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4551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docx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毕业设计

南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工程)

 

地市:

河南省

准考证号: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四、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课题的来源要有现实意义;有系统框图的分析;包括机械传动设计的计算;有执行元器件的选用说明;要编写机械和电气其它的说明书;

指导教师:

批准日期:

 

课程设计评审意见书

指导老师初审意见及建议评分等级

 

指导老师签字:

年月日

工作单位

职称

主考院校审核意见及评分

 

审核人:

年月日

 

目录

设计计划任务书﹎﹎﹎﹎﹎﹎﹎﹎﹎﹎﹎﹎1

传动方案说明﹎﹎﹎﹎﹎﹎﹎﹎﹎﹎﹎﹎﹎﹎2

电动机的选择﹎﹎﹎﹎﹎﹎﹎﹎﹎﹎﹎﹎﹎﹎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6

轴的设计计算﹎﹎﹎﹎﹎﹎﹎﹎﹎﹎﹎﹎﹎﹎8

联轴器的选择﹎﹎﹎﹎﹎﹎﹎﹎﹎﹎﹎﹎﹎﹎10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13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4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15

润滑与密封﹎﹎﹎﹎﹎﹎﹎﹎﹎﹎﹎﹎﹎﹎﹎16

PLC的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引言

1.PLC控制原理

2PLC系统设备选型

2.1确定PLC控制系统的规模

2.2确定PLCI/O点的类型

2.3确定PLC编程工具

3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3.1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2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PLC控制系统程序的调试

4.1I/O端子测试

4.2系统调试

5结束语

设计小结﹎﹎﹎﹎﹎﹎﹎﹎﹎﹎﹎﹎﹎﹎﹎﹎16

参考资料﹎﹎﹎﹎﹎﹎﹎﹎﹎﹎﹎﹎﹎﹎﹎﹎16

 

一.拟定传动方案

 为了估计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传动方案,可先由已知条件计算其驱动卷筒的转速nw,即

v=1.1m/s;D=350mm;

nw=60*1000*v/(∏*D)=60*1000*1.1/(3.14*350)

一般常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r/min或1500r/min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约为17或25。

二.选择电动机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IP4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它为卧式封闭结构。

2)电动机容量

(1)卷筒轴的输出功率Pw

F=2800r/min;

Pw=F*v/1000=2800*1.1/1000

(2)电动机输出功率Pd

Pd=Pw/t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t=t1*t2^2*t3*t4*t5

式中,t1,t2,…为从电动机到卷筒之间的各传动机构和轴承的效率。

由表2-4查得:

弹性联轴器1个

t4=0.99;

滚动轴承2对

t2=0.99;

圆柱齿轮闭式1对

t3=0.97;

V带开式传动1幅

t1=0.95;

卷筒轴滑动轴承润滑良好1对

t5=0.98;

t=t1*t2^2*t3*t4*t5=0.95*0.99^2*0.97*0.99*0.98=0.8762

Pd=Pw/t=3.08/0.8762

(3)电动机额定功率Ped

由第二十章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ped=4KW。

3)电动机的转速

为了便于选择电动事,先推算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

由表2-1查得V带传动常用传动比范围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3~6,

可选电动机的最小转速

Nmin=nw*6=60.0241*6=360.1449r/min

可选电动机的最大转速

Nmin=nw*24=60.0241*24=1440.6r/min

同步转速为960r/min

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

4)电动机的技术数据和外形、安装尺寸

由表20-1、表20-2查出Y132M1-6型电动机的方根技术数据和

外形、安装尺寸,并列表刻录备用。

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

电机质量

轴径mm

Y132M1-6

4Kw

1000

960

73

28

大齿轮数比小齿轮数=101/19=5.3158

三.计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nm=960r/min;

i=nm/nw=960/60.0241=15.9936

2)分配各级传动比

取V带传动比为

i1=3;

则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比为

i2=i/i1=15.9936/3=5.3312

所得i2值符合一般圆柱齿轮和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的常用范围。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电动机轴为0轴,减速器高速轴为Ⅰ轴,低速轴为Ⅱ轴,各轴转速为

n0=nm;

n1=n0/i1=60.0241/3=320r/min

n2=n1/i2=320/5.3312=60.0241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按机器的输出功率Pd计算各轴输入功率,即

P0=Ped=4kw

轴I的功率

P1=P0*t1=4*0.95=3.8kw

轴II功率

P2=P1*t2*t3=3.8*0.99*0.97=3.6491kw

3)各轴转矩

T0=9550*P0/n0=9550*4/960=39.7917Nm

T1=9550*P1/n1=9550*3.8/320=113.4063Nm

T2=9550*P2/n2=9550*3.6491/60.0241=580.5878Nm

二、设计带轮

1、计算功率

P=Ped=4Kw

一班制,工作8小时,载荷平稳,原动机为笼型交流电动机

查课本表8-10,得KA=1.1;

计算功率

Pc=KA*P=1.1*4=4.4kw

2选择普通V带型号

n0=960r/min

根据Pc=4.4Kw,n0=960r/min,由图13-15(205页)查得坐标点位于A型

d1=80~100

3、确定带轮基准直径

表8-11及推荐标准值

小轮直径

d1=100mm;

大轮直径

d2=d1*3.5=100*3.5=350mm

取标准件

d2=355mm;

4、验算带速

验算带速

v=∏*d1*n0/60000=3.14*100*960/60000=5.0265m/s

在5~25m/s范围内

从动轮转速

n22=n0*d1/d2=960*100/355=270.4225m/s

n21=n0/3.5=960/3.5=274.2857m/s

从动轮转速误差=(n22-n21)/n21=270.4225-274.2857/274.2857

=-0.0141

5、V带基准长度和中心距

初定中心距

中心距的范围

amin=0.75*(d1+d2)=0.75*(100+355)=341.2500mm

amax=0.8*(d1+d2)=0.8*(100+355)=364mm

a0=350mm;

初算带长

Lc=2*a0+pi*(d1+d2)/2+(d2-d1)^2/4/a0

Lc=1461.2mm

选定基准长度

表8-7,表8-8查得

Ld=1600mm;

定中心距

a0+(Ld-Lc)/2=(1600-1461.3)/2=419.4206mm

a=420mm;

amin=a-0.015*Ld=420-0.015*1600=396mm

amax=a+0.03*Ld=420+0.03*1600=468mm

6、验算小带轮包角

验算包角

=180-(d2-d1)*57.3/a=180-(355-100)*57.3/a

145.2107>120度故合格

7、求V带根数Z

由式(13-15)得

查得n1=960r/min,d1=120mm

查表13-3P0=0.95

由式13-9得传动比

i=d2/(d1(1+0.0141)=350/(100*(1+0.0141)=3.5

查表(13-4)得

由包角145.21度

查表13-5得Ka=0.92

KL=0.99

z=4.4/((0.95+0.05)*0.92*0.99)=3

8、作用在带上的压力F

查表13-1得q=0.10

故由13-17得单根V带初拉力

三、轴

初做轴直径:

轴I和轴II选用45#钢c=110

d1=110*(3.8/320)^(1/3)=25.096mm

取d1=28mm

d2=110*(3.65/60)^(1/3)=43.262mm

由于d2与联轴器联接,且联轴器为标准件,由轴II扭矩,查162页表

取YL10YLd10联轴器

Tn=630>580.5878Nm轴II直径与联轴器内孔一致

取d2=45mm

四、齿轮

1、齿轮强度

由n2=320r/min,P=3.8Kw,i=3

采用软齿面,小齿轮40MnB调质,齿面硬度为260HBS,大齿轮用ZG35SiMn调质齿面硬度为225HBS。

SH1=1.1,SH2=1.1

因:

,SF=1.3

所以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设齿轮按9级精度制造。

取载荷系数K=1.5,齿宽系数

小齿轮上的转矩

计算中心距

u=i=5.333

mm

齿数z1=19,则z2=z1*5.333=101

模数m=2a/(z1+z2)=2.0667取模数m=2.5

确定中心矩a=m(z1+z1)/2=150mm

齿宽b=

b1=70mm,b2=60mm

3、验算弯曲强度

齿形系数YF1=2.57,YF2=2.18

按式(11-8)轮齿弯曲强度

4、齿轮圆周速度

按162页表11-2应选9做精度。

与初选一致。

五、轴校核:

圆周力Ft=2T/d1

径向力Fr=Ft*tan

=20度标准压力角

d=mz=2.5*101=252.5mm

Ft=2T/d1=2*104.79/252.5=5852.5N

Fr=5852.5*tan20=2031.9N

1、求垂直面的支承压力Fr1,Fr2

由Fr2*L-Fr*L/2=0

得Fr2=Fr/2=1015.9N

2、求水平平面的支承力

FH1=FH2=Ft/2=2791.2N

3、垂直面弯矩

L=40/2+40/2+90+10=140mm

Mav=Fr2*L/2=1015.9*140/2=71.113Nm

4、水平面弯矩

MaH=FH*L/2=2791.2*140/2=195.384Nm

5、求合成弯矩图

6、求轴传递转矩

T=Ft*d2/2=2791.2*2.5*101/2=352.389Nm

7、计算危险截面处轴的直径

轴的材料,用45#钢,调质处理,由表14-1查得

由表13-3查得许用弯曲应力

所以

考虑到键槽对轴的削弱,将轴的最小危险直径d加4%。

故d=1.04*25.4=26.42mm

由实际最小直径d=40mm,大于危险直径

所以此轴选d=40mm,安全

六、轴承的选择

由于无轴向载荷,所以应选深沟球轴承6000系列

径向载荷Fr=2031.9N,两个轴承支撑,Fr1=2031.9/2=1015.9N

工作时间Lh=3*365*8=8760(小时)

因为大修期三年,可更换一次轴承

所以取三年

由公式

式中fp=1.1,P=Fr1=1015.9N,ft=1(工作环境温度不高)

(深沟球轴承系列)

由附表选6207型轴承

七、键的选择

选普通平键A型

由表10-9按最小直径计算,最薄的齿轮计算

b=14mm,h=9mm,L=80mm,d=40mm

由公式

所以

选变通平键,铸铁键

所以齿轮与轴的联接中可采用此平键。

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通气器:

由于在外界使用,有粉尘,选用通气室采用M18

1.5

2、油面指示器:

选用油标尺,规格M16

3、起吊装置:

采用箱盖吊耳,箱座吊耳

4、放油螺塞:

选用外六角细牙螺塞及垫片M16

1.5

5、窥视孔及视孔盖

选用板结构的视孔盖

九、润滑与密封:

1、齿轮的润滑:

采用浸油润滑,由于低速级大齿轮的速度为:

查《课程设计》P19表3-3大齿轮浸油深度为六分之一大齿轮半径,所以取浸油深度为30mm。

2、滚动轴承的润滑

采用飞溅润滑在箱座凸缘面上开设导油沟,并设挡油盘,以防止轴承旁齿轮啮合时,所挤出的热油溅入轴承内部,增加轴承的阻力。

3、润滑油的选择

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

L-AN15润滑油

4、密封方式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轴承间隙,采用端盖安装毡圈油封实现密封。

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外径决定。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践经验

1引言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中,有大量的数字量及模拟量的控制装置,例如电机的启停,电磁阀的开闭,产品的计数,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而PLC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最便捷的工具,因此PLC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PLC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2..PLC控制原理

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

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

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

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

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

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

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

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

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

2PLC系统设备选型

  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

不同型号的PLC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分析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进行I/O点数和I/O点的类型(数字量、模拟量等)统计,列出清单。

适当进行内存容量的估计,确定适当的留有余量而不浪费资源的机型(小、中、大形机器)。

并且结合市场情况,考察PLC生产厂家的产品及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网络通信等综合情况,选定价格性能比较好的PLC机型。

  目前市场上的PLC产品众多,国外知名品牌有德国的SIEMENS;日本的OMRON、MITSUBISHI、FUJI、Panasonic;美国的GE;韩国的LG等。

国产品牌有研华、研祥、合力时等。

近几年,PLC产品的价格有较大的下降,其性价比越来越高。

PLC的选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确定PLC控制系统的规模

  依据工厂生产工艺流程和复杂程度确定系统规模的大小。

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

小规模PLC控制系统:

单机或者小规模生产过程,控制过程主要是条件、顺序控制,以开关量为主,并且I/O点数小于128点。

一般选用微型PLC,如SIEMENSS7-200等。

中等规模PLC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是复杂逻辑控制和闭环控制,I/O点数在128——512点之间。

应该选用具有模拟量控制、PID控制等功能的PLC,如SIEMENSS7-300等。

  大规模PLC控制系统:

生产过程是大规模过程控制、DCS系统和工厂自动化网络控制,I/O点数在512点以上。

应该选用具有通信联网、智能控制、数据库、中断控制、函数运算的高档PLC,如SIEMENSS7-400等,再和工业现场总线结合实现工厂工业网络的通讯和控制。

  2.2确定PLCI/O点的类型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分析被控对象的复杂程度,进行I/O点数和I/O点的类型(数字量、模拟量等)统计,列出清单。

适当进行内存容量的估计,确定适当的留有软硬件资源余量而不浪费资源的机型(小、中、大型机器)。

  根据PLC输出端所带的负载是直流型还是交流型,是大电流还是小电流,以及PLC输出点动作的频率等,从而确定输出端采用继电器输出,还是晶体管输出,或品闸管输出。

不同的负载选用不同的输出方式,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很重要的。

  电磁阀的开闭、大电感负载、动作频率低的设备,PLC输出端采用继电器输出或者固态继电器输出;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停止应采用晶体管输出。

  2.3确定PLC编程工具

  

(1)一般的手持编程器编程。

手持编程器只能用商家规定语句表中的语句表(STL)编程。

这种方式效率低,但对于系统容量小、用量小的产品比较适宜,具有体积小、价格低、易于现场调试等优点。

这主要用于微型PLC的编程。

  

(2)图形编程器编程。

图形编程器采用梯形图(LAD)编程,方便直观,一般的电气人员短期内就可应用自如,但该编程器价格较高,主要用于微型PLC和中档PLC。

  (3)计算机加PLC软件包编程。

这种方式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但大部分公司的PLC开发软件包价格昂贵,并且该方式不易于现场调试,主要用于中高档PLC系统的硬件组态和软件编程。

3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PLC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3.1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着PLC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电路两部分。

  

(1)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电路设计。

PLC供电电源一般为AC85—240V,适应电源范围较宽,但为了抗干扰,应加装电源净化元件(如电源滤波器、1:

1隔离变压器等);隔离变压器也可以采用双隔离技术,即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屏蔽层与初级电气中性点接大地,次级线圈屏蔽层接PLC输入电路的地,以减小高低频脉冲干扰。

  PLC输入电路电源一般应采用DC24V,同时其带负载时要注意容量,并作好防短路措施,这对系统供电安全和PLC安全至关重要,因为该电源的过载或短路都将影响PLC的运行,一般选用电源

的容量为输入电路功率的两倍,PLC输入电路电源支路加装适宜的熔丝,防止短路。

  

(2)PLC控制系统的输出电路设计。

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停止应采用晶体管输出,它适应于高频动作,并且响应时间短;如果PLC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应首选继电器输出,采用这种方法,输出电路的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

  如果PLC输出带电磁线圈等感性负载,负载断电时会对PLC的输出造成浪涌电流的冲击,为此,对直流感性负载应在其旁边并接续流二极管,对交流感性负载应并接浪涌吸收电路,可有效保护PLC。

  当PLC扫描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以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以采用PLC输出驱动中间继电器或者固态继电器(SSR),再驱动负载。

  对于两个重要输出量,不仅在PLC内部互锁,建议在PLC外部也进行硬件上的互锁,以加强PLC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对于常见的AC220V交流开关类负载,例如交流接触器、电磁阀等,应该通过DC24V微小型中间继电器驱动,避免PLC的DO接点直接驱动,尽管PLC手册标称具有AC220V交流开关类负载驱动能力。

  (3)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晶闸管可控整流和变频调速装置使用日益广泛,这带来了交流电网的污染,也给控制系统带来了许多干扰问题,防干扰是PLC控制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隔离:

由于电网中的高频干扰主要是原副边绕组之间的分布电容耦合而成,所以建议采用1:

1超隔离变压器,并将中性点经电容接地。

  屏蔽:

一般采用金属外壳屏蔽,将PLC系统内置于金属柜之内。

金属柜外壳可靠接地,能起到良好的静电、磁场屏蔽作用,防止空间辐射干扰。

  布线:

强电动力线路、弱电信号线分开走线,并且要有一定的间隔;模拟信号传输线采用双绞线屏蔽电缆。

  3.2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进行硬件设计的同时可以着手软件的设计工作。

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控制要求将工艺流程图转换为梯形图,这是PLC应用的最关键的问题,程序的编写是软件设计的具体表现。

在控制工程的应用中,良好的软件设计思想是关键,优秀的软件设计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理解掌握、调试系统与日常系统维护。

  

(1)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思想。

由于生产过程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不同,可将程序按结构形式分为基本程序和模块化程序。

  基本程序:

既可以作为独立程序控制简单的生产工艺过程,也可以作为组合模块结构中的单元程序

;依据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思想,基本程序的结构方式只有三种:

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模块化程序:

把一个总的控制目标程序分成多个具有明确子任务的程序模块,分别编写和调试,最后组合成一个完成总任务的完整程序。

这种方法叫做模块化程序设计。

我们建议经常采用这种程序设计思想,因为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相互连接关系简单,程序易于调试修改。

特别是用于复杂控制要求的生产过程。

  

(2)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要点。

PLC控制系统I/O分配,依据生产流水线从前至后,I/O点数由小到大;尽可能把一个系统、设备或部件的I/O信号集中编址,以利于维护。

定时器、计数器要统一编号,不可重复使用同一编号,以确保PLC工作运行的可靠性。

  程序中大量使用的内部继电器或者中间标志位(不是I/O位),也要统一编号,进行分配。

  在地址分配完成后,应列出I/O分配表和内部继电器或者中间标志位分配表。

  彼此有关的输出器件,如电机的正/反转等,其输出地址应连续安排,如Q2.0/Q2.1等。

  (3)PLC控制系统编程技巧。

PLC程序设计的原则是逻辑关系简单明了,易于编程输入,少占内存,减少扫描时间,这是PLC编程必须遵循的原则。

下面介绍几点技巧。

  PLC各种触点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无需用复杂的程序来减少触点使用次数。

  同一个继电器线圈在同一个程序中使用两次称为双线圈输出,双线圈输出容易引起误动作,在程序中尽量要避免线圈重复使用。

如果必须是双线圈输出,可以采用置位和复位操作(以S7-300为例如SQ4.0或者RQ4.0)。

  如果要使PLC多个输出为固定值1(常闭),可以采用字传送指令完成,例如Q2.0、Q2.3、Q2.5、Q2.7同时都为1,可以使用一条指令将十六进制的数据0A9H直接传送QW2即可。

  对于非重要设备,可以通过硬件上多个触点串联后再接入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