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完整版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道路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2015年10月08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4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4
第二节工程概况4
第三节工程质量标准要求5
第四节工期要求5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5
第一节布置原则5
第二节临时用水用电布置5
第三节施工道路5
第四节施工搭临设施5
第五节施工平面管理5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
第一节施工准备6
第二节测量工程7
第三节土方工程8
第四节道路工程8
第五节市政管网工程21
第六节交通工程24
第七节绿化工程25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29
第一节质量管理29
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29
第三节质量管理制度30
第五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31
第一节安全保证体系31
第二节安全生产部署31
第三节安全保证的技术措施31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32
第一节工程进度计划32
第二节施工组织保证措施32
第三节施工技术保证措施33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及管理措施33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34
第一节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34
第二节劳动力配备计划34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4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34
第二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34
第三节文明施工管理制度35
第四节文明施工总体规划35
第五节交通组织36
第六节施工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6
第七节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36
第八节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37
第九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39
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40
第一节雨期施工技术组织措施40
第二节高温阶段施工技术组织措施40
第三节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41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保护加固措施41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3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44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45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46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47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48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道路建设工程招标图纸及答疑。
3、王道路建设工程招标工程量清单。
4、现行国家、省、市《规范》《标准》《通知》等。
5、本公司现行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等管理办法、制度。
二、编制原则
1、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和作规程,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质量。
2、合理地编制施工项目程序,并进行工序交叉配合程序设计,综合平衡人力、物力、财力,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性的施工。
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化,施工方法与工艺规范重点突出。
3、施工管理严格,确保安全、质量、工期、控制造价、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施工工艺等的技术组织措施有力。
4、我们的目标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地向业主提交合格工程。
第二节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道路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施工地点:
工程概况:
第三节工程质量标准要求
本工程建设单位要求达到合格质量标准要求等级。
第四节工期要求
本工程工期:
本工程计划工期:
6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
2015年9月27日(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
计划竣工日期:
2015年11月25日。
若我公司中标后将按照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要求在第一时间内调遣大型机械及主要施工设备和施工配备班子人员进场,充分做好开工准备工作确保在要求的工期内圆满竣工。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一节布置原则
1、若施工平面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2、保证现场运输道路畅通,减少场内运输费。
3、施工设施布置满足方便生产、有利于生活、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要求。
第二节临时用水用电布置
1、施工用水从业主指定的水源接进,根据现场临建及机械的布置,分别接到各用水点。
2、施工生产用电由业主指定的电源接进。
第三节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铺设临时道路,运输道路沿生产和生活设施布置,并畅通无阻。
第四节施工搭临设施
施工现场设置加工车间、仓库、堆放材料场地、搅拌场地、项目部现场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厕所等。
第五节施工平面管理
1、建立现场施工总平面管理班子,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由各专业施工队长及材料部门组织实施,按计划分片包干管理。
2、现场道路设有排水沟,保持道路、排水沟的畅通。
3、施工设备、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做好标识工作,不得任意卸置。
4、各施工队伍要遵守统一的平面管理,施工忙而不乱。
5、现场配置门卫,加强现场材料、物资等的保卫工作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
6、现场切实做到工完场清,减少材料浪费,并定期检查。
7、现场的施工垃圾要及时清理、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保持现场干净整洁。
8、材料堆放场地
1)施工及周转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进场,并依据材料性能分类堆放,标识清楚。
做到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2)施工现场材料保管,将依据材料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
3)施工现场临时存放的施工材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材料码放整齐。
堆放散料时进行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0.5m。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施工调查
如我公司中标后,我公司即派先遣队进驻现场,认真组织各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确定施工队伍驻地,机械设备进场方案,临时工程施工方案,地材采购场,主材采购点,以及施工用水、电等资源的配置。
二、接桩复测
配合设计等单位尽快交接现场控制坐标点和水准点,移交有关资料,我方将根据交接及移交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复测,核对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保证测量控制点的准确无误。
在复核过程中,对控制点桩位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保护,并在点位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技术准备
1、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准备。
我公司检测中心已经具有对该工程进行测量、测试的检测设备,根据工程需要,由公司检测中心统一调配,在施工现场成立工地试验室,针对工程特点计划新购部分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
2、迅速组建现场施工管理机构,现场办公、靠前指挥。
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位,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业务分工,明确职责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
3、制定质量、安全、技术、试验等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理顺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队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作法和保障措施等。
4、认真作好设计图纸审核及现场核查工作。
组织各施工队参加技术交底会议,明确设计意图和标准,统一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
5、对工程所需的主材、地材进行取样鉴定,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试验检测报告,经批准合格后,确定采购点。
6、结合投入施工的实际力量和对施工现场的深入了解,尽快提交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批。
7、向各施工队分别进行专业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任务分工、设计内容、质量等级、施工标准、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让全体施工人员明确任务、目标、标准和责任,全心全力投入施工。
四、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准备
如中标,我们按照先遣队进场调查情况,组织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进场。
由于投入本工程的人员、设备较多,须提前制定详细的调遣计划,由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我单位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大部分都在马鞍山市境内,通过汽车运到施工现场,可在1日内调遣完毕,确保在业主要求的时间内准时开工。
五、组织准备
我公司对本工程十分重视,如果我公司能够有幸中标,计划选派经验丰富、有知识、有业务水平、会管理、善经营的人任项目经理,选派有技术、有经验、有能力、责任心强的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全面进行统筹、控制、对本工程从原材料控制开始到工程质量检验完成以及工程保修为止的全过程控制。
第二节测量工程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
对本工程将成立专职测量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优质。
一、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测定雨污管线桩—局部放样。
二、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平面控制系统: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施工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布设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
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m,不易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
2.高程控制系统:
建立以导线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三、按图纸设计坐标测出道路等平面位置及沟槽开挖边线和深度等,并加设保护桩,注明对应桩号,在直线段订出整桩。
四、沿道路中线及边线复测原地面标高,绘制土方横断面图,计算土方量,为路基挖填土方量提供依据。
五、提前作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准备工作,测量员应与施工员紧密配合,切实保证施工进度的需要,每道工序在施工前都应认真进行测量放样,并加强复核校对,各工序施工完毕后应检测验收,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以确保各工序施工准确无误,防止因测量工作滞后而导致工程窝工或因测量失误而导致质量事故的现象发生。
第三节土方工程
一、平整场地
1、使用仪器(水准仪)采集原地表的高程,确定各区域内的挖填土范围,并根据土方计算法测算出挖填土方工程量。
2、在平整场地范围外侧,应根据地形定好出水方向,挖好排水盲沟,不让现场在施工时产生积水现象。
3、土方机械同时作业时,应注意各作业面之间的搭接,避免造成漏平整和漏压实区域的出现。
4、挖方与填土施工
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层。
挖方过程中挖出的可用于填方用的土,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填方,暂时不需填方的挖方土,挖好后堆放在合理位置,待现场填方需要时就近运输填方处理,从而节约土资源和运输费用。
二、路堑的开挖施工
一)土方开挖施工
1、土方开挖时,根据地形情况和设计要求,从深挖区到浅挖区,自上而下分层取土,施工中,要防止乱挖超挖,并严格禁止采用爆破和掏底掏洞施工。
2、土方开挖时,若遇土质发生变化,要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
3、土方开挖施工时,土料要随挖随运,以利于路堤填筑时及时随铺随压。
4、土方开挖至路基设计标高时,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要符合设计规定,达不到要求,则采取翻挖晾晒或换填好土及其他措施进行处理,并碾压密实。
5、深挖路段施工,按设计要求,当挖方深度在9~20m时,在设计高以上每隔6m设一道平台沟,小于9m不设。
三、场地清理
1、根据测量放线情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类现有构筑物、障碍物和设施的位置情况特别是路基用地范围内埋设的通讯光缆,一定要认真仔细检查,同时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并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单位按要求进行挖掘、迁移、拆除和清理改造。
2、路基用地及借土场范围以内的表土和草皮等非适用材料按要求清理,一般清理深度在30~50cm,并将清理出的废弃料堆置在指定的弃土坑或移运到适宜的地方,以便沿线绿化工程施工时利用。
3、在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场地逐段清理的同时,逐段沿路基用地边线开挖临时排水沟,并逐步贯通全线,以利将雨水、地面积水和地下渗水通过纵横向排水沟及时排除,临时排水沟的开挖应尽量与图纸设计的排水系统一致,以免造成修筑正式排水沟时返工浪费。
4、场地清理和临时排水沟开挖时,还要尽量避免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如已破坏要及时修复和疏通。
四、路基填筑
1、施工准备
①、开工前在全面熟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精确放样。
②、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并将根全部挖除,将坑穴填土夯实。
③、做好排水设施应当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防渗设施。
2、试验段施工
选取路基中的一段作为试验段,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定最佳的压实方法,选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填筑前按规范要求,对原地面进行掘除和清理压实。
然后按路基填筑试验段取得的数据和方法进行施工。
路堤填料运距在100m以内,以推土机作业为主,100m以外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运输。
3、路基填方
按照施工计划有序、标准地进行作业,充分发挥大型机械设备的效率,合理地利用空间和时间,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落砂法进行压实度监控检测,对路基施工的基底按设计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清表→换填→铺土。
在不同填料条件下,分层填筑的路基密实度进行全面的测试控制,保证路基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时先填低洼地段,后填一般路段,同时要求保持一定路拱,随时防止雨水聚积,影响填筑质量;路基摊铺填筑拟采用推土机进行均匀摊铺到预定宽度,并辅以人工进行边角平整。
用推土机和自卸汽车摊土料填筑路堤时,应平整每层填土,且自中线向两边设置2%~4%的横向坡度并及时碾压,雨季施工应更加注意;为了确保填筑路基密实度,必须严格控制土料填筑时的含水量,在摊铺时发现土料太湿时应翻晒,较干时应洒水,加水宜在前一天均匀浇洒于土面。
用洒水车喷洒时,要求适当拌合均匀,防止加水不均,干湿不均情况。
摊铺时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并保证摊铺厚度不大于30cm。
五、路堤的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是整个路基土石方施工的关键,填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路基使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由于路堑开挖石料,均可用于路堤填筑,形成部分路段为土石混合填料路堤或填石路堤。
为此,我们将针对工程的特殊性,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一)填土路堤施工
1、路堤填筑施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采取水平逐层填筑,从路堤基底低处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在路基中间起拱,向两边设置2%~4%的横坡,以利于防雨排水。
2、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大于设计宽度的50cm,以利于路堤边坡的碾压密实和边坡修整。
3、路堤填料分层填筑的最大松铺厚度必须≤30cm。
采用几种不同性质的土料填筑时,要将不同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同种材料的填筑层总厚度不要小于50cm。
对透水性较小的土料应填在下层,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之差应控制在不超过2%的范围内,透水性较好的优质土料应填在路基底部和顶部。
二)土石混合填料路堤施工
1、路堑开挖的石料,除部分强度高的质优石料用于排水防护工程的砌筑使用外,其余均用于路堤填筑。
用土石混合料填筑施工时,每层填铺厚度要根据投入现场的压实机械试压后来确定,当石块含量多于75%的,每层填铺厚度不超过50cm;当石块含量小于75%时,每层填筑厚度不超过30cm。
2、土石混合料填筑其粗细颗粒要均匀分布,最大粒径小于层厚的23,如填筑材料过大应破碎或清除,并且在路基横向外侧1m的范围内,要采用较细的材料填筑,禁止将大颗粒材料集中填筑在路坡侧,在路床面以下100cm范围内不采用土石混合料填筑路堤。
三)填石路堤施工
路堤填筑石料时,按规范要求其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面150cm以内的范围不采用石料填筑,选择质量较优的土料填筑。
六、路基的碾压与检测
路基土石方施工,碾压是核心,其碾压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到道路建成后能否达到设计标准。
所以在施工中,我们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根据施工工艺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的施工方法,对不同的筑路材料,采取不同的开挖、填筑、碾压方法和检测试验,以及对开挖、填筑、碾压施工全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实行全面的检查控制,确保碾压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一)按照设计要求路基压实度的实测项目检查标准如表。
二)施工中碾压采取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碾压时的工作路线,一般先两侧后中间,以便形成路拱,在弯道部分设有超高时,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相邻两次碾压的轻迹要重叠三分之一左右,以便各点都得到压实。
三)保证碾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控制路基填筑料的含水量,其含水量控制在填筑料最佳含水量的±2%左右。
否则填料要进行晾晒或洒水后再碾压。
四)施工中按设计要求的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对每层填料进行检查试验,除沿路线长度每200m取4处土样进行干密度试验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距路床面0~30cm各层现场干密度取样试验,每1000m2取样一次;
2、距路床面30~80cm各层现场干密度取样试验,每1500m2取样一次;
3、距路床面80~150cm各层现场干密度取样试验,每2000m2取样一次;
4、距路床面150cm以下至路堤基底各层现场干密度取样试验,每3000m2取样一次;
七、路基整修、检查及验收
一)路基土石方施工基本完成,即开始对路基的中心线、标高、宽度和边坡坡度进行测量检查,并按设计图纸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路基整修。
整修时挖松表面除去多余或增补填料,并重新压实整平。
二)整修完毕,组织成立路基检查组,按设计要求对路基进行全面自检,自检项目包括路基的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坡度及平顺度。
三)自检合格后,将自检资料与施工资料一起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并验收。
第四节道路工程
一、土工格栅施工:
土工格栅采用TGSG50-50双向拉伸高密度聚丙烯土工格栅,格栅铺设及搭接方法:
1.土工格栅在施工前,应清理现场,清除滑动体,平整场地,对场地进行初步碾压。
2.将土工格栅主强度高的方向应垂直路堤轴线;墙后填土格栅强度高的方向应垂直于挡墙墙面。
3.横向相邻两幅格栅应相互搭接,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5cm;不同层面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4.土工格栅的铺设应平整、无褶皱。
可采用人工拉紧、U形钉或联接件固定等措施将土工格栅固定于填土表面。
5.填料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采用大型压路机压实时,压实面与格栅之间应保证有不少于15cm厚的填料。
应避免运料车及其他施工机械直接在张紧定位的格栅上行进,不得从高处抛掷石块。
6.临近路堤边坡坡面,以及临近墙后等大型压路机难以压到部位,应采用轻型压实机械分层压实,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5cm。
7.对于软弱地基,应采用后卸式卡车沿路堤轴线方向两侧边缘卸料,填料不应集中推卸。
第一层填料宜采用推土机或其他轻型压实机具进行压实,填筑厚度大于60cm后方可采用重型压实机具压实。
8.对于软弱地基,宜从路堤的中心位置开始,对称向两侧摊铺填土并碾压。
9.坡面采用反包形式时,卷入路堤填料的格栅长度不得小于1.0m。
10.避免土工格栅长时间暴露和雨水对边坡的冲蚀。
二、碎石垫层施工
1. 工艺流程:
检验碎石的质量——分层铺筑碎石——碾压或夯实——找平——验收。
2. 碎石垫层只有10cm厚,所以不用分层铺设,碾压密实后人工摊平,并根据设计标高找平。
3. 碾压的遍数由现场实验确定。
用挖掘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小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m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碾压密实。
并分层检验碎石的压实系数,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
5. 最后一层压完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三、稳定土基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石灰稳定土下底基层的下承层应平整、坚实,是已经检查验收过的下承层,并进行了工序交接。
2、施工方样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曲线段每10m设一中桩,同时放出边桩;重新闭合水准点,以防原水准点出现误差。
3、备土
土源部分来自边沟,部分需外运,备土虚铺系数从试验段中得出,人工配合平地机找平,用水准仪按设计高程复核,预留虚铺厚度。
4、备白灰
计算白灰用量,提前备料,石灰达到设计要求三级以上的标准。
充分消解白灰,但水分不宜过多,以手抓有湿润感但不成团为宜。
5、白灰撒布
将消解后的白灰均匀地撒布在稳压且整平的素土上,为保证边缘地带的白灰含量,应适当加大白灰的撒布量。
6、石灰稳定土拌和
石灰稳定土拌和前必须保证白灰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都达到设计的要求。
拌和要均匀一致,不得有夹层(包括和下承层之间的夹层以及新老路基结合处的夹层,以确保工程质量。
7、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试验段以及以前施工的经验,混合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高1%~2%,并及时取样做含水量检测及制作无侧限抗压试件。
8、碾压
a、石灰稳定土拌和后,用推土机进行稳压,然后用平地机初平,测量人员严格控制高程,并预留碾压厚度。
b、用振动压路机,首先稳压,然后震动碾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c、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时横向应重叠三分之二轮宽,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小时,对三钢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二分之一。
相邻两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达到无漏压、无压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后用18~21t三钢轮压路机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表面应保持湿润。
9、完成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为7天,并严禁开放交通。
10、横向接缝同时施工的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一段预留未压部分一起进行拌和。
11、拌和机械及其它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土上调头,如须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工艺流程
原材料检测→试验配合比→配料→检查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运输→测量放样→摊铺→稳压→碾压成型→质量检测→养生。
2、施工准备
1)材料
施工时要充分考虑水泥质量,采用初凝及终凝时间满足施工要求、标号适宜的水泥,为使水泥稳定基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以及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使用过期、快凝、早强、受潮的水泥,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分批进场;碎石颗粒级配严格符合规定,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水应洁净,不含杂质,凡可饮用的天然洁净水都可使用。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
试验段的目的是为大面积施工提供可靠数据,验证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设备是否满足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要求,以及一次施工段长度的适应性,以保证工程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
在试验段开始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不同的试验段方案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通过试验段确定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碾压组合等数据。
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正式施工的控制依据。
3)准备下承层
在铺筑基层前,将下承层表面清扫干净,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质量要求进行验收。
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