系的,数学思想是要通过数学方法去体现,数学方法又常常反应了数学思想。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测试题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B、目的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
A、一B、二C、三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