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选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12641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选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文选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文选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文选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文选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选复习.docx

《历史文选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选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选复习.docx

历史文选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四部分类法: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经部”指儒家经典、小学著作。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四部分类法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十三经:

《诗》、《书》等十三种经部书籍的总称。

经部最核心和主要的部分。

西汉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

东汉增《论语》、《孝经》,唐初确立九经:

《易》、《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唐文宗期,增《论语》、《孝经》、《尔雅》,宋代增《孟子》,十三经形成定型。

十三经排列先后有一定的讲究,其排列反映了经的尊卑与重要性。

十三经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十三经:

《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十通:

《通典》等十种通史性的典章制度书籍的总称。

唐代杜佑的《通典》、南宋郑樵的《通志》及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代乾隆年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并称九通;刘锦藻所著《清续文献通考》,与原有的九通合印,名为十通。

“十通”记述了从上古至清末的各种典章制度,是一套贯通古今关于典章制度的专史,对研究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编年体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历史的著作体裁。

因其为中国最古老的史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编年体的创始之作是《春秋》,后继者有《左传》、《汉纪》、《资治通鉴》等。

编年体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如:

纲目体、起居注、实录等。

编年体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事件间的联系。

但记事前后割裂,首尾不能联贯,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章制度等也无从详其源委,因而影响了编年体史书的使用价值。

5、国别体:

所谓“国别体”就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著作体裁。

这类史书在一定的体例要求下,对全书所记叙之人物、事件、制度等史料按照其所发生之国家、地域区分开来,分国叙事,国与国之间并没有上下之分。

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古今史学界都认为是《国语》。

6、xx:

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事件的一种体裁。

《史记》首创,后为“二十四史“沿用,为官方史书通例。

纪传体史书一般由本纪、表、志、世家、列传等五种体例构成。

帝王的传叫”纪“,皇亲国戚的传叫“世家”,各阶层的普通人士的传记叫“传”。

该史体最大的优点各体例相互配合,保存史料丰富,最符合“全史”的要求。

但也存在以人物为主线记载历史,内容烦琐,前后重复,割裂历史的缺点。

7、政书体:

政书体又称典志体,是以事类(职官、礼乐、天文、地理、经济)为中心,按时间先后编次,记载历代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典章制度的内容、沿革、及其变化的史书体裁。

隋唐是政书体史书确立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专门记叙典章制度的会通体《通典》与断代体《唐会要》的出现,《通典》确立了基本体制。

主要包括三通(至十通)、会要、会典、法律等。

政书类型分为综合类政书和专门类政书。

8、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

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优点是将重要的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纪传体之不足。

缺点在于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往往无法照顾。

9、二十四史:

《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10、《尚书》:

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例,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奏议以及誓词和宣言。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记录了尧、舜、禹时期和夏商周三代国君的诰命、誓言和其它的大事。

它是研究夏商周三代历史最重要的史料,是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11、《周易》又称《易》,是一部古代占筮用书,又是一部关于宇宙变化的古代哲学名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汉以后尊为《易经》,位列儒家群经之首。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有卦名和卦辞,爻有爻题和爻辞。

《传》亦名《易传》,是对《经》的解释,共七种十篇,旧称“十翼”。

《周易》蕴含阴阳、时中、变通等哲学思想,是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哲学源头。

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

12、《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作,二十一卷。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

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13、《战国策》:

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这部书为战国时期的人所撰写,但也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在战国末年编辑而成。

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14、《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称为诗经。

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地方乐歌,雅是宫廷和京畿地区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时所演唱的乐歌,共305篇,创作年代,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编成年代大致在春秋末叶,相传经孔子删定,主要为四言,多采用双声迭韵,又采取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价值。

15、《礼记》《礼记》即解释《礼经》的书,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中的“礼”,指的是《仪礼》;“记”是指对经文所作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包括戴德所辑的《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戴圣所辑的《小戴礼记》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古代日常生活的习俗、礼仪制度、教育问题、孔子言行等。

16、《春秋》:

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共242年的故事,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该书语言简练,记事有严格的倾向性,最突出的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的笔法。

《春秋》初步创立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在史学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17、《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记载了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

18、《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司马迁撰。

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该书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作为一部史书,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历史典籍的先例,后来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一体裁。

它的大部分文字生动精炼,写人叙事形象鲜明,对中国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有良好的影响。

19、《汉书》:

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班固首创纪传体断代史,并将《史记》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改革调整为纪、表、志、传四体,成为纪传体例史书体的基本格局。

《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这对后世编修史书有深远影响。

20、《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历时19年告成。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它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一直受到此后史学家的推崇,成为后代编年体史书的典范。

21、《通典》:

我国第一部记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的典籍。

作者杜佑(735~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人。

仿刘秩《政典》体例编撰,到德宗贞元十七年撰毕。

全书共200卷,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唐肃宗、代宗时期。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九门,把食货放在首位,又以田制为先,反映了作者重视社会经济的作用。

《通典》为后来典章制度分类专史开创了先例,确立了我国史籍中“政书”的体例,并为后世史学家所继承,开创了我国史学史上的一个新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

1、《xx》与《春秋》的关系

(一)《左传》是一部为传《春秋》而作的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杨伯峻在《左传》一文中归结《左传》传《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种:

1、说明《春秋》书法2、用事实补充《春秋》3、订正《春秋》的错误4、增加无经的传文。

(二《xx》与《春秋》的主要差异点

1.有《经》无《传》

“有《经》无《传》”是指《春秋》的一些经文没有相应的《左传》传文。

2.有《传》无《经》

“有《传》无《经》”是指《左传》的一些传文没有相应的《春秋》经文。

3.《经》、《传》不相应

“《经》、《传》不相应”是指某一年的经文和传文均不相应。

4.《经》、《传》不尽同

“《经》、《传》不尽同”是指传文和经文的内容有一定差异。

5.《经》后之《传》

“《经》后之《传》”指《春秋》全文之后增加的《传》文,这些《传》文均没有相应的《经》文。

《春秋》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或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左传》上的经文止于此年)。

《左传》起自时间与《春秋》相同,终止时间则延续到了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79年)。

6.《左传》的内容不同于《春秋》的特点:

1)、《春秋》是记鲁国一国的史事,《左传》记有各国的史事。

2)、《春秋》是记政治的大事,《左传》却记到社会上的小事。

2、《国语》与《xx》关系

(一)《国语》和《xx》相同点:

1、以民为本,民重神轻思想.

2、崇尚礼仪xx.

3、揭露xx丑行,颂扬xx壮举.

4、宣扬天命灾祥,称道鬼神占卜的迷信思想.

(二)《国语》和《xx》不同点:

1、《国语》重民不轻君,先民后神;

《xx》有强烈的民本思想.

2、《国语》国别体;《xx》编年体.

3、《国语》记言为主;《左传》记事为主.

4、《国语》语言质朴,贴近生活,贴近口语

3、《尚书》的内容体例

1、《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记事上起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穆公,大约记载了我国夏代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内容。

2、《尚书》是现存史书中最古老的历史文献记录,其体例,传统分成典、谟、训、诰、誓、命六种。

典是追述圣王的言事;谟即谋议,君臣的讨论纪要;训、诰是发布的教诫文告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神的祷告;誓是作战誓辞;命为君对臣发布的使命文告。

4、会典与会要的异同

相同点:

均以事类为中心,记载一代典章制度。

不同点:

①二者记载的典志范围不同:

会要总括一代重要典志,会典则以六部为纲,记载一代官属职掌制度。

②编纂体例:

会要按典志类别编次,会典采用设官分职的方式编次。

③内容上:

会要广泛记载相关的历史事实,会典大多记载皇帝的训诰敕令。

④会典均为官修,会要主要私修。

《史记》体例与影响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其内容包括五种体例: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五体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

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奠定了以后纪传体史书的基础。

《史记》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我国自司马迁以后一直到清都以纪传体体载为正史的规范。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春秋笔法(一定会用到,可能在写作题或简答)

xx用xx来写史书主要目的在于: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鲁国史书。

相传为孔子所修。

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

“《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译文:

《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

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出自《史记·xx世家》: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的一种记史的方法。

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含义:

其一是史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

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