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1388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docx

四川省广安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

广安市2017年春高二期末试题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具有生命特征

B.多细胞生物体中的一个细胞不是生命系统

C.草履虫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

【答案】C

【解析】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能够繁殖,具有生命特征,属于生物,A错误;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故草履虫不存在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生命结构层次,C正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命系统,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

2、单细胞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结构。

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

2.下列化合物中都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

A.纤维素和固醇B.脂肪和蔗糖

C.甘油和血红蛋白D.磷脂和RNA

【答案】D

【解析】纤维素和固醇的元素组成均为C、H、O,不含氮元素,A错误;脂肪和蔗糖的元素组成只有C、H、O,B错误;甘油的元素组成只有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C错误;磷脂和RNA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能理清细胞中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总结如下:

糖类的元素组成:

只有C、H、O。

脂质的元素组成:

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主要为C、H、O、N,也含有少量P、S。

核酸的元素组成:

C、H、O、N、P。

3.下列物质与功能对应有误的是

A.DNA:

储存遗传信息

B.纤维素:

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胰岛素:

细胞间传递信息

D.磷脂: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储存遗传信息,A正确;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错误;胰岛素是一种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可以实现细胞间传递信息,C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性激素和脂肪属于固醇类物质

D.油料作物花生的种子,播种时需要深播

【答案】A

【解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正确;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胆固醇才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脂肪不是固醇类物质,C错误;深播播种,会影响种子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D错误。

5.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细胞中无机盐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是重要组成成分

C.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D.生物体的代谢强弱随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细胞内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B错误;无机盐参与维持渗透压进而影响细胞吸水或失水,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有关,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

6.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

B.2为脱氧核糖

C.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5只能在细胞核中找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图示含有碱基T,据此可推知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胞嘧啶,由1、2、3组成的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B、C三项均正确;5为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项错误。

考点:

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以“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的理解能力。

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

A.渗透作用B.胞吞作用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蛋白质在空间结构完整时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能口服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药物应该是以完整蛋白质的形式吸收,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选B。

【考点定位】物质运输

【名师点睛】本题中要注意关键词“瘦素穿肠蛋白”,从而得知该物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理解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才能准确解答本题。

8.质量分数为0.9%的KCl溶液与人的血浆等渗,但将红细胞置入其中会破裂。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KCl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红细胞破裂

B.K+能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膨胀破裂

C.KCl能使红细胞中蛋白质变性,导致红细胞破裂

D.红细胞在KCl溶液中发生渗透失水,导致破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人体细胞会主动吸收KCl,导致细胞也得浓度升高,进而吸水导致红细胞破裂。

答案是B。

考点: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9.“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与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内质网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内质网能对多肽进行加工,所以由“分子伴侣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A对;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B错;高尔基体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转运的功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C错;溶酶体是“消化车间”,不能对多肽进行加工,D错。

考点:

本题以“分子伴侣”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对选项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结合题干信息“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判断分子伴侣主要存在部位,属于分析、运用层次,难度中等。

10.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的结构,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粒体的嵴

C.唾液腺细胞中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

【答案】A

【解析】神经细胞的细胞体上有很多树突,有利于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A错误;线粒体的内膜向内凹陷形成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附着了大量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B正确;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发达,有利于分泌蛋白的加工,C正确;叶绿体的基粒是由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的,增大了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面积,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膜系统

11.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具有选择透过性

C.信息分子经体液定向运输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细胞)

D.植物体细胞不能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进行细胞通信

【答案】D

【解析】细胞间的通讯不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如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通讯,A错误;细胞膜上的受体只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B错误;激素不会定向运输,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身体各个部位,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能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来进行细胞通信,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方式,特别要记住植物细胞能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而不需要通过膜上的糖蛋白。

12.下列有关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B.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等细胞结构中能产生水

C.细胞凋亡是主动死亡的过程,其核糖体仍能发挥作用

D.高尔基体行使其功能时,伴随着膜成分的转化和更新

【答案】A

【解析】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因而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核糖体进行蛋白质脱水缩合、细胞核内DNA复制等生理过程中都能产生水,B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有蛋白质合成,所以核糖体仍能发挥作用,C正确;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运输时,伴随着膜成分的转化和更新,D正确。

13.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A.桑格和尼克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B.欧文顿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C.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D.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罗伯特森指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A项错误;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B项错误;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RNA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物质,C项正确;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4.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生理盐水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用人成熟红细胞观察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失水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答案】D

【解析】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A错误;在对血液中成熟红细胞进行稀释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生理盐水,B错误;观察线粒体利用的口腔上皮细胞,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是需要使用生理盐水,C错误;观察叶绿体利用的植物的叶肉细胞,由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因此不需要用生理盐水,D正确。

15.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B.磷脂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C.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D.等质量的淀粉和油脂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不同

【答案】D

【解析】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A错误;磷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不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无调节作用,B错误;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形成的二糖,C错误;与糖类相比,等质量的脂肪含有H多,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D正确.

【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16.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细胞吸收M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答案】C

【解析】物质M的浓度增大的时候,物质吸收的速率并没有改变,可能是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限制;通入空气后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该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