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课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302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诗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边塞诗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边塞诗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边塞诗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边塞诗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塞诗课件.docx

《边塞诗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课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边塞诗课件.docx

边塞诗课件

三、边塞诗派

(一)、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我国边塞诗的创作由来已久。

《诗经》中的《无衣》、《东山》,屈原的《国殇》等篇,是我国古代边塞诗的源头。

汉魏时期的边塞诗就逐渐多了起来,像汉乐府民歌中的《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像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苦寒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等,都是著名的征战和边塞诗。

南北朝和初唐时期,边塞诗人更是大量涌现,像南朝的鲍照、吴均,隋代的卢思道、杨素,初唐的杨炯、陈子昂等,都写下了不少的边塞诗。

不过盛唐之前的边塞诗,其气派、气势、气格,还都不能与盛唐边塞诗相比。

盛唐边塞诗是对我国古代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但其气势之盛,气魄之雄,格局之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二)、边塞诗派

“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三大民族皆称强盛,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继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当时国际之大势如此,则唐代之所以开拓西北,远征葱岭,实亦有其不容已之故,未可专咎时主之黩武开边也。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

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弥漫在初盛唐社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亲历过铁马秋风塞北的军旅生活,如陈子昂、高适、岑参、崔颢、戎昱等人。

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塞外军旅生活、雄奇壮伟的域外风物,都足以引起诗人们的创作兴趣,于是从隋代的杨素、卢思道、薛道衡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边塞诗,在盛唐又出现了高峰。

开元、天宝之际出现的边塞诗派,以描写边塞战争、边塞生活与边塞风光为内容,歌颂保卫祖国的爱国思想,表现建功立业的英雄追求,描绘壮丽奇异的边塞风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洋溢着积极浪漫的盛唐精神。

以高适、岑参为主要代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三)、高适

高适(702?

—765),字达夫,渤海郡蓨(tiáo)县(今河北景县)人。

二十岁时从宋中西游京都长安,幻想取得一官半职,但不久就失望而归。

从此,他在梁宋即今商丘度过了二十多年的贫困生活。

开元十九年(731)秋,高适北游燕赵,登蓟门(唐属幽州,今北京德胜门外土城关),出卢龙塞(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

当时唐朝东北边境的幽蓟一带,爆发了与契丹和奚族的战争,高适奔赴幽蓟,是想从军边塞,为国效力,同时也是想寻找入仕的机会。

因为唐代制度规定,边防将帅可以自辟佐吏。

但高适在蓟北浪游了两年多,也未能如愿,遂于开元二十一年(733)春离开蓟北南归。

高适这次出塞,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却使他了解了边塞的内幕,加深了对现实的认识,对他写作边塞诗,产生了很好的作用。

天宝三载(744),李白、杜甫结伴梁宋之游,在商丘遇到高适,于是三人一起登高怀古,把酒论文,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天宝八载(749),高适46岁时,唐玄宗下诏开“有道科”,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高适赴试。

这次总算中第,被任命为封丘县尉。

县尉是一个直接欺压老百姓的官,所以高适对担任县尉一职十分痛心。

他在《封丘县》一诗中写道: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使人悲。

”表示了自己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

天宝十一载(752)春天,他毅然辞去了这个官职。

天宝十一载秋天,高适游长安,不久得到河西节度使判官田梁丘的推荐,让他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任掌书记。

这是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征调哥舒翰讨贼,同时任命高适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潼关失守后,高适随唐玄宗入蜀,向唐玄宗详陈潼关失守的内幕,被擢为侍御史,又拜为谏议大夫。

当时玄宗以诸子分镇各地,高适切谏不可,肃宗李亨闻知,召他为御史大夫。

后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参与平定了永王李璘之乱。

以后高适又曾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时,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

故《旧唐书》说:

“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

因为经历的复杂,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

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

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

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杜甫曾称他:

“高生跨骏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

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高适仕途得意之后,诗歌创作数量不多,总体成就不如未达之前。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燕歌行》,是他开元二十六年(738),第一次北上蓟门归来以后的作品: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其辞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

首创于曹丕。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这是一首和诗,诗前序中所说的张公,是指张守珪。

他从开元二十一年(733)出任幽州节度使,主持东北边事。

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出关攻击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先胜后败,但张守珪却隐匿败状伪称获胜。

一位跟随张守珪出塞回来的朋友,写了一首《燕歌行》给高适。

高适曾在蓟州(今北京一带)漫游,对边塞的具体情况,有着透彻的切身体验,他在这首和诗中,对边塞战争做出全像描述,又融入了作者的感慨。

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

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

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

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八句):

写边关告急,唐军奉命出师增援。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开门见山,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部分(八句):

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山川萧条极边土”一句,道尽了边境的荒凉萧杀,显示了一个典型的悲剧环境。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写得触目惊心,诗人用严酷的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的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反映了诗人的愤怒,暗示了战斗必败的原因,笔墨极为沉痛。

第三部分(八句):

写战斗结束后战场的凄凉和唐军士兵的思乡怀亲之情,幽怨凄楚。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第四部分(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可与屈原的《国殇》媲美,战士以身许国,视死如归,令人肃然起敬。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是作者吊古伤今的评论。

这两句重提李广,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

第一,是对时下指挥者的无能和残忍的讽刺;

第二,是对朝廷给予建立军功的人奖酬太薄的批评,也是对“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叹;

第三,是对战争本身的反思,要效仿李广,以战止战。

追求武功的结果,使战争连年不断,何时才是个尽头?

这是对战争的质疑!

3.主旨

本诗通过对边塞征战生活的反映,揭露唐军将帅荒淫骄敌的罪行,赞颂了戍边战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

对广大士兵久戍边疆、苦战沙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表达了期望出现李广式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美好愿望。

4.艺术特色

诗歌的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沉。

悲愤与感慨之情笼罩着全诗,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情调。

⑴词句鲜明,意韵深远

诗中选用了大量形象鲜明的词句来表现塞外风光和战斗生活,如孤城落日、大漠穷秋等,体现出苍劲雄浑、慷慨悲壮的诗风。

选用的词语意韵鲜明。

例“忆李将军”等

⑵对比强烈,深化主题

敌我对比

官兵对比

征夫思妇对比

战前战后对比

汉唐将军对比

⑶围绕“燕”字选材、构思和铺排

诗中的“东北”、“榆关”、“碣石”、“狼山”、“蓟北”无不在燕地。

诗人仅仅扣住燕字作诗,矛头始终是针对张守圭,使诗的内容,主题高度集中。

关于此诗的相关评论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

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

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

张守珪传》)。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

(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

唐汝询说:

“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

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

紧接着描写行军: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

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

“美人帐下犹歌舞!

”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

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

”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

”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

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

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

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

”(《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

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

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

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

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

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

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

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

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

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

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

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

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高适的边塞诗,议论深刻,见解过人。

如他的《塞上》诗,指出当时边患的严重和朝廷对外战争的失策:

“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他认为唐朝习用的“和亲”手段已经起不到羁縻强敌的效果,应该像汉时的李将军那样,迅速扫平残敌,解除边患。

他的边塞诗中,还经常出现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除了《燕歌行》,这一类的作品还有《蓟门五首》其四中: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答侯少府》中:

“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

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

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高适的边塞诗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

如《塞下曲》中: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他的理想就是塞上立功,身后扬名。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在《蓟中作》中又写道:

“岂无安边书?

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孙吴事”,指用兵之道。

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无奈无人赏识,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五、七言古体,但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凛。

如《送董大二首》之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荒漠雪景,反而衬托出了英雄豪杰的不凡襟抱。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把塞外雪夜写得多么明净寥廓,一支《梅花落》曲子又把它点缀得绚丽如画,而且情韵深厚。

高适诗歌的风格是苍劲古朴,雄浑悲壮。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评论说:

“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

”“多胸臆语”,就是直抒胸臆,少隐晦,多率直,以饱满兼强烈感情的语言,坦然明快地表现自己郁结心头的感受;“兼有气骨”,是指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壮,大气磅礴,雄浑而朴实。

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这是“多胸臆语”;而语言的质实有力,情调的豪迈雄壮,便是“兼有气骨”的表现。

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高适边塞诗“尚质主理”、“悲壮沉雄”的风格特色。

宋人严羽《沧浪诗话》卷上说:

“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令人感慨。

”这些都准确地指出了高适诗歌的特点。

在形式方面,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其歌行体诗歌,讲究韵律和对偶,婉转流畅。

四)、岑参(约715-769),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和高适一样,岑参的祖、父辈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到岑参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又早死,全凭他勤奋读书,天宝三载(744)岑参30岁时才中进士第,官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天宝八载(749)冬,岑参随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赴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在高仙芝幕府中任掌书记。

天宝十载回长安,回长安后仍任小官,颇不得意,常住在终南山中,过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际,岑参又随封常清赴北庭(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封常清是岑参在安西幕府任职时的同僚,当时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兼北庭节度使,岑参任他的判官。

岑参很受封常清的赏识和知遇,所以这次出塞,他的情绪比较开朗,他的那些豪气横溢的七言歌行,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岑参大约是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间自北庭东归,六月受杜甫等人举荐,授右补阙,后出为虢州长史。

后转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秩满罢官,流寓蜀中,卒于成都旅舍。

有《岑嘉州集》,存诗约400首。

与其他边塞诗人相比,岑参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有着非常翔实的边塞生活体验,对边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有了直观的认识。

这些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同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相融合,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杜甫曾说:

“岑参兄弟皆好奇”,殷璠《河岳英灵集》论岑参诗说:

“参诗语奇体俊,意亦造奇”。

所以,岑参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

好奇。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意奇、语奇、调奇。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70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

岑参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是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

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有的是抒写边思乡愁,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写在边塞思念家人的感情,语淡情浓,气度却显得豪爽。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此请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长安已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时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

“龙钟”在这是淋漓沾湿的意思。

“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

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吧!

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

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不假雕饰,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

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曲型意义。

清人刘熙载说:

“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

”(《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弥新如初。

但岑参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那些描写域外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岑参赴边之时,已是天宝后期,唐王朝内外危机重重,但安西、北庭边塞的兵力一向雄厚,唐帝国的声威依然显赫,所以岑参的情绪高昂、豪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他的性格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杜甫就曾说:

“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而且想象力丰富,域外奇伟壮丽的风物,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的边塞诗如殷璠所说:

“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

殷璠此语虽是针对岑参早期写景之作而言,但似乎更符合他的边塞诗的艺术特点。

关于岑参诗的“奇”,清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

“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

”翁方纲《石洲诗话》称: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

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岑参边塞诗的“奇”,首先表现在以奇特的想象抒发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将域外荒寒的奇异风光,用豪迈高远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给人既振奋又新鲜的感觉,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雪兼写送别。

他把边地的雪写得那么绚丽,又用雪来表现奇寒,而后过渡到送别的场面、惜别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