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1240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docx

广东省届高三地理下册适应性测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年广东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地理

模拟联考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8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下图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A.150mB.100mC.50mD.10m

3.假设甲、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50米高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发射塔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国庆期间,太阳日出偏东方(稍微偏东南),此地形图为小范围地形图,所以观看日出无需考虑位置东西差异(位置靠东地点最先看到日出),甲丁两地均处于山谷之中,右侧(东侧)均有山脊阻碍观测视线,故日出一段时间后,两地方能见到太阳,排除A、D选项;图示丙地东侧有断崖和山脊阻碍观测者观看日出的视线,故观测日出时间较当地日出正常时间晚,C选项错误;图示乙地位于区域地形图的山顶,在此处向东观看一览无余,为观看日出的绝佳地点,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图示断崖位于乙丙附近,该处断崖有两条等高线重合,图示等高距为25米,利用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d≤H≤d)可得当地陡崖相对高度介于25米到75米之间,故C选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C选项。

3.本题主要考查日影长短的影响因素。

图示四点正午日影均朝向正北方,甲丙两处海拔大致相当,且北侧有地势较高的山坡地,利用三角形边长原理可以分析两地此时的影长较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的影长短,且两地正午影长差距较小;同理测得丁地的日影长度也小于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的影长,所以甲丙丁三地的影长差距较小;图示乙地利于山峰之上,日影方向的地势较低,正午影长长于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时的影长,所以该图中乙地信号塔影长最长,本题选择B选项。

 

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下表。

据此完成问题。

4.与黄淮海相比,青藏区无霜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少

5.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较少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6.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

这一变化可能

A.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过冬

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

【答案】

4.A

5.C

6.D

【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

由题意可知无霜期较长,当地的热量越丰富,气温长期相对较高,气温高低主要与地形和纬度有关,C、D选项错误;与黄淮海相比,青藏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同纬度其它地区低,故无霜期较短,A选项符合题意;青藏区相对于黄淮海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应该丰富,但事实恰恰相反,故B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A选项。

5.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由图表信息可知南方地区(纬度低,温度高)的无霜期普遍高于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例如西南、华南地区的无霜期分别为300天河363天,随着纬度增高,无霜期增长,长江中下游(295天)、黄淮海区(229天)、黄土高原(192天),东北、内蒙和甘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区,无霜期差异较小,天数更短,故C选项符合题意,A、B选项错误;由第一小题解析可知,海拔越高,无霜期越短,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会减少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过冬(低温期减短,冻害减少),A、B选项错误;气温增加,无霜期增加会减少农作物的生长期,C选项不符合题意;气温越高,生物繁衍量越大,农作物病虫害越多,无霜期延长会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D选项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色”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之间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此完成问题。

7.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8.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

9.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C.破坏生物多样性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答案】

7.B

8.C

9.A

【解析】

7.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外力作用。

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新”,图片石头形状棱角清晰,即形成时间较晚,A、C、D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故不符合题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景观,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选项。

8.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

由第一小题解析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有冰川活动,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A选项错误;苏南地区多冲积平原,B选项不符合题意;陕北地区为黄土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著,与题意明显不符合,D选项错误;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较多,在高山谷底多发育为低温潮湿的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9.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指出,该藻类是最先生长在这些“新鲜“石头上面的,然后被其它生物所取代,该藻类在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A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图示石头在该类藻类生长前为裸露地表,故该类藻类未挤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B选项错误;藻类植物在石头上生长会破坏岩石的结构,加速岩石风化的进程,D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选项。

 

下图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0.由图可判断出

_A.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

B.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近,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

C.大多数相距600—700km的城市,彼此通航

D.城市距离在300—500km时,通航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

11.关于国内某两城市彼此未通航的原因,下列解释不可信的是

A.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B.彼此相距太近

C.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D.彼此相距太远

【答案】

10.D

11.D

【解析】

10.本题主要考查通航效率与通航距离的关系。

图示可以分析,两两城市距离在500—1000千米之间的情况下通航效率最高,距离在750千米以内的地区,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距离大于750千米的地区,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近,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所以A、B选项说法错误;大多数相距600—700km的城市,通航效率最高,但不代表彼此通航,C选项错误;城市距离在300—500km时,通航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距离较远,通航概率较高,D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11.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高成本的航空运输经济效益低下,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考虑通航,A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图示显示彼此相距太近,通航效率越低,航空运输多使用在中长途运输领域,近距离的两地多选择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B选项不符合题意;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重复建设机场,这样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浪费行为,所以这种情况下两个城市没有必要直接通航,C选项不符合题意;彼此相距太远的情况下大多数会选择航空运输作为交通联系的纽带,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方便生活,所以两地不通航的理由不可信是两地距离甚远,D选项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本题选择D选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共5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

该岛河网稠密,中部地势险峻,河流航运价值较低。

该岛目前已知有127种哺乳动物,期中62%是本岛特有种。

图4为苏拉威西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

(2)分析该岛河流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岛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你是否赞成?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

(2)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

(3)赞成。

理由:

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

反对。

理由:

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航运价值高低的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主要考虑该岛屿自然地理的封闭性、雨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引起的。

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

(2)航运价值高低主要考虑河流长度和宽度、流水速度、经济腹地等因素。

岛屿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

(3)本题开放性试题,赞成理由考虑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效益:

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

反对理由考虑主要生态保护:

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是指甘肃省西北部的狭长高平地,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

该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蒸发强烈,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珍贵文化遗产。

下图是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示意图。

(1)指出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灌溉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河西走廊众多石窟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

(3)阐述河西走廊地区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自然条件。

(4)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1)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

(2)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气候干燥,自然风化破坏较小。

(3)靠近高压中心,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狭管效应);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

(4)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节水型农产品加工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区域农业的发展。

(1)灌溉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条件。

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