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03332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docx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全节教案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一、教学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1.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其与温度的关系。

1.2了解溶液的p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1.3知道pH与c(H+)的定量关系,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2.1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2.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学会使用滴定管,能利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或强碱溶液的浓度;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

2.3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高考要求

电解质溶液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二、教材内容:

介绍思考

交流

实践活动推理

 

应用一例

 

本节教材在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基础上,将水看成一种反应物浓度不变的弱电解质,从一般到特殊认识水的电离平衡的特征(水的电离平衡和离子积),逐步认识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特点(溶液的酸碱性),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其酸碱性(溶液pH的简单计算),最后考虑其应用(中和滴定实验和应用)。

在方法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外界条件会影响其电离平衡的移动,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不仅适用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pH试纸测量(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pH计测量和酸碱滴定测量,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4)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能进行误差分析。

(5)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了解pH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分析,加深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识,了解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

(2)经历对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对酸碱性的影响分析,体会对立统一与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

(3)通过亲手操作酸碱滴定实验与误差分析,体会操作原理对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作用,训练思维的有序性和严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体验化学在科学研究中作用和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酸碱溶液中离子浓度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其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本节教学难点:

溶液的酸碱性的定量表示方法,酸碱滴定的操作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由复习强电解质盐酸的电离和弱电解质醋酸的电离入手,提出问题——水是如何电离的?

如何用实验证明水的电离过程?

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

[设计意图]从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推导新知识入手,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教师]精确的纯水导电实验说明什么?

[学生]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H2O+H2O

H3O++OH-或H2O

H++OH-

[教师]请用公式表述水的电离常数

[学生]

[分析]1L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经实验测得250C时,发生电离的水只有1×10-7mol,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ww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w=c(H+)·c(OH—)

由于250C时,c(H+)=c(OH—)=1×10-7mol/L

所以250C时,Kw=c(H+)·c(OH—)=1×10-14

[探究]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教师]情景1:

观察下表的数据

t(℃)

90

100

Kw/10-14

0.134

0.292

0.681

1.01

2.92

5.47

38.0

55.0

1)从以上数据中发现什么递变规律?

2)以上数据说明温度与水的电离程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小结]在H2O

H++OH-中,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

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______,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Kw_____

[PPT小结]温度越高,Kw越大。

Kw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教师]水的离子积Kw=[H+][OH-]=1×10-14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教师]情景2:

比较下列情况下,C(H+)和C(OH—)的值或变化趋势。

纯水

加入少量盐酸

加入少量NaOH

C(H+)

C(OH—)

C(H+)与C(OH—)大小比较

[学生小结]:

对于电离平衡 H2O

  H++OH-中

c(H+)

c(OH-)

c(H+)与c(OH-)大小比较

Kw

酸碱性

水的电离平衡

蒸馏水

加酸后

加碱后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的离子积常数Kw的认识与理解,为Kw在酸碱溶液中的应用做好准备。

[教师]情景3:

有哪些方法可以抑制水的电离?

[学生]加酸、加碱、降温。

[教师小结]酸、碱由于电离产生的H+或OH-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而某些盐溶液中由于Ac-、NH4+等“弱离子”因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下一节介绍),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无论哪种情况,只要温度不变,KW就不变。

①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总是相等。

②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与OH—总是共存,c(H+)与c(OH—)此增彼长,且Kw=c(H+)·c(OH—)不变。

[教师]情景4:

请计算

(1)常温下,浓度为1×10-5mol/L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是多少?

(2)常温下,浓度为1×10-5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是多少?

(3)在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9mol/L的溶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如何?

[引申]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小结]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

c(H+)______c(OH—),c(H+)______1.0×10-7mol/L

碱性溶液:

c(H+)______c(OH—),c(H+)______1.0×10-7mol/L

中性溶液:

c(H+)______c(OH—),c(H+)______1.0×10-7mol/L

二.c(H+)和c(OH-)与溶液酸碱性、pH的关系

[教师]溶液的酸碱性如何表示?

1、溶液的酸碱性可用c(H+)与c(OH-)表示。

2、c(H+)和c(OH-)都较小的稀溶液(<1mol/L),化学上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表示c(H+)的负对数,pH=-lg[H+]

中性溶液c(H+)=1×10-7mol/LpH=7

酸性溶液c(H+)>1×10-7mol/LpH<7

碱性溶液c(H+)<1×10-7mol/LpH>7

[小结]pH的适应范围:

稀溶液,0~14之间;

酸性溶液中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溶液中c(OH-)越大,c(H+)越小,pH越大,碱性越强。

[教师]如何测定pH?

pH的测定方法:

粗略测定:

(1)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常用酸碱指示剂与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红色

5~8紫色

>8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无色

8~10浅红

>10红色

(2)pH试纸——最简单的方法。

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取未知液点试纸中部,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数即可。

注意:

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

精确测定:

pH计

三.pH的应用

第二课时

四.pH值的计算

[教师]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室温),pH=—lgc(H+)

pH值计算1——单一溶液

[练习1]取1mol/L的HCl溶液,其pH是多少?

取1mol/L的硫酸,其pH是多少?

[设计意图]强调c(H+)=n(H+)/V(aq),pH=—lgc(H+),

[练习2]1mLpH=3的HCl溶液,其c(H+)是多少?

[设计意图]强调pH值计算公式的变式:

c(H+)=10-pH

[巩固练习]

1.同一浓度的强酸与弱酸的pH值的比较,如0.1mol/L的盐酸与0.1mol/L的醋酸的pH值的比较

2.同一浓度的强碱与弱碱的pH值的比较,如0.1mol/L的NaOH溶液与0.1mol/L的氨水的pH值的比较

3.同一pH值的强酸(如盐酸)与弱酸(如醋酸)的浓度比较:

c(HCl)与c(HAc)的关系

4.同一pH值的强碱(如NaOH溶液)与弱碱(如氨水)的浓度比较:

c(NaOH)与c(NH3·H2O)的关系

5.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A.相同B.中和HCl的多C.中和CH3COOH的多D.无法比较

[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酸溶液的浓度与氢离子浓度的比较

[设计意图]应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于pH值的计算,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应用。

pH值计算2——强酸的稀释

[练习3]1mLpH=3的H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后,溶液的pH是多少?

[设计意图]强调c(H+)降低为原先的1/10倍,pH上升一个单位

pH值计算3——强碱的稀释

[练习4]取pH=12的NaOH溶液与水按1:

99的体积比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引入碱溶液的计算,强调可利用Kw常数计算溶液的c(H+),且pH=—lgc(H+);或求pOH。

【小结】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1、强酸溶液:

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2、弱酸溶液:

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

3、强碱溶液:

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4、弱碱溶液:

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

pH值计算4——强酸、强碱的混合

酸I+碱II

完全中和:

c(H+)=c(OH—)=1

mol/L

酸过量:

c(H+)=

碱过量:

c(OH—)=

[练习5]取80mL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

如果混合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溶液浓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是多少?

第三课时

对于本部分内容是化学实验中为数不多的定量实验,为此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实践式教学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1、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的方法。

2、原理:

[教师]盐酸与NaOH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两者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实验原理分析]c(H+)V(酸)=c(OH—)V(碱)

[练习]1.10mL0.100mol/LHCl溶液与10mL0.100mol/L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2.20mL0.100mol/LHCl溶液与10mL0.100mol/L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3.10mL0.100mol/LHCl溶液与10mL0.200mol/L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与把握酸碱中和的定量关系,巩固pH值的计算。

3、实验的关键:

(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白纸、pH计。

试剂:

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5、指示剂的选择:

⑴原则:

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

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

⑵常见指示剂变色范围

甲基橙:

(红)-3.1~橙色~4.4-(黄)

酚酞:

(无)-8.2~粉红色~10.0-(红)

石蕊:

(红)-5.0~紫色~8.0-(蓝)

[练习]向20.00mL0.100mol/LHCl中滴加0.100mol/LNaOH溶液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如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与规律,而在实际的中和滴定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V(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20.00

20.04

21.00

pH

1.0

1.2

1.8

2.3

2.6

3.9

7

10.0

11.4

[引导学生小结]在接近pH=7时,很少量的酸或碱的加入,就会引起溶液pH突变。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建立滴定曲线,明白在接近终点时pH的变化,知道指示剂选择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pH

[练习]以下哪一条曲线符合上述实验中过程的pH-V(NaOH)曲线

图A

 

图B

 

[学生]图D

[引申]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当滴定接近终点时,应注意哪些实验操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善于根据图中数据体会酸碱中和过程中pH值的变化趋势与变化快慢。

[视频介绍]pH计、酸碱滴定管的使用

[学生实验]实验测定酸碱反应曲线

按照课本P50实践活动进行,教师讲解实验注意问题。

6、实验步骤

⑴检漏:

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否灵活;

⑵洗涤润洗:

用水洗净后,各用少量待装液润洗滴定管2-3次;

⑶装液:

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刻度2-3cm。

⑷赶气泡:

①酸式:

快速放液;②碱式:

橡皮管向上翘起。

⑸调读数:

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在“0-1”ml之间,并记下读数。

⑹取液:

①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②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⑺滴定:

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顺时针方向摇动,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变化。

⑻记读数:

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无色时,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⑼算:

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书写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对中和滴定的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有初步了解,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知识准备。

7、误差分析

下面是用标准酸滴定待测碱而引起的结果变化情况,在实验时若出现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操作情况

对c碱的影响

①开始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

②读数开始时仰视,终止时俯视

③到滴定终点时尚有一滴酸挂在滴定管尖嘴外而未滴入锥瓶

④洗净的酸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⑤洗净的锥瓶用待测碱润洗

⑥不小心将标准液滴至锥瓶外

⑦不小心将待测碱液溅至锥瓶外

⑧滴定前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其余操作正常

[设计意图]将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应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问题1]滴定管的种类有几种?

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什么?

[问题2]怎样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

如何排净滴定管中的气泡?

如何润洗滴定管?

怎样读取数据?

[问题3]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要把初始液面调至“0”或“0”刻度以下?

将一个量程为25mL的滴定管中液面在“0”刻度的溶液全部放入量筒中,溶液的体积为:

(A)大于25mL(B)等于25mL(C)小于25mL,为什么?

[教师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