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3682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docx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编写

第四单元《科技创造新生活》

单元备课

一、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

2、爱科学,学科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崇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体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要为人类造福。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三、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新科技,新生活”斑竹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超越梦想”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科技爱边了世界。

“科技是把‘双刃箭”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影响设置本主题。

“崇尚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反对迷信、邪教。

四、建议授课时间

《新科技,新生活》2课时

《超越梦想》2课时

《科技是把‘双刃箭’》2课时

《崇尚科学精神》1课时

第一课新科技新生活

第一课时生活好帮手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采访“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了解他们是如何操持家务的。

2、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新产品。

活动过程:

一、“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

1、同学们,大家利用周末时间观察了“奶奶的一天”和“妈妈的一天”,她们是如何操持家务的呢?

2、学生自由表达。

3、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

二、走进时光隧道

1、课件出示旧的生活用品:

看一看,你们认识它们吗?

他们是干什么的?

现在还用不用这些东西,为什么不用了?

2、课件出示现代家庭生活新用品,小组交流:

你们家新添置了哪些生活用品?

没有它们的时候,家里的生活怎样?

现在呢?

3、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科技产品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5、教师小结。

三、我的感想

1、观看资料一:

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2、观看资料二: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知道通信的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传递速度的加快,还可以给学生看看备课系统里的《我们的生活与未来科技》。

3、全班交流感想与体会。

4、把自己的体会写到书上。

四、课堂总结

教后札记

了解家庭生活用品的发展变化,感受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生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技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卡走天下

活动目标:

1、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2、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寻找身边的智能卡”——公交卡、银行卡、电话卡、考勤卡、就餐卡、游戏卡,了解他们的用途。

2、了解生活中的新科技产品。

活动过程:

一、寻找身边的智能卡

1、同学们,课前大家调查、搜集了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智能卡,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这些智能卡的使用方法及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交流:

小小一张卡,怎么能有这么多的用途呢?

谈谈各自的感受。

4、教师小结。

二、寻找身边的高科技产品

1、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存在着高科技产品。

课前,大家也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寻找、了解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

“农田里的高科技”:

“新型交通工具”:

“医学上的高科技”

三、我们的生活多幸福

1、亲身体验:

用一用摄像手机,拍摄学生上课时的发现,感受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快乐。

2、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延伸

举办“新科技新生活”的征文比赛。

教后札记

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智能卡等高科技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超越梦想

第一课时从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

活动目标:

1、从印刷技术、电脑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好处。

2、培养孩子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3、通过搜集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

2、学生准备肥皂。

3、课前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

(一)、感受印刷术的飞跃

1、学生交流课前参观印刷厂所看到的和听到的。

2、教师向学生介绍王选教授和激光找排。

3、提问:

古人使用什么印刷方法?

(刻字)

4、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肥皂在上面刻一个字,并算准用多少时间?

5、如果我们今天使用的课本用这种古老的印刷方法,大约多长时间,造成多少损失?

6、印刷术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感受?

(二)、感受电脑对人类的作用

1、多媒体出示:

1945年的第一台计算机和1981年的第一台电脑

2、交流今天的电脑的用途。

二、感受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

1、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科技发明及科学家的故事。

2、交流这些科技发明及科学家是怎样改变世界的?

3、想象一百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三、拓展:

1、播放教学光盘

2、准备演讲会:

假如没有……

教后札记

从印刷技术、电脑技术等科技的发展进步感受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好处。

培养孩子爱科学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通过搜集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二课时科技带你走向未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孩子爱科技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科幻故事。

2、搜集人类登上月球及人类在太空遨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感情

1、教师讲述:

小时侯怎样渴望能在电灯下学习、怎样渴望能看一场电影、怎样渴望能坐一坐汽车的迫切心情。

2、学生交流现在的生活。

3、交流资料和图片

(1)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资料和图片。

(2)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的“神州六号”的资料和图片。

4、想象:

“神州七号”、……等将来飞向月球去干什么?

二、畅想未来

1、播放教学光盘此册教案有一起学习网编辑整理17xxw

2、想象2010年、2100年、2999年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3、交流:

你心目中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三、制作手抄报

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把人类未来生活的设计制作手抄报。

教后札记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培养孩子爱科技的精神,激发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第三课科技是把“双刃剑”

第一课时原子弹与核电站总第254.24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核武器的有关历史事件或图片;

2、搜集有关核能的利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实际利益;

3、搜集有关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图片或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展示资料,引发思考

1、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搜集的资料。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师:

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4、学生举手表决

二、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1、师:

请同学们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你掌握的资料,(既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图片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2、生自由组合,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3、生在阐明观点的同时,教师随即播放光盘内容《核电站安全吗?

》。

4、全班交流总结学生的观点。

三、深入思考,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深刻认识到,核武器的爆炸的威力和辐射造成的污染能够毁灭全人类,但核能的正确开发与利用,同样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福音。

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清洁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

2、同学们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含义?

3、生谈自己的理解。

4、师随即播放光盘内容《科技是把“双刃剑”》。

四、课外延伸

师: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

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后札记

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二课时让人欢喜让人忧总第264.26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克隆技术”。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

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文字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能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吗?

2、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3、交流搜集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

4、播放光盘《什么是克隆》。

二、大胆想象,深入思考

1、在生活中,克隆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

为什么?

3、播放光盘《人体器官是怎样克隆出来的》。

4、寻找身边的科技产品的利与弊,讨论如何避免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课外延伸

1、播放光盘《让人欢喜让人优》。

2、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核能利用、克隆技术、纳米材料……各种辉煌的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但科技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问题……

3、回忆克隆技术:

播放光盘《克隆技术大事记》。

4、阅读小资料《不该颁发的诺贝尔奖》。

四、让人欢喜让人忧

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的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读一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四课崇尚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2、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学生留心生活中的迷信现象,并搜集关于迷信、邪教(如@@@@@@)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迷信、邪教害人的资料图片及实验用品(氢氧化钾溶液、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有关迷信的不少资料,大家一定很震惊吧。

1、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2、观察课本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说故事。

3、让同学们想象如果人人都相信迷信的话,我们的国家将变成什么样。

二、小小辩论会:

迷信邪教对人有害还是有益

1、教师作为主持人,全班分成两队,即正方:

迷信邪教对人有害;反方:

迷信邪教对人有益。

2、辩论开始。

正方展示迷信及@@@@@@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反方对身边发生的迷信事(对人有益)进行辩论。

3、教师公布辩论结果

三、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

用科学破除迷信

1、教师:

同学们,迷信害人不浅,敛光钱财、危害生命,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怎么做?

现在让老师就用科学来揭开迷信神秘、虚伪的面纱。

10、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他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欣赏小实验:

“神符显灵”。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

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P36)

(1)教师演示“神符显灵”:

拿一张白纸,在火上一考―――显字了!

纸上出现了“今天别出门,出门有灾!

(2)学生质疑。

15、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叶细胞中的叶绿体,还看到了叶表皮上的气孔。

(3)教师演示显字的过程,揭开“神符显灵”谜底:

先用氢氧化钾溶液在纸上写一些字(因为这种溶液是无色的,所以字迹看不出来),再用火烤一铐,瞧!

字变黑了!

答:

燃烧的蜡烛变得越来越短,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

3、交流: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迷信现象吗?

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答:

我们在水中可发现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4、也许,你心中还有很多谜暂时无法解开,还有好多事没法解释。

把它们记下来,当成你的科学梦想,然后努力去解答它们吧。

四、课外延伸:

举办一个小展览。

答:

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

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

教后札记

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通过教学,使学生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留心生活中的迷信现象,并搜集关于迷信、邪教(如@@@@@@)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

9、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