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5413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原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原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原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原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课件.docx

《马原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课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课件.docx

马原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教学目的: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并深刻地暴露出来。

工人运动的失败表明,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批判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

第二,批判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了封建主义经济制度,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联系。

3、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作了许多天才的构想。

但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仍然裹足不前。

同时,自然科学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也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个人主观条件

第一,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第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第三,注重现实,亲自参加革命实践

(四)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献,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也就是包括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它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根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四个方面作了高度的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三、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一讲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社会、思维)的总的根本的观点。

哲学是理论性、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里的物质、精神都是哲学的范畴。

物质是客观实在,人们可以感知,但它又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比如大到宏观的宇宙,小到微观的粒子,包括人类社会都是物质世界的内容;而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比如感觉、认识、思想等。

(1)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在先、意识在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在先,物质在后;精神决定物质。

(2)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因而主张世界可以认识的就是可知性,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因而主张世界不可认识的就是不可知论。

(3)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出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将三种有代表性的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回答进行对照

哲学派别

近代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世界本原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存在状态

形而上学

辩证法

辩证法

历史观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范畴

(1)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本原是实物,实物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列宁曾经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在他们的感觉中所获得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它被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所谓“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生产关系也是一种物质关系。

2、意识范畴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人类一起产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无意识的物质向有意识的物质发展中经过了下列三个基本阶段:

从无生命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到生物刺激感应性;

从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

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的产物,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3)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离开了人脑就不会有意识。

意识从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从内容上看,它是客观的。

大脑不能凭空产生意识,只有当外部物质世界的事物、现象通过的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当大脑和外界发生了联系以后,才会产生意识。

从形式上看,它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世界的摄景、模写,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

比如意识有差别性。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运动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二是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是绝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永恒的运动着。

静止的相对性是指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有以下几种基本情形:

第一,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特定的运动,因而显出静止状态。

第二,物体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因而显出静止状态。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

首先,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

没有绝对运动,显示不出相对静止,同样,没有相对静止,也显示不出绝对运动。

其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

绝对运动中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事物的相对静止中又有绝对运动的一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所谓时间,就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顺序性是指事物存在的过程总是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顺序进行的,这个顺序既不可颠倒,也不可跳跃。

持续性是指某一运动过程从开始到终止存在有多久。

时间具有一维性。

所谓空间就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即物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伸展程度,这也就是说,物质的空间具有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①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②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形而上学把时间和空间割裂开来,唯心主义否认时空的客观性。

第三讲: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知识点:

实践的内涵、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难点:

实践的内涵、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实践的含义

1、实践的概念

根据经典作家对实践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实践的内涵概括为:

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要素

1、实践的主体

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

2、实践的客体

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不等于客观事物

3、实践的中介

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手段以及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和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包括物质工具和思维方法两部分。

三、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点

①客观性:

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的物质的活动

②自觉性: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

②处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

四、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五、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一讲: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知识点: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普遍联系的意义、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难点:

联系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我们的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现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辩证本性。

三、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最后,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现象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大体上说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这些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直接联系是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愈是接近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它没有中介环节,而间接联系是在空间、时间和层次上间隔愈大、中间环节愈多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永恒发展的。

运动和发展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它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而发展则是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即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

发展的最本质的含义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第二讲对立统一规律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定义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的,形而上学则是与辩证法相对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

2、唯物辩证法的体系及结构

唯物辩证法体系由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成对范畴共同构成(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等等)共同构成。

在这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或相互渗透),包含着依一定条件互相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斗争性

斗争性就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双方这种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会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从而使事物呈现出量变或质变的状态,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首先,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依存要由斗争来维持,旧的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统一体诞生,要靠斗争来实现。

其次,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一切矛盾的斗争,都是在相互联结的关系中进行的,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的。

再次,同一性是相对性和斗争性是绝对性。

3、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有助于事物相互吸收有益的要素,发展自己。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它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增减。

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更为显著。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每一事物矛盾及其侧面各有其的特点。

在这些矛盾中,必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主导的地位,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和服从的地位,叫做次要矛盾。

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共性离不开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矛盾特殊性中包含和表现着普遍性。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脱离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和过程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和过程就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第三讲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1、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定的质。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而事物的质主要是通过它的本质属性表现出来的,因此,要确定事物的质,必须把握其本质属性。

2、量

量是事物质的范围、等级的一种规定性。

量就是数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同一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质的规定性。

3、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运动就是矛盾运动,因而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两种状态,即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飞跃、是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引起质变这一辩证思想以下三点: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也有量变,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交替,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因此,事物的发展表现出渐近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第四讲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肯定与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当事物处于肯定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时,事物即处在量变过程当中,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肯定是代表了旧事物的因素。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因此,否定通常是代表新事物的因素。

二、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2、辩证否定的特点:

①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

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就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这样,辩证的否定就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否定之中的肯定。

4、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但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

事物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周期,才能比较完整,充分地显示出来。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看起来有某些相似之处,事物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周期性,循环往复。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知识点: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难点:

认识的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包括个人、集团和社会的人。

②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一,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第三,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实践是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第二,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必须弄清各种哲学派别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在认识论上划清三条界限:

 

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2、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有两个缺陷:

首先,旧唯物主义缺乏实践观点,影像说、蜡块说、白板说是一种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不能说明认识的本质。

其次,旧唯物主义还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一个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

三、认识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并由此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观念重建或再造。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简单直接或照镜子式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主体对感性材料经过加工(分析、选择、运用、重组、建构、虚拟等)后,形成概念、命题、公式等抽象形式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过程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凭借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形式、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经过了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概括等的思维活动。

理论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同时又是统一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实现这一能动的飞跃,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理论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无论是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还是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是一次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这是因为:

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认识对象化,使精神力量转变为物质力量。

②只有通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径和条件

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③理论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与无限性

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正确到谬误、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辩证运动过程,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

1、认识运动反复性的主客观原因

①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暴露过程。

②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过程。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有无限性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永无止境的。

从实践、认识,再到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次比一次更高级、更深刻、更全面。

3、认识辩证运动的过程要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实践,是保守主义,是右的错误;超越社会实践,是冒险主义,是“左”的错误。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知识点: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认识的真正任务,是为了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世界。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所谓“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认识与事物之间的符合,即作为认识者的主体与作为被认识对象的客体通过认识而得到统一。

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虽属于认识范畴,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因而被称之为“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