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419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密封胶试验方法.docx

密封胶试验方法

实验

建筑密封胶下垂度测试试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

检测密封胶下垂度,以判定胶体的流动性

二、实验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注入规定尺寸的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以垂直和水平的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流出模具端部的长度,从而依据一定标准判断出其流动性。

三、实验依据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GB/T13477.6-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流动性的测定》

四、实验设备配置

下垂度模具,鼓风干燥箱,钢板尺,聚乙烯条

五、试件的制备

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

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垂直方向:

a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见图1,放置24h。

b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2水平方向

a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见图2,放置24h。

b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

七、实验结果判定

下垂度在垂直方向上≤3mm,水平方向上无变形为合格

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1制备试件时,避免形成气泡,在模具内表面将密封材料压实,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放松模具背面的聚乙烯条。

2下垂度试验每一试件的下垂值,精确至1mm

3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实验,但只能重复一次。

当试样从槽形模具中滑脱时,模具内表面可按生产方的建议进行处理,然后重复进行试验。

.

实验二

建筑单组份密封胶挤出性试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

测定单组份密封胶挤出性

二、实验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挤出性。

三、实验依据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GB/T13477.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四、实验设备配置

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

五、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将待测胶挤入聚乙烯挤胶筒中,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24h。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在(18~23)℃下进行

2将试件从恒温箱中取出,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10)kPa。

3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

七、实验结果判定

挤出时间≤10s为合格

实验三

建筑双组份密封胶适用期测定试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检测双组份密封胶适用期,以判定胶体的适用性

、实验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双组份密封胶混合5min后,注入挤胶筒中,一定时间后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适应期。

三、实验依据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GB/T13477.4-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四、实验设备配置

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

五、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双组份各自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24h。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试验在(18~23)℃下进行

2将双组份各自从恒温箱中取出,将双组份密封胶混合5min后,注入挤胶筒中,密封尾塞,从两组分混合时开始计时,20min后开始试验。

3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10)kPa。

4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

七、实验结果判定

挤出时间≤10s为合格

八、实验注意事项

1双组份混合应在负压0.095MPa以下真空条件下进行,混合时间为5分钟

2组份试验样品两组分的混合比例应符合供方规定,其中A组分(基胶)取样量至少500g

实验四

建筑密封胶表干时间测定方法

一、实验目的

测定建筑密封胶表干时间

二、实验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试样填充到规定形状的模框中,用在试样放置薄膜或指触的方法测量其干燥程度。

报告薄膜或手指上无粘附试样所需的时间。

三、实验依据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GB/T13477.5-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表干时间的测定》

精心整理

四、实验设备配置

黄铜板:

尺寸19mm×38mm,厚度约6.4mm

模框:

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内部尺寸25mm×95mm,外形尺寸50mm×120mm,厚度3mm。

(需要外加工)

玻璃板:

尺寸80mm×130mm,厚度5mm

聚乙烯薄膜:

2张,尺寸25mm×130mm,厚度0.1mm

刮刀

无水乙醇

五、试件的制备

用丙酮等溶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

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23±2)℃下至少放置过24h的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

多组分试样在填充前应按生产厂的要求将各组分混合均匀。

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

同时制备两个试件。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方法A

1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

2然后在试样表面纵向1/2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

3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从试样表面在15秒内匀速揭下。

4相隔适当时间在另外部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

5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方法B

1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

2然后用无水乙醇擦净手指端部,轻轻接触时间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

3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

4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手指上所经历的时间

七、实验结果判定

表干时间≤3h,判定为合格

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1表干时间的数值修约

a表干时间少于30min时,精确至5min;

b表干时间在30min至1h之间时,精确至10min;

c表干时间在1h至3h之间时,精确至30min;

d表干时间超过3h时,精确至1h。

实验五建筑密封胶硬度测试试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

检测密封胶硬度,以判定胶体的适用性

二、实验依据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13477.6-2002《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三、实验设备配置

金属模框:

内框尺寸130mm×40mm×6.5mm

PE膜

邵尔A型硬度计

四、试件的养护

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天

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天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

五、试件的制备

在PE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揭去PE膜值得试样。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平稳

地把压足压在试样上,不能有任何振动,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地压入试样。

2在试样相距至少6mm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次,取中位数。

七、实验结果判定

硬度为20~60ShoreA为合格

八、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1测试时,所施加的力要刚好足以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后1s内读数,如果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

实验六

建筑密封胶拉伸试验方法一、实验目的

检测密封胶拉伸粘结强度,粘结破坏面积,一定温度下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

二、实验原理

将待测密封材料粘结在两个平行基材的表面之间,制成试件。

将试件拉伸至破坏,以计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绘制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表示密封胶的拉伸性能

三、实验依据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密封胶》

GB/T13477.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四、实验设备配置

拉力试验机:

配有记录装置,拉伸速度可调为(5~6)mm/min高温箱,低温箱,隔离垫块,防粘材料,粘结基材(阳极氧化铝基材:

75mm×12mm×5mm。

五、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

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并干燥。

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要求制备试件,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

每种基材同时制备五个试件。

按图示,在防粘材料上将两块粘结基材与两块隔离垫块组装成空腔。

然后将在(23±2)℃下

预先处理24h的密封材料样品嵌填在空腔内,制成试件。

每五个试件为一组,每个试件必须有一面选用G类基材。

制备后的试件养护:

a双组份硅酮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天

b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天

c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23℃时拉伸粘结性、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和拉伸模量

a试验温度(23±2)℃,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b记录应力—应变曲线,记录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报告最大拉伸强度时的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同时记录并报告伸长率10%、20%和40%的模量,各取算术平均值。

2、90℃时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试件在(90±2)℃条件下放置1h,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

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3、-30℃时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试件取一组试件在(-30±2)℃条件下放置1h,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4、浸水后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试件浸入温度(23±2)℃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保持7天后取出并在10min内,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5、水-紫外线光照后的拉伸粘结性

取一组试件,JC/T485_1992的5.12规定,采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连续试验300h,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h。

除去试件上的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

记录应力—应变曲线。

七、实验测量和计算

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采用透过印制有1mm×1mm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结试件两粘结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数,精确到1格(不足1格不计)。

粘结破坏面积以粘结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

八、实验结果判定

拉伸粘结性

拉伸粘结强度/MPa

23℃

≥0.60

90℃

≥0.45

-30℃

≥0.45

浸水后

≥0.45

水-紫外线光照后

≥0.45

粘结破坏面积/%

≤5

23℃时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

≥100

九、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1.嵌填试样时必须注意,避免形成气泡,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结面上,粘结密实,修整试样表面,使之与基材和垫块的上表面齐平。

2.将试件侧放,尽早去除防粘材料,以使试样充分固化。

在固化期内,应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