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与说课文档资料.docx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与说课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与说课文档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与说课文档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与说课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复习导入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22、《理想的风筝》。
(读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
2、真是个好记性的孩子!
上节课我们从谈腿疾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刘老师的乐观幽默。
就是这样一位笑对人生、积极向上的刘老师30多年来,一直行走在作者的记忆深处。
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出示):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指名读,质疑)
3、同学们,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为作者放飞理想的风筝呢?
文中有许多地方描写生动细腻,默读课文5—9自然段,看看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也许是刘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有感受的地方,别忘了批注。
二、精读感悟
生默读,批注,师巡视。
交流,相机点拨:
(一)“写板书”部分
师:
同学们刚才在书上已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痕迹。
现在,谁来说说文中写板书部分哪一细节描写打动了你?
生:
“逢到要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出示)
1、师: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哪些词句触动你的心灵?
(生谈体会:
艰难、坚强等)
2、师: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刘老师,你心中涌起的是怎样的情感?
师:
看来刘老师已走进了你的心里,那就请你带着这种情感读句子。
3、师:
孩子,你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刘老师写板书的情景。
你看,上课了,讲着讲着刘老师要写板书了(指读——“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
你看,他讲到慷慨激昂时又要写板书了(指读——
就这样,每逢要写板书时,刘老师总是用(齐读——
师: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引读——“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
师:
同学们,一天好几个小时的站立,无数次的跳跃旋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刘老师靠着一根圆木棍撑地,你说支撑起他的仅仅是这根圆木棍吗?
(不是)那是什么?
(是刘老师的坚强;是他对工作的热爱等)
4、师:
看来这圆木棍已和刘老师融为一体了。
它撑起的是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工作的热爱。
所以——(引读:
他每转一次……激动的心跳。
)
5、小结:
我知道刘老师的一举一动已触动了你们的心灵,也触动了郭老师的心,更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文革期间,作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由大学教授沦为伞厂员工,他在工长的呼来喝去中备受折磨,;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顶着用卫生纸做的帽子,挨批斗,遭棍打,甚至游街示众。
当时多少人因此而自杀!
他曾经对生活也感到了绝望,但他在绝望的边缘想起了小学时的刘老师,想起了他上课的情景。
此时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师:
正是刘老师的这份勇敢、顽强的信念,激励着我笑对命运。
多少年来他一直——(齐读“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
(二、)“放风筝”部分
师:
同学们,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谁来说说这当中又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生: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1、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自信、放风筝的快乐、追线端的艰难等)
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哪些地方还写出了老师放风筝时的不容易?
(生交流)
2、同学们,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飞跑。
刘老师立刻——(指名读:
他笑着……线端)纸燕带动线绳跑得好快,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要追上它尚且不易,可我们那年过半百又有腿疾的刘老师还是——(指名读:
他笑着……线端)在这奋力追赶当中,刘老师可能——(指名说)可能——还可能——同学们不由得冲过去想伸出手去,他却喊着——(指名读:
“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不用任何人的帮忙,刘老师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3、同学们,刘老师紧紧抓住线绳,同时也抓住了什么?
面对这样的刘老师你想说什么?
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
4、的确,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
让我们齐声朗读,记住这感人的一幕吧!
(齐读)
5、瞧,风筝抖着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
刘老师仰望白云,(引读)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少年。
解词“漾”:
本指液体过满而溢出,在这怎么理解?
6、小结:
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刘老师的坚强与乐观,在作者的心中从小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时时影响着他。
7、(出示作者照片及资料:
)1993年不幸身患肾癌,1994年4月切除左肾,2018年癌细胞转移到肺部,又切除了一叶左肺,后又发现脾脏内有一块肿瘤……面对癌魔的一次次挑战,他也曾极度绝望,死神似乎要把他拽入永远的黑暗。
又是一年春天,苏叔阳躺在病床上,他又想起了亲爱的刘老师,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抗癌14年来,苏叔阳几次三番从癌魔的指间飞过,依旧笑对人生,依旧笔耕不辍,写作300多万字,出书7本,创造了人类战胜病魔的奇迹。
他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
”
可见,刘老师对作者的影响是一生的,苏叔阳就是刘老师放飞祖国蓝天的一只理想的风筝。
同学们,师恩难忘啊!
多少年了作者仍感激恩师,因此他在文中写道: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齐读)
三、升华情感
不见刘老师已经30年了!
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绵绵不绝,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出示: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同学们,刘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他放起了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也让我们的心饱胀着浓浓的敬意与感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再次奏响这永恒的思念之歌(配乐)朗读: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板书:
22、理想的风筝
谈腿疾笑谈
刘老师写板书转撑思念
放风筝笑追
不屈的生命,永远的春天
——《理想的风筝》一课的教学解读
陈仕玉
在语文学科中,词句解读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情感体验,达到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手段;还是指导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会准确生动地表达的通道。
怎样在教学中艺术地启发和引领学生进行词句解读,是我们六年段在此次关于教学艺术方面的小课题。
这次我们选择的课文《理想的风筝》是第七单元“师恩难忘”的第二篇课文。
记得以前读这篇课文时,总让我想起两句诗,一句是:
“我的心想要去飞翔,双脚却踩着大地。
”一句是:
“我脚踏大地,我的心在飞翔。
”这篇课文的人物诠释后者。
课文塑造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热爱与执着的追求,他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
而做为一个老师,他最成功之处不是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虽然他的历史课为文章的作者苏叔阳在大学时选择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有很大的关联,更重要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对作者的影响是深远的。
文章之所以起名为《理想的风筝》也与此有关。
这篇课文是一篇相当长的课文,有1200多字,三个课时完成教学全部的教学任务。
要求长文短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这节郭老师上的是第二课时的一部分。
一、中心句子的选择的艺术——找准一个点,拉出一条线,画一个圆
选哪天个句子作为这节课的主线呢?
这个句子必须能体现文章的主旨,又能为学生在这节课抓住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有切实的帮助的。
在选择这节课上能提纲挈领的句子时,我们也考虑了很多。
有三个句子先后进入了视线。
第一句是:
“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个句子更多的关注在于这根圆木棍象征的精神在刘老师生命中的重要性,作为第二课时,特别是做为“师恩难忘”这样的单元主题,我们觉得更多地可以关注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
所以我们放弃了它。
第二个句子是:
“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这个句子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我们认为这个句子理解起来并不难,对于六年级长文短教的课文,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句子、内容,老师可以选择略讲,甚至不讲。
最后我们选择的句子是:
“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因为这个句子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而且也最能体现刘老师放飞的不单是自己生命的风筝,更是一个个学生生命里的风筝,照应课题,突出主旨。
其他句子的选择我们也以文章中心为根据,不过到了六年级,学生在读课文方面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课上也关注了学生的选择。
另外,老师们会发现,这节课我们并没有把课文这几个段落的每一个句子全员纳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基于上面的考虑。
二、句子解读的方法指导艺术——品读词句,读到文字背后去,触摸文章的灵魂
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细节生动细腻,这些句子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最佳抓手,以它们为凭借,可以带领学生一步步地步入学习的佳境。
在这节课上我们设计了多种解读的方法,有情境创设法,如写板书的细节描写的学习,创设了三次刘老师写板书的情境,让学生借用诵读来体会刘老师写板书的艰难,感受每次的旋转跳跃是怎样地激动着他的学生的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课堂情境里,感同身受地理解课文。
有追问法,“撑”这一动词,郭老师问学生:
“撑着刘老师的只是这根圆木棍么?
还有什么?
”,“抓住了线绳”这个“抓”,刘老师仅仅是抓住线绳吗?
他还抓住了什么?
这样的穷追猛打,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词句及要表达的中心;品赏词语法,相信本节课“漾”、“终于”、“转”等字的学习给大家留下不少印象吧,在这样的字词间停驻脚步,在课文的文句中欣赏准确生动的语言,在语言创造的意境里为主人公喝彩。
想象法,上课时,结合作者生平教学“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这句话让孩子们具化想像“行走”“微笑”,切实地理解刘老师对苏叔阳的影响,刘老师放风筝,喊“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的情境想像,这些环节的处理,就是为了用孩子们的想象补足课文的空白,发展语言及想象力。
郭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也是课文语言的另一补充,使整节课处在魅力四射的语文磁场中。
这些设计与实施引领学生由词到句到景到情到思,一步步地实现教学的目的。
同时这些解读方法的的应用及授与,不但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让他们掌握方法,为进入第四学段的学习做好“渔”的准备。
三、句子解读的层次安排艺术
一节好的课,应该像爬山,创设一个螺旋形上升的梯度,不断让前面的好风景成为学生的期待,才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最佳;也应该像渡大河,有波澜起伏,有跌宕波顶,才不至于让学生觉得体验单调,而是充满激情。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梯度呢?
我们将苏叔阳的生平资料引入课堂,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很不平凡的,我们发现在很多的抗癌网站上也经常拿他做宣传,他的影视剧本和其他文学作品非常多,而且场面都很壮观,是一个很大气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的人生与刘老师的影响应该是分不开的,于是在课上让他的人生起伏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条大河;又将他的人生阅历与刘老师的“风筝”紧紧联合,交错上升,而两个人的生命也像翱翔蓝天的风筝,相依相偎,而孩子就站在高山之巅欣赏这两个生命合奏的雄壮的交响曲。
最后很自然地呼唤出“刘老师啊,您在哪里?
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这既是苏叔阳对刘老师的呼唤,也是课堂上每个个体生命对伟大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的呼唤吧。
一节30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全面的体现我们的教学艺术的方方面面,而这10分钟,我也不可能尽述这节课涵盖的教学艺术,但一个小小的课题研究,让我们有所得,而且是切实地所得,已是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