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docx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基本概念 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安全生产基本概念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1.安全与安全生产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认为,安全是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系统工程中认为,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任何事物中都包含有不安全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当危险低于某种程度时,就可认为是安全的。
根据现代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生产是指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2.安全生产管理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
3.危险、危险度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4.危险因素、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为方便起见,对二者不加以区分,统称危险、有害因素。
5.事故、事故隐患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中定义,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的规定,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风险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的不确定性:
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
从总体上看,有些风险是必然要发生的,但何时发生确是不确定性的。
例如,生命风险中,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何时死亡,在其健康时却是不可能确定的。
风险的客观性:
风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因为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还是社会发展的规律,都由事物的内部因素所决定,由超过人们主观意识所存在的客观规律所决定。
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
风险的构成要素
(1)风险因素
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
根据性质不同,风险因素可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
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故意)、心理风险因素(过失、疏忽、无意)。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就某一事件来说,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那么它就是风险事故;而在其他条件下,如果它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它便成为风险因素。
举例:
1、下冰雹路滑发生车祸,造成人员伤亡;2、冰雹直接击伤行人。
(3)损失
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通常我们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风险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三者的关系为: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7.危险源、危险点、重大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
8.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也称职业卫生,在《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中,职业卫生是指以职工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领域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一种方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的系统思想,最主要的是爱德华?
戴明(EdwardDeming)的PDCA(即策划、实施、评价、改进)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共17个)
10.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起初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失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事故。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失误——安全功能。
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2)故障——安全功能。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广义的本质安全是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也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
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11.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括:
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一是纵向方面,即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建立责任制时,可首先将本单位从主要负责人一直到岗位工人分成相应的层级;然后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做出规定。
二是横向方面,即各职能部门(包括党、政、工、团)的安全生产职责。
在建立责任制时,可按照本单位职能部门的设置(如安全、设备、计划、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党办、宣传、工会、团委等部门),分别对其在安全生产中应承担的职责作出规定。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强企业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企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各项安全措施的统称。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制度、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13.安全投入
安全生产投入:
是指为了保障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而投入的资金,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人员、技术、设施等的投入、安全教育及培训、劳动防护及保健费用、事故援救及预防、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均视为安全投入。
17.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
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
三级安全教育是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14.“三违”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违章指挥
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
违章指挥具体包括:
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违章作业
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
违章作业具体包括:
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
违反劳动纪律
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
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
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
15.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16.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
安全执法检查、企业定期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大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验收性安全大检查、班前班后安全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职工代表安全检查、工地巡回安全检查、工地“达标”安全检查
检查记录包括班组安全检查记录、专职安全员检查记录、项目安全值班记录
11.触电解救
发现触电者,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设法使其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施救,直至医护人员的到来。
立即拔掉插头或断开开关;用干燥的木棒、竹竿将带电体从触电者身上移去;用绝缘良好的钢丝钳剪断电源线(应一根一根地剪,不可同时剪两根线,以免造成短路);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实在没办法时,也可强行将电源短路,以迫使电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从而切断电源。
电力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一)两票三制
1.两票三制概念
两票:
工作票、操作票;三制:
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倒换制。
一般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也有此内容的规定。
2.两票三制应用注意事项
“两票三制”是电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中最基本的制度之一,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运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任何人为责任事故的分析,均可以在其“两票三制”的执行问题上找到原因。
为把安全方针落到实处,提高预防事故能力,杜绝人为责任事故,杜绝恶性误操作事故,“两票三制”必须严格执行,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大操作票的执行与管理。
(2)严格工作票管理,杜绝无票作业。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4)提高运行人员监盘、巡检质量,加强培养运行人员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
(5)定期试验及轮换制度是“两票三制”中不应忽视的一项工作,是运行人员检验运行及备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手段。
(二)两措
两措指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反事故措施计划。
反事故措施计划主要内容有:
1.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作业场所危险点分析和做好各项安全措施、加强作业人员培训、加强外包工程人员管理、加强安全工器具检查等内容。
2.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电网安全运行和技术措施、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防止系统电压崩溃等内容。
3.防止机网协调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发电机组与电网密切相关设备管理、加强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加强发电机组参数管理、发电机非正常及特殊运行方式下防止电网和发电设备事故措施等内容。
4.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防误操作管理、完善防误操作技术措施,加强对运行、检修人员防误操作培训等内容。
5.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事故
主要包括完善枢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建设、防止直流系统故障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防止继电保护误动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防止母线故障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防止由于运行操作不当造成枢纽变电站全停等内容。
6.防止输电线路事故
主要包括对设计、基建和运行阶段提出重点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7.防止输变电设备污闪事故
主要包括对设计、基建和运行阶段提出重点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8.防止直流输电和换流设备事故
主要包括防止换流阀损坏事故、防止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事故、防止直流开关事故、防止直流穿墙套管事故、防止绝缘子放电事故、防止直流控制保护设备事故等内容。
9.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变压器的全过程管理、相关试验和运输要求、防止变压器绝缘事故、防止分接开关事故、采取措施保证冷却系统可靠运行、加强变压器有关保护管理、防止变压器短路事故损坏、防止套管事故、预防变压器火灾事故等内容。
10.防止互感器损坏事故
主要包括各类油浸式互感器、110kV~500kVSF6绝缘电流互感器的事故防范措施。
11.防止开关设备事故
主要包括选用高压开关设备的技术措施、新装和检修后开关设备的事故措施、预防开关设备拒动、误动故障的措施、预防断路器灭弧室事故的措施、预防开关设备载流回路过热的措施等内容。
12.防止接地网和过电压事故
主要包括防止接地网事故、防止雷电过电压事故、防止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事故、防止谐振过电压事故、防止弧光接地过电压事故、防止并联电容补偿装置操作过电压事故、防止避雷器事故等内容。
13.防止直流系统事故
主要包括加强蓄电池组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直流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加强防止直流系统误操作的技术及管理措施、直流系统配置原则、加强直流系统的防火工作等内容。
14.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主要从规划、继电保护配置、继电保护设计、基建调试和验收,运行管理、定值管理、二次回路、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15.防止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通信网事故主要从网络设置要求、电能量计量主站系统、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供电电源、通信传输通道设置等方面提出有关要求。
16.防止垮坝、水淹厂房事故主要从健全防汛组织机构、防汛检查、防洪抢险器材和物资储备、强化水电厂水库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
17.防止火灾事故
主要从加强防火组织和消防设施管理、电缆防火、检修现场防火措施、蓄电池室防火措施等方面提出要求。
18.防止交通事故
主要包括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各种车辆维修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教育等内容。
(三)NOSA体系
NOSA是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ationalOccupationalSafetyAssociation)简称。
该系统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强调人性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目标是实现安全、健康、环保的综合风险管理。
它通过对每一项元素从“四个层次、三个方面、五种等级”进行综合计算,衡量出该项元素风险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
“四个层次”是指:
风险意识、文件制度、依从性、实施效果。
“三个方面”是指:
安全、健康、环境。
“五种等级”是指:
0、25、50、75、100五个得分等级。
NOSA包含:
房屋及内务(厂务)处理,机械、电气和个人装置,火灾和其他紧急风险管理,安健环事故记录及调查,机构管理5单元,72要素,300多条基本标准,1200多条实施细则。
系统主要特点:
(1)针对常规工业企业设计,是高度综合的安健环管理标准;
(2)覆盖了常规工业企业中的所有类型的危险源的风险控制;
(3)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指导企业依据特定风险设计独特的管理系统;
(4)合规性只是最低的要求,倡导以高于法规要求和国际最佳惯例为引导;
(5)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四)电力系统基本常识
1.常用名词解释
(1)三相交流电:
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2)一次设备:
直接与生产电能和输配电有关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
包括各种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电力电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消弧线圈、并联电容器及高压熔断器等。
(3)二次设备:
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测量、操纵控制和保护作用的辅助设备。
如各种继电器、信号装置、测量仪表、录波记录装置以及遥测、遥信装置和各种控制电缆、小母线等。
(4)高压断路器:
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5)负荷开关:
负荷开关的构造秘隔离开关相似,只是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
它也是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有一定的断流能力,可以带负荷操作,但不能直接断开短路电流,如果需要,要依靠与它串接的高压熔断器来实现。
(6)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
是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用锁扣保持合闸位置,由脱扣机构作用于跳闸并具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目前被广泛用于500V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当电路内发生过负荷、短路、电压降低或消失时,能自动切断电路。
(7)电缆:
由芯线(导电部分)、外加绝缘层和保护层三部分组成的电线称为电缆。
(8)母线:
电气母线是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通路设备,它决定了配电装置设备的数量,并表明以什么方式来连接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以及怎样与系统连接来完成输配电任务。
(9)电流互感器:
又称仪用变流器,是一种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仪器。
(10)变压器:
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设备。
(11)高压验电笔:
用来检查高压网络变配电设备、架空线、电缆是否带电的工具。
(12)接地线:
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按部颁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13)标示牌:
用来警告人们不得接近设备和带电部分,指示为工作人员准备的工作地点,提醒采取安全措施,以及禁止微量某设备或某段线路合闸通电的通告示牌。
可分为警告类、允许类、提示类和禁止在等。
(14)遮栏:
为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带电设备部分而装设备的屏护,分临时遮栏和常设遮栏两种。
(15)绝缘棒:
又称令克棒、绝缘拉杆、操作杆等。
绝缘棒由工作头、绝缘杆和握柄三部分构成。
它供在闭合或位开高压隔离开关,装拆携带式接地线,以及进行测量和试验时使用。
(16)跨步电压:
如果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之间有电位差,当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则在人体上将承受电压,此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最大的跨步电压出现在离接地体的地面水平距离0.8m处与接地体之间。
(17)相序:
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18)电力网:
电力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由各类变电站(所)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联接起来组成的统一网络。
(19)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动力系统的一部分,它由发电厂的发电机及配电装置,升压及降压变电所、输配电线路及用户的用电设备所组成。
(20)动力系统:
发电厂、变电所及用户的用电设备,其相间以电力网及热力网(或水力)系统连接起来的总体叫做动力系统。
2.基本常识
(1)安全电压、电阻、电流
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
设备对地电压高于250V为高电压;在250V以下为低电压;安全电压为36V以下;安全电流为10mA以下。
在阻、容、感串联电路中,只有电阻是消耗电能,而电感和电容只是进行能量变换。
电流互感器的外皮最高允许温度为75℃。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量较大。
电流互感器一次电流,是由一次回路的负荷电流所决定的,它不随二次回路阻抗变化,这是与变压器工作原理的主要区别。
(2)变电站
变电站(所)常用直流电源有蓄电池、硅整流、电容储能,变电站(所)设备接头和线夹的最高允许温度为85℃。
变电站(所)控制室内信号一般分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电阻信号。
变电站(所)事故照明必须是独立电源,与常用照明回路不能混接。
变电站(所)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对设备熟悉者做监护人。
(3)变压器
在变压器的图形符号中Y表示三相线圈星形连接。
电力变压器的油起绝缘和灭弧作用。
变压器油枕的作用是调节油量、延长油的使用寿命。
油枕的容积一般为变压器总量的十分之一。
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瓦斯继电器上接点接信号回路,下接地接开关跳闸回路。
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有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强油风冷式和强油水冷却式。
(4)绝缘棒、绝缘手套和绝缘靴
绝缘棒平时应使他们不与地面和墙壁接触,以防受潮变形。
绝缘手套的测验周期是六个月一次。
绝缘靴的试验周期是六个月一次。
戴绝缘手套进行操作时,应将外衣袖口装入绝缘手套中。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接近避雷器、避雷针和接地装置。
(5)万用表
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实现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开关。
(6)值班安全
在值班期间需要移开或越过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
值班人员巡视高压设备一般由二人进行。
值班运行工的常用工具有钢丝钳、螺丝刀、电工刀、活板手、尖嘴钳、电烙铁和低压试电笔等。
(7)安全间距
值班人员因工作需要移开遮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