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8847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docx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

常德市“十二五”食品生物产业项目策划与开发

湖南文理学院

二零一零年六月

 

目录

 一、前言

二、食品生物产业的政策与发展趋势

三、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发展概况

四、常德食品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五、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发展政策措施

六、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重点规划项目

一、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而食品生物技术则是国际食品产业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前沿核心技术。

随着食品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在食品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有效解决当前食品来源、营养、安全与健康等重大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途径,有效促进了传统食品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食品产业的初步形成,其对于有效转变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市场以生物工程为基础的食品生物产业产值约达17000亿元,占生物产业总产值的15-20%,食品生物产业经济正成为未来食品产业中最具生命力的经济增长链。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洞庭湖水系和武陵、雪峰山脉东北端,其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更是国内粮、棉、油、鱼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德山食品工业园、澧县食品工业园、津市食品工业园和西洞庭食品工业园为主导的食品产业集聚区,产品涉及粮食、水产品、油脂、果蔬、畜禽、乳品饮料和酒类等21大类食品。

2009年,共实现食品产业总产值114.6亿元,同比增长13.7%,成为常德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食品生物产业的政策与发展趋势

1、食品生物产业政策分析

生物技术与产业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抢占生物经济时代的制高点,正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发达国家皆将生物技术列为国家级科技规划积极研究开发,并将成熟技术广泛应用工农业、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储多产业领域。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相继对生物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重点规划和布局,并将生物产业定位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正在得到国家的日益重视和大力扶持。

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工作,将生物产业作为推进富民强省的战略性产业,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列入湖南省发展的重点,并成立了湖南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和管理服务全省的生物产业发展。

2、食品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食品生物技术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分支,主要涉及生物食品酿造业、生物食品添加剂及配料业和生物健康食品业,即利用食品基因工程、食品细胞工程、食品发酵工程、食品酶工程,对食品资源进行改造,生产转基因食品、改良食品原料发酵微生物;对食品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延长食品保鲜期、改进肉、奶、水产品加工、改良传统发酵工艺,生产新型食品添加剂成分。

除此之外,还在食品包装、贮运,食品检测,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而随着生物技术及产业政策的重点倾斜,食品生物技术极大促进了传统食品产业的改造和新兴食品产业的初步形成,呈现出广阔的前景。

当前,全球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领域正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是世界各国政府已经越来越强烈认识到食品生物技术在解决未来经济社会粮食与食物安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并不断加大在食品生物技术及产业领域内的科技投入和生产投入;二是用生物法代替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更加重视研究与开发新型食品配料和添加剂以及功能性健康食品的生物制造;三是产业技术高新化,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来改造传统的食品产业,使其生产更趋向于规范化和现代化,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多样性和方便快捷化;四是产品安全化、营养化和保健化,更加关注食品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检测控制、食品营养均衡和人体健康预防。

三、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发展概况

1、食品生物资源基础

常德境内食品、医药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水禽类80余种,鱼类150余种,贝虾类近100种,脊椎动物类170余种;植物区系主要为华中植物区系,约有高等植物2700余种。

其中的药用动、植物类达1500余种,总蕴藏量达100余万吨。

2、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区域内现有宜农耕地890余万亩,宜林耕地940余万亩,宜牧耕地130余万亩。

在常德下辖9个市区县中,有8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5个商品鱼基地县、1个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和2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

每年可产粮食356万余吨、油料43万余吨、水果76万余吨、肉类64万余吨,珍珠、杜仲、栀子、天麻等中药材产量更是居湖南省首位、全国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主产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及中药材生产基地,享有“天下粮仓”、“鱼米之乡”和“华中药库”的美誉。

依托境内丰富的物产资源,常德现有食品企业1600余家、医药企业21家。

食品优势产业方面,主要有大湖股份、金健米业、湘鲁万福、盈成油脂、国人重啤、华泰肉类、中意糖果、金果果蔬和广积米业等13家核心企业,主要产品涉及粮食加工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食用油脂产品、果蔬产品、畜禽产品、乳品饮料和酒类等21大类食品,更是形成了以德山食品工业园、澧县食品工业园、津市食品工业园和西洞庭食品工业园为主导的常德新型食品产业工业化发展最重要的产业集聚地;医药优势产业方面,主要有金健药业、洞庭药业、德海制药、康普制药和贝丹药业等多家核心企业,产品涉及原料药及其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医药保健品等340个单品,初步形成了以德山经济开发区、汉寿经济开发区和安乡经济开发区为主导的医药优良产业集聚区。

与此同时,在市场上相继培育出了2个中国名牌产品、23个省名牌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1个中国驰名商标、9个省著名商标,食品、医药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迅速提高。

3、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常德食品产业正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常德社会的强势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逐步拉开“小食品、大市场、名品牌、大企业”的发展架势,其基础潜质、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广阔。

但是,从常德食品产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高端现代食品产业的综合市场实力来看,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食品生物资源生态脆弱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很多重要资源已面临枯竭,食品产业发展基础尚需进一步夯实;二是食品产业高端技术原始创新力度不够,缺乏市场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偏低,难以引领市场消费;三是食品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产品层次比较单一,上下游产品开发不够,产业链条较短,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运作的发展格局。

丰富的食品生物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优势。

四、常德食品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

1、总体思路与原则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生物经济强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珠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健康性为发展方向,以产品市场需求、产业集群为导向,以提升食品产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常德食品产业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产业关键技术,培育打造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形成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整体优势和局部强势,促进常德食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常德食品产业循环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食品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市场的主体发展趋势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为未来食物资源短缺、食品健康安全提供有效解决途径,使产品向营养性、安全性、健康性方向转变,使产业向市场化、标准化、高新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依据这一发展趋势,常德食品生物资源总体的开发利用方向为:

一是运用食品基因工程、食品细胞工程,改造或改良现有食品生物资源,使食品原料种类具有更为优良的生产、品质性状,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原料供应;

二是运用食品发酵工程、食品酶工程,改进或更新现有食品的生产工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使食品的营养活性因子更具天然性,更符合食品消费健康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三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集成现代食品工艺,研制或开发新的酶制剂、新的食品添加剂和新的功能性食品,促进食品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带动食品工业的革命性转变。

五、常德食品生物产业的发展政策措施

加速发展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对于缓解当前面临的人口健康、食物安全和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优化常德食品产业经济产业结构,推进常德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依托常德现有食品生物资源优势和食品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发挥现有技术研发优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是实现常德食品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常德食品产业必须依靠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保障机制,尽快提升产业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逐步加大常德市财政和食品企业自身对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科技研发的投入,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二是加强对食品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尽快形成以优势产品为核心的食品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从而获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三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食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建立、人才集聚机制,并有效激励产业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

四是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和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团队,推动食品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

五是加强食品生物技术产业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食品生物产业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积极寻求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六、常德食品生物产业重点规划项目

1、1000吨/年生物肽粉制备项目

1)产品分析

生物多肽是多个氨基酸彼此以酰胺键(也称肽键)相互连接的化合物,一般来讲,氨基酸为50多个以上的多肽根据蛋白的含量决定其命名,比如二肽、三肽等等。

其可通过生物提取、人工合成、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技术制备。

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肽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

人们发现存在于生物体的多肽已有数万种,并且发现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多肽,同时,几乎所有细胞也都受多肽调节,它涉及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参与人体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如人体"荷尔蒙";老年痴呆症;抑制肿瘤细胞;降钙效用等等。

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是以肽的形式吸收的,不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

与氨基酸运输体系相比,生物肽具有吸收快速、低耗,不易饱和的特点,肽在人体合成蛋白质率较氨基酸高26%。

氨基酸只有20种,功能固定,屈指可数,而以氨基酸为基料合成的多肽,可合成上百种上千种,其功能具有多样性。

因而可以利用这类易消化吸收的肽为某些特殊身体状况的人群补充营养,适合于手术后,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因精神压力、过度劳累及夏天厌食等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者;维持耐久力运动,或运动后需及时快速补充氮源,而又要避免增加胃肠负担者;消化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或消化吸收功能开始衰退的老人。

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提取各种各样具有不同功能的活性多肽,可开发应用于食疗配方、航天员运动员功能食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特效药品、专用化妆品、纯天然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等。

作为食品的营养添加剂,改造传统食品,开发新的健康食品,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的营养学家在研究的课题。

在日本、美国和西欧,含有多肽的健康食品层出不穷,例如多肽饮料、多肽儿童午餐,多肽老人套餐,多肽保健饼干等。

生物活性多肽在美容护肤品作用同样效果明显,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是美容学领域的一次革命。

生物活性多肽以其独特的健康概念,全新的科技内涵,良好的安全性能,开创了一个健康食品和化妆品的新天地。

因而,可以说生物活性多肽类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广阔的市场空间。

2)市场分析

生物肽制备的原料种类多样性与成本低廉是其最大的优势。

本项目制备生物肽主要采用蛋白质酶解技术,根据不同功能生物肽辅以人工合成与基因工程等技术。

常德农业资源发达,生物肽制备的富含蛋白质原料来源丰富且廉价,例如大米、玉米、鸡蛋、水产品等,项目建成能带动常德附近乃至全省一个或多个农产品市场的扩大。

由于生物多肽具有诸多优良特性,故近年来在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中显示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天然制品,它们潜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美国和日本已用生物活性肽功能因子开发出各种低抗原食品、婴儿食品、老人食品、运动人员航天员专用食品、促钙等微量元素吸收食品、降压食品、醒酒食品等系列产品。

日本仅运动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00多亿日元,并呈强劲增长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现代制药手段的日新月异,多肽不仅作为新药开发目标,同时也作为开发其它药品的筛选目标。

目前,95%以上的美国新药研发中心,制药公司或多或少都依赖于多肽。

多肽能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维护肌体健康。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天然产物中获得肽类物质的手段也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在我国多肽保健品和多肽食品的应用势头越来越广泛,已经有不少企业涉足多肽行业,推出的产品也不下几十种,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多肽产业尚处于分散、规模小、产品体系乱、产业链远未形成的初级阶段,应该说国内的多肽产品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广阔的市场前景已现端倪。

3)生产工艺

采取蛋白质酶解法生产生物多肽,将原料酶解分离,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生物多肽粉,根据不同的市场要求包装成不同的产品。

同时辅以其他制备方法生产应用领域不同的多肽制品,形成多工艺多品种的生产方式。

主要生产工艺如下:

原料蛋白----预处理(分类、清洗)----酶解(相应的复合蛋白酶)----分离(脱脂、离心分离、膜分离)----浓缩----脱色去味----干燥----半成品----包装

4)建设内容

项目拟征地200亩,新增建筑面积90000m2,建设原料池8个,购置相应的生产所需先进设备,新建半成品生产车间5个、包装厂房共3个及成品研发中心与检测中心各一个,根据产品成品不同建设半成品生产加工车间5间,大型喷雾干燥塔两个。

项目生产建设按照农户工厂合作方式进行,尽量利用常德本地农业资源,根据生物肽产品不同与附近农户签订制备生物肽原料的种植和养殖,一方面形成当地农业经济多元化,另一方面保障生产原料稳定供应。

安排当地就业人数100人,同时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5)投资估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5亿元,其中征地费1500万元,工艺设备投资9000万元,建筑工程投资4500万元。

6)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预期年生产生物肽粉1000吨,销售收入3.0亿元,上缴税收2000万元,利润总额2.4亿元,新增就业人数600人。

 

2、20000吨/年发芽糙米系列产品加工项目

1)产品分析

发芽糙米是将糙米经发芽至一定芽长,所得到的由幼芽和带糠层的胚乳组成的糙米制品。

一般来讲,稻谷通过砻谷、去壳、除杂就得到了糙米,糙米含有稻谷的全部营养,而精米是在糙米的基础上通过除糠、碾白、抛光而得到。

发芽糙米的实质,是糙米中所含大量酶被激活和释放,很多有机物质从结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酶解过程。

而经过系列加工完成发芽工艺后,得到的产品即为发芽糙米。

产品可以直接以米的形式销售,也可以继续深加工,形成更为特色的产品链。

比如米胚芽营养素,功能米饮料,留胚发芽米,功能米食品等,实现米产品的全方位开发,极限地提升稻米价值。

大量的研究和医学临床试验证明:

正是由于这一生理活性化过程,使得发芽糙米具有多种药理功能。

发芽糙米在一定的生理活性化工艺下,能够富集大量的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的氨基酸,也是存在于人脑、脊髓中的抑制性神经传递物质,但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取。

作为一种生理活性成分,参与了脑循环生理活动,具有改善脑血流通,增加氧供给,增强脑细胞代谢。

缓解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造成的头疼、耳鸣、记忆障碍、情绪冷漠等后遗症;作用于延髓血管运动中枢,降低血压。

扩张血管,对高血压的预防和缓解有直接作用;改善脂质代谢,减少中性脂肪,缓解动脉硬化;镇定神经且无副作用;改善神经细胞性老年呆痴;改善和活化肾、肝功能;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提高胃组织内部ATP、DNA量,促进胃组织蛋白合成,增加胃黏膜屏障机能;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促进乙醇代谢,醒酒。

除γ-氨基丁酸的药理功能外,发芽糙米在生理活化工艺下还具有各种丰富营养成分:

含有丰富抗脂质氧化的物质,如阿魏酸、植酸、谷维素、生育酚、三烯生育酚等,可防止皮肤氧化、损伤、衰老,还能够抗血管硬化;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是精白米的3.7倍;有很强的排毒效果,可以增加胃肠蠕动,改善便秘,加大体内毒素排出;含有丰富微量元素镁、钾、钙、锌、铁等,并已与植酸离解,成为游离态,更易为人体吸收;含有丰富维生素(VB1、VB2、VB6、VH、VE)及烟酸、泛酸等,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糖代谢,抗癌,增加免疫力均不可缺少。

同时,发芽后的糙米,糠层纤维,被软化,改善了糙米的蒸煮、吸收性。

口感也很好。

所以说,发芽糙米及其制品是一种食用性接近精白米,营养成分大大超过精白米,更具有广泛功能性疗效的新一代“医食同源”的主食产品。

2)市场分析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生产和消费国,年产稻谷约2亿吨,约占世界稻谷产量的1/3。

我国约有10亿人口以稻谷为主食,每年直接食用稻谷及其制品约1.2亿吨。

可见,稻谷资源是我国千百年来得天独厚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稻谷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最稳定、而且最具有持续性的消费市场之一。

糙米中约64%的营养元素都积聚于占糙米重量10%的糠层和胚芽中,精白米已经抛除了这部分,丢弃的这部分无疑是对有效资源的一种浪费。

相当于每年抛弃960万吨高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的保守估计价值也会超过1000亿元。

简单地说,将其利用可以每年解决3200万贫困人口的口粮,或者提高9600万人口的生活质量。

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发芽糙米开发沿袭了这一传统,不会产生心理拒绝。

由于发芽糙米具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便秘等病症的功能以及美容、排毒理念和实际效果,容易被社会认同,具有市场需求的广泛性。

制品将包括真空包装的小计量发芽糙米以及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开发的方便早餐、食品、饮料等。

随着健康理念的宣传以及人们食用的保健效果,会加速发芽糙米的需求。

目前,我国年产稻谷约2亿吨,直接食用精米约7000万吨,依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统计资料:

环珠江三角洲、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各大城市2005年占有全国GDP80%以上,约有2亿人进入中等收入水平。

如按年人均消费10公斤计算,每年即有200万吨市场空间。

此外,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正越来越明显,其中:

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据媒体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成年人超过4亿人,占30%以上即超过1.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类疾病,其后果是有上亿人要经常忍受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同时个人与国家又都面临着医疗费用及医疗保险负担过重的长期压力。

新技术的应用,发芽糙米产业的推广,将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有效预防中老年疾病,特别是作为健康主食,以食代医,以食代疗,具有普及价值。

因此,该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3)生产工艺

稻谷----砻谷----整精糙米----糙米暂储仓----浸泡塔----分盘台----发芽隧道----钝化器----生物处理器----洗涤箱----烘干装置----发芽糙米----成品

4)产品类型

①发芽糙米(发芽留胚米):

直接面市销售,(干品或湿品)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主食原料。

②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开发的功能食品。

③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开发的米乳饮料。

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加工成一种米乳类饮料,体现在降血压,清凉去火之特色,形成公司产品的独特风格。

④以米胚芽为体主开发的胚芽精华素(补充剂,富含γ—氨基丁酸、纤维素、低聚糖等),体现在便秘患者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保健应用方面,属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食品。

以胶囊或其他形式包装。

5)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7000万元(生产车间及其他建筑费用2400万元,生产设备46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6)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正常生产期年生产发芽糙米及系列产品20000吨,实现产品总产值2.4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

3、40000吨/年冷鲜鱼系列产品加工项目

1)产品分析

冷鲜鱼是经过严格检疫制度,对宰杀后的鱼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极短时期内降为0-4℃,并在后续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的生鲜鱼。

这种生鲜鱼长期在0-4℃的冷却温度下,酶的活性和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均能够受到有效抑制,避免了鱼肉腐败,可确保鱼肉安全卫生。

同时,冷却环境下鱼肉表面能够形成一层干油膜,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并阻止微生物侵入及在鱼肉表面繁殖。

冷鲜鱼加工必须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规模的冷藏条件、严格的检验程序、有效的配送工具和安全的流通方式。

冷鲜鱼在贮存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持鱼肉的新鲜状态和美味口感,其鱼体肌肉组织弹性良好,色泽鲜艳,气味正常,生物特性接近于鲜活鱼,鲜味、口感、营养等与鲜活鱼差别甚微,烹饪后更易咀嚼和消化,人体吸收利用率更高,因此,食用冷鲜鱼不仅安全卫生,而且味道更为鲜美、口感更为细嫩、营养价值更高。

与此同时,冷鲜鱼的保存方式更为便捷,保鲜(质)时间也大大延长,能够满足当前快节奏的生活质量需求趋势。

2)市场预测

水产食品是所有肉类中最具营养和易消化的健康食品,其食用地位在未来的食品产业经济发展中将日益突出。

渔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淡水鱼更是已成为仅次于水稻、生猪和蔬菜之后的第四位大宗农产品。

目前,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是大众消费餐桌上的主导水产品,其养殖产量占到淡水鱼总产量的80%以上,然而,当前国内消费市场,鲜活鱼品一直是市场消费的主体方式,保鲜方式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冷冻保鲜。

鲜活鱼流通不仅运输成本较高,难以保证异地市场供应,而且运输腐败率较大,环境污染程度严重,同时在流通过程中、消费食用前也难免会受到空气环境中的细菌、病毒污染,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而冷冻鱼品虽然也是低温保存,细菌量较少,食用也比较安全,但在食用前需要解冻,会导致营养成分部分流失,口感不如鲜活鱼,更不如冷鲜鱼品。

而在国际市场,发达国家早已推广食用冷鲜肉制品,特别是欧美市场,冷鲜肉制品的市场份额更是占到90%左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捷、营养、安全已成为消费关注的焦点。

水产食品作为一种优质动物蛋白源食品,冷鲜鱼品的生产流通不仅能够保证消费者所食的鱼体营养无损失,而且大大简化了烹饪前的处理工作,同时,冷鲜鱼的保质期相对较长,有利于生鲜鱼品较长时期的保存,冷鲜鱼将因其“鲜”和“便捷”成为未来生鲜鱼品市场消费的主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鱼----暂养----冰镇----去鳞、鳃、头、尾、内脏----初清洗----分割----二次清洗----初沥干----减菌处理----漂洗----二次沥干----保鲜剂处理----表面水分去除----计量----包装----检验----外包装----喷码----保鲜冷藏

工艺技术参数:

①鱼片体表有光泽,粘液无浑浊,肌肉组织致密有弹性;

②pH6.5-7,挥发性盐基氮(mg/100g)≤20,TBA值≤o.5mgMDA/kg;

③1-4℃的条件下产品保鲜(质)期达10天以上;

④产品达到国家标准GB2733规定指标要求。

4)建设内容

①原料鱼暂养、预处理、加工生产及产品贮存等主体工程建设;

②办公、生活、水电等配套工程建设;

③冷鲜鱼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等设备购置与安装;

④产品检测分析实验室建设。

5)投资预算

项目总占地面积3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约9800万元,研究开发经费约1000万元,流动资金约1200万元。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