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84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线水准控制点复测工作总结报告改.doc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

第十三合同段控制点复测总结

沈阳公路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从莞十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2-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十三合同段控制点复测总结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使用仪器设备 3

四、主要测量内容 4

五、控制点的布设及保护 15

六、测量工作小结 15

一、工程概况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施工第13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8+700~K42+242路基宽度为33.5m,全长3.44Km,设置特、大桥898m/3座,由两个互通组成,塘厦互通及凤岗互通。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设计规范》(JTJ041-2000);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8、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13合同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三、使用仪器设备

项目投入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新旧程度%

1

中纬全站仪

ZT80MR+

2″

1

100%

2

中纬全站仪

ZTS602SR

2″

1

100%

3

索佳水准仪

C32Ⅱ

1mm

1

100%

4

索佳水准仪

C320

1mm

1

100%

5

红、黑木质双面水准尺

3m

0.01mm

1

100%

四、主要测量内容

一、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

1、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并使各项构造物按规定精度、设计要求修建。

2、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3、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该工程所使用的测量规范要求,把业主交桩控制点通过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现场进行加密,并与交桩点一起进行全线复测,满足施工时所用控制点与交桩控制点的坐标系统统一,同时具备有一定的相对精度要求。

4、控制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

(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秒)

测距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秒)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秒级仪器

2秒级仪器

6秒级仪器

三等

14

3

1.8

20

1/150000

6

10

3.6

≦1/55000

四等

9

1.5

2.5

18

1/80000

4

6

5

≦1/3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4

10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1

3

16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1

2

24

≦1/5000

注:

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Ⅱ)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秒)

半测回归零差(秒)

一测回内2C互差(秒)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秒)

四等及以上

1秒级仪器

1

6

9

6

2秒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及以下

2秒级仪器

12

18

12

6秒级仪器

18

24

注;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0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Ⅲ)距离测量

表3.3.18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

单程各测回较差(㎜)

往返测距较差(㎜)

三等

5mm级仪器

3

3

≦5

≦7

≦2(a+b×D)

10mm级仪器

4

4

≦10

≦15

四等

5mm级仪器

2

2

≦5

≦7

10mm级仪器

3

3

≦10

≦15

一级

10mm级仪器

2

≦10

≦15

二、三级

10mm级仪器

1

≦10

≦15

注;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困难情况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Ⅳ)高程控制测量

表4.2.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山地㎜

二等

2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4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6

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

注:

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3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

二、内业整理数据及其成果分析。

导线控制网严格按照《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中一级导线的要求进行观测,第一条主线及凤岗互通附合导线以原设计控制点GE32和GE33为起算点,对ZX2、K3、K5、K6、K7-1、GE37-5、GE37-2、GE37-4、GE37-3、GD33-1、K9、FG8、GD33-2等导线点进行联测共13个点,附合至原设计控制点GD156-1和GD155-1;第二条塘厦互通闭合导线以原设计控制点GE32和GE33为起始边,对ZX2、K3、TX1、TX6、GE36-4、K4-1、K4共计6个点,闭合至原设计控制点GE33,布置成1条附合导线和1条闭合环线。

(一)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第一节:

主线及凤岗互通附合导线

1、主线、凤岗互通附和导线观测线路

附合导线线路见下图:

2、主线、凤岗互通附和导线采用导线平差3.0版平差软件该软件为商业软件,平差数学模型正确,精度可靠,在全国大中型测绘机构中使用广泛。

附合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见下面:

从上表主线、凤岗互通严密平差计算表来看,其中测角闭合差12.93″<10√15=38.7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22406,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都达到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3、施工过程中,GD156-1及GD155-1有过变动,2013年1月我部邀请广东建通测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导线点重新进行测设;具体过程如下:

A、2011年刚进场时,控制点交桩成果表:

B、由于GD155-1遭受社会车辆破坏,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了恢复,于2013年1月邀请广东建通测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及GD156-1、GD155-1重新复测,其成果如下表:

C、根据广东建通测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复测结果,GD156-1、GD155-1两个点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主线、凤岗互通附和导线精度评定

由此表可以看出边长中误差均小于15mm,边长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30000.从而都达到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第二节:

塘厦互通闭合导线

1、塘厦互通闭合导线观测线路

闭合导线线路见下图:

2、塘厦互通闭合导线采用导线平差3.0版平差软件该软件为商业软件,平差数学模型正确,精度可靠,在全国大中型测绘机构中使用广泛。

闭合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见下面:

从上表塘厦互通严密平差计算表来看,其中测角闭合差2″<10√11=31.6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1/198948,小于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都达到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3、塘厦互通附合导线精度评定

由此表可以看出边长中误差均小于15mm,边长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30000.从而都达到了《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二)四等水准控制测量

1,本次水准复测加密,分两条线,第一条以原设计水准点GE32(12标界内)联测到水准点GD156-1(原设计给的点东深二路桥上).根据施工控制所需要在本标段内加密施工水准点.总计24个点,其中第一条线加密新点9个,原有水准点8个;第二条以原设计水准点GE33为起点和终点的闭合水准网,围绕塘厦互通共计7个水准点。

观测按“后-前-前-后”的方法进行。

2、四等水准控制网测量技术要求

表4.2.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山地㎜

二等

2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4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6

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

注:

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3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

3、四等水准平差也是采用导线平差3.0版平差软件

主线、凤岗互通附合高程平差结果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