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493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doc

“互联网+教育”学习心得

葛晶

 

  如果要评选2015年度热点话题,“互联网+”无疑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候选。

随着“互联网+”在年初的两会上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各行各业莫能避之。

教育是最为保守的行业之一。

尽管信息技术培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开展了一轮又一轮,“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通了一年又一年,网络课程建了一茬又一茬,但只要你走进大中小学的课堂,你会发现,课堂还是那样的课堂,除了PPT替代了传统的板书外,与十几年前相比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

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教育本身的错,只能说是之前的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冲击力度还不够,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生态环境。

“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在迎接“互联网+”的挑战时,教育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大餐,而又不会成为车轮碾过的孤魂野鬼呢?

我们不可低估“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深至骨髓,直接摧毁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

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

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

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组织和非教育组织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可能彻底消失。

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

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

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在本学期的全市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音乐课堂的新式结合。

这次课堂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网络课堂,网络评价,网络展示,音乐软件,录音软件等多种功能,不仅仅是老师展示时运用到互联网,学生学习时也充分运用到自己手中的互联网工具,从前需要老师反复讲述的知识,学生通过老师的云空间自学,从前不能人人参与的音乐展示,通过云空间,学生自信展示,在整个课堂中,学生通过互联网,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互联网+”加速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系统的自我进化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传统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率低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种自我进化能力低下的原因在于教育系统自身的封闭性。

“互联网+”敲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也就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

人人都是教育的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这种新型的教育生态必然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