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纪.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9874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一年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一年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一年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一年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纪.docx

《一年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纪.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纪.docx

一年纪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大纲

 

2003年5月北京

 

A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

 

目录

一、课程教学大纲A-1

二、作业指示书A-2

(一)课内训练单元一:

基本空间单元设计A-2

(二)课内训练单元二:

外部空间体验分析A-10

(三)课内训练单元三:

抽象造型设计一:

平面构成A-11

(四)课内训练单元四:

抽象造型设计二:

立体构成A-13

(五)课外系列作业:

徒手钢笔画练习A-16

(六)寒假作业:

建筑调研练习A-17

(七)课内训练单元五:

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A-17

(八)课内训练单元六:

概念性建筑设计A-25

(九)课内训练单元七:

小型建筑设计A-26

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课之一,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的设计准备及起步阶段。

其主要目的是以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讲授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奠定基础。

2.通过建筑表现技法、抽象造型设计和建筑体验分析三部分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方案表达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动手、创造的能力,掌握空间分析的方法,提高理性认识建筑的能力。

3.通过小型建筑系列设计,使学生逐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的立意构思、优化比较、修改深入以及最终表现的方法与步骤。

4.采用“自助餐式”选课办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

(1)讲课内容:

1.专业基础知识:

共计9学时。

①.建筑概念-建筑学专业与建筑师的培养3学时第一学期

②.中西古典建筑简介3学时第一学期

③.中西近现代建筑简介3学时第一学期

2.基本表现技法:

共计3学时

1笔画3学时第一学期

2型制作(课外讲授)第一学期

3.形态构成:

共计3学时

1象形态构成3学时第一学期

4.设计方法入门:

共计6学时

①小型建筑设计入门13学时第二学期

②小型建筑设计入门23学时第二学期

(2)设计训练内容

学期

课程

名称

作业训练单元

时间

安排

作业

选择1

作业

选择2

作业

选择3

技法训练重点

最终成果表现方式

第一学期

建筑

设计

(1)

基本空间单元设计

4周

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

小型休息空间布置设计

小型音像屋布置设计

模型制作工具铅笔

1:

20模型A2铅笔图

外部空间体验分析

2周

庭院空间

园林空间

建筑外部空间

徒手钢笔画

A3徒手钢笔图册

抽象造型训练

3周

单元法构成

分割法构成

综合法构成

平涂或拼贴色块

单色或多色平面图

3周

线材构成

面材构成

块材构成

模型制作

模型

第二学期

建筑

设计

(2)

小品建筑及户外空间

5周

食品亭设计

小型游船码头设计

棋友活动站设计

工具墨线

A1墨线图

概念性设计

2周

公共遮蔽物设计

(领域间)过渡空间设计

(岛间)

联系方式设计

模型制作

1:

100模型A1草图

小型建筑设计

7周

小型牙医诊所设计

艺术家私人创作室设计

小型建筑事务所设计

模型制作+工具墨线

A1墨线图透视图

四、实践环节

建筑及场地调研分析,模型制做。

五、先修课程

本课为设计系列课的开端,无先修课。

六、建议总学时数

课内186学时

二、作业指示书

(一)课内训练单元一:

基本空间单元设计

作业目的:

1.了解并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三维)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

2.学习并分析人的具体行为规律和具体环境特点要求;

3.学习并初步建立有关滞留空间、流动空间以及空间的限定、空间的组合和交通流线的知识概念,进而学习单一功能空间、多功能空间及其空间组合的具体设计操作;

4.学习并初步掌握通过模型进行方案构思、比较、深入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5.认识并学习绘制简单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并理解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6.学习并掌握铅笔工具制图的基本技法以及相关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7.学习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

作业要求:

1.查阅《建筑设计资料集成》等有关人体尺度等规范资料,实地调研2~3个相关实例(如宿舍、休息厅、音响商店等),并简单测绘其平面布局(包括家具陈设的具体尺寸);

2.对具体场所的功能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后,完成三个以上方案构思,并以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

模型比例为1:

30,材料不限;

3.多个方案分析比较后确定一个发展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

4.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深入的设计,包括落实家具的轮廓尺寸、使用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墙面、地面的细部划分处理和整体的材料色彩的选择运用。

完成1:

20的草模(材料不限),并画出方案的平面图和两个剖立面图草图(比例同草模);

5.上板阶段要求完成1:

20的正式模型,材料不限,色彩要求不多于三种;正式图纸规格为A2绘图纸,比例为1:

20,工具铅笔完成。

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准确,应标出主要的尺寸数据,并附有简短的方案说明。

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55,其中课内27,课外28。

第一次课:

分班布置作业,分析题目,开始收集资料及环境调研分析;

第二~三次课:

完成三个以上的方案构思;

第四~六次课:

确定发展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调整和深入设计;

第七~九次课:

完成正式方案模型及图纸。

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人体尺度部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室内设计资料集》—室内空间的类型和分隔方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宾馆建筑》;

《家具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店设计》;

室内设计杂志及其它家具杂志等。

工具材料:

1.模型材料/工具:

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航模(木)板、有机玻璃、碎布料、乳胶、大头针、工具刀、钢尺等;

2.绘图材料/工具:

草图纸、绘图纸、铅笔(B、HB、H)、三角板、丁字尺或直线尺、圆规、比例尺、橡皮、擦图片、绘图板等。

选择题目:

题目1:

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

学校拟为建筑系新生每人提供一间宿舍(宿舍的类型有三种,参见附图1-1)。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的生活需求,学校希望每位同学在自由选择房间的前提下,依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对房间布局进行设计。

为了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校方提出了如下要求:

1.房间的布置应充分满足学习、休息、交往会客及物品存放等基本的宿舍功能需求。

如:

学习空间要有良好的自然光照条件,休息空间要相对安静,尽量避免外部视线及噪声的干扰,交往会客空间要相对独立完整等等;

2.房间的大小(包括长宽高)已确定,墙面、地面和屋顶不可改动。

门窗的大小(长宽)也已确定,但其具体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安排;

3.学生宿舍楼各层均设有公共卫生间,房间内不再考虑;

4.由于给定的房间面积较小,为了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可以考虑利用房间高度适度扩大使用面积。

例如局部加建二层等。

但扩大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7平方米(楼梯的面积不计入其中)。

5.室内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

注:

学生宿舍楼墙体及楼板的荷载设计强度允许少量轻质板柱的搭接。

题目2:

公共休息空间布置设计

现拟在清华大学四教、近春园和建筑馆门厅一角各设计一个公共休息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幽雅的休息、等候及交往场所(参见附图1-2)。

公共休息空间包括公共休息区和服务区两部分,总面积为45-50平方米。

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布局设计,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在充分考虑门厅的平面形状、人流组织、景观朝向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统筹进行休息区和服务区的总体布局;

2.公共休息区内要求安排不少于10人使用的休息位置,上限规模应根据具休情况而定。

休息座位的排列方式应充分考虑具体使用者的行为特点。

为了丰富空间层次,增加使用者的情趣,可以适当运用诸如绿化、雕塑、灯柱等建筑小品和钢琴、大屏幕电视等辅助设施;

3.服务区要求安排提供咖啡、茶水等服务的基本设施,如服务柜台、简单的制作储藏间等,其规模大小应与休息区相匹配;

4.所有的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

题目3:

小型音像屋室内布置设计

现有三间小型音像屋(商店)须进行室内布置设计(地段环境详图及建筑平面图参见附图1-3)。

音像屋的功能组成包括商品展示区、顾客试看试听区和售货服务区三部分,总面积为50平方米。

售货方式以开架服务为主,部分贵重商品采用闭架陈列。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在统筹考虑商店的平面形状、入口位置、光照朝向等客观条件,以及合理组织人流物流、方便使用管理等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确立展示区、试看试听区和服务区三者的整体布局关系;

2.要求开架展示区的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商品柜架的排列方式应充分满足顾客浏览选购等活动的尺度要求,应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3.试听试看区要求安排可供4人同时使用的试听试看设备及座椅。

该区可以集中设置,也可以分散安排在开架展示区内。

试听试看要求相对安静,尽量避免人流及噪声干扰;

4.售货服务区的活动包括收款、贵重商品展示和咖啡制作(为顾客提供饮料服务)等内容,面积控制在10平方米左右。

5.充分利用光照、色调、绿化及饰品等因素创造舒适优美、富有个性特色和吸引力的空间。

6.室内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

(二)课内训练单元二:

外部空间体验分析

作业目的:

1.通过讲课和阅读学习,了解并初步掌握外部空间的一般性概念,包括外部空间的

基本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空间的类型特点以及多个空间的组合方式;

2.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和具体分析,初步了解并认识影响具体空间质量效果的制约要

素,如:

具体空间的比例,空间的尺度,空间的边界及轮廓,空间的朝向,空间中的道路交通组织以及时间动态因素等;

3.通过作业练习,初步了解并认识空间分析的简单方法步骤;

4.进一步强化训练徒手钢笔画的技能。

作业要求:

1.3~5人为一组,任选庭院空间、园林空间或建筑外部三种空间类型之一作为研究

对象进行实地参观体验;

2.要求每组同学在共同完成具体空间的平面布局、立面轮廓、剖面比例以及交通组

织的细致调研的前提下,分工完成对具体空间的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类型特点、组合方式以及具体空间效果的深入剖析;

3.每组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包括:

总平面图1个1:

500

剖立面图3~4个1:

500

交通组织图1个1:

500

具体分析图(文)若干

最终成果要求用A3图纸徒手墨线绘制,其中文字书写应用仿宋字体。

以小组为单位统一构图并装订成册。

学时进度:

该作业练习共计24学时,其中课内12学时,课外12学时。

第一~二次课:

分组讲课(外部空间)、布置作业后,实地参观。

课下即开始着手分析。

第三~四课:

完成正式分析文本。

参考书目:

1.《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

2.《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3.《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

工具材料:

A3绘图纸及徒手墨线工具。

选择题目:

题目1:

建筑外部空间

(1)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外部空间

(2)清华大学建筑系馆外部空间

(3)清华大学主楼及东西配楼外部空间

题目2:

庭院空间

(1)清华大学图书馆前庭院

(2)清华大学理科楼北庭院

(3)清华大学理科楼南庭院

题目3:

园林空间

(1)颐和园谐趣园空间

(2)颐和园苏州街空间

(3)清华大学近春园空间

课内训练单元三:

抽象造型训练之一—平面构成

作业目的:

1.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处理手法。

2.通过一定量的观摩赏析和作业练习,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

对造型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力。

3.进一步理解并逐步掌握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运用到具体的作业训练中。

作业要求:

1.作品应符合平面构成的原则手法,并遵循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作品表现的手法不限,可以用线条加色块平涂,也可以用卡纸拼贴;

3.作品的图形要求为20cm×20cm之正方形,颜色不多于四种;

4.应对作品构思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

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30,其中课内18,课外12。

第一次课:

分组布置讲解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互评。

第二~四次课:

选定题目,开始正式作业的构思。

要求完成2~3个方案构思草图,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发展方案。

然后进一步推敲细节,深入修改完善方案。

第五~六次课:

完成正式图形的制作和构思说明。

参考书目:

1.《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

2.《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

3.《构成研究》[日]郑丽译

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

5.《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著

(三)平面构成课堂练习

1.单种线条的构成练习

1用深色卡纸裁制宽3~5mm,长度不大于20cm的三根不等长的线条,在20×20平方厘米大小的浅色底盘上进行构成组织,要求充分利用平面构成的各种手法,并遵循均衡、协调、完整和简洁等形式美的原则,完成两个理想方案,以1:

2的比例徒手记录在4开绘图纸上。

2将线条的数量增加到5根,继续进行构成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

2.单种面的构成练习

1裁制3个尺寸大小分别为9×6、6×4、3×2(单位:

厘米)的长方形平面,在原有底盘上进行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

2将面的数量增加到5个,继续进行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

3.复合练习

1从上面的形块中任选几个线面进行线与面的组织练习,必要时可以改变线条的长度或面的大小,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

时间:

以上练习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工具:

1.浅色卡片纸(20×20平方厘米)一张(底盘),深色卡纸或其它色纸若干。

2.裁纸刀一把。

3.四开绘图纸一张(用于记录各理想方案,特别注意表现线形时应画出线形的宽度)。

课内训练单元四:

抽象造型训练之二—立体构成

作业目的:

1.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造型手法。

2.通过一定量的观摩赏析和作业练习,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

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力。

3.进一步理解并逐步掌握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运用到具体的作业训练中。

4.学习并初步掌握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作业要求:

1.作品应符合构成原则与手法,遵循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作品所用的材料不限,但应充分体现所用元素及材料的性格特点;

3.底盘尺寸控制在40cm×40cm×5mm(厚)范围内。

作品总高度不超过50cm,

颜色不多四种(含底盘);应对作品构思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

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30,其中课内18,课外12。

第一次课:

分组布置讲解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互评。

第二~四次课:

选定题目,开始正式作业的构思。

要求完成2~3个方案构思草模,

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发展方案。

然后进一步推敲细节,深入修改完善方案。

第五~六次课:

完成正式模型的制作和构思说明。

参考书目:

1.《平面设计基础》陈菊盛著

2.《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

3.《构成研究》[日]郑丽译

4.《美术设计的基础》[日]王秀雄译

5.《构成艺术》赵殿泽编著

6.《建筑初步》田学哲主编

7.《立体构成原理》王无邪著

8.《立体构成》辛华泉著

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冯啸著

工具材料:

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纸板、航模板(条)、有机玻璃、金属丝、乳胶、大头针、工具刀、砂纸、钢尺等;

选择题目:

题目1:

线材构成训练

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线形特征,并限定为直线或规则曲线。

其截面形状(包括变截面形状)要求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边形、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

题目2:

面材构成训练

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面形特征,并限定为平面或规则曲面。

其轮廓形状要求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边形、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

题目3:

块材构成训练

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块材特征,并限定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面体、球体、规则楔形以及截面为简单几何形的柱体等。

课堂训练作业:

简单面(板)材的组合练习

1.用两块尺寸分别为15cm×12cm和9cm×6cm的长方形吹塑片,在20cm×20cm大小的底盘上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2.用三块尺寸分别为15cm×12cm、9cm×6cm、12cm×9cm的长方形吹塑片,在20cm×20cm大小的底盘上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3.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长方形进行分割处理,并重新组织,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4.在第二种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长方形进行分割处理,并重新组织,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以上练习要求在2~3小时内完成。

工具及材料准备:

1.20cm×20cm聚苯块一个(底盘),表面平整,厚度不限。

2.15cm×12cm、12cm×9cm、9cm×6cm矩形吹塑片若干。

3.刀具、乳胶或大头针若干。

 

课外练习:

空间感训练

1.将下面的立方体等形分割(分割成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每个立方体可见部分的分割线已经确定,请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把被遮挡的分割线用虚线表示出来(包括内部转折线),并把位于下方的部分用黑白灰关系加以立体化。

2.如下有五个骰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5的反面是1,6的反面是2。

A骰子与(a)、(b)、(c)、(d)四个骰子中的三个其排列形式完全相同,请标出与众不同的那个骰子。

3.一立方体的各面分别标有从1到6的数字,图A、图B是该立方体不同角度的成像,而图C、图D是该立方体两种不同方式的展开图。

首先请确定1、2、3的反面分别是什么数字,然后在展开图的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并标明方向。

 

4.下面是一个正八面体的展开图,请问当把它组合成八面体时,与1边重合的边是哪个边?

5.如下有五个体块(a、b、c、d、e),其中之一与B体块完全匹配构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请把它找出来。

(五)课外系列作业:

徒手钢笔画临摹练习

作业目的:

通过对各种线条组合、材料质感、建筑小品、人车树配景、建筑局部及优秀建筑写生等徒手钢笔画的大量临摹及默画练习,学习并初步掌握徒手钢笔画这种快速而简便的表现技法,为今后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形象资料搜集、建筑方案构思、建筑设计表现创造条件。

作业要求:

(1)准确地勾画出对象的体形轮廓;

(2)掌握各种线条的组合规律,以及表现出物体各面的组合关系,材料质感;

(3)掌握构成建筑环境的各种要素[绿化、建筑小品、铺地等]的表现手法;

(4)掌握画面的构图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处理画面的黑白灰明暗关系、近中远层次关

系、主体配景主次关系等。

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28,其中课内学时0,课外学时28。

自第三周开始,要求利用课外学时每两周完成三幅徒手钢笔画,双周五交钢笔画作业。

参考书目:

《钢笔画技法》周君言著

《钢笔画技法》南京工学院

工具材料:

钢笔、针管笔、炭素墨水、复印纸或16开速写本。

作业附图:

参见徒手钢笔画范图附本。

(六)寒假作业:

建筑调研练习

为了进一步了解建筑功能、建筑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内在关系,学习掌握具体的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并强化提高徒手钢笔画的水平,要求同学利用寒假时间,通过简单测量,徒手墨线绘制出父母居家住宅楼的总平面图(包括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绿化配置和公共活动空间设置等)、立面图(包括建筑的层高和建筑总高度)和居家平面布置图(应注明主要房间的具体尺寸),并完成3~4张住宅楼造型和居家室内空间的徒手钢笔写生。

在此基础上,结合居民的功能使用和环境及气候特点对整体布局、建筑造型和具体居住单元的设计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及评价,必要时对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缺陷提出自己的局部或整体的修改方案。

要求统一用A3绘图纸将调研图文整理成册,以备开学后集中展示交流。

(七)课内训练单元五:

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

作业目的:

1.通过一个小品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训练,初步了解并学习掌握基本的过

程步骤,即从实例调研、场地勘察、任务分析开始,经过多方案构思、优化选择、修改调整、深入完善等步骤,一直到正式方案表现之全过程;

2.初步学习并逐步掌握一些基本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包括如何进行总图布局、平剖

面设计、立面造型处理、空间组织以及简单的外部环境设计等;

3.尝试把形态构成的原则手法具体运用于建筑造型及空间组织之中;

4.进一步学习训练方案草图、草模和正式模型的表现方法,重点掌握工具铅笔制图

的方法与技巧。

作业要求:

1.为了深入理解把握具体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者及管理者的行为活动特点,方案

构思前,应深入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并进行一定量的实例及对象调查。

要求每人至少走访调查3个相关实例,按比例草绘其平立剖总图,了解其具体环境及使用管理情况,分析其优缺点,并整理成图文报告;

2.方案设计应遵循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并积极改造环境的原则,使之真正成为所属

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为此应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研;

3.方案形象应具有明确的类型特征和时代特点。

要求方案在满足建筑的结构、构造、

材料等基本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构成原则手法进行空间造型设计,即通过适当的归纳提炼,利用单元、分割、变形或空间等具体原则手法,把建筑落实为具有鲜明线性、面性或体块组合特征的形体关系和空间关系,同时符合一般形式美的法则;

4.方案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及建设标准应符合经济可行的原则;

5.最终方案应是在多方案优化选择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一草阶段要求完成至少

3个方案构思;

6.正式方案的表现形式为A1工具铅笔线条图+模型。

具体内容包括:

(1)总平面图,1个,1:

100;

(2)平面图,1~2个,1:

50;

(3)剖面图,2~3个,1:

50;

(4)立面图,2~3个,1:

50;

(5)透视图,自选;

(6)模型,1个,1:

50;

(7)简明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部分建筑面积及绿化指标等)。

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73.5,其中课内35,课外38.5。

1.一草阶段(第一~四次课):

(1)分组布置作业、分析题目;

(2)进行场地勘察、实例调查和相关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调查报告;

(3)完成至少三个构思方案。

每个方案应包括总图(1:

200)、平面图(1:

100)、透视图或草模(1:

100);

2.二草阶段(第五~七次课):

(1)多方案比较,确定发展方案;

(2)修改调整发展方案;

(3)深入完善方案。

该阶段的设计成果为A1草图+草模(1:

50),具体内容包括总图(1:

100)、平面图1~2个(1:

50)、立面图2~3个(1:

50)、剖面图2~3个(1:

50)、技术经济指标、透视图自选。

3.上板阶段(第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