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282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docx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投标文件包封A技术文件材料XX集团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2×660MW机组

事故周转灰库工程总承包

招标编号:

HDLA-SCZB2015181

投标文件

(技术文件材料)

 

投标单位:

XXXXXX公司(盖单位章)

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代理人:

(签字)

2015年9月8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概述

本工程系扩建性质。

一期工程已建成2×135MW机组,本次建设规模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六安发电厂建设时同步建设有三座直径15m,高30m的水泥混凝土结构灰库(单座2650m3),用于锅炉燃烧后粉煤灰的存储与筛选。

1.2工程建设规模

1.2.1、建设2×5万吨钢板库,不出售粉煤灰时从六安发电厂现有的混凝土灰库输灰系统送至新建的2×5万吨钢板库储存,销售时从新建的2×5万吨钢板库,利用其自有的出料系统使用灰罐车运输。

全套2×5万吨钢板库包括并不限于以下系统:

气力仓式泵输送系统、钢板库本体、进料系统、出料系统、收尘系统、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配套的气化风机、空压机,散装提升机。

1.2.2、本期工程所需的各类控制及设备用永久性构建筑物,包括并不限于:

空压机房、控制室、气化风机房。

1.3总工期要求

工程签订总承包合同后起,至投入商业运行,总工期5个月。

2建设条件

2.1安徽华电六安电厂位于六安市南约10.5km处的丘陵地带,厂址的西面紧邻孙家庙村、潘岗等小村落,东南紧靠陟步河。

厂址西侧距105国道约3km,厂址距六安火车站接轨点约8.4km,距西南侧李仓灰场约2.5km,西面与补给水取水口的淠河总干渠相距约4.5km。

2.2气象条件及地质资料

厂址所处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充沛。

在水资源方面,自然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南多北少,山区多于丘陵、平原,年降水量在1600~2000mm之间,自然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一般是1~7月逐渐增多,之后逐月减少,12月分最少,梅雨期平均20天,是全年降水量最集中的时段,平均降水量200mm左右。

降水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4倍,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0%以上。

2.2.1基本气象要素统计

根据六安市气象站多年统计资料,其主要气象要素如下统计如下:

(1)气压

历年最高气压:

1041.0hPa(1970年1月5日)

历年最低气压:

972.2hPa(1956年8月2日)

历年平均气压:

1009.4hPa

(2)气温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0℃(1959年8月23日)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18.9℃(1956年1月23日)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

32.8℃

历年平均气温:

15.7℃

(3)水汽压

历年最大水汽压:

41.4hPa(1956年7月22日)

历年最小水汽压:

0.9hPa(1973年12月24日)

历年平均水汽压:

15.7hPa

(4)相对湿度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4%(1956年11月2日)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76%

(5)降水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

1807.1mm(1954年)

历年最小年降水量:

648.0mm(1978年)

历年平均降水量:

1093.5mm

历年最大连续降水量:

270.7mm(1980年7月16~21日)

历年最大一日降雨量250.0mm(1957年7月8日)

(6)风

历年最大风速:

20m/s(1964、1977年)(定时观测)

历年平均风速:

2.4m/s

(7)其它

最大积雪深度:

44cm(1984年1月19日)

最大冻土深度:

10cm(1976年、1990年)

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

75天(1963年)

历年最少年雷暴日数:

15天(1999年)

历年平均雷暴日数:

33.6天

2.2.210%的气象条件

根据六安气象站最近5年夏季6、7、8月逐日平均湿球温度从大到小进行累积频率统计,求得累积频率为10%的湿球温度为26.9℃,相应日平均干球温度为30.5℃,相对湿度为76%,平均气压为996.5hPa,平均风速为1.7m/s。

2.2.3地质资料

2.2.3.1地形地貌

场地整体呈北低南高,实测孔口地面高程62.99~69.94米,最大高差6.95米。

高程系统为黄海高程,高程引测点位于拟建场地东北侧两条现状路交叉口处,该点有铁钉标注,高程为63.00米。

拟建场地属于江淮波状平原地貌单元,微地貌为岗地夹凹沟。

2.2.3.2地基岩土的构成

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层素填土(Qml)——层厚0.30~4.00m,层底标高为59.47~69.64m。

褐色,松散状态。

主要以粘性土回填为主,含植物根茎等。

局部底部含有机质、腐殖质。

此层土主要为近期回填,为机械回填,未经碾压,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且不均匀,属于欠固结高压缩性土。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层厚0.50~5.30m,层底标高为55.90~65.61m。

灰色,灰黄色,可塑状态,湿,切面较粗糙,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等。

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为1.426~1.907MPa,平均为1.594MPa。

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5.0~7.0击/30cm,平均值为6.2击/30cm。

此层属于中等偏高压缩性土。

③层粉质粘土(Q4al+pl)——层厚0.50~3.60m,层底标高为56.88~67.50m。

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湿,切面较粗糙,摇振无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等。

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为1.869~2.188MPa,平均为1.953MPa。

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9~11击/30cm,平均值为9.7击/30cm。

此层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④层粘土(Q3al+pl)——此层大部分地段未钻穿,最大钻遇厚度为14.80米。

褐、褐黄色,湿,硬塑状态,含青灰色高岭土团块及深褐色铁锰质氧化物等,该层底部含砾石,砾石含量15%左右,主要成分为石英,磨圆度一般,粒径一般在15~40mm,该层摇振无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为3.279~6.618MPa,平均为5.312MPa。

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12~18击/30cm,平均值为14.7击/30cm。

此层土属于中等偏低压缩性土。

⑤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层厚0.70~2.10m,层底标高为46.02~50.42m,褐红色,密实状态,钻机无水可钻进,含大量云母碎片,泥质胶结一般,岩芯极破碎,遇水易软化。

其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一般为49~63击/30cm,平均值为56.3击/30cm。

此层属于低压缩性强风化极软岩。

⑥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此层未钻穿,最大钻遇厚度为8.50米。

褐红、灰黄色,稍湿,结构致密,粉砂结构,泥质胶结一般,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夹有砂岩、泥岩夹层,含长石、石英、云母片等矿物。

岩体较破碎,岩石质量指标RQD一般为50

此层属于中风化极软岩,完整程度为较破碎。

2.2.4地下水

拟建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般,主要地下水类型分为3层。

1层为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2层为②层粉质粘土和③层粉质粘土少量孔隙水,3层为⑤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⑥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的裂隙水。

1层上层滞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杂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补给,勘探期间未测得稳定的上层滞水水位,地表水排泄不畅时,易在低洼处富集;②层粉质粘土和③层粉质粘土中少量孔隙水主要由上部地表水渗入补给,水量不大,⑤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⑥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的裂隙水,主要由地下迳流补给。

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地下水水位埋深11.5~12.9米,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米左右。

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环境将发生变化,场地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水等将随之发生变化。

2.3供水水源

接自六安电厂二期生产用水。

3煤质资料

3.1煤质资料

安徽华电六安电厂采用淮南新集矿烟煤为设计煤种,校核煤种为淮北矿业集团烟煤,作为本期工程下阶段设计及设备招标的依据。

燃煤特性和灰分分析如下:

燃煤特性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接收基水分

Mar

%

4.20

8.0

4.30

空气干燥基水分

Mad

%

1.78

1.30

2.03

接收基灰分

Aar

%

27.87

33.30

31.07

接收基碳

Car

%

55.63

49.70

52.29

接收基氢

Har

%

3.87

2.74

4.03

接收基氧

Oar

%

7.07

4.21

6.96

接收基氮

Nar

%

0.95

0.74

0.89

接收基全硫

St,ar

%

0.41

1.31

0.46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

37.60

25.69

40.57

低位发热量

Qnet,v,ar

MJ/kg

21.63

18.95

20.37

可磨性系数

HGI

-

60

76

65

冲刷磨损指数

Ke

-

1.47

1.7

0.93

4煤的熔融特性

灰比电阻

测试温度50℃测试电压500V时

Ω.cm

9.90×1010

9.90×1010

测试温度100℃测试电压500V时

1.0×1012

1.0×1012

测试温度125℃测试电压500V时

1.45×1012

1.45×1012

测试温度150℃测试电压500V时

4.5×1012

4.5×1012

测试温度175℃测试电压500V时

1.10×1012

1.10×1012

测试温度200℃测试电压500V时

7.7×1011

7.7×1011

 

第二章技术规范及标准

1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任何设计、施工安装建筑、设备及材料、调试等均应最低限度遵守中国(对进口设备而言,则为国际)现行认可的规范、技术标准的规定。

若在单位(或单项)工程未实施之前,适用的规范、技术标准或规定作了重大修改或颁布了新的标准,则应遵守新的规定。

应遵守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规范、标准:

1.1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1.1.1国家及部颁的现行规程、规范、标准及有关实施细则;

1.1.2有效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经过批准的设计变更;

1.1.3制造厂家提供的设计图纸、技术说明书中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1.1.4有效的技术措施、合理化建议、先进经验及新技术成果;

1.1.5有关的会议纪要文件等。

1.2工程设计主要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

《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5053-1996

《火力发电厂油漆保温设计技术规程》DL/T5072-2007

《火力发电厂钢制平台扶梯设计技术规定》DLGJ158-2001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1993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K/T5095-200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固定式工业防护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2009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DL/T5229-2005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