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818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51.“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

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

”该材料主要说明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C.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

D.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52.学家钱穆认为:

“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兴。

”属于“封建政体之创兴”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3.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B.宗法分封逐渐瓦解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54.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

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

C.分封制利弊并存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55.新唐书·礼三本》说: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

天下》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

“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二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56.皇帝仁宗说:

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

”明朝推行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

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

57.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

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5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

“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59.隋文帝时期,社会事务繁多,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甚至连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

这反映出

A.隋文帝对大臣不够信任

B.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C.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D.政府部门无任何决策权

60.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是古代官吏办理疑难案件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这说明古代司法

A.缺少私有财产保护观念

B.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预

C.民事案件没有规章可循

D.传统观念影响司法质量

61.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

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

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62.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

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D.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63.范仲淹在杭州任职时,正逢大饥。

他号召富人兴造土木工程,开展宴游活动。

官府也翻

新粮仓吏舍,日役千人。

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

下列对范仲淹施政措施的正确认识是

A.招民为役以赈饥民

B.不恤荒政伤耗民力

C.鼓励消费刺激生产

D.宴游兴造靡费财政

64.商鞅变法规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表明商鞅变法

A.要取消贵族特权

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65.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

“纵观中国官僚制度……每经一个朝代,表面上看好像是多一次重复,多一次‘再生产’,但仔细观察起来,其内容是代有变更。

”下列制度符合既是“重复”,又是“再生产”的特点的是

A.郡县制度

B.郡国并行制

C.刺史制度

D.行省制度

66.北宋时,于州县之上设有更高一级的地方长官监司,但州县长官也可上书直达朝廷,因此,常有知州不满监司之决定,而直接上书要求朝廷重新作出决定的例子。

甚至县亦有权在认为本辖区受到不公正待遇之时,向朝廷作出申诉。

朝廷允许“越级申诉”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化地方权力

D.扩大地方权力

67.明朝地方志记载:

“正(德)、嘉(靖)以前,仕之空囊而归者,闾里相慰劳,啧啧高之;……嘉(靖)、隆(庆)以后,仕之归也,不问人品,第问怀金多寡为重轻。

”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

A.“吏治之坏,

根于士风”

B.“治官化民,其要在上”

C.“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D.“圣人治吏不治民”

68.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该材料说明

A.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B.春秋时七霸仍不敢称王

C.战国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遭破坏D.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69.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

“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

”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A.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

往来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D.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70.在收复新疆作战中,清军各军,远者相距三千余里,仓促有事,无所秉承,公文用当时中国最快捷的“马上飞递”方式也需要半个月。

为此,左宗棠坐镇大营,下令所属各大军前沿指挥官“相机办理,不为遥制”。

上述材料集中表明

A.清军在收复新疆过程中并无统一战略B.左宗棠“缓进急战”的策略卓有成效

C.军队的协调性较强是收复新疆的关键D.交通地理深刻影响着战争的作战方式

71.1897年,晚清士人顾肇新称:

“强敌环伺,各思乘机而起,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腾出的饷,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

”这一言论

A.凸显了在民族危机下政府的应对不力B.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已深入人心

C.完整地表达了维新派社会改革的要求D.认识到洋务运动存在着弊端

72.1832年,一艘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遍游中国沿海要地,6月20日,该船进入吴淞,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

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

“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等地的鸦片走私比较猖獗B.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蓄谋已久

C.清政府没有放弃闭关锁国政策D.鸦片战争前夕的清军海防松弛

73.“红歌”不是抽象的革命口号,更不是单纯的政治符号。

它能够广泛流传而且经久不衰,主要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内涵。

下列几首红歌所反映的内容可以归为同一时期的是

①《过雪山草地》 ②《保卫黄河》 ③《地道战》 ④《延安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4.萨苏在《国破山河在:

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

日军兵斋藤在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

国兵身边。

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

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

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

“好吃吗?

”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

“谢谢!

”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

A.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

B.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

C.战争的残酷与苦难

D.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

7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7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

“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

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

78.英国伦敦的某杂志上曾经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一个长得奇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地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②其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战败的蔑视 ③其表明西方仍不愿给予日本以平等的地位 ④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9.《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五年内在湘、鄂、赣区域由政府投资2.7亿余元,建设包括钢铁、煤矿、电冶等12项、30余个大型厂矿……五年后(民国三十年)钢、铁、铜等类产品应满足全国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别加大对该地区煤矿的勘探工作……对我国特产而世界急需的钨、锑、锡等,由中央统制对外贸易。

”从材料可见

A.政府正在为抗日展开经济备战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转向经济建设

C.大危机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

D.中共已完全丢失了南方根据地

80.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

“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

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

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不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

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A.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张向西方学习

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8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 关于永乐帝迁都之举,后人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解释。

丘濬说朱棣“自北平(即北京)入正大统,遂建都于此”。

袁表说:

“天地间之形势大抵无如燕京。

”郑晓说:

“京畿负重山,面平陆地,饶鱼盐谷马果窳之利,又转漕东南,财货骈集,天险地利,足制诸胡。

——摘编自朱子彦《论永乐帝迁都北京》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燕京作为帝都已历660年之久,当初选择燕京是因为它“握辽漠华夏之中,便于驾驭”。

然而现在已时过境迁,辽蒙已同内地。

京城也已失可扼守之隘,列强欲以武力相胁迫,扬帆即可入津沽。

况且现处海通之世,各国皆争海利,都城靠海便于与各国往来。

所以康有为提议迁都至沪苏一带。

——摘编自倪侃《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迁都思想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永乐帝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迁都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康有为迁都主张的认识

参考答案

51B【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描述的是周天子与诸侯各自的称谓及关系,迁移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内

容可知,分封制的核心是规定了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形成了“天下共主”等级森严的局面,故选B。

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之一是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的局面,排除A;C、D两项与材料不符。

52C【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西周”“封建政体”。

选C。

 

5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的政治制度。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鲁君只朝贡周王3次,却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周王权威的削弱即分封制的瓦解,“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只是表面现象,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

周王的确未能实现高度集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54A【解析】本题考查战国以来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反复。

结合所学可知,

战国以来,分封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引起诸侯割据混战,郡县制逐渐推广,到秦统一后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但分封制在后世仍有存在,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如汉初出现了封国与郡县制并存,与汉高祖错误吸取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相关等;可见君主独断性的决策即君主专制影响了国家制度的变革,故选A。

相对于西周时期,战国与秦汉时期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分封制理应被淘汰,故B、C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相反,故排除。

5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不是强调家长制作风和宗法关系,材料是强调“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是强调“父”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非“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并且“君”和“父”都具有同样崇高的地位,即家国是有相同的构造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5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演变。

参加科举取士的不是富商大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人十六,北人十四”可知南北科举取士人数大致均衡,有利于均衡政治势力,故B项正确;材料“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是指南方人文学有优势,北方人品行有优势,不能按同一标准取士,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57【解析】本题考查隋文帝地

方机构改革。

材料“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说明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符合题意;A、B是该政策的积极影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没体现D。

58【解析】此题考查内阁促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从材料中“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说明,此时的内阁成员因为已经不再具备宰相的职务,所以做事缺乏责任心,这必然导致效率的降低。

故此题应选A项

59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文字“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可知,隋文帝时期的政务运行机制使皇帝疲于应对,这反映出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

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6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文字“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明显体现出尊卑与宗族(家族)观念,这与宗法制的基本特征一致,说明古代办案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61D【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材料中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可见他执掌审核大权,供职于门下省,故选D

62B【解析】本题考查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材料反映了宋太宗时在全国的十五路各设一名转运使以掌管一路大权,后来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这些机构的设置分掌地方的财权、司法、行政等大权,达到分事权以相互牵制的目的,故选B项。

材料反映了宋代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割和控制,故A项错误;C、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63A【解析】本题以范仲淹的荒政措施切入,为考生提供新角度,考查考生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范仲淹的荒政措施包括鼓励民间力量兴造工程、开展宴游和官府翻新粮仓吏舍等,都是为了通过招民为役来赈济灾民,结果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故A正确;该措施与传统的直接救济灾民不同,是通过解决灾民就业的方式达到赈灾目的,并且利用了民间和官方的合力,B错误;该措施并不能直接刺激生产,C错误;“宴游兴造”的经费来自民间富人,D错误。

6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材料

的意思是有军功的人要授予爵位,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将取消贵族身份。

这表明贵族的认定发生变化,由血缘世袭变为军功授爵,C项正确。

从材料信息“明尊卑爵秩等级”等可知商鞅用各等级男女奴隶的服饰式样色彩来刺激将士好战善战加官晋爵。

由此来看,商鞅变法不是要取消贵族特权,而是要强化贵族等级特权,A项错误;社会等级的界限也未被模糊,反而得到强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D项。

故选C。

65【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抓住“重复”“再生产”“内容是代有变更”等关键信息。

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早亡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故认为只有实行分封制才能巩固统治,同时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故郡国并行制符合既是“重复”,又是“再生产”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

 

66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

由材料可知,州县长官与监司之间是相互牵制的,这是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故选B,排除D。

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

分化地方权力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

6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吏治。

官风随时间推移而变,根源于吏治松弛。

吏治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与执行,社会吏治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君主,官风决定民风。

故“治官化民”与题干最吻合,本题选B项。

 

68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形态。

顾炎武是从战国和春秋时期的对比角度阐述战国时期,排除A、B、D三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重祭祀、聘享,不论宗姓氏族,“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故选择C项。

 69D【解析】“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的意思是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双面的,而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为福”的方面,即不平等条约

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分析四个备选项,A、C是不平等条约的消极影响,B本身说法错误。

答案为D 

70D【解析】本题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主要强调交通和地理对战争的影响,因为相距太远,导致无法直接、快速下达命令,因此左宗棠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方式,让前沿指挥官“相机办理,不为遥制”,故选D。

根据材料不能说明清军没有统一的战略,故排除A。

材料不能体现“缓进急战”,故排除B。

材料体现的是军队的自主性较强,不是协调性,故

排除C。

7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根据材料中“为今之计,惟有汰除一切冗官浮费”“聘请西国名将,迅练劲旅,或犹可以立国,若犹是因循迁就,恐四分五裂”并结合对当时的时局的分析,可知晚清士人对当时政府感到失望,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体”的思想,且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B项错误;材料中晚清士人要求学习西方的军事,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D项错误。

 

72D【解析】1832年正处于鸦片战争前夕。

由“甚至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和“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可知,清军对外国商船毫无警戒之心,体现了清政府的海防比较松弛,故D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清政府的海防松弛与闭关锁国政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

73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过雪山草地》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保卫黄河》《地道战》《延安颂》都含有抗击日本侵略的内容,故答案为D。

7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

“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说明两国士兵是因为没有带枪才避免了冲突,故不选A和B;题干并非强调战争的残酷与苦难,而是中日士兵在无法交战时所显现出来的善的一面,故排除C,本题选D。

75【解析】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体现了中日双方的不同记载,说明了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因此答案为A。

7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所需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答案为A。

77C【解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840年以前中国自认为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所以A说法正确,故排除A;1840年开始,列强开始通过武力侵略打开中国国门,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所以B说法正确,故排除B;西方列强侵略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后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拓展市场,掠夺原材料,所以D说法正确,故排除D;中国视外国为蛮夷与列强侵略中国没有必然关系,所以C说法错误,故选C。

 78A【解析】本题考查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这一史实不能从漫画中反映出来,排除含④的选项,故A项正确。

79.A【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中“民国三十年”可知中国正处于抗战时期,政府已经迁往内地,开发资源说明政府在为抗战作准备,故A项正确;抗战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此时,世界大危机时间已过,而且经济危机不可能为中国提供发展机会,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共根据地的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A。

 

8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从材料中可知,林则徐通过种种分析认为英国不会发动战争,但并未从本质上认识到英国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由于工业革命必然会发动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B、C、D三项都未从本质上分析问题,故A项正确。

 83.

(1)原因:

永乐帝的兴王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便于抵御蒙古。

(4点4分)

影响:

有利于明王朝政权的巩固;有利于保障边境的安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对外友好往来的开展。

(3点6分)

(2)因素:

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经济战略;军事战略;政治需要等。

(3点6分)

认识:

主张抵抗外来侵略,具有爱国性;主张与各国往来,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进步性。

(2点4分)

【解析】第

(1)问,根据材料中三人的解释归纳迁都原因,并据此分析其影响。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地理等方面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结合康有为的迁都主张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