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历史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162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上历史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8上历史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8上历史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8上历史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8上历史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上历史复习.docx

《8上历史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上历史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上历史复习.docx

8上历史复习

1.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48年9月10日

B.1949年9月10日

C.1948年10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2.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是

A.《义勇军进行曲》B.《黄河大合唱》

C.《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D.《歌唱祖国》

3.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54”、“28”的含义

最可能是

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至新中国成立的54年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大大加深;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建立起了第一支红军队伍

B.“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经过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C.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

28年

D.1928年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是

A.周恩来B.毛泽东C.彭德怀D.朱德

5.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A.北京B.上海C.西藏D.天津

6.1951年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时协议的双方是中央人民政府与

A.西藏宗教领袖B.西藏地方政府C.西藏自治政府D.西藏临时政府

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8.学校举办“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展览”,你将选取下列哪些素材?

①黄继光以身堵枪眼②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③董存瑞舍身炸敌堡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9.右图是在哪次战争中的战斗英雄?

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北伐战争

10.家乡的一个木匠回忆当时社会主义改造时说了以下的话,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①当时手工业的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当时自己县的木匠都踊跃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③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

④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1.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

A.土地B.农具C.房屋D.财产

12.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3.1950年6月开始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

A.不平等条约B.贫富不均分配制度

C.封建农奴制度D.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14.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A.对手工业的改造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5.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商业D.工矿业

16.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国防工业

1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A.轻工业B.农业C.重工业D.交通运输业

18.毛泽东赞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种情况开始于

A.解放战争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9.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作用是

A.宣布新中国的成立B.完成全国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D.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2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中共“八大”召开

C.开国大典D.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22.为了把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固定下来,制定和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3.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4.“今年元旦,北京市各行业各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

”这个材料中所反映

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50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

25.建国后,报纸上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现象发生在

A.文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6.《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

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

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

27.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家报纸撰文指出:

“我国农业发展速度已进入了一个由渐进到跃进的阶段。

只要我们

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来。

”这说明

A.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发展,将迅速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D.经济工作不遵循客观规律,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8.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9.“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喊出这个口号的应该是

A.焦裕禄B.王进喜C.邓稼先D.雷锋

30.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A.焦裕禄B.王进喜C.邓稼先D.雷锋

3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诗

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苏联政府背信弃义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农民思想封建落后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3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因为

A.国际形势恶化B.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C.国内出现了资产阶级司令部D.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影响深重

33.“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四五运动”B.批判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

C.“二月逆流”D.刘少奇被诬陷迫害,开除出党

3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代表席位的那一年是

A.1949年B.1954年C.1971年D.1972年

35.访问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是

A.尼克松B.肯尼迪C.克林顿D.卡特

3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粉碎四人帮D.邓小平复出

37.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8.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

A.安徽阜阳县B.安徽凤阳县C.安徽六安县D.安徽巢湖

39.我国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

A.广东、福建B.广东、广西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

40.我们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其主要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

A.统一国家B.思想工作C.经济建设D.拨乱反正

41.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

42.“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3.“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

”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是

A.安徽风阳B.四川邛崃C.河北沧州D.贵州关岭

44.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汕头B.珠海C.厦门D.深圳

45.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

A.1978年B.1979年C.1982年D.1986年

46.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颁布的法律不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7.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48.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⑤中外合资企业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49.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此必须建立

①公司制度②股份制③私有制④个体经济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③

5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B.各自权限不同C.社会制度不同D.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51.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52.我国目前第二橡胶基地是西双版纳

A.壮族自治区B.傣族自治州C.回族自治区D.达斡尔自治旗

5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54.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它是

A.反对民族分裂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民族团结互助

55.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以下选项

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

A.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

B.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

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56.今年是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颁布第一部宪法多少周年?

A.55B.54C.53D.52

57.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A.“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58.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一国两制”被各方所接受B.民族复兴愿望强烈

C.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D.国际舆论压力强大

59.中共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这“三通”指的是什么?

①通航②通邮③通话④通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0.目前“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

A.原子弹和氢弹B.原子弹和导弹C.炮弹和炸弹D.核弹和导弹

61.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部队中,与新中国同龄的是

A.陆军B.海军C.导弹部队D.特种部队

62.在①中日建交②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等事件中,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①③②

6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互利共赢C.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

64.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的是

A.巴黎会议B.日内瓦会议C.联合国大会D.万隆会议

65.有—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论周恩来: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

变了会议的航向。

”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指哪—次外交活动?

A.中印会谈B.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中美关系正常化

66.中美关系中有“小球转动大球”的佳话,“小球”指的是

A.排球B.足球C.篮球D.乒乓球

67.以下国家中,在1972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A.苏联B.美国C.日本D.印度

68.右图中的APEC是指在中国举行的

A.世界贸易组织大会

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亚运会

D.世界妇女大会

69.“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是2001年哪一个

国际组织会议的主题?

A.UNB.WHOC.WTOD.APEC

70.21世纪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下列事件中体现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国成功加入WTO

③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1.《863计划纲要》最初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1996年又列入的第八个领域是

A.航天技术B.信息技术C.自动化技术D.海洋高技术

72.我国步入核国家行列是在

A.1957年B.1964年C.1966年D.1970年

73.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口号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74.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教育领域的努力包括

①颁布《义务教育法》②成立“希望工程”③恢复高考④设立学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75.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明确提出摆在优先战略地位的是

A.农业B.教育C.交通D.重工业

76.历史剧《武则天》的作者是

A.茅盾B.鲁迅C.巴金D.郭沫若

77.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

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

78.小明是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他所受的这种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职业教育

79.“儿童惯乘无鞍马,逐电驾风意飞扬”是对哪个民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的描述?

A.蒙古族B.满族C.回族D.维吾尔族

80.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A.排球B.射击C.乒乓球D.举重

81.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文化繁荣的举措是

①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设立茅盾文学奖③倡导“大鸣大放”

A.①②③B.①②C.①D.②

82.下列关于新中国辉煌体育成就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从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开始,中国队创造了“五连冠”纪录

B.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队在历次亚运会上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

C.在1984年奥运会上,中国队首次夺得奥运会金牌

D.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队获金牌总数排名第三

83.在奥运会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的是

A.射击运动员许海峰B.体操运动员李宁

C.短跑运动员刘长春D.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

84.有两项重要的国家级文学奖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的,即鲁迅文学奖和

A.郭沫若文学奖B.老舍文学奖C.茅盾文学奖D.巴金文学奖

85.下列影视作品中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的是

A.《大决战》B.《开国大典》C.《林则徐》D.《哥德巴赫猜想》

86.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征一号B.东方红一号C.风云一号D.神舟一号

87.改革开放为农民致富开辟的新途径是

A.乡镇企业B.粮食生产C.饲养家禽家畜D.种植经济作物

88.粮票、布票等是父辈们曾经使用过的购物票证。

当时发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因是

A.代替人民币B.实行高福利C.物资很紧缺D.使用很方便

89.建国以来,我国人民掌握时间的办法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

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

”这主要反映出我国人民

A.思维方式改变B.传统观念更新C.科技发明增多D.生活水平提高

90.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变化中,不包括

A.打破“铁饭碗”,人们可以自主择业B.全面实行公费医疗,治病不用私人花钱

C.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加强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