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6013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教研结题报告32.doc

项目类别

重点

编号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评审书

(2009)年度第(八)期

课题名称:

形成区域小学品德教师“鹰雁式团队”的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

陈兰萍

所在单位: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申报日期:

2009.8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OO九年制

填写说明

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立项课题均填写此表。

2、“项目类别”分为“重点”、“立项”两类。

“项目类别”和“编号”由省教研室统一填写,申报人不填写。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

4.《申报、评审书》和相关活页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相关规定报送。

《申报评审书》一式3份,相关活页一式3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

姓名

陈兰萍

性别

民族

出生

年月

行政职务

区教科室主任

专业技术

职称

中学高能

研究专长

德育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固定电话

手机(必填)

通讯地址

常州市吊桥路129号

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李桦

小学一级

花园小学

小学品德

具体负责课题落实组织实施

戴奕

小学一级

清潭实验小学

小学品德

具体负责课题落实组织实施

王静娜

小学一级

清潭实验小学

小学品德

课例研究

潘燕萍

小学高级

花园小学

小学品德

学校培训方式研究

蒋建瑛

小学高级

花园第二小学

小学品德

课例研究

朱艺明

小学高级

盛毓度小学

小学品德

课例研究

李娟

中学高级

觅渡桥小学

小学品德

区域培训方式研究

李华叶

小学高级

五星实验小学

小学品德

学校培训方式研究

姜慧莉

小学高级

西林实验学校

小学品德

学校培训方式研究

庄彩霞

小学高级

荆川小学

小学品德

学校培训方式研究

课题主持人(2004年—2008年期间)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项目

来源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

的分工

完成情况

省教

研室

《提高中学生道德自我选择、自我规范能力的研究》

2004、6

主持人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幸福》

《中小教学研究》

2004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把握》

《课程与教学》

2004

《实践展能:

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4

《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成长》

省教研室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4

《德育教育---润物无声的教育》

市教育学会一等奖

2005

《让老师成为研究者》

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2005

《综合实践课片断点评》

《小学教学研究》

2006

《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课程与教学》

2006

《开展主题式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研究》

2007

《有效推进区域品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让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学会判断和选择》

《上海教育科研》

2008

二、课题设计论证(限80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鹰雁式团队:

鹰,刚毅、坚强、迅敏、进取,雄踞于高山之巅,搏击于蓝天之上;雁,团结、信任、服从、关爱,有明确的目标,是团结友爱的象征。

鹰是能人战略,雁是团队精神。

任何一个事业的发展既需要一个鹰式的帅才,又需要建立一个雁阵式团结协作、共同前进的团队。

小学品德教师目前的现状是基本为兼职教师,专业化程度较弱,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更需相互协作和专业引领,本课题旨在通过品德学科核心团队的打造,使他们成为学科鹰式人才,同时在他们的引领和辐射下促进品德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发挥本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当我们赞美翱翔的大雁时,常会钦佩它们的领队———领头雁。

茫茫苍穹,领头雁始终保持明确的方向;电闪雷鸣,领头雁身先士卒展翅高飞;忠诚团队,领头雁以强烈的责任感关心着追随者的前程。

科学家发现,当大雁群成V字飞行时,集体中的大雁要比孤雁节省体力,相对也就有了更持久飞行的能力。

这种拥有相同目标的合作伙伴型的关系,可以彼此互动,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者提出创立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高标准地确定教师应该懂得什么,应该会做什么;改革学校机构,为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改变教师队伍结构,使能力强的教师形成一支领导骨干,在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既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和教育思想变革,也是一次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育人模式的革新。

建设一支不但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而且能把这种思想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教师队伍,是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和基本保证。

当然,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需要有教师对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坚持不懈,也需要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撑,这也是本人产生打造小学品德教师“鹰雁式团队”的初衷,目前,小学品德学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骨干不稳、补充不力,基本为兼职的现状逐渐成为推进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

但同时,区内也有一批致力于品德学科教学研究的老师,目前,我区有特级教师一名,学科带头人二名,常州市骨干教师二名,这是已成的“鹰式团队”但作为区域人数还是比较少,无法实现对全区教师的引领和辐射,只有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品德学科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改变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把握和践行严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的状况,才能使小学品德课程改革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培养锻炼等实践探索,形成区域品德学科“鹰式团队”。

2、通过革新培训的理念和模式,通过“鹰式团队”的引领和辐射不断促进区域品德教师的专业成长,

形成区域品德学科教师“鹰雁式团队”提高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工作的水平与效率,使学科教学规范、科学、高效。

研究内容

1.我区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在梳理清楚全区品德学科教师现状的同时,对小学品德学科特级教师及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行系统分析,明晰各人的特长,为形成“鹰式团队”提供基础。

2.打造区域“鹰式团队”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⑴“鹰式团队”文化氛围形成的策略研究

⑵“鹰式团队”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制定。

⑶“鹰式团队”个人成长特色形成研究。

3.打造区域“雁式团队”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⑴“鹰式团队”文化氛围形成的策略研究

⑵“雁式团队”学科教师梯队培养研究

⑶提升“雁式团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4.打造区域“鹰雁式团队”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⑴“鹰雁式团队”文化氛围形成的策略研究

⑵“鹰雁式团队”教师协作成长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

⑴“鹰式团队”个人成长特色形成研究。

⑵“雁式团队”学科教师梯队培养研究

⑶“鹰雁式团队”教师协作成长策略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遵循“问卷调查——自我研修——研讨交流——课题引领----完善机制”的研究思路。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有关知识,将综合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等进行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研究方法:

⑴文献法

我们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检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的国内外相关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并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为本课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⑵调查、统计法

我们将运用调查法来了解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工作现状调查研究(工作意愿、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困惑等),并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第一线可靠的事实依据。

⑶个案法

我们将运用个案法研究本学科教师个体成长的特点及学校在本学科建设方面好的做法,并由“点”到“面”探索他们在“微观”操作上具有创新与实效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培养、成长的规律。

⑷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在教育教学及其管理中探索小学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⑸经验总结法

对优秀教师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剖析,综合运用跟踪法、归因法等方法,总结、推介他们的经验,发挥他们的辐射与引领作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六.研究阶段及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9.3—2009.8)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研究方案。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3、各参与研究学校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9.9—2011.3)

1、了解我区目前小学学科教师工作的现状,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组织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

3、以区、校为单位确定培训方式、及开展培训试点工作,形成“鹰雁式团队”雏形。

4、开展区品德学科“鹰雁式团队”经验交流、观摩、展示等示范性活动。

5、进行课题中期小结交流。

6、请省市专家到试点学校指导研究。

第三阶段:

课题结题阶段(2011.3—2012.2)

1、形成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形成成果集。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品德学科教师专业化问题:

艾利奥特说: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德学科作为关注和培养人的理性成长的一门学科,教师本身的素养和行为至关重要,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目前本学科还没有相应的专职教师,基本都是兼职,由于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心思和精力都在其认为的主要学科上,因此,对本学科的理念、教材理解及课堂教学的正确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往往在课堂上改变了本学科的特有个性,而且在非常时期往往以牺牲本学科为常规,因此,无论是质和量都无法保证。

2、教师的教学行为问题:

课程和教材已然以生活为其取向,说明它所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

它以生活为出发点,就是拒绝以某种教条、空洞的理论、个别人的指示为出发点,拒绝以不符合实际的事和人为出发点。

但是在平时的调研和听课中,老师们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扭转,还是习惯于惯性的思维,还是喜欢完美的结果;评价本应是师生互动的行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发表对学生的看法和想法,学生根据教师组织教学的内容和活动进行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行为的转变在很大的程度取决于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这也是对教学的最好评价,但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较多的关注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凡是教师不满意的均认为是学生不求上进,缺少自我反思。

3、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

一是教师本身的专业化问题,另一个是教师培养者的专业化问题。

如果教师培养者不能专业化,不具备专业化的素质,也很难培养出专业化的教师。

目前,作为我区兼职教师居多的现状,教师本身不具备本学科素养,同时,校本培训也相应缺少示范和引领,整合区域优势,打造骨干精英,以点带面,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