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710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docx

长江大桥北引桥检测方案解读

苏家坝立交及鱼洞长江大桥北引桥

检测及变形观测方案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1、工程概况

鱼洞长江大桥工程以长江为界,北面属于大渡口区,以南隶属巴南区,是连接两区的重要通道,本次检测得是鱼洞长江大桥北引桥,公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荷载等级公路一级;人群荷载为2.5kN/m,设计车速602.5km/h,北引桥处于R=600m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

桥面纵坡,0~2墩为-2.5%,2~12号墩为1.8%,坡点半径为70000m。

上部结构桥梁跨径组合为40.04m+4×40m+40.08m+40.08m+4×40m+40.32m,共分为两联,0~6号墩为第一联预应力连续箱梁,6~12号墩(12号墩为与主桥的交界墩)为第二联预应力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花瓶式桥墩,钻孔摩擦桩,盆式氯丁橡胶支座型号为GPZ(II)e纵+100(mm),纵向最大位移量为100mm。

目前发现6号墩上方伸缩缝伸长量过大,长期处于拉伸状态,部分橡胶条已损坏。

苏家坝立交位于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南岸侧,平面以卵形状布设在主线两侧,共设置4个匝道,分别为L、M、N、O匝道。

匝道净宽为8.5m,M匝道桥总长836m,位于主线右侧,平面呈卵型曲线,曲线最小半径R=60m,L匝道桥总长267m,整个匝道均在曲线上,曲线最小半径R=250m,其中LK0+0~LK0+81.00段与M匝道形成变宽段桥梁。

N匝道总长466.48m,位于方线左侧,平面呈S型曲线,曲线最小半径R=60M,a其中NK0+271~NK0+466.48段与O匝道形成变宽段桥梁,NK0+171~NK0+271段为桥梁其余段为道路;O匝道总长814.4m,位于主线左侧,平面呈卵形状,曲线最小半径R=60M,其中OK0+069~OK0+468和OK0+627.5~OK0+814.44段为桥梁,OK0+468~OK0+627.5段为明洞;其余段为道路。

匝道纵断面的高程为路路面高程,横向设置向横坡或超高,L匝道设置2个变坡点,最大坡度为3.81%,横坡为1.5%;M匝道设置3个变坡点,最大坡度4.8%,最大超高6%。

N匝道每个匝道共设置2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5%,最大超高为6%。

O匝道每个匝道共设置2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5%,最大超高为6%

L匝道桥:

共1联,全长186m

M匝道桥:

共7联全长836m;

第一联:

29+33+29=91m

第二联:

3*40=120m

第三联:

2*40+35=115m

第四联:

35+2*40=115m

第五联:

3*40=120m

第六联:

28.06+38.01+37.94+37.99+27=169m

第七联:

29.5+40.5+30=100m

N匝道桥:

共1联,全长93.6m

O匝道桥:

共5联全长585.9m

第一联:

3*40=120m

第二联:

36+3*4=156m

第三联:

2*40+35=115m

第四联:

27+2*40=107m

第五联:

40+37.4=77.4m

苏家坝立交目前也发现部分伸缩缝伸缩量超过规定的限值。

由于其坡度较大,转弯半径较小,存在梁体滑移危险。

为此,业主委托我公司对鱼洞长江大桥、苏家坝立交进行全面检测及变形观测,找到病害发展趋势,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维修处置措施。

2、检测目的

我们按照城市桥梁养护规范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完成本次的桥梁结构检测,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根据目前桥梁状况已知病害,查明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维修加固建议,作为加固维修设计依据;

2)查明桥梁的基本情况,校核既有资料,建立桥梁的健康档案,为桥梁养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数据化或桥梁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3)揭示桥梁的安全隐患,对难以判断其损坏程度和原因的桥梁构件,提出进一步检测、监控的建议,确保运营安全。

4)通过全面检测及变形观测,了解伸缩缝伸缩量变化趋势,判断对结构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

3、检测评估依据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

200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DB11/T365-2006);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00);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

待检桥梁设计、竣工文件、既有检测及维修养护加固等技术资料。

4、检测内容

根据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本项目桥梁结构检测主要包括桥梁外观检测、结构无损检测、桥梁变形观测等三方面的内容。

4.1、桥梁外观检测

桥梁外观检查主要是对桥梁的结构尺寸、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测,掌握桥梁的工作状态。

4.2、结构无损检测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是对结构的:

混凝土的强度、碳化深度及氯离子含量,钢筋的分布、保护层厚度、锈蚀程度,桥梁的结构线形(桥面线形及结构线形,如拱轴线),结构的缺陷程度(混凝土裂缝宽度、深度、空洞)等。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采用回弹仪、超声波仪、裂缝宽度仪、钢筋扫描仪、钢筋锈蚀仪、地质雷达、索力仪、全站仪、水准仪等检测仪器设备对结构进行检测。

4.3、桥梁变形观测

主要针对本桥的既有建立的变形观测网,对梁、墩、台等的平面,竖向变位进行全面的复测,并与前几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结构的平面及竖向的变形是否影响结构工作性能,并结合外观检测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4、检测重点及难点

苏家坝立交及鱼洞长江大桥北引桥都发现有类似的病害情况:

部分伸缩缝伸长量过大超过了伸缩缝正常工作的允许值,由于上述两桥均为弯坡斜桥,伸缩量过大,可能产生原因较多,与伸缩缝本身允许伸缩量、安装时伸长量、温度变化、梁体的徐变收缩、梁体的位移变形、制动墩变形,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及支座工作状态等因素均有较大的联系,需要分析判断产生的原因,避免可能会产生的极端不利的落梁的风险,所以我公司制定针对此项病害检测关键内容:

1、通过梁的变形观测,判断梁是否存在滑移的现象。

2、通过对墩的变形观测,及对墩支座及限位装置的检测,查明支座及其他限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梁体滑移的可能。

3、比较几年的变形观测资料,找到梁、墩的变形规律,判断梁体是否存在滑移的趋势。

5、检测总体工作思路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根据我单位多年桥梁检测工作经验,将本项目桥梁检测工作总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接受委托、收集资料、现场勘察以及编制桥梁检测实施方案四项内容。

第二阶段:

外业检测阶段,主要是利用检测设备对桥梁结构现状进行现场检测、试验,包括桥梁外观检测、桥梁主要结构构件无损检测、桥梁变形测量三方面内容。

第三阶段:

分析报告阶段,即根据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评估桥梁技术状况等级,提出合理处置建议,编写梁检测报告。

第四阶段:

后期服务阶段,主要是根据期检查结果,承担疑有病害桥梁的进一步专项(特殊)检测,对桥梁后期养护、维修加固提供技术支持。

现将各阶段主要工作方法及流程简述如下:

5.1、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接收委托,签订检测合同,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编制桥梁检测实施方案及现场准备工作的开展。

1)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在实施现场检测之前,首先搜集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包括桥梁的设计图纸及计算书,变更设计图纸及变更设计计算书,施工材料试验资料,竣工图纸及其说明书,历次桥梁调查、维修、加固的相关资料,荷载试验资料等。

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现场检测过程中核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对缺失的桥梁数据在检测中加以补充完善。

2)项目实施细则的编写

完成了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后,结合现场实际考察情况,组织专人针对不同的桥型编制详细的检测实施细则,现场检测负责人按照实施细则指挥、组织检测人员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3)现场准备工作的开展

根据现场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在检测前1~5天内,检测人员及辅助配合人员开始进行检测辅助设施的架设,如需占用车道时,通过业主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a)移动支架或固定支架的搭建。

b)解决检测时所需电源(如钻芯机等设备)。

c)将检测所需的设备、机具和标定合格的仪器运送到现场妥善安置,并配1~2名工人看守。

5.2、外业检测阶段

外业检测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根据第一阶段编写的检测实施细则,对桥梁结构进行检测。

本项目外业检测又分为结构常规检测、桥梁主要结构构件无损检测两部分。

结构外观检测以肉眼为主,辅以钢卷尺、数码相机的设备,对结构物的外观病害进行检查,记录;桥梁主要结构构件无损检测主要采用无损检测设备对桥梁主要结构构件进行材料性能及老化情况、结构构件缺损程度等方面的检测。

1)结构外观检测

桥梁外观检查主要是对桥梁的结构尺寸、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测,掌握桥梁的工作状态。

2)结构无损检测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是对结构的:

混凝土的强度、碳化深度及氯离子含量,钢筋的分布、保护层厚度、锈蚀程度,桥梁的结构线形(桥面线形及结构线形,如拱轴线),结构的缺陷程度(混凝土裂缝宽度、深度、空洞)等。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采用回弹仪、超声波仪、裂缝宽度仪、钢筋扫描仪、钢筋锈蚀仪、地质雷达、索力仪、全站仪、水准仪等检测仪器设备对结构进行检测。

3)变形观测

主要针对本桥的既有建立的变形观测网,对梁、墩、台等的平面,竖向变位进行全面的复测,并与前几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判断结构的平面及竖向的变形是否影响结构工作性能,并结合外观检测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5.3、内业报告分析阶段

内业报告阶段是通过对外业检测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对比,判断结构缺陷程度及发展情况,分析桥梁结构病害产生原因,评估缺陷对结构承载力及使用性能的影响,按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等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对桥梁结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提出桥梁使用、养护及维修加固的技术建议,编写桥梁检测报告。

5.4、后期服务阶段

后期服务阶段是根据期检查结果,承担疑有病害桥梁的进一步专项(特殊)检测,对桥梁后期养护、维修加固提供技术支持,对需要进行维修加固的的桥梁提供加固设计方案,并协助业主对桥梁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

桥梁检测工作流程见下图:

 

需要进行试验的桥梁荷载试验

图5-1桥梁检测工作流程图

6、检测方法

6.1、桥梁外观检查

桥梁外观检查:

对桥梁的结构尺寸、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测,掌握桥梁的工作状态,检查方法如下:

6.1.1桥面系检查

1)桥面铺装检查

对于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重点检查桥面铺装有无变形(车辙、波浪、鼓包、高低不平等)、泛油、破损、裂缝(龟裂、块裂、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桥头是否平顺、防水层漏水等病害缺陷;对于混凝土桥面铺装,重点检查桥面铺装层有无磨光、脱皮、露骨、错台、坑洞、剥落、拱起、接缝料损坏、裂缝(板角断裂、破碎板)、桥头是否平顺、防水层漏水等病害缺陷,桥面铺装层常见病害照片如下。

沥青混凝土铺装网裂水泥混凝土铺装碎裂

桥面铺装层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采用水准仪测量桥面纵、横坡,并对桥面系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2)伸缩缝检查

伸缩缝重点检查伸缩缝有无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与结构缝位置对应、缝内有无杂物堵塞,局部有无缺损、抵拢、错台,锚固区有无混凝土破碎、露筋、失效、有无跳车现象等病害缺陷,伸缩缝常见病害照片如下。

伸缩缝断裂伸缩缝变形

伸缩缝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采用水准仪测量伸缩缝高差,并对伸缩缝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3)人行道检查

人行道重点检查人行道有无坑槽、孔洞、裂缝、松动、人行道构件有无缺失等病害。

人行道快件松动

人行道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并对人行道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4)栏杆、护栏检查

栏杆、护栏重点检查栏杆、护栏有无撞坏、缺失、蜂窝麻面、剥落、露筋、锈蚀、裂缝、变形错位等病害。

桥面栏杆破损、露筋锈蚀桥面栏杆块件缺失

栏杆护栏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采用裂缝宽度仪对裂缝宽度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栏杆、护栏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5)排水系统检查

排水系统外观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排水铺畅(桥下是否出现漏水,桥台支承面、翼墙面、前墙面等平面是否受到污水污染,支座是否应漏水锈蚀,桥台后填料是否排水不畅照成路基沉降)、排水设施是否堵塞、破损、丢失等病害缺陷。

排水系统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并对排水系统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6)照明系统及标志、标线检查

照明系统及标志、标线检查重点检查照明设施及标志标牌是否出现设施松动、锈蚀、损坏、丢失或需要设置相应标志标牌的位置未设置标志标牌,检查标线是否老化、破损、缺失。

照明系统及标志、标线外观检查以目视为主,采用钢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范围,采用数码相机记录缺陷的影像资料,并对照明系统及标志、标线病害的破损部位、范围、程度进行准确记录。

6.1.2上部结构检查

本次检测桥梁的类型为连续梁桥。

桥梁上部结构主要结构形式为: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

针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型梁常见主要病害及产生部位,确定检查内容和检查部位,详见表3-3和图3-2所示。

表3-3连续箱梁病害检查表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跨中区域正弯矩区域

梁底横向受拉结构性裂缝

中间墩负弯矩区域

梁定横向受拉结构性裂缝

支点附近中性轴

斜向剪切裂缝

板梁底部*1

纵向裂缝*2;

横向裂缝;

因振捣不实造成的空洞

桥面

桥面铺装纵向、横向贯通裂缝

(装配试小箱梁)铰缝

混凝土脱落、渗水

(装配试小箱梁)

板梁衔接处

相邻板梁明显竖向错位

板梁内囊

积水

板梁整体

下挠和明显变形(分析板梁受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梁体渗水区

渗水、表面风化、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

龟裂现象;

表面严重炭化;

施工缺陷区

破损钢筋外露锈蚀;

*1:

板梁底板还应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以及板梁底板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2:

板底纵向裂缝受现浇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常见的病害,应认真检查裂缝宽度、密集程度、是否渗水以及相应桥面是否纵向开裂,综合分析板底纵向裂缝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

图3-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重点检查部位示意图

 

6.1.3下部结构检查

1)桥墩、桥台

桥墩(台)身位于桥梁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是桥梁下部结构的主体,并且多数的墩台是由砖石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构件构成的。

墩台结构由于具有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给基础的功能,因此,墩台容易受到上部结构荷载增加和基础出现缺陷的直接影响。

尤其是,当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滑移、倾斜等现象时,将会使墩台受到很大的损坏。

桥墩常见结构形式有柱式、薄壁式和花瓶式桥墩等形式;桥台形式有肋板式、重力式、桩柱式、薄壁式、枕梁式、双柱式、埋置式、轻型式和桩接盖梁式桥台等。

墩台的重点检查部位和内容详见表3-5和图3-4。

表3-5下部结构墩台病害检查表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墩台整体

滑动、倾斜或下沉、网裂、竖向裂缝、水平裂缝

墩台局部

混凝土墩台及帽梁

风化、开裂、剥落、露筋等

石砌墩台

砌块断裂、勾缝脱开、变形;

砌体泄水孔堵塞;

防水层损坏

墩台顶面

清洁度;伸缩缝漏水

墩台基础

滑动、倾斜或下沉;

许可范围外的冲刷或淘空现象;

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冲蚀

桥台翼墙(耳墙)

开裂、前倾

桥台护坡(锥坡)

塌陷、沉降、冲刷或缺口等

台背填土

沉降或挤压隆起

注*:

对于固结墩和弯桥桥墩还要着重检查桥墩有无出现大偏压,墩柱有无环向裂缝。

图3-4桥台重点检查部位示意图

墩台所出现的各种损坏形式中主要病害是裂缝。

常见的裂缝有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及网状裂缝等。

墩台裂缝的形式及产生原因见表3-6。

表3-6桥梁墩台的常见裂缝特征及原因分析

序号

裂缝名称及发生部位

简图

特征及原因分析

1

墩(台)

网状裂缝

1.此种裂缝多发生在常水位以下墩身的向阳部分,裂缝宽0.1~1mm,深1~1.5cm,长度不等;

2.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和外界的温变影响或日照影响而产生的温度拉应力;

3.由于混凝土干燥收缩而引起

2

从基础向上发展至墩(台)上部结构的裂缝

1.裂缝下宽上窄;

2.原因是基础松软或沉陷不均匀

3

墩(台)深

的水平裂缝

1.呈水平层状;

2.多为混凝土浇筑接缝不良所引起

4

翼墙和前墙断裂的裂缝

往往是由于墙间填土不良、冻胀或基底承载力不足,引起下沉或外倾而开裂

5

由支承垫石从下向上发展的裂缝

1.主要是由于墩(台)帽在支承垫石下未布置钢筋所致;

2.也由于受到过大的冲击力

6

桥墩墩帽顺桥轴线横贯墩帽的水平裂缝

1.不论空心墩或在实心墩均有发生;

2.主要由于局部应力所致。

因梁和活载的作用集中地通过支座传至桥墩,使其周围墩顶其他部位发生拉应力

7

双柱式桥墩下承台的竖向裂缝

由于桩基下沉不均匀或局部应力所致

8

支承相邻不等高梁的墩盖梁,雉墙上的垂直裂缝

1.裂缝多位于雉墙棱角部分及中线附近;

2.严重时部分混凝土剥落露筋

3.由于局部应力所致

9

墩(台)盖梁上自上之下的垂直裂缝

桩基下沉不均匀而引起盖梁上的不均匀受力

10

镶面石突出的裂缝

1.多为不规则的裂缝

2.由于镶面石与墩台连接不良

11

悬臂桥墩角隅处的裂缝

由于局部应力引起

2)支座检查

桥梁支座是桥梁上、下结构的连接点,其作用是将上部的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安全地传递到桥梁墩台上去,同时要保证上部结构在支座处能自由变形(转动或移动),以便使结构的受力情况与计算图式相符合。

因此,对桥梁支座要正确设置,并经常注意保养维护,对其损坏部分要进行修补加固。

支座形式主要有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归纳可能出现的损坏和缺陷,确定检查工作内容如表3-7所示。

表3-7支座缺陷检查表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

支座

整体

1.支座是否与梁体脱空;

2.支座剪切变形是否超出规范限值

主体

1.油毛毡支座损坏,如坏裂、掉落、酥烂等

2.切线弧形支座滑动面、滚动面生锈

3.摆柱式支座的混凝土摆柱脱皮露筋或其它异常

4.支座滑动面是否平整,轴承有无裂纹、切口,滚轴有无偏移和下降

5.支座螺母是否松动或螺栓脱落

6.钢辊轴式支座辊轴(摇轴)是否实际纵向位移偏大或发生横向位移

7.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变质

座板

1.座板是否翘起、扭曲、断裂

2.座板贴角焊缝是否开裂

3.填充砂浆是否开裂

4.座板混凝土是否压坏、剥离、掉角

盆式支座

除常规检查外,还应着重检查有无锈蚀,滑移,滑板是否工作正常

弯桥的支座

除常规检查外,还应着重检查支座橡胶与垫石相对滑移是否正常,支座脱空方向和大小是否正常

3)基础检查

基础的外观检测主要是检查基础下是否发生不许可的淘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

6.2、桥梁结构构件无损检测方法

6.2.1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

1)检测方法

混凝土强度检测以超声回弹综合法为主,回弹法为辅。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同时使用回弹法和超声法对混凝土同一测区进行检测的方法,它可以弥补单一方法固有的缺陷,做到互补。

2)基本原理

回弹法是采用回弹仪的弹簧驱动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以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称回弹值,指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作为强度相关指标来推算混凝土强度。

超声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反应强度大小。

通过试验建立起超声声速和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并借以推定混凝土的强度。

3)测区布置

抽检构件数量满足桥梁评定需要。

每构件布置10个测区。

构件的测区满足下列要求:

a)测区布置在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

b)测区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c)测区避开钢筋密集区和预埋件。

d)测区尺寸为200mm×200mm。

4)注意事项:

a)测试面应清洁、干燥、平整,不应有接缝、修饰面层、浮浆和油垢,并避开蜂窝、麻面部位,必要时可用砂轮片清除杂物和磨平,并擦净残留粉尘。

b)测量超声声速时,为保证换能器与混凝土耦合良好,用黄油为耦合剂。

c)结构或构件的每一测区,先进行回弹测试,后进行超声测试。

d)超声测点应布置在回弹测试的同一测区内,每个测区内的相对测试面上,应各布置3个测点,且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轴线应在同一轴线上。

e)每测区读取16个回弹值。

f)测试的声时值应精确至0.1μs,声速值应精确至0.01km/s。

超声测距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

g)对于超声回弹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有疑问的构件,将情况及时汇报业主,经业主同意后对有疑问构件进行采用钻芯取样,通过钻芯混凝土强度实测值,最终评定构件混凝土强度。

5)混凝土强度的评定标准

根据混凝土桥梁结构或构件实测强度推定值或测区平均换算强度值,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其推定强度系数Kbt或平均强度系数Kbm,按下表对混凝土强度标度进行评定。

推定强度系数:

式中:

Rit-混凝土强度推定值,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平均强度系数:

式中:

Rim-混凝土测区平均换算强度值,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桥梁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Kbt

Kbm

强度状况

评定标度

≧0.95

≧1.00

良好

1

(0.95,0.90]

(1.00,0.95]

较好

2

(0.90,0.80]

(0.95,0.90]

较差

3

(0.80,0.70]

(0.90,0.85]

4

<0.70

<0.85

危险

5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仪器如下图:

回弹仪超声波仪

6.2.2、混凝土碳化深度测试

1)检测方法

应用1%酚酞酒精溶液试剂(酸碱指示剂)喷洒在混凝土新鲜破损面上,根据新鲜破损面上指示剂颜色变化的交界位置用碳化深度测试仪量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测量碳化深度时,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然后除净孔洞中的粉末和碎碎屑后,立即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测量工具测量已经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多次,精度为0.5mm,取其平均值,即为实测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基本原理

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中的成分(主要为Ca(OH)2)与渗透进混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