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器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3023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8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器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衡器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衡器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衡器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衡器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器基础知识.docx

《衡器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器基础知识.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器基础知识.docx

衡器基础知识

 

第二章

知识篇

 

第一节衡器

一、衡器简史

时间、长度和质量(重量)是三个基本的物理量,也是计量学的三个基本量。

计量时光流逝、日月交替的时间和计量路远近、物体大不的长度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关心的两个物理量。

随着物品交换,特别是进入了商品交换时期,物体的重量(质量)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衡器就是用来测量重量的工具。

最早是作用最简单的天平,用来比较两个物体轻重的器具。

为了保证商品交换的公平和一致出现了质量的标准器——砝码,并由当权者进行统一管理。

我国在夏朝就已开始使用骠衡(天平)衡量物体,到了秦朝已经完成了对全国衡器的统一。

最早的机械衡器是基于静力学平衡或力矩平衡原理,用已知重量的标准器——砝码和末知重量的物体进行比较测量物体的重量。

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衡器——简单的等臂天平。

随着对杠杆原理,力矩平衡原理的深入认识,出现了不等臂天平,这样大大扩大了测量质量的范围,特别是游砣秤的发明,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

游砣秤只需使用一个秤砣,根据改变杠杆的比例大小,不可方便的地改变量值,可准确衡量比秤砣重几十倍的重量,而无需使用像等臂和一等臂天平,为了改变量程需要配备很多砝码。

我国几世纪以来就是使用游砣秤。

多量程的游砣秤的出现,可以说从杆秤的原理上已发展到完备的程度。

但是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工,以及称量吨级的物品,这种悬挂式的杠秤就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金属等硬质物质制成的“刀子”和“刀承”代替悬挂绳索,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另一项项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是将杠杆(横梁)移到承载器(秤盘)的下方,通过联杆机构平等地引导至承载器,并可采用多级杠杆联结来扩展量程,使量程可达吨级。

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德.罗伯威尔,由他发明的这种天平,称为软件威尔天平。

在此上,经过不断改进形成至今仍广泛使用的机械式台案秤、地秤和天平。

学者们对此类机械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结构设计、这此专著和论文仍是衡器工程师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然而从结构上讲,这类机械衡器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当加载或卸载时存在附加的冲击力,容易使刀子和刀承受损;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

二是四角偏差的调整很困难。

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动机构来保护刀子和刀承和使承重杠杆比尽可能的保持相等,以对话偏载误差。

机械秤现已发展到完备程序,以至在OIMLR76号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中规定,只要按已有标准生产的机械衡器可以不做型式鉴定。

在杠杆式机械秤发展的同时,发明了弹簧秤。

它是利用弹簧在力作用下产生形变的原理制造的,轻便、结实、易于携带,与机械秤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能趋势指示重量。

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还有一种在我国极少使用的倾斜式杠杆秤,这种秤曾在欧洲获得较广泛的运用,它结构简单,可直接指示重量值。

这类秤主要有三种形式:

a.零售用的扇形标尺秤,分度数为100~200,大多秤量为5kg。

为了扩大量程,通过变更平衡砣使载荷值达到20kg。

b.工业用的所谓带有双摆测量机构的圆度盘秤。

具有1500个分度,通常可含有一或两个变换档。

c.带有投影标尺的倾斜式杠杆秤,可有足够高的分辨率。

19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除在商业领域外,衡器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提出了一引起要求:

a.记录称重的次数、类别和结果;

b.远距离传送称重的信息;

c.缩短称重时间,提高测量准确度,提高劳动效率;

d.发展与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自动衡器;

在机械衡器阶段,上述有关称重的一些功能,已能通过电器中来实现,如显示、记录,远距离传输信息和自动控制,而缩短称重时间和提高测量准确度则是难以克服的瓶颈。

电子工业的发展和非电量电测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衡器工业的发展,进入了电子衡器的时代。

随着策处理机在称重领域的运用,使电子衡器的长期稳定性、准确度及快速测量、动态称重等问题都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称重概念,发展成为生产过程、物流过程乃至企业网络控制与管理的组成信息部分。

二、称重原理

1.质量计量基础知识

质量是物理学的基本量,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

1889年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定义了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基准。

国际千克原器是一个直径39mm,高39mm,含铂90%、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密度大约为21.5g/cm^3。

该原器保存在巴黎塞佛尔国际计量局(BIOM)。

这一定义在1901年第三次国际计量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再次予以确认。

所有质量的测量都应溯源到该千克原器。

在计量学的基本单位中,质量与其他两个基本量-时间和长度-有一个根本性区别。

质量单位的定义和复现,与现行的“米”定义和“秒”定义这两个基本量不一样,它不能追溯为一个自然常量,而是一个由大家约定的实体质量,这一实体不可再复制。

这样质量单位的传递准确度就不可能如其他两个物理量那样高,几乎要差四个数量给。

为了保证尽可能多准确的传递质量的单位,国际计量组织对质量量值的传递规定严格的方法和制度。

我国千克原器No60,质量为1kg+0.27mg+-0.008mg。

别一个千克工作原器是No64,质量为1kg+0.25mg+-0.0023mg。

其余各准确度级和不同质量的砝码的不确定度,均由千克原器逐级往下传递。

OIMLR111《砝码国际建议》对砝码的准确度级和传递方法,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做了明确确定。

在OIMLR111国际建议中,将砝码分为E1,E2,F1,F2,M1,M2,M3,M1-2,M2-3,九个等级。

通常E2级砝码用于地方计量局和高准确度天平厂制造厂,F2级砝码为精密天平的量传检定砝码,M1,M1-2,M2-3级砝码为一般贸易衡器。

通常规定标准砝码的准确度比检衡器高三倍。

2.称重原理简介

称重技术的基本任务就是能在各种条件下,根据要求,测量物体的质量或重量。

在这里我们不深究“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物理概念间的差异。

只根据大家熟知的物理学原理来介绍各种称重方法。

例如,检测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测重方法、按动量定律制作的冲板流量计和冲凉皮带秤、根据物体惯性原理制作的陀螺式测力装置、根据科里奥利力原理制作的转子秤,等等。

科氏力是指一质量m以速度v相对角速度w转动的系统运动时,它将受该系统在其垂直运动方向上的一个作用力,其大小为:

F=2m(v*w).转子秤的优点在于测量结果与物料的物质结构和物流速度无关,而且也不受物料分布非对称性的影响,并能获得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通过检测物体受重力作用而使弹性体产生形变转换为物体的重量的方法应用得最为广泛,电阻法、电容法、电感法、差动变压器法、压电效应法、弦振、表面声波和光纤等都属此类。

其中运用最多的是电阻应变测量方式,而电磁平衡力方式则多用于高准确度的电子天平。

除根据力学原理测量质量外,还有运用其他物理原理测量物体的“质量”的方法,如“核子皮带秤”、“分子秤”等。

早称的衡器只能对“静态”物质进行称重,要求补称物体没有振动、旋转,没有动态和静态的形变以及总重心的变动,而且对承载器无相对运动。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现现今要求对不同物性和物态进行称重:

如固态、液态、气态、颗粒状、粉末状、沾黏性物体、混合物体、对处于各种运动状态的物体如行驶中的车辆、太空失重状态睛及对变质量物体进行称重。

还需指出,机械式衡器称重是基于静力或是力矩平衡原理,“称”出的是物体的质量;而使用称重传感器的电子秤,是将力值转换为电量,“称”出的是物质的重量,其结果与测量处的重力加速度有关。

3.使用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衡器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由于便于规模化生产,价格低廉,以及适宜标准化,因此在衡器中得到广泛使用。

由它组成的称重系统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承载器、称重单元和称重显示控制器。

(1)承载器

承载器是用来旋转被称物的装置,根据被称物体的特征、称重形式、技术要求和计量要求而设计,它可能包括进料和出料装置。

其设计的原则:

承载器应保持稳定和不引入附加的干扰力,并要深圳市不受被称物体重心位置的改变和物料分布的不均影响称重的结果。

承载器的形状大多为平台式和容积式(斗形和罐形等),比较特殊的结构,如转子秤和冲板流量计等到。

承载器由称重单元支撑。

由三个称重单元支撑的系统总是稳定的,而由多于三个以上的称重单元支撑的系统必需仔细调整或使用权一些附加结构才能保持稳定。

为了解决测量结果与载荷的分布和重心位置无关,可通过一些特殊的设计院来实现。

罗伯威尔机械就是一种较好结构,这种结构在天平和小型衡器上运用较多。

另外下述的结构也可解决测量值与载荷位置无关问题,参看图1.1,即载荷W作用于A3处的力,与W在平台上的位置无关。

平台由刀子支撑,长杠杆A1A3,短杠杆B1B2组成。

载荷W作用于位置P和Q的力,分别为:

Fp=W*Y/L和FQ=W*X/L

而F作用于A2为:

F2=FQ*b1/b2=W*X/L*b1/b2

令a1/a2=b1/b

则作用于A3眯的力F3可以写为:

F3=FP*b1/b2+F2*a2/a3=W*(X+Y)/L*a1/a3=W*a1/a3

即力E3只与载荷W的大小和固定杠杆比有关,而与载荷的位置无关。

近年生产的单点式传感器是通过变化弹性体的结构设计和贴片位置来达到称重结果与载荷位置无关的目的。

为了保证承载器在工作上具有正确的状态和安全,一般需要安装制动限位器或约束机构,图1.2,给出了常用的结构。

限位器主要是用来保护承载器,防止承载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倾倒或超过设计位移,使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

用于静态称重的限位器应使承载器与基座之间保持一定的活动间隙,不会引入附加干扰力,且这种承载器都有自动复位功能,在冲击力解除后,能恢复到原位。

因此限位器只能用于静态称重的衡器,因为在冲击存在的过程中,限位器接触处会引起不规则的附加力,明显地影响称重结果。

约束机构的引入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附加力或使力旁路。

在设计院和使用约束机构时要特别注意到,尽量减少它的影响。

当承载器装有三个以上的约束机构时,由于处理不当,会造成所谓的附加力,造成很大的误差。

图1.3给出具有约束杆的传感器,在大型称重罐的典型运用,图中的四个支点,有三个支点被约束,有三个支点被约束,左上角处的支点是自由的,这样的机构可避免大罐热胀冷缩造成几何形变的影响。

(2)称重单元

传感器是电子秤的心脏,是将力学量转换为电学量的一次转换元件。

它的性能决定了称重系统的最终性能。

常用的应变式传感器的类型有:

柱式、单悬臂梁、桥式、S型、轮辐式、单点式等,其量程可由几十克到几百吨。

不论何种形式的传感器安装不正确,即使是质量最好的传感器也不能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无论何种类型传感器和加力支撑结构,均可归结为三种安装方式,图1.4所法。

基中图1.4(a)为典型圆柱式传感器的摆动式支撑结构。

上、下有万向接头的S型结构也属此类。

这种结构顶部为球形接触、下部为一球面底座,此时传递垂直力时,既不受偏载力,也不受力矩作用,具有极高的准确度。

图1.4(b)以桥式称重传感器为代表,一端为球形,底端为平面支撑。

此种形式会受偏载力的影响,但不受力矩作用,需要通过约束机构来消除偏载力的影响,适用中等准确度和称重系统,在工作称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种如图1.4(c)所示,此种称生传感器底面和加载面与底座和承载器是固定连接,它可以不用约束机械,在不力矩影响时,也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例如使用单点式称重传感器的台秤和地秤。

称重传感器与承载器结合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基本因素:

——承载器的位移引起的偏载力和力矩;

——称生传感器的负荷分配;

——作用于承载顺的外部干扰力,例如与料斗或罐相连的管道,以及约束机构。

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都会给出安装要求。

图1.5即是某厂家对柱形称重传感器给出的安装要求。

有的还给出约束导向件等的具体要求和附件,使用中应遵循这些要求,才能使称重传感器能正确使用。

OIMLR60(2000年版)《称重传感器》国际建议中将称重传感器分为A、B、、C、D四个准确度等级,分别与OIMLR76《非自动衡器》中衡器的四个准确度级相对应。

这样对于衡器制造来说非常方便,例如C级3000分度的传感器,表示该传感器的析定分度数为nLc=3000,一般说来,用它来制作n=3000的衡器是足够的。

(3)称重显示控制器

称重显示控制器是将来自传感器的电量信号,经过处理,显示、记录称重结果信息,并能根据称重系统的要求,通过通讯接口发送和接收信号,实现对称重系统的控制,称重结果的传输、打印和存储。

显示仪表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分为静态测量仪表和动态测量仪表两大类。

过去一些欧美国不允许用计算机作为衡器的第一显示器,而要求使用专用称重显示仪表显示结果之后,才能进一步经过计算机处理。

这主要出于防止利用计算机作弊方面的考虑。

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将计算机广泛用于称重技术已成不争事实。

为此OIML组织TC9/SC1工作组对R76号《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的修定稿中,已规定“个人计算机和带有可编程或可下载的衡器/装置可用做显示器、终端、销售站(POS)装置的数据寄存器或个围设备”。

同时也强调对与法制计量有关的测量软件、数据、参数等不得因偶然或人为因素而更改,并提出相应的防伪、识别、检查等规定和要求。

允许计算机直接用于称重系统,有助称重技术的发展,提升了衡器的性价比。

三、常用术语和名词解释

称重系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专用术语可有成百上千条。

概述中只列出少量其用的术语,专用的一引起术语分列于本章各节中。

衡器利用各种称重技术,确定物体质量或作为质量函数的相关数值、量值、参数或特性的计量器具或设备。

非自动衡器在称重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干预(例如需要人或通过人的操作向承载器加上或卸去载荷)而获取称重结果的衡器。

自动衡器在称量过程中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称重系统与其他相关的设备组合起来,以执行特定称量过程的衡器。

静态称重在称重期间,被称量的物体(载荷)保持稳定的称重操作。

动态称重动态称重一般可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类,在称重过程时,被称物的重量是随时变化的,或增加或减少。

这类衡器主要有非连续累计秤、定量包装秤、累计/组合称、减量称等;第二类,在称重过程中,被称物与承载器间有相对运动,如皮带秤、动态轨道衡、动态汽车衡、分检秤等;第三类,衡器是安装在行驶的车辆上、航行的飞船上、飞机上以及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上。

绝大部分动态称重衡器都属于自动衡器。

根据不同的动态称重类型,使用的称重手段也不同。

对于第一类动态称重的测量准确度,很大程序上取决于被称物料的性质,如颗粒大小、比重以及是否是多种不同物性混合物等。

解决的主要方法是设计更合理的下料机构,设计更有效的修正数学模型。

第二类动态称重主要是如何消除运动物体由于运动而生的振动和其它附加干扰力的影响,解决方法是设计合理的承载器,设计有效的滤波器和数字处理算法,以及能满足快速称重的新型称重传感器,例如使用使用压电薄膜电缆式称重传感器解决调速行驶车辆的称重问题。

分度值(e/d)分度值是以质量为单位的量值,分为分度值(d)和检定分度值(e),检定分度值代表了衡器的绝对准确度,是用来对衡器分级和检定的基本依据。

检定分度值e由下式表示:

(d

式中:

e只能取1*10^k,2*10^k和5*10^k,k为正数负数或零。

分度数(n)对单分度衡器,最大秤量Max与检定分度值e的商,公式表达为:

n=Max/e。

n代表了衡器的相对准确度。

准确度称量结果与被秤量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它表示衡器或砝码的计量特性。

模块可从衡器中分离出的一个独立部分,并能完成特殊功能或几种特殊功能,可根据国际建议中相关的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对其性能进行单独的检定、评估和认证。

典型模块包括:

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包括A/D转换,信号处理直至显示称重结果的器具)、模拟数据处理器、称重模块、终端和远距离显示器。

称重模块包含所有机械和电子装置(如:

承载器、载荷转换装置、传感器和模拟数据处理装置),但不需显示称重结果的部分。

可选用进一步处理(数字化)数据的装置来操作此部分。

误差分配衡器中的模块Mi,用于单独检验时所允许的误差限,等于衡器最大允差乘以分量系数Pi,分量系数Pi应满足一述等式要求:

P1^2+P2^2+P3^2+….<=1

模块的制造商可自行选择分量系数Pi进行相应的测试认证,并考虑下列各项情况:

——对于纯数字装置Pi可等于0;

——对于称重模块Pi可等于0;

——当多于一个的模块参与此影响时,对于所有其他模块,该分量系数Pi应不大于0.8且不小于0.3(包括数字式传感器)。

对于典型的模块组成的衡器分量系数Pi值由表1.1给出。

表1.1考虑了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以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模块。

表1.1模块分量系数Pi典型值分配表

四、衡器分类

用来测量质量或重量的器具有上百种,根据其不同的有的是、特征、功能、结构等等,能将衡器分成很多种类别,以下仅给出几种常用一的分类。

1.按法制管理目录分类

由计量所规定法制计量管理目录内容,可将衡器划分为强制性管理衡器和非强制管理衡器两大类。

与公众贸易结算有关的衡器,列入强制性管理目录进行法制管理,须取得计量器具制造许可方能进行销售,而且在使用中要定期接受计量管理部门的计量性能检定和监督。

2.按国际建议分类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根据衡器的操作方式和检验方法的不同,将衡器划分为非自动衡器和自动衡器两大类,并针对非自动衡器和自动衡器制定出相关的7个OIML国际建议,它们的编号与名称划分如下:

R76非自动衡器

R50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

R51自动分检衡器

R61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R106自动轨道衡(动态轨道衡)

R107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

R134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我国是OIML会员国,根据OIML国际建议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检定规程。

3.按用途分类

按照用途,可大体分为以下若干类别:

●商业用衡器(如计价秤、邮资秤、标签零售秤、机械式案秤、台秤等)

●工业用衡器(吊秤、汽车衡、轨道衡、配料斗秤、定量包装秤、分检秤、核子皮带秤、转子秤等)

●医用衡器(如婴儿秤、病床秤、透析用秤等)

●实验室用衡器(如精密分析天平、实验室天平等)

●家庭用衡器(如厨房用秤、体重秤、“口袋”秤等)

上面所列的计价秤、邮资秤、标签零售秤、汽车衡、轨道衡、配料斗秤、定量包装秤、分检秤、厨房用秤、体重秤、婴儿秤、病床秤等衡器的命名都是很明确地联系到它们的具体用途;而案秤、台秤、吊秤、皮带秤、转子秤等命名则是别一种构思,来源于它们的外观或形式。

4.按结构分类

●机械衡器

●电子衡器

5.按称重状态分

●静态衡器

●动态衡器

6.按称重原理分类

●根据力平衡或力矩平衡原理制作的衡器(如天平、杠杆秤、机械秤等)

●根据虎克弹性原理制作的衡器(几乎包含所有物理原理,如应用电阻应变计、电容法、电磁法、压电法、光学法、电磁力补偿法、振弦、谐振、声表面波等方法制作的用来测量弹性体形变量的衡器)。

●利用其他物理原理测量物体质量的食品(如质谱仪、陀螺式装置、核子皮带秤等)。

五、的和要计量要求

1.非自动衡器的误差表示和准确度等级划分

非自动衡器是遵照OIMLR76号国际建议,根据分度数(n)和检定分度值(e),将非自动衡器划分为四个准确度等级,见表1.2。

各个等级的最大允许误差见表1.3。

表1.2非自动衡器准确度等级

表1.3非自动衡器允许误差表

非自动衡器的误差限采用分阶段梯形图,如图1.6(a)表示,在某一分度数内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e是相同的;而在此分段中的相对误差就不同,参看图1.6(b)。

需要指出图中给出的是首次检定时的最大允许误差,使用时的最大允许误差要比首次检定时的最大允许误差大一倍,这是考虑了在使用时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称重时,任何一个单次的称重误差不得超过给定载荷下相应的最大允许误差;多次测量时示值误差的变化不得超过检定分度值的绝对值。

另外还要求置零和皮重装置的设置置误差不得大于正负0.25e,在卸载后应立即回零。

零点跟踪装置要深圳市在一秒内的修正量不大于0.5d。

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衡器的工作温度为负10℃至正40℃。

图1.6非自动衡器的误差限

2.自动衡器的准确度级划分和误差表示

自动衡器的误差一般是用百分比误差表示。

由于各种自动衡器的使用目的不同,因此误差的表示和准确度等级的划分也不同。

详见本章各节的描述。

表1.4给出OIML国际建议对6种自动衡器误差类型和非自动秤误差类型的规定,不同衡器的误差类型和表示是不同的。

有的用绝对值,一看就知道差多少公斤或多少克。

有的用相对值,这对工业或物流统计比较方便。

但在用两种以上衡器,称量同一物料时,判断相互间的误差,就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误差类型和误差表示,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表1.4OIML建议对不同衡器的误差表示类型

 

*在小质量情况下,相对误差随之变大,对于测量的量程处在不同的相对误差限时,误差限需要用质量表示。

六、选用衡器的注意事项

1.合法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供贸易用衡器是受国家强制性管理的计量器具,列入国家计量管理目录。

为了保证用户的利益和衡器使用的合理性,政府还对衡量不同商品时使用的衡器的不确定度作出要求。

颁布了称零售商品、大宗物料交易允许误差的规定。

对于涉及医药卫生、安全防护使用的衡器,也都要求不堪入目管理。

纳入管理目录中的衡器,安装后须经过这都是管理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在使用中须后续的周期检定和监督。

衡器生产厂家和使用都首先应注意到国家对衡器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遵守执行,保护自己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2.针对性

不同的衡器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用途选用衡器及部件。

例如皮带秤和非连续累计秤主要是测量物料最终的结果,而不是以某时、某一秤的称重多少为目的。

若将非连续累计秤用做定量秤,或用皮带秤来代替配料皮带秤都是不合适的。

再如定量包装秤主要是关心称量结果与预设定值之间的偏差,其误差是由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与测量值之间的最大偏差来表示。

被称物料的特性、称量范围、包装速度等因素都可影响到定量包装秤的准确度,就注意由于物料的不同,同一台包装秤可以有不同的准确度。

OIMLR61国际建议规定同一台包装秤,应给出对不同物料包装时的准确度或按被包装物料最大准确度作为该包装秤的准确度。

有客户认为,称重显示仪表的速率代表着自动衡器或动态衡器的称重速度和准确度。

其实自动衡器或动态测量不仅取决于仪表的采样速率,还与被称物的物理特性、称重系统受控器件(如下料机械,阀门等)的响应时间以及被测信号处理的方式(如数学模型的建立,滤波设计)等有关。

按照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只要采样速率高于被测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取样后的离散信号就可以完全复制原被测信号的全部信息,这就是有名的乃奎斯基取样定量。

3.合理性

按需要的准确度和称量范围选用衡器,不要把衡器的检定分度值(e)与衡器的分度值(d)混为一谈,以免蒙受损失。

以下两例反映出对检定分度值和分度数认识上的误区:

例1及分析:

不少用户为了“提高”称量的准确度,希望一般贸易用的级秤更高的分度值。

例如,想要一台最大称量为10t的秤能显示出1kg的称量结果,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按照国家标准,最大秤量10t的三级秤,其检定分度数n=2000,检定分度值e=5kg,该秤在规定温度范围内(负10℃~40℃),以及在规定环境中,其使用误差在2500kg以下为正负5kg,在2500kg至10t之间为正负10kg。

即便它称量同一物品,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测量误差都有可能大于1kg,所以,要合理选择衡器的分度娄与分度值。

例2及分析:

用户希望购置一台大量程的秤,用来称重更大重量范围的物品。

比如购置一台80t的汽车衡,而实际使用中被称车辆重量只有三、五十吨。

用户误以为其结果与买一台最大重量50t(n=2500,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