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10132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胰岛素用量估算.docx

胰岛素用量估算

胰岛素用量估算

在确定胰岛素治疗时,首先需要使饮食总量及运动量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血糖、尿糖等估算胰岛素的初始用量。

一般主张在胰岛素初始治疗时,一律选用短效(正规)胰岛素,以便于剂量的分配和调整,但在国外对某些病情不重的病人,初始治疗选用中效胰岛素早餐前一次注射,然后逐步调整剂量。

美国国际糖尿病中心及Joslin糖尿病中心主张胰岛素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每天03~05U,但考虑到我国人民热量摄入相对较少,潘孝仁等教授主张初始剂量应从每日4~8U开始。

下面的方法仅作参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按体重计算法:

(1)病情轻的患者:

尚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初始剂量可按每千克体重每日04~05U计算。

(2)病情较重,症状典型的Ⅰ型患者:

实际体重较标准体重减轻20%以内,无急性应激情况,血糖较高,病情不稳定者,初始剂量可按05~08U/kg·d计算。

(3)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有应激情况,如感染、手术等,胰岛素用量需相应增加,但一般不超过10U/kg·d。

例如:

某患者体重62kg,Ⅰ型糖尿病,撊嘁簧贁症状明显,无急性应激,其胰岛素用量为30U/d左右。

2按生理需要量估算:

研究发现,当成人胰腺全部切除后,每日胰岛素的生理需要量为48U左右。

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每日胰岛素用量也只需48U左右。

但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可影响胰岛素的用量,而且药用胰岛素不同于内生胰岛素,个体对药用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故胰岛素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用24~30U/d,每隔2~3天调整一次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良好。

3按血糖浓度估算:

一般地说,每单位胰岛素可氧化分解葡萄糖2g,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值,可以计算出体内多余的葡萄糖总量,进而推算出胰岛素的用量。

(1)根据公式:

其计算公式为:

[实测血糖浓度(mmol/L)56mmol/L(正常血糖浓度)]×180×体重(kg)×06/(1000×2)

公式中因体液总量占体重的60%,故体重×06为体液总量,重量单位为kg,换算成体积单位为L;公式分子中(实际血糖浓度56mmol/L)为过剩量葡萄糖的浓度,其单位为mmol/L,换算成mg/L需乘以系数180,因此上述公式中分子的最终结果为过剩的葡萄糖量,单位为mg,再除以1000即换算成g,然后按每2g糖需胰岛素1U(即除2)即可得胰岛素需要量。

根据这一公式计算的用量,初始时一般先给1/2~1/3量。

例如:

某患者体重60kg,血糖值为15mmol/L,则胰岛素需要量为:

(15-556)×60×06×1802000≈31(U)

最初先给予16U左右。

(2)粗略估算亦可用公式:

实测血糖浓度(mmol/L)×1810

这一公式是有些学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的,简单实用,但可靠性差,仅供临床应用中参考。

例如:

上例患者血糖15mmol/L,根据公式则胰岛素用量为

15×1810

=27(U),与上述的计算值31U差别不大。

4按尿糖定量估算:

对病情较轻,无严重肾脏并发症者,可根据24小时尿糖定量估算,例如尿糖定量32g,则胰岛素用量为32÷2=16(U)。

但对肾病患者,肾糖阈可能发生了变化,不宜根据尿糖定量确定胰岛素用量。

5按年龄估算:

不同年龄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用量不同。

2岁以下每日<05U/kg体重;3~12岁每日平均08U/kg体重(07~10U/kg·d);13~18岁每日平均11U/kg体重(09~20U/kg·d)。

总量相当于5岁以下10~20U/d,5~12岁20~40U/d,13~18岁40~60U/d,年龄>18岁的成人用量则减少。

胰岛素开始计量胰岛素开始计量应该如何把握

在开始打胰岛素以前,第一件事就是得决定一上来到底打多少胰岛素。

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心杨洁主任指出: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疗效可靠。

胰岛素抗药性时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为了获得糖尿病的满意控制,必须解决胰岛素的抗药性问题。

胰岛素抗药性的处理原则如下:

一般来说,开始打胰岛素时多每天3~4次,以早餐前剂量最大,晚餐前剂量次之,午餐前剂量较小的方法注射,如果需要睡前加打一针的话,其剂量最小。

有许多方法可作为初剂量选择的参考:

⑴根据尿糖的多少选择胰岛素初始剂量:

一般来说哪一次尿糖为几个加号,就应该按每个加号2~3个单位在上一顿饭前打适量的胰岛素。

比如说午餐前尿糖为三个加号,开始时就可以在早饭前打6~10个单位的胰岛素。

如果空腹尿糖三个加号,则应在前一天晚餐前或者睡前打6~10个单位的胰岛素;

⑵按血糖高低选择胰岛素初始剂量:

按(血糖-100)×公斤体重×6÷2000的公式计算胰岛素的用量;

⑶按每片磺脲类降糖药合5个单位胰岛素来计算:

如早饭前吃两片优降糖,可以改为10个单位胰岛素;

⑷根据经验决定胰岛素的用量:

可根据血糖的高低决定在三餐前打8、4、6或者10、6、8个单位的胰岛素作为胰岛素的初始剂量,这是一个比较简单可又实用的方法。

按上述几种方法选择剂量注射胰岛素数天后,再根据血糖控制的水平进一步加以调整。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L(200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L(140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

  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1000÷2  100为血糖正常值;  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是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

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

血糖高,病情重,;病情轻,;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

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

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

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

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

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

血糖值(mmol/l)mg/dl餐前胰岛素增量其它处理<<50减少2--3μ立即进餐50--70减少1--2μ70--130原剂量130--150加1μ150--200加2μ200--250加3μ250--300加4--6μ300--350加8--10μ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μ或加餐加餐前活动量减少加1--2μ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

  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

  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

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糖不稳定者尽快用泵。

  胰岛素准备:

提前6小时将胰岛素置于常温下。

  设立程序:

设置泵的基础量与大剂量、时钟等相关数据。

  盛装胰岛素:

并确定能正常释放。

  皮肤处理安装:

避开脐部及腰带部位。

二.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  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计算依据:

  根据泵治疗前胰岛素剂量及患者血糖情况计算2.根据患者情况与实际体重决定胰岛素泵开始的剂量(使用于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三.基础率与大剂量的设置  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是以基础分泌与进食后高分泌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分泌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40%—60%),进食后分泌的胰岛素也大约占50%(40%—60%)。

  胰岛素泵最大限度的模拟了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方式,它将人体胰腺的基础分泌与进食后的分泌的胰岛素分别设计到了泵当中。

它们分别是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

(一)基础量:

是泵特有的模拟人非进食状态下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1基础量的计算2如何在泵上设置基础量3泵的基础量设置正确与否要经过检测,其检测分以下四段时间进行:

  a入睡后—清晨起床(睡前不加餐,空腹过夜)  b起床后---午餐前(不吃早餐)  c午餐前---晚餐前(不吃午餐)  d晚餐---睡前(不吃晚餐)4基础量设置正确的标准:

  a.空腹血糖—l  b.没有低血糖  c任何一餐不吃的数小时内血糖平稳或仅有轻微地下降,其幅度≦30%或≦l。

5基础量太多的标志:

  不吃饭血糖会降低  在没有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经常要加餐,否则会出现低血糖  半夜低血糖  早餐前低血糖  白天低血糖6基础量太少的标志  不吃饭血糖也会升高  基本都是高血糖  经常要增加餐前大剂量或补充大剂量来纠正高血糖7调整基础量的原则  基础率的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胰岛素)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  每次调整基础率应增加或减少小时(尤其对1型病人)  比如:

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血糖在临晨1点开始下降,这时应该在10点和11点开始设置一个较低的基础率,这个基础率按照每小时降低逐步达到目标。

  60%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若有该现象时,可将基础量加倍,特别是5am—7am临床上基础率常从3-5段开始

(二)大剂量:

胰岛素泵对B细胞进食后快速大量分泌胰岛素的模拟。

这就是在进食前基础量不断输入的情况下,通过胰岛素泵上的按键再追加注入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我们将它叫做大剂量。

  大剂量的计算餐前大剂量的总和等于全天胰岛素总剂量的50%总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50%  ●方法A根据每餐的进餐量进行分配  早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20%  中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15%  晚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15%  ●方法B根据碳水化合物计算  由于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大约每12-15克碳水化合物需要1单位胰岛素,体重大的人需要量大。

  判断餐前追加剂量是否合适与安全的根据:

  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者以餐后4-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l)为宜。

  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的者以餐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l)为宜。

四、安装与开启胰岛素泵

(一)步骤  第一步:

装入电池。

  第二步:

开机  第三步:

设置时钟  第四步:

抽取胰岛素并充满泵专用储药器。

  第五步:

将储药器装入泵内----安装储药器。

  第六步:

将储药器连接上输导管。

  第七步:

设置基础量(通常由医生决定),设置餐前大剂量。

  第八步:

充注输注导管  第九步:

“埋置针头”消毒皮肤(选择注射部位:

腹部:

胰岛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部位的更换:

 其它可选择的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外侧上部、上臂,距离前一个部位3-5cm)将导管前端的针刺入皮下并用黏胶膜固定。

(二)[/B]胰岛素泵安装注意事项  (以下安装注意事项仅限于个人的自行安装耗材)  购买胰岛素泵后就需要进行安装,虽然每一种胰岛素泵耗材的安装步骤大同小异,但是有一点它们是共同的,就是在每一次的重新装药更换注射部位时均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下面逐一对以下几点进行依次说明:

  1、安装前的血糖检测:

这一点在这里我不必过多的阐述,但是此时的血糖检测是为了在你更换部位及更换耗材后确定你是否应该适当的追加胰岛素的数量。

  2、安装时储液器的排气及耗材管道的打通:

因为胰岛素泵需使用储液器提前存储胰岛素,因此在安装前一定要作好储液器的排气工作,以避免气体的存留;同时因为泵需要管道、针头与身体相连接,因此在换用新管道时均需通过储液器或胰岛素泵所提供的特殊功能打通管道(希望通过针头看到约一、两滴胰岛素),以避免因气体残留于管道内造成胰岛素不能正常注入皮下,产生不可避免的高血糖。

  3、在安装新的耗材后,通常应该再检测一下血糖的情况,以确认胰岛素的注入是否正常。

  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住院安装胰岛素泵,每日需检测7-8次血糖:

即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晚间临睡时及夜间2-3点;而如果家庭更换耗材则需取决于你新换耗材的时间,一般安装前及安装后的血糖检测应该在这7-8点中的任意两点,如此一般即可确定安装的是否正常得当。

  4、各种胰岛素泵说明书中虽均指出耗材的可使用时限为7-10天,但是通常的情况是6-7天即为一个极限天数,否则易产生皮下硬结,而同时胰岛素也会因皮下硬结而吸收不好,造成血糖未明原因的升高(此情况笔者曾和多位同样糖友互相探讨过),因此建议更换耗材间隔最多为7天,同时在更换耗材的当天应更加注意血糖的波动情况,避免因为其他的外因造成血糖的升高。

五、胰岛素泵使用经验点滴  1、胰岛素泵所使用的胰岛素为短效或超短效(如果为诺和诺德公司产品即为诺和灵R或诺和锐),而不可使用预混或长效、中效胰岛素,以避免伤损器械。

诺和灵与诺和锐的使用区别在于诺和灵基础量较小,追加量较大;而诺和锐则和其正好相反(此情况在医院的门诊曾遇到过),但是因为目前诺和锐尚处于自费且价格较诺和灵贵,因此尚未得到全面普及。

  2、因为胰岛素泵为长期、小剂量的连续皮下注射,因此和每日的两针、三针、四针的注射相比较所使用的胰岛素的剂量要较少,一般可确定全天所用针注射剂量的75%-85%作为胰岛素泵所使用的全天胰岛素使用量,其中的50%作为全天的连续小剂量注射使用(我们通常称其为基础量,下同);而另50%作为每天三餐前的临时注射量(我们称其为追加量,下同)。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住院安装泵时,医生即为患者调整好了基础量的时段及相关用量,此量在患者出院后一般不要轻易调整,以避免发生酮症等意外(此情况曾在医院门诊中遇到多例,患者经住院再次调整后方改善症状);而追加量则一般是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此量患者可适当调整,但是大原则不可改变,否则也易产生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3、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有可能出现堵管、漏夜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患者在使用中应熟练掌握对于相关情况的排除,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排除器械本身的故障外,其可能性有如下几点:

(1)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血反流回管道;

(2)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空洞感;(3)如果针头扎入皮下的脂肪层较浅,则均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有关此情况曾和其他糖友共同总结探讨过),在此情况下应及时更换耗材及注射部位,以避免高血糖的出现。

如何使用胰岛素笔胰岛素笔是一种小巧、便捷的胰岛素注射装置,皮下注射时操作方便、快捷,剂量易于控制,精确度高。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有“诺和”、“优伴(礼来)”和“得时”3种品牌。

无论你选择了哪种品牌的胰岛素注射笔,都应该记住以下使用规则。

不过,在实际使用前仍应认真阅读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

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不是很了解,下面将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1、安装笔芯:

安装前检查笔芯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如有破损应更换。

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

2、检查笔内胰岛素量并摇匀:

检查注射笔内是否有足够的胰岛素。

如果使用的是中效胰岛素、预混的胰岛素,要将笔芯握在手中轻轻地上下摇晃直至将胰岛素摇匀。

3、安装针头:

用75%酒精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摘去针头保护帽。

为了确保安全,请每次使用一个新的针头。

4、排气:

将显示零单位的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3单位,针尖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按压注射键至有一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即表示驱动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且笔芯内气泡已排尽。

否则须重复进行此操作。

5、剂量选择:

旋转剂量调节旋钮,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

6、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拇指、食指可捏起腹部脂肪层,右手握笔垂直快速进针,右拇指按注射键注射,注射完毕后继续在皮下停留6~10秒,再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针,不要用棉签按揉注射部位,取下针头丢弃,下次注射时更换新的针头。

7、减轻注射疼痛的技巧:

胰岛素室温放置;待酒精挥发后再注射;笔芯内无气泡;进针要快;进针和拔针时不改变方向;肌肉放松;更换部位注射;针头不要重复使用;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

8、注射完后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笔不可放冰箱,胰岛素在没开封的情况下,最好的储藏方式是2℃~8℃冰箱冷藏,在这种情况下瓶装胰岛素和笔芯胰岛素都可以保存两年半。

因此,临床上遇到不少患者将胰岛素和注射笔芯统统放在冰箱中保存的情况。

其实已经被使用的装在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是不主张放入冰箱的,因为这样会对胰岛素笔有一些影响,因此未使用完的胰岛素笔和里面的胰岛素应放在冰箱外保存。

在25℃的室温中胰岛素也可以保存4~6周,而笔中的胰岛素会很快用完,因此患者不必担心胰岛素笔中的胰岛素变质。

如果气温确实超过了30℃,可以使用保温袋保存。

笔芯胰岛素不能冰冻,冰冻后的胰岛素药液容易失去生物活性。

胰岛素笔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使用胰岛素笔有技巧  虽然胰岛素注射器历经“四部曲”的发展,已经在方便性和准确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还是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首先,注射前要做好准备:

  1.确定吃饭时间,确保在注射后30-45分钟内吃饭。

  2.准备好酒精棉球、针头、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意胰岛素笔和胰岛素一定得是同一厂家的产品,以免不匹配。

  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

  4.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或者预混50/50、70/30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如牛奶状。

若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则不能使用。

  然后,要选择适合的注射区域:

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

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注射区的意思是每次注射应在一区域。

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腹部的胰岛素吸收率能达到100%,吸收速度较快且皮下组织较肥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最容易进行自我注射。

  接下来,是注射:

每次注射前必须检查是否有足够剂量的胰岛素。

注射时左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胰岛素笔将针头直接扎入捏起的皮肤内,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拇指从剂量旋钮上移开,针头在皮肤下停留10秒钟以上,然后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3分钟以上。

  注射完毕后应套上内针帽,旋下针头,将废弃针头丢弃,戴回笔帽。

同时要注意胰岛素的保存,一般来说,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可储存在2℃—8℃环境下(冰箱内),开启后装入胰岛素笔内的笔芯在室温下(<;25℃)可保存1个月左右。

患者要特别注意胰岛素笔芯不能冰冻,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