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综合测评
(二)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篱把酒黄昏后 把:
持,端起
B.有暗香盈袖盈:
充满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尚:
尚且
D.舞榭歌台榭:
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C [尚:
副词,还。
]
2.下列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
都门帐饮无绪
A.嬉嬉钓叟莲娃
B.多情自古伤离别
C.大江东去
D.樯橹灰飞烟灭
A [例句,名词作动词,设帐;A项,名词作动词,采莲;B项,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C项,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
]
3.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红藕香残玉簟秋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大江东去,浪淘尽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C [从词风的婉约、豪放方面来分辨。
]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导学号:
11162065】
A.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为调名的,如《渔家傲》《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
B.李清照的词风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词风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
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
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
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C [C项,苏轼是北宋人。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分)
(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是诗歌的常用手法。
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4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
【导学号:
11162066】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提供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
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
“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
”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畋,据称有田数百亩。
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
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
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
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
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工作。
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
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正如《高士传》中所言: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
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
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
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
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
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
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
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人。
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
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
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
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
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
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
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们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
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B [“要么自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有误,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
]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
B.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
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了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
C [从文中看,“都用了比喻论证”过于绝对。
]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B.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所认同,如朱百年。
D.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A [从文中看,“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原文无据。
]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9分)
【导学号:
11162067】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卷堂于私第,日与诸儒讨论经史,性理、阴阳、术数,靡不该贯。
尚忽答的迷失公主,继尚爱牙失里公主。
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阔里吉思曰:
“当暑得风,天赞我也。
”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
阔里吉思身中三矢,断其发。
凯还,诏赐黄金三斤、白金千五百斤。
成宗即位,封高唐王。
西北不安,请于帝,愿往平之,再三请,帝乃许。
及行,且誓曰:
“若不平定西北,吾马首不南。
”大德元年夏,遇敌于伯牙思之地,众谓当俟大军毕至,与战未晚,阔里吉思曰:
“大丈夫报国,而待人耶!
”即整众鼓躁以进,大败之,擒其将卒百数以献。
诏赐世祖所服貂裘、宝鞍,及缯锦七百、介胄、戈戟、弓矢等物。
二年秋,诸王将帅共议防边,咸曰:
“敌往岁不冬出,且可休兵于境。
”阔里吉思曰:
“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备不可缓也。
”众不以为然,阔里吉思独严兵以待之。
是冬,敌兵果大至,三战三克,阔里吉思乘胜逐北,深入险地,后骑不继,马踬陷敌,遂为所执。
敌诱使降,惟正言不屈,又欲以女妻之,阔里吉思毅然曰:
“我帝婿也,非帝后面命,而再娶可乎!
”敌不敢逼。
帝尝遣其家臣阿昔思特使敌境,见于人众中,阔里吉思一见辄问两宫安否,次问嗣子何如,言未毕,左右即引其去。
明日,遣使者还,不复再见,竟不屈死焉。
九年,追封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赵王。
(节选自《元史·阔里吉思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B.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D.宗王也不干叛/率精骑千余/昼夜兼行/旬日追及/之时方暑/将战/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
C [“北风大起”“左右请待之”是两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中间断开,排除A、B两项。
根据句意,“追及之”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术数是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主干内容,基础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
B.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谓;公主出嫁称为出降,迎娶公主称为尚。
C.王,多义词。
既指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也可指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文中指王爵。
D.“介”指古代战士戴的帽子,“胄”是用来防身的一种武器,即铠甲。
介胄分别指头盔和铠甲。
D [应是“介”指铠甲,“胄”指头盔。
]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阔里吉思文武双全,学识广博。
他生性勇猛,懂军事武功,学习儒家学说,曾经于自己的住宅之内建万卷堂;对于性理阴阳等学问十分精通。
B.阔里吉思主动请缨,平叛有功。
西北地区发生动乱后,他连续多次请求率兵前去平定,后在伯牙思他挥军主动出击,大败敌人,擒获敌人一百多个。
C.阔里吉思富有主见,做事果决。
他在征讨也不干、平定西北以及在与诸王和将帅商议防御边疆事务中,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D.阔里吉思忠心耿耿,为国捐躯。
敌人想方设法以利益诱使他投降,他始终不为所动;面对家臣,心中牵挂皇帝皇后是否安康,最终不屈而死。
C [“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错误,由原文“阔里吉思乘胜逐北……遂为所执”可知,在防御边疆之事上最终没获胜。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策马赴战,骑士随之,大杀其众,也不干以数骑遁去。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然,今秋候骑来者甚少,所谓鸷鸟将击,必匿其形。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句中,策,驱驰;以,动词,带领;第
(2)句中,然,正确,对;击,出击;形,形影。
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
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答案】
(1)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领几个骑兵逃跑了。
(2)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
【参考译文】
阔里吉思,天性勇猛刚毅,学习军事,尤其专心学习儒家学说,在自己的住宅内建造万卷堂,每天与文人学士讨论经书史籍,性命气理、阴阳、术数,没有不精通的。
他娶忽答的迷失公主,又续娶爱牙失里公主。
宗王也不干叛变,阔里吉思率领精锐骑兵一千多人,日夜兼程,十天就追上了他们。
当时正是暑热天气,将要交战时,北风大起,手下的人请求等风过去后再战,阔里吉思说:
“在暑热天气得到大风,这是天助我也。
”于是驱马前行投入战斗,骑兵们跟随在后,重创敌军,也不干带着几个骑兵逃跑了。
阔里吉思身中三箭,头发也被切断了。
胜利归来,世祖赐黄金三斤、白金一千五百斤。
成宗即位,封他为高唐王。
西北地区不安定,他向皇帝请求,希望前去平定,经过多次请求,皇帝才允许。
将要出发时,他发誓说:
“如果不平定西北,我的坐骑马头不会向南。
”大德元年夏,在伯牙思一带遇到敌人,大家说应该等到大军都到齐了,再与敌人交战也不晚,阔里吉思说:
“大丈夫报效国家,怎能等待别人呢?
”立即整顿队伍击鼓进军,大败了敌人,擒获敌人将领士兵一百多人,进献给皇上。
皇帝诏令赏赐给他世祖穿过的貂裘、宝鞍以及丝绸锦缎七百匹、铠甲和头盔、戈和戟、弓箭等物。
第二年秋天,诸王和将帅们共同商议防御边疆的事务,都说:
“敌人往年冬天不出来,暂时可以在边境上休整士兵。
”阔里吉思说:
“不对,今年秋天巡逻侦察的骑兵来的很少,这就是所说的猛禽将要出击,一定会藏匿它的形影,准备作战不可以迟缓。
”大家不以为然,只有阔里吉思严阵以待。
这年冬天,敌人果然大批到达,阔里吉思与之交战,三战三捷,阔里吉思乘胜追击,深入危险地段,后援骑兵不能及时赶到,他的战马摔倒而陷入敌阵,于是被敌人掳去。
敌人引诱他投降,阔里吉思严正表示绝不屈服,敌人又想把一个姑娘嫁给他,阔里吉思坚定地说:
“我是皇帝的女婿,除非皇帝皇后当面下令,否则怎么可以再娶呢!
”敌人不敢再逼迫他。
皇帝曾派遣阔里吉思的家臣阿昔思特地出使到敌人境内,在众人之中见到了他,阔里吉思一见到阿昔思就问皇帝皇后是否安康,第二问他的子嗣怎么样,话还没有说完,周围的人就把他带走了。
第二天,敌人把使者送回去,就没有再见到他,阔里吉思最后不屈而死。
九年,追封他为高唐忠献王,加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为赵王。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9分)
【导学号:
11162068】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
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 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
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
②方回:
贺铸的字。
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D.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
A [A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
]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
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饱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
③“东风渐绿西湖岸”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9分)
【导学号:
11162069】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蒙蒙细雨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D.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A [A项,开头描写的是凄清的雨景。
]
(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
这两句是怎样表达离人的深致情愁的?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结构及情感的能力。
借助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可推知呼应的句子。
从“守朱门”和“两愁人”等词可知,这两句抒发了即将分离的凄恻哀伤之情。
【答案】 词的结句与上片“一双燕子守朱门”呼应。
“一双燕子守朱门”一句,描写黄昏细雨之中,深院里是一对固守朱门的燕子;“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一句,描写离别之际,灯下是相对而立的一对零落身影。
一双苦闷的燕子与两个愁人的影子,两个意象的遥相呼应(映衬),令即将分离的情景格外凄恻哀伤。
(写出相呼应的句子,得1分;两句诗的句意解析,各1分;从意象、意境、心境的角度分析,各1分。
)
三、语言运用(12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
【导学号:
11162070】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__①__。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__②__。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__③__?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感,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注意语段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语意的衔接,高度关注上下文就能想出答题的办法。
【答案】 ①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创造过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③那什么是诗歌呢
16.请参照示例的方式,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3分)
A.某天,北京大学课间休息时,众教师闲聊起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
胡适道:
“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
”在场者恭听高论,一时无人应声。
黄侃慢慢站起身,说道:
“适之,唱《武松打虎》怎么办?
”胡适一时语塞,众人哈哈大笑。
示例:
如果唱《秦琼卖马》要用真车真马,那么唱《武松打虎》就要用真老虎。
B.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大肆宣传他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活中,当我们批评某些人褊狭的思考或偏激的行为时,经带会听到这样的辩白: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说明: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加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如果说喝中国人的奶就有中国血统,那么喝牛奶就一定有牛的血统。
C.如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么越是无人掌握的就越是真理。
17.(2018·全国卷Ⅲ)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导学号:
1116207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首先要细读题干,根据题干提示准确把握图表中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表内容以及题目要求拟写答案。
本题题干中说框架图表现的是“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细读框架图可以发现,四种反应代表了四种情绪,每一种反应都有相对的应对方式。
将每种反应以及相对的应对方式准确清楚地描述出来即可。
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
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四、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⑤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自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考生应分析每句名言的意思,然后立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的书籍不要怕麻烦,多次品味后才知其中蕴含的真正意义,强调“熟读”“读书要思考”“反复阅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强调“实践”。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说人对待一切困难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
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强调“自信”。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表面看起来很平常,但却内蕴深厚,有如静水流深,有时我们只看到了人家成功的一面,感觉相当容易,岂不知当初人家是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有今天的光彩。
【范文示例】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考生
古语有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一步一脚印,登上山顶,方能看见脚下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一步一脚印,斩断荆棘,方能踏上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一步一脚印,越过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