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51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河北正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

飞机从地缝中、倒塌的楼宇中穿梭而过,汽车在喷发的火山“流弹”中飞驰,主人公刚刚跑过的地面轰然塌陷……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可能冲击地球磁场和大气,引发磁暴、电离层扰动等

D.可能导致人类的彻底毁灭

2.下列属于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的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地球不均匀的公转速度

D.太阳活动的频繁发生

右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3~5题。

3.图中K、L两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A.0°0°

B.23°26′23°26′

C.0°23°26′

D.23°26′0°

4.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B.14小时

C.16小时D.24小时

5.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读图,回答6~8题。

6.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7.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8.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

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回答9~10题。

9.若a、b、c、d为不同的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

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10.若a、b、c、d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甲→乙→丁→丙→甲 B.丁→丙→甲→乙→丁

C.乙→甲,丙→丁      D.乙→甲→丙→丁→乙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13.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乙处洋流可能是()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千岛寒流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区划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图中各气候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I区冬季多雨是受冬季风影响

B.Ⅱ区中部极端干旱是由于深居内陆

C.Ⅲ区夏季多雨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Ⅳ区沿岸多雾是由于暖流影响

15.该区域正在建设世界著名的“绿色坝”工程(阴影所示),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右图中,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关系为a

回答16~18题。

16.若三条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处吹  ()

  A.偏西风 B.偏东风

C.南风  D.东北风

17.若三条线为等高线,MN处不可能是   ()

 A.集水线 B.分水线 

C.山谷  D.小河

18.若三条线为表层海水等温线,MN处的洋流可能是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巴西暖流      D.秘鲁寒流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完成19~20题。

19.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

20.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22.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23.据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

读图回答24~26题。

24.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26.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读图完成27~28题。

27.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坡度:

甲>乙      B.气温:

丙>丁C.降水:

乙>丁      D.海拔:

甲>丙

28.图中四地中,林木分布最茂密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9.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B.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C.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度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D.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度地区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30~31题。

30.该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A.火山B.断块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31.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花生   B.可可、油棕C.茶叶、棉花   D.亚麻、香蕉

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

读图回答32~34题。

32.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丁

33.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34.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

C.气候变暖D.酸雨危害

右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36题。

 

35.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36.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

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

读下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3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某市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

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读下图回答39~40题。

39.第一代产业园区利用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40.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便于获取对方信息,取得竞争优势

C.加强协作,促进交流              D.靠近原料产地

请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40分)

41.右图中G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太阳直射点的经纬位置是。

(2)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3)图中B在D的方向,C在A的方向。

(4)写出B、D两地的昼长时间:

B,D。

(5)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42.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表

地名

年降水量

(mm)

春季降水量

(%)

夏季降水量

(%)

秋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3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43.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44.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和表,回答问题。

(10分)

(1)图中所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字母A所在的虚线区域地貌类型为__________。

图中西侧属于我国地势从第_________级阶梯向第_______级阶梯过渡地带。

(2)图中所示③及附近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有哪些?

 

(3)图中所示区域的优势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限制本地交通运输发展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限制本区域发展农业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BABD6-10DDBDCD11-15ABDCB16-20ABAAD21-25ABAAD26-30DCBDA

31-35BBAAC36-40ABBDC

41.

(1)23°26′N(1分),0°(1分)

(2)622(1分)20(1分)

(3)正南(1分)正北(1分)

(4)8(1分)16

(5)北半球各地(1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分)

42.答案:

(1)D(1分)

(2)南昌(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偏少(2分)

(3)乌鲁木齐(1分)距海远,水汽来源少(2分)

(4)五台山(1分)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2分)

43.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海向外海递增)(2分)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越来越多(2分);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2分)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2分);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2分)。

44.(10分)

(1)四川盆地丘陵一二(每空1分,共4分)

(2)位于盆地底部,地势平坦;紫色土,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雨热同期(3分,完整答对三个方面得3分)

(3)天然气(1分)

(4)地形光照(每空1分,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