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在中堡岛看远古三峡.docx
《新世纪在中堡岛看远古三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在中堡岛看远古三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世纪在中堡岛看远古三峡
新世纪,在中堡岛看远古三峡
弹丸之地中堡岛,如今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雄伟的三峡大坝。
考古工作者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在此进行了多次科学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数万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堡岛见证长江文明,中堡岛见证一个大伟大工程的诞生!
中堡岛遗址概况
中堡岛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三峡大坝所在地,东距夷陵区三斗坪新集镇约6公里,西距秭归县新县城(茅坪镇)约2公里。
中堡岛四面环水,东西方向,平面呈茧形。
四周有沙石堆积的河漫滩,中部隆起,高出河滩约3~5米,顶部平缓。
柑桔、柚树成林,竹林葱茏,鸟语花香。
如一座矗立在江中的绿色堡垒,故而得名。
大约在一亿年之前,中堡岛是与南岸山岗相连的江边台地,因长期受茅坪溪水冲刷和江水侧灌的浸蚀,山根底儿的泥土不断流失,久而久之,山岗与台地被分割,山岗下形成江汊,台地变为孤岛。
上世纪50年代之前,每年冬春季节水位低落,可步行至岛。
1981年葛洲坝建成,长江水位提高,中堡岛便终年没入江水之中。
在江水的冲刷之下,其面积逐年减少。
至考古发掘时,遗址现存东西长约480米,南北宽约120米,面积约57600平方米。
中堡岛遗址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采集有石器和东周陶片。
1979年春,宜昌地区博物馆复查时,又采集到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物。
之后,经详细钻探,确定是一处大型的古文化遗址。
同年秋,由笔者领队,宜昌地区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岛上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面积255平方米。
1985年至198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历史博物馆,宜昌博物馆(原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三峡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尔后,国家文物局第七期依领队培训班和宜昌博物馆分别于1989年、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多次发掘。
发掘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三个区域,但主要集中在中区发掘。
东区分为三个发掘点,共开5米×5米探方21个,发掘面积520平方米。
中区采用象限法布方编号,共开5米×5米探方69个,面积1725平方米,西区开5米×5米探方8个,10米×10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为600平方米。
三个区的发掘总面积为2845平方米。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
中堡岛遗址的地层堆积都是由岛的中心处(最高点)向岛的边缘(最低点)倾斜堆积,最高点堆积很薄,最低点堆积较厚,但各发掘区的地层堆积又不相同。
东区三个发掘点的地层堆积略有差异,分别为1―6层、1―10层、1―9层。
最薄层为0.1―0.2米,最厚层0.2―1.9米。
这些地层中除少量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地层外,多为商代文化地层,再就是较纯净的不同颜色的淤沙层。
中区是遗址中心区域,文化堆积层次清晰,倾斜度小,遗迹较多,遗物丰富。
共分为14层,最薄层0―0.3米,最厚层达0.5―1.2米,多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地层,少量商代和周代地层。
西区文化堆积层较浅,共分为5层,最薄层0―0.5米,最厚层0―1.3米,多出土新石器时代遗物。
根据地层和遗迹的早晚叠压打破关系,结合所出遗物的整理结果显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共分为五期,其中一至三期为大溪文化,四至五期为屈家龄文化。
商代、周代和宋代遗存较少,不便分期。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遗迹
遗迹主要有窖藏坑、房屋、排水沟等。
发现的窖藏坑共319个。
主要用于储藏物品。
其中圆形坑87个,椭圆形境129个,长方形坑11个,正方形坑4个,不规则形坑67个。
这些坑的口径多在0.8―1.6米之间,坑壁较整齐光滑,有平底和圜底几种。
坑中多置陶罐、陶钵、石斧等文物和猪、牛、鱼等动物骨骼,并类杂一些木炭、红烧土块及卵石。
发现房屋共6座,有方形和圆形几种。
方形房屋长约5米,宽约3.5米。
门向朝北。
建筑主法是先挖基槽,基槽内填红烧土并压实或夯打,在基槽边缘或基槽外立柱,柱洞内有础石,居住面较平且硬。
圆形房屋直径约5米。
门向朝北。
建筑方法为地面铺垫红烧土,路经夯实后作为房基,房基周围有小柱洞,房屋中间有一个直径0.5米左右的大柱洞,柱洞深0.3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区发现了23个祭祀坑,分布密集,坑为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直径一般为1.5米左右,坑内放置成排的陶杯、陶碗、陶豆、陶环、石斧、石凿、石锛等文物,多者达120多件,少者也有10多件。
其性质与祭孔有关,有人推测是祭江或是祭事的。
另外发现排水沟11条,长4―9.5米,多为南北方向,一端高,一端低呈斜坡状。
2、墓葬
共15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平底土坑墓,墓坑一般长1.7―1.9米,宽0.6米左右。
多为南北方向。
葬式有仰身直肢和侧身屈肢几种。
随葬物品有陶碗、陶豆、陶杯、石斧等。
3号墓葬较为特殊,墓口长1.64米,宽0.98米,墓坑深0.36米。
方向成30度。
坑内葬7具20―4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人骨架肢离破碎,个体均不完整,有的缺上肢,有的无下肢,多数不见头骨,所见的破碎头骨也是身首异处。
此墓埋葬方式也是错乱无序,又无任何随葬品,系非正常死亡所进行的埋葬。
5号墓的墓口呈圆角长方形。
长1.7米,宽0.55米,墓内置成年男性人骨架1具,保存较好。
头向120度。
仰身直肢,双手合于腹部,双腿略向左边弯曲,左胸斜置一件长28厘米、直径13厘米的橄榄形砾石。
这件大砾石,是随葬品还是致死墓主人的凶器?
目前不得而知,因此该墓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屈家岭文化)墓葬中,我们明显发现男性墓中有较多的随葬品,而女性墓中随葬品极少或没有。
如106号墓,打破风化基岩,人骨架仰身直肢,头部及左臂外侧随葬陶碗、陶豆、陶杯、陶益等五件器物,左下肢外侧还有一件砾石器。
105号墓的墓口亦为长方形,长1.7米,宽0.53米,人骨架系成年男性。
你身直肢,随葬有一件陶碗和两件陶豆等三件器物。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社会已发生变化,即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了。
3、遗物
中堡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和骨器。
其中陶器占大宗,是当时主要生活用具。
陶质可分为夹砂陶、泥质陶、夹炭陶和夹蚌陶四类。
夹砂陶多用于大、中型器物,泥质陶一般用于较小的器物。
陶色有红陶、灰陶、黑陶、褐陶、桔红陶、橙黄陶等几种,其中黑陶多用于制作薄胎器物。
陶器少数素面,大多装饰有纹饰,主要纹饰有弦纹、绳纹、戳印纹、压印效、楼孔纹、附加堆纹、划纹等。
早期泥质陶表面多饰红色陶衣,有的在陶衣上又饰黑色或灰白色彩效,彩纹样式有横人字纹、绳索纹、弧线三角等几何形纹、平行条纹、宽带纹、还有水波纹点缀其间。
陶器制法以手制为主,陶胎薄厚不均,较粗糙。
另有轮制和模制。
轮制早期多用于器物局部(如口沿)修整,晚期多用于器物成形和修整。
模制则用于制作小型器物,如陶纺轮、陶杯等。
陶器种类有罐、釜、盘、碗、缸、盒、瓮、钵、豆、壶、杯、鼎、盖、器座、支应、瓶、碟、尊形器、纺轮、球、镯、网坠等近30类器物,共计8000余件。
其中罐、盆、碗、钵、支应是中堡岛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主要器类。
石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生产工具,共发现9000余件。
有锄、斧、锛、铲、凿、敲砸器、杵、纺轮、环等十余种。
其中锄、斧、锛、敲砸器数量最多。
石器用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
经鉴定,石科多选用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石英岩等。
石器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打制、琢制、磨制、穿孔四种。
打制是主要制作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打制石器约占60%以上,多数石器是利用打击下来的砾石片从自然面向破裂面单向打击而成。
琢制是制作石器的辅助手段,用于修整器形。
琢制石器较少,约占10%左右。
磨制方法简单,将器物直接在砺石上砥磨而成,多用于斧、锛、凿等器类刃部的制作,部分器物通钵磨光。
磨制石器约占27%左右。
穿孔仅见于铲和纺轮,其穿孔方法有琢孔、管钻、琢钻兼施三种,有一面穿孔和两面穿孔之分。
另有部分石器不需任何加工制作,直接使用,如石球、石杵等。
骨器共发现300余件。
器形有锥、凿、笄、簪、镞等。
除少数为角质外,多为动物肢骨制成。
制作方法主要是磨制。
商时期文化遗存
1、遗迹
这个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窖藏坑,共发现28个。
平面形状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种。
其中圆形窖藏坑21个,形状较规整,口大底小,多为圜底,平底少见,坑口直径一般在0.6―2米,深0.5米左右。
境内置有罐等陶器;椭圆形坑共发现5个,坑壁逐渐内收,坑底近平,坑口长径1一1.8米、短径0.5―1.5米,深度多在0.6米左右;不规则形坑2个,斜壁,平底,坑口一般长2米,宽1米左右,坑内填黑灰色土,土质较硬,出土遗物甚少。
2、墓葬
共发现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一般长2米,宽0.65米,深0.4米左右,坑壁垂直,墓底平坦,葬具和人骨架均腐烂无存,根据腐烂痕迹观察,葬式为仰身直肢和侧身屈肢两种。
随葬物品有深腹陶罐、夹砂褐陶罐,泥质灰陶罐和陶豆、陶器盖等,器盖多盖在罐口上。
3、遗物
商时期文化遗存中出土遗物除陶器外,还有石器和少量铜器。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陶土似未经筛选,砂粒不均匀,器表大多粗糙。
泥质陶较少,其中部分陶土经淘洗,质地细腻。
以手制为主,轮制技术少用,部分器物口、肩部经过慢轮修整。
灰陶居多,也有少量的红陶、褐陶、橙黄色陶和黑皮陶等。
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很少施加纹饰,所见纹饰主要有绳纹、弦纹、戳印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还有独具时代特征的圆形宽带纹、“S”形纹和云雷纹等纹样。
主要器形有圜底罐、釜、豆、豆形器、盆、尖底或小平底钵、缸、簋、杯、盖等。
出土陶器总数达1000余件。
出土铜器有插、鱼钩、镞等共20余件,虽然数量不多,而且又是小件青铜器,但至少说明长江三峡地区,早在商代已使用了青铜器。
同时也表明当时生产力亦有所提高。
这个时期由于铜质生产工具的出现,石质生产工具明显减少。
已发现石器约100余件。
器类有锄、斧、锛、凿、敲砸器、网坠等,制作方法有打制、磨制、琢制、先琢后磨,也有打、琢、磨兼用的。
石料仍然是就地取材,石斧一般选用花岗岩制作,锛、凿则大多选用硬度在6级左右的硅质灰岩制作,个别石锛选用硬度仅一级左右的粉砂岩制作(这种锛主要用于陶器加工,如修整表面,压印花纹等用处),锤多用硬度大且有韧性的含砾石英沙岩制作。
宋代遗存
中堡岛遗址宋代遗存,主要是墓葬,共发现10座,皆为长方形竖穴,可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
葬具均已腐烂。
骨架保存不完整。
随葬器物一般置于头部。
土坑墓一般长2.5米左右,宽1.2米左右,多为南北方向,随葬品多至十五件、少则四件。
砖室墓均有墓道,有单室和双室之分。
单室墓一般长3.5米,宽1.5米;双室墓一般长4.5米,宽4米左右。
墓壁错缝竖砌。
穹隆式墓顶。
因砖室墓容易被盗窃,所以发掘出的砖室墓全部被盗过,所剩随葬器物不多。
如111号墓只发现2件釉陶盆,1件瓷罐,1件“为善最乐”铭文铜镜,9枚无年号铜钱和一些碎瓷片。
这些器物大部分出自盗洞内。
宋代墓葬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和钱币。
陶器主要是釉陶器,如盆、罐等。
瓷器主要为青白瓷和青瓷。
前者釉色滋润发亮,呈青白色略带黄;后者釉色暗淡泛黄。
个别为黑釉。
器形有罐、盏、碗、碟、盘、壶、瓶、粉盒、杯等。
随葬品组合中常见的是瓷罐和瓷碗,几乎每座墓都有发现,这反映出当时的埋葬习俗。
据考证,这种青白瓷在湖北省境内普遍都有发现。
中堡岛遗址文化特征
1、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中堡岛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其特征明显,延续时间长。
生活用具方面,这个时期陶器中的圜底器和圈足器十分发达,平底器在各期的比例中逐渐增多,三足器数量很少。
罐、盘、釜、碗、盆、缸等是最基本的陶器组合,其型式的发展演变,由早至晚贯穿始终。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各个阶段的文化内涵又有着各自的发展规律和突出特点,陶器群的组合也随之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一期陶胎较厚重,烧制火候低,夹炭陶少见,陶器素面多,纹饰少,器表大多饰较厚重的红色陶衣,但易脱落,彩陶仅见于泥质陶罐的肩部,器物形态流行圜底,代表性器物有高圈足盘,曲腹杯等;二期陶器趋于规整,陶胎变薄。
较多采用慢轮修整技术。
器表多饰较薄的鲜红色陶衣,而且不易脱落。
彩陶数量略有增加。
一期的多数器物已消失,新出现筒形瓶。
折沿器物较发达。
陶釜、陶圈足盘、陶钵的数量明显增多。
矮圈足盘、筒形瓶是该期的最具典型器物;三期内折沿器减少,高领器多见,平底器大大增加。
彩陶的种类和数量均有增加,并出现内彩,即在器物口沿的内面饰彩。
新出现高领罐、直壁杯、彩陶盆等器。
代表性器物有高领罐、带罐、彩陶盆等;四期圈足器明显减少,圜底器、平底器和大型陶器增多。
红衣陶和彩陶基本消失,出现黑衣陶。
盛行外折沿和高领风格。
原三期器类多数消失,新出现甑、盂形器等器类。
代表性器物有甑、盂形器和大口罐等。
交叉划纹、瓦棱纹、太阳纹及黑衣陶等新文化因素大量出现,说明新石器文化发展到该期已出现质变;五期是中堡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衰落期。
陶器数量减少,器形简单。
外折沿器仍流行,但多数已近平折沿。
新出现凹底器。
生产工具方面。
石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这个时期突出特征之一。
根据生产的需要就地取材,加工制作所需工具。
石器的制作根据不同用途,在取材方面已经有了较明确的选择。
如辉绿岩、闪长岩、花岗岩等质地坚硬,耐磨性较强,成型性好,硬度在5―6级之间,多被制作锄、斧类工具;石英岩、硅质岩等质地细腻,硬度达到6―7级,多被选用于制作刃部锋利的锛、凿等工具。
锄、斧、锛、凿是石器中的主要器类,约占石器总数量的90%左右,而且型式复杂,延续使用时间很长。
该期晚期阶段石器出现较大变化,打制石器很少,磨制技术广泛使用,斧、锛、凿成为石器的主体。
这些明显变化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性质发生变化的具体体现。
2、商时期文化特征
中堡岛遗址商时期文化在遗址中分布较广,但出土遗物数量不是很多。
总体观察,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陶器表面的竖绳纹为主要纹饰,绳股浅细不甚规整,圜底器较多,器形多折沿、中下腹圆鼓;第二阶段陶器纹饰以拍印的交错绳纹为主,绳股较粗,纹路清晰。
新出现云雷纹、凸弦纹。
平底底较多,流行深腹和中上腹外鼓的风格。
新出现豆形器、缸、小平底罐、簋等;第三阶段陶器纹饰中新出现乳钉纹、“S”形纹、菱形纹,原来的方格纹、划纹有所增加。
由此看来,商时期文化特征随着时间早晚的演变是十分清楚的。
另外,这时期出现新的质类工具――铜器,虽然属于小件器物,数量不多,但它是当时生产力变革,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不可忽视的特点之一。
七、中堡岛遗址文化性质
中堡岛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一至三期有较强的共性:
红色陶是主要陶系,全部为手制;流行施红色陶衣和外红内黑的风格,素面陶居多,纹饰中戳印纹较常见,彩陶多为红衣黑彩,彩纹以横人字纹、绳索纹、弧线连点纹等图案最为常见;圈足器和圜底器发达,常见器形有釜、圈足盘、碗、器座、曲腹杯、小口罐、支座等。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锄为主。
这些特征与分布在鄂西及三峡地区的大溪文化总体特征完全相同。
据此我们认为,中堡岛新石器时代一至三期文化遗存属于大溪文化,距今约600年左右。
中堡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四、五期的总体文化面貌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石质生产工具以磨制为主,小型工具最多,其中石锛是最主要的工具。
陶器以黑陶和灰陶为主。
普遍使用快轮制陶。
陶器表面广泛使用绳纹、弦纹、镂孔纹、篮纹等作装饰。
少数薄胎黑陶打磨光滑,并饰黑色陶衣。
器物形态流行圜底和平底。
器类以高领罐、直腹杯、壶形器、盂形器、细颈黑陶壶等为组合。
这些完全是江汉平原地区屈家岭文化所具备的典型的代表性的特征。
由此,我们认为,中堡岛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四、五期属于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000个左右。
中堡岛商时期文化遗存较复杂,从总体上观察,属于早期巴蜀文化范畴。
但仔细分析,又包含有三种文化因素:
首先是陶器均为手制,形态粗糙不规整,器表多饰竖绳纹,有少量方格纹,器形多圜底。
这些因素是这一文化遗存的主体,是土生土长的早期巴文化;二是陶器均为轮制,器形规整,多素面,流行小平底,以豆形器为典型器物。
这些具有我国西部早蜀文化的特点;三是陶器以轮制为主,器形规整,器表多饰方格纹、附加堆放、弦纹、云雷致等。
主要器形有缸、?
k、簋等。
这些因素显然与中原商文化有直接关系,应是商文化西进影响的结果。
由此可见,中堡岛遗址中的商时期的巴蜀文化遗存是当地的早期巴文化吸收周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文化体。
总之,中堡岛孕育着数千年丰厚的人类文明史。
而今已变成了一颗璀灿夺目的水上明珠,它将照耀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永远沿着中堡岛先民的足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进,发扬光大。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作者供稿)
作者简介:
卢德佩,宜昌博物馆,研究员。
(编辑:
张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