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0455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doc

XXX区卫生局2010年工作情况汇报

(2010年12月7日)

今年以来,全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将今年的卫生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依靠国家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期,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建设项目资金,年内开工建设凤凰岭、新华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78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400万元,地方匹配380万元),建设总面积3400平方米,现基础已完工;2009年开工建设的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完工;千里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已于9月底交付使用。

(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

重点抓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规范18所医疗机构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对辖区51所学校和幼儿园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开展督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和传染病管理,开展传染病疫情分析,各项工作规范有序。

截至10月底,共报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1343例,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准确率为100%,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实施扩大免疫规划。

将预防接种服务职能下沉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室)建设。

截至10月底,以镇(办事处)为单位“六苗”接种率分别为:

乙肝99.72%、卡介苗100%、脊髓灰质炎99.54%、百白破99.7%、麻疹99.6%、白破二联97.84%。

开展2010年春季学生幼儿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补证率为100%,补种率为94%。

开展乙肝疫苗补种工作,已完成1994年、1995年出生的2622人接种任务,1996~2001年出生的5729人已完成首针接种任务,预计2011年4月全部完成。

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对9528名8月龄~6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接种率达95.57%。

按计划完成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任务。

对辖区5例艾滋病感染者开展随访工作,为1名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定期随访服务;对167名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和体检,对474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发放宣传资料1100份。

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继续开展碘盐监测工作,对辖区1镇5个办事处20个社区的300户居民食用盐进行监测,合格碘盐食用率达100%;开展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并受到好评。

落实妇幼保健工作。

进一步规范妇幼信息统计网络,实行目标化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培训工作,妇产科建设和质量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三网监测工作进展顺利,年内新法接生率为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8%,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7.4%,新生儿活产数为1708人;继续组织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出生缺陷防治项目、“降低孕产妇死亡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和农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叶酸服用率达86.7%,为486名农区孕产妇住院分娩进行补助,补助金额达19.44万元。

(三)卫生监督执法机制不断创新。

以自治区十二运和两个文明现场会卫生安全保障为契机,加大食品卫生和医疗市场监管力度。

一是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规范餐饮服务许可管理,严查无证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完善餐饮消费环节监督职能,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制度,保证食品原料安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完善制度,加大消毒用具监督监测频次,确保餐具消毒效果;开展“餐饮服务卫生信息公示”,在辖区100平方米以上的283家餐饮服务单位推行餐饮服务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确保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开展“XXX餐饮名店”及“百姓放心店”评选活动。

截至10月底,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741个,健康证、培训合格证7645人。

二是开展自治区“十二运”和两个文明现场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较好完成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展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店、食品添加剂、一次性筷子、地沟油以及节日期间卫生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

三是联合质监局、工商局、农牧局开展“无根豆芽”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没收“无根豆芽素、优质泡豆王、培育无根豆芽专用剂”等农药激素药水70袋,销毁无根豆芽1万多公斤。

四是开展问题奶粉和乳粉专项整治。

与辖区乳制品餐饮经营单位签订安全经营承诺书,逐户排查,未发现问题乳粉。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8人次,检查蒙餐、特色风味餐馆144户。

五是加大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等违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已查处无证“黑诊所”30户,7户移送公安机关。

(四)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举办第二届“白衣天使,文明之约”文艺汇演活动;派出6个医疗组进驻6个酒店,开展骆驼山透水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积极开展十二运、两个文明现场会、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医疗救治工作,为区属医疗单位购置4辆救护车,完成了1个比赛场馆、十二运开幕式和闭幕式、演职人员排练现场、职业技术学院舞美灯光人员驻地、滨河中学驻地和14家酒店的医疗救治保障任务。

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临床合理用药监控和评价制度、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坚持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等制度;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强化质控,实行信息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开设医疗远程教育网络,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和培训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010年,区属各医院年门诊量达22.4万人次,同比增长24%;业务收入达3882万元,同比增长56.6%。

创新惠民举措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一是3月1日,在区属5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制度。

截至11月份,医疗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达260种,药品销售金额达328.2万元,区级财政按照基本药物销售金额的15%对5家医疗机构给予补贴。

二是设立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

将区人民医院、铁路医院、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设为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对因患大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或常年患慢性病、常见病的贫困居民给予救助,累计救助困难患者218人次,救助金额57.3万元。

三是在区属公立医院开展济困门诊和济困病房业务,为4173名患者减免费用24.4万元。

四是新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区4700名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减免费用59.7万元。

各项优惠政策累计为辖区居民减免医疗费用190多万元。

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

制定《XXX区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考评细则(试行)》和《XXX区医德医风奖惩制度(试行)》,完善考核制度,深化医德医风建设,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宣传力度,区属各医疗机构在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自查工作中,未发现有药品开单提成及收受红包现象。

(五)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步伐加快。

以开展社区示范中心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内涵建设。

制定XXX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评办法,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安排中央、自治区、XXX市及XXX区四级财政核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

年内,共核拨补助资金441.8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XXX市三级财政补助资金为380.8万元,区级财政匹配资金为60万元),补助资金足额到位,已全部核拨到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截至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建立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10万人,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为40%;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率为62.9%,随访管理6632人次,管理率达41%;为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96476人,达100%;对辖区确诊的144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1次,举办健教知识讲座11次,居民健康教育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达65%;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六)农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年内,投资200万元的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于5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农区的医疗服务条件;区属医疗机构以卫生下乡、卫生扶贫、二级医院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对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救助活动,不断提高镇村级医技水平;积极整合现有村卫生室资源,将千里山镇现有的12个村卫生室整合为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健全了以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区卫生服务网络。

继续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2010年农区共有14807人参加合作医疗。

从合作医疗启动至今,累计有3452人享受合作医疗补偿金额457.38万元,其中2010年补偿189.57万元。

(七)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多渠道引进、培养人才。

聘请16名专家在区属医疗机构坐诊,选派5名临床医务人员到外地进修学习,选派16名医疗骨干参加学术会议。

二是充分利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机制,加快农区卫生人才培养。

举办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及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培训,培训乡村医生68人次。

三是加快社区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选送2名全科医生参加自治区社区骨干医师培训,完成20名全科医生和20名全科护士的培训任务。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先后选送45名卫生监督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参加自治区及市级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

按照《2008~2010年XXX区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方案》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开展十二运卫生安全保障应急培训演练,全面提升我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八)卫生宣教工作多样化。

一是利用各种宣传日和XXX日报进行专题报道,有针对性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二是开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现场食品卫生指导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年内,共举办各种大型宣传活动10次,举办食品卫生、传染病管理、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及甲型H1N1流感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

(九)中医药特色优势得以发挥。

继续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完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和核心制度建设,开展自治区等级医院评审,积极开展中医三进(进农区、社区、家庭)活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卫生局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短缺。

卫生局现有行政编制3名,人员严重短缺,急需补充编制。

二是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现象,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匮乏,需要补充30余名医学专业本科大学生。

现区属医疗单位共有事业编制244人,仅有本科生28人,副主任医师21人。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能未捋顺。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职责,自《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工商管理部门已对食品流通环节进行监管,法律赋予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职能,但是辖区范围内60户食品加工作坊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已到期,目前仍由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承担日常监管职能,存在极大地食品安全隐患。

三、2011年工作目标安排

(一)抓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凤凰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华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改善就医环境。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XXX区“十二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铁路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建设1所二级医院;加强农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中心卫生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对所属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完成XXX区中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